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摄影电影 专利正文
一种光纤接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光纤接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接头连接器。


背景技术:

2.光纤线一般都是暴露在室外环境中,经常会因为雨水侵蚀以及风吹日晒的冷热作用而消磨其使用寿命,继而局部产生断裂无法使用,工人常做的办法是直接整根线路更换。这种做法非常浪费线材,进而后面很多工人会用光纤机熔纤,在断裂处做两个连接头,然后中间插上一个接头连接器。
3.普通连接器是直接暴露在外界环境的,雨打风吹加上各种外力影响,这种连接器部位不够牢固稳定,损坏率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指出普通连接器是直接暴露在外界环境的,雨打风吹加上各种外力影响,这种连接器部位不够牢固稳定,损坏率居高不下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光纤接头连接器,包括线盘,还包括:光纤管线,呈双层盘在线盘内,其中光纤管线两端线头分别从线盘左右伸出;摩擦盘,对称且活动连接于线盘内部的两个内盘上,其中摩擦盘与线盘连接处采用转柱转动连接,转柱固定在摩擦盘上,正面的转柱还固定连接有转把;出线柱,固定连接在线盘两侧;线头套,套在出线柱上,其中线头套内部连接光纤管线端头,线头套外还设有防尘遮雨套。
7.为了达到光纤管线双向伸缩的目的,优选的,摩擦盘固定连接有上半圆筒,上半圆筒下端对侧固定连接有下半圆筒,下半圆筒不与摩擦盘接触,上半圆筒和下半圆筒分别固定有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
8.为使光纤管线传输效果较少受弯曲半径的影响,进一步的,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的外圆弧半径r处于5~10cm之间。
9.为方便与设备以及另一端光纤接头相连,优选的,出线柱端头设有软胶锥状,线头套与出线柱连接方式为插拔式,线头套端头设有白陶光纤插芯,线头套端头侧面还设有翘板。
10.为了防止进尘进水,优选的,防尘遮雨套端口内部设有一圈阻尘避雨用的毛刷。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纤接头连接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该光纤接头连接器,线盘用于装载光纤管线,光纤管线的两边采用摩擦盘遮挡是为了防止光纤管线被外力随意拉出,摩擦盘与线盘内壁有摩擦力可以阻隔自然环境下的风力拉伸干扰,转把用于手动收放线,白陶光纤插芯连接尾纤裸露端可以更接收器内部连通,翘板可以反向卡住连接端,防松防脱落,防尘遮雨套用于遮雨防尘,出线柱的端头软胶锥状更有利于嵌套线头套,在这里还可以将出线柱的端头做成截面为多边形状,毛刷既不
会阻碍连接头互联又能够阻止雨水侵入以及灰尘进入。
13.2、该光纤接头连接器,光纤管线采用双层叠加,两边收放速度更加快,上半圆筒、下半圆筒、第一弧形板以及第二弧形板的结构更有利于双向收放的自如,其中外圆弧半径r的大小控制在5~10cm之间最为合适,这样既防止了光纤弯曲过大影响传输效果,又保证了线盘整体体积不会过大影响美观。
14.本实用新型中,该装置可以实现光纤线连接双头伸缩,更方便放线,并且自带防松防脱落以及防尘遮雨的效果,避免了光纤线在外部环境下被雨水侵蚀的现象,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光纤接头连接器的结构图;
16.图2为图1的剖视图;
17.图3为线头套的内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两个摩擦盘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线盘;2、光纤管线;3、摩擦盘;4、转柱;5、转把;6、出线柱;7、线头套;8、防尘遮雨套;9、上半圆筒;10、下半圆筒;11、第一弧形板;12、第二弧形板;13、毛刷;14、软胶锥状;16、白陶光纤插芯;17、翘板;r、外圆弧半径。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实施例:
23.参照图1-4,一种光纤接头连接器,包括线盘1,还包括:光纤管线2,呈双层盘在线盘1内,其中光纤管线2两端线头分别从线盘1左右伸出;摩擦盘3,对称且活动连接于线盘1内部的两个内盘上,其中摩擦盘3与线盘1连接处采用转柱4转动连接,转柱4固定在摩擦盘3上,正面的转柱4还固定连接有转把5;出线柱6,固定连接在线盘1两侧;线头套7,套在出线柱6上,其中线头套7内部连接光纤管线2端头,线头套7外还设有防尘遮雨套8。
24.摩擦盘3固定连接有上半圆筒9,上半圆筒9下端对侧固定连接有下半圆筒10,下半圆筒10不与摩擦盘3接触,上半圆筒9和下半圆筒10分别固定有第一弧形板11和第二弧形板12。
