首页 > 摄影电影 专利正文
一种摄影用补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摄影用补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摄影用补光装置。


背景技术:

2.摄影一词是源于希腊,希腊语的摄影就是“以光线绘图”。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
3.为了达到更好的摄影效果,常常需要采用摄影灯进行补光,传统的摄影灯通常安装在支架上,支架可以通过旋钮的旋转来进行高度的调节,需要摄影师手动去调节旋钮,比较麻烦,且摄影灯安装在支架上以后,其照射角度也随之固定,无法调节,所以不便于使用,摄影灯的灯光照射出去光线也不够均匀,补光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摄影用补光装置。
5.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摄影用补光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立板,所述立板的一侧侧壁通过滑槽上下滑动设有移动块,所述立板上设有用于驱动移动块的驱动机构,所述移动块远离立板的侧壁前侧铰接设有导杆,所述导杆的另一端滑动穿过设有滑块并连接设有长方体空心结构的保护罩,所述保护罩远离导杆的一侧侧壁为无盖结构,所述保护罩靠近导杆的内壁上设有摄影灯,所述保护罩上设有使灯光进行发散的发散机构,所述移动块远离立板的侧壁后侧焊接固定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远离导杆的侧壁上设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轴端穿过连接柱并连接设有转杆,所述转杆另一端与滑块的侧壁转动连接。
6.作为改进:所述底板下方四角处分别设有万向轮。
7.作为改进:所述底板上位于立板远离移动块的一侧设有配重块。
8.作为改进:所述发散机构包括设置在保护罩内部且远离摄影灯一侧的凹透镜,所述保护罩远离导杆的一侧侧壁的四条棱上分别连接设有反光板,四个所述反光板之间两两互相连接,四个所述反光板的相对内侧壁上分别涂有反光涂层一。
9.作为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立板靠近移动块的侧壁底部的电机二,所述电机二轴端连接设有丝杆,所述丝杆另一端配合穿过移动块并配合设有丝杆座,所述丝杆座与立板的侧壁焊接固定。
10.作为改进:所述保护罩的内壁涂有反光涂层二。
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通过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移动块上下移动,从而可以带动摄影灯升降到指定高度,方便省事,通过电机一旋转,带动转杆旋转,能够拉动滑块在导杆上来回往复运动,带动导杆上下摆动,从而可以调节摄影灯的角度,便于使用,摄影灯灯光经过凹透镜被发散,再经过反光板的反射作用,将发散的光线聚拢,使灯光照射出去时更加均匀,提高补光效果。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摄影用补光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摄影用补光装置的a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摄影用补光装置的发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5.附图标记对照表:
16.1-万向轮、2-底板、3-电机二、4-立板、5-丝杆、6-移动块、7-丝杆座、8-连接柱、9-电机一、10-转杆、11-滑块、12-导杆、13-摄影灯、14-保护罩、15-凹透镜、16-配重块、17-反光板。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18.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摄影用补光装置,包括底板2,所述底板2上设有立板4,所述立板4的一侧侧壁通过滑槽上下滑动设有移动块6,所述立板4上设有用于驱动移动块6的驱动机构,所述移动块6远离立板4的侧壁前侧铰接设有导杆12,所述导杆12的另一端滑动穿过设有滑块11并连接设有长方体空心结构的保护罩14,所述保护罩14远离导杆12的一侧侧壁为无盖结构,所述保护罩14靠近导杆12的内壁上设有摄影灯13,所述保护罩14上设有使灯光进行发散的发散机构,所述移动块6远离立板4的侧壁后侧焊接固定设有连接柱8,所述连接柱8远离导杆12的侧壁上设有电机一9,所述电机一9轴端穿过连接柱8并连接设有转杆10,所述转杆10另一端与滑块11的侧壁转动连接。
19.所述底板2下方四角处分别设有万向轮1。
20.所述底板2上位于立板4远离移动块6的一侧设有配重块16。
21.所述发散机构包括设置在保护罩14内部且远离摄影灯13一侧的凹透镜15,所述保护罩14远离导杆12的一侧侧壁的四条棱上分别连接设有反光板17,四个所述反光板17之间两两互相连接,四个所述反光板17的相对内侧壁上分别涂有反光涂层一。
22.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立板4靠近移动块6的侧壁底部的电机二3,所述电机二3轴端连接设有丝杆5,所述丝杆5另一端配合穿过移动块6并配合设有丝杆座7,所述丝杆座7与立板4的侧壁焊接固定。
23.所述保护罩14的内壁涂有反光涂层二。
24.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通过万向轮1的作用,可以将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控制电机二3正转或反转,能够带动丝杆5正转或反转,从而能够驱动移动块6上下移动,在导杆12的作用下,带动摄影灯13上下移动到指定位置;启动电机一9能够带动转杆10旋转,转杆10能够拉动滑块11在导杆12长度方向上来回往复移动,从而带动了导杆12进行上下往复摆动,进而带动了摄影灯13随着导杆12上下摆动,可以调节摄影灯13的照射角度,摄影灯13的灯光经过凹透镜15被发散,再经过反光板17的反光涂层一被聚拢并照向前方,能够增大补光面积,提高光线均匀度,进而提高补光效果。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专利,凡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摄影用补光装置,包括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上设有立板(4),所述立板(4)的一侧侧壁通过滑槽上下滑动设有移动块(6),所述立板(4)上设有用于驱动移动块(6)的驱动机构,所述移动块(6)远离立板(4)的侧壁前侧铰接设有导杆(12),所述导杆(12)的另一端滑动穿过设有滑块(11)并连接设有长方体空心结构的保护罩(14),所述保护罩(14)远离导杆(12)的一侧侧壁为无盖结构,所述保护罩(14)靠近导杆(12)的内壁上设有摄影灯(13),所述保护罩(14)上设有使灯光进行发散的发散机构,所述移动块(6)远离立板(4)的侧壁后侧焊接固定设有连接柱(8),所述连接柱(8)远离导杆(12)的侧壁上设有电机一(9),所述电机一(9)轴端穿过连接柱(8)并连接设有转杆(10),所述转杆(10)另一端与滑块(11)的侧壁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摄影用补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下方四角处分别设有万向轮(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摄影用补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上位于立板(4)远离移动块(6)的一侧设有配重块(1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摄影用补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散机构包括设置在保护罩(14)内部且远离摄影灯(13)一侧的凹透镜(15),所述保护罩(14)远离导杆(12)的一侧侧壁的四条棱上分别连接设有反光板(17),四个所述反光板(17)之间两两互相连接,四个所述反光板(17)的相对内侧壁上分别涂有反光涂层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摄影用补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立板(4)靠近移动块(6)的侧壁底部的电机二(3),所述电机二(3)轴端连接设有丝杆(5),所述丝杆(5)另一端配合穿过移动块(6)并配合设有丝杆座(7),所述丝杆座(7)与立板(4)的侧壁焊接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摄影用补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14)的内壁涂有反光涂层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摄影用补光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立板,所述立板的一侧侧壁通过滑槽上下滑动设有移动块,所述立板上设有用于驱动移动块的驱动机构,所述移动块远离立板的侧壁前侧铰接设有导杆,所述导杆的另一端滑动穿过设有滑块并连接设有长方体空心结构的保护罩,所述保护罩远离导杆的一侧侧壁为无盖结构,所述保护罩靠近导杆的内壁上设有摄影灯,所述保护罩上设有使灯光进行发散的发散机构,所述移动块远离立板的侧壁后侧焊接固定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远离导杆的侧壁上设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轴端穿过连接柱并连接设有转杆,所述转杆另一端与滑块的侧壁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使用方便,补光效果好。补光效果好。补光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传媒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06.01
技术公布日:20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