25.第一弧形板11和第二弧形板12的外圆弧半径r处于5~10cm之间。
26.出线柱6端头设有软胶锥状14,线头套7与出线柱6连接方式为插拔式,线头套7端头设有白陶光纤插芯16,线头套7端头侧面还设有翘板17。
27.防尘遮雨套8端口内部设有一圈阻尘避雨用的毛刷13。
28.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线盘1用于装载光纤管线2,光纤管线2的两边采用摩擦盘3遮挡是为了防止光纤管线2被外力随意拉出,摩擦盘3与线盘1内壁有摩擦力可以阻隔自然环境下的风力拉伸干扰,转把5用于手动收放线。
29.光纤管线2采用双层叠加,两边收放速度更加快,上半圆筒9、下半圆筒10、第一弧形板11以及第二弧形板12的结构更有利于双向收放的自如,其中外圆弧半径r的大小控制在5~10cm之间最为合适,这样既防止了光纤弯曲过大影响传输效果,又保证了线盘1整体体积不会过大影响美观。
30.白陶光纤插芯16连接尾纤裸露端可以更接收器内部连通,翘板17可以反向卡住连接端,防松防脱落,防尘遮雨套8用于遮雨防尘,出线柱6的端头软胶锥状14更有利于嵌套线头套7,在这里还可以将出线柱6的端头做成截面为多边形状,毛刷13既不会阻碍连接头互联又能够阻止雨水侵入以及灰尘进入。
31.本实用新型中,该装置可以实现光纤线连接双头伸缩,更方便放线,并且自带防松防脱落以及防尘遮雨的效果,避免了光纤线在外部环境下被雨水侵蚀的现象,延长了使用寿命。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光纤接头连接器,包括线盘(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纤管线(2),呈双层盘在所述线盘(1)内,其中所述光纤管线(2)两端线头分别从线盘(1)左右伸出;摩擦盘(3),对称且活动连接于所述线盘(1)内部的两个内盘上,其中所述摩擦盘(3)与线盘(1)连接处采用转柱(4)转动连接,所述转柱(4)固定在摩擦盘(3)上,正面的所述转柱(4)还固定连接有转把(5);出线柱(6),固定连接在所述线盘(1)两侧;线头套(7),套在所述出线柱(6)上,其中所述线头套(7)内部连接光纤管线(2)端头,所述线头套(7)外还设有防尘遮雨套(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接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盘(3)固定连接有上半圆筒(9),所述上半圆筒(9)下端对侧固定连接有下半圆筒(10),所述下半圆筒(10)不与摩擦盘(3)接触,所述上半圆筒(9)和下半圆筒(10)分别固定有第一弧形板(11)和第二弧形板(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纤接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板(11)和第二弧形板(12)的外圆弧半径(r)处于5~10cm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接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柱(6)端头设有软胶锥状(14),所述线头套(7)与出线柱(6)连接方式为插拔式,所述线头套(7)端头设有白陶光纤插芯(16),所述线头套(7)端头侧面还设有翘板(1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接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遮雨套(8)端口内部设有一圈阻尘避雨用的毛刷(1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纤接头连接器,属于光纤连接技术领域。一种光纤接头连接器,包括线盘,还包括:光纤管线,呈双层盘在线盘内,其中光纤管线两端线头分别从线盘左右伸出;摩擦盘,对称且活动连接于线盘内部的两个内盘上,其中摩擦盘与线盘连接处采用转柱转动连接,转柱固定在摩擦盘上,正面的转柱还固定连接有转把;出线柱,固定连接在线盘两侧;线头套,套在出线柱上,其中线头套内部连接光纤管线端头,线头套外还设有防尘遮雨套。该装置可以实现光纤线连接双头伸缩,更方便放线,并且自带防松防脱落以及防尘遮雨的效果,避免了光纤线在外部环境下被雨水侵蚀的现象,延长了使用寿命。用寿命。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钟嘉敏 韦沛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立思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3
技术公布日:20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