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食品技术 专利正文
全自动夹心饼干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全自动夹心饼干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夹心饼干生产线。


背景技术:

2.夹心饼干是人们的日常休闲食品,已有的夹心饼干多为两层饼干中间夹设一层夹心,未有上下两层饼干完全包覆夹心以形成类似于包子、饺子类的饼干产品。
3.并且,已有的生产夹心饼干的生产线,大多只能生产一种夹心饼干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全自动夹心饼干生产线,包括:
5.压面机构,用于通过动力电机拉动轧辊把面压制成需要厚度的面带,包括上层压面机构及下层压面机构,以分别压制成夹心饼干的两面;
6.多级输送机构,包括上层输送机构及下层输送机构,其中,下层输送机构用于顺次将压制好的下层面带置入硬馅料投料机下方或软浆料投料机下方,以盛接馅料或浆料,上层输送机构用于顺次将压制好的上层面带包覆在已盛接好馅料或浆料的下层面带上;
7.硬馅料投料机及软浆料投料机,设置于下层输送机构末端及上层输送机构末端之间,用于在需要时自动向下层面带上均匀投放硬馅料或软浆料;
8.辊切模具机构,设置于多级输送机构后方,用于顺次辊切包覆有硬馅料或软浆料的面带,以得到成型饼干;
9.废面回收机构,设置于辊切模具机构后方,用于将辊切后的废面二次回收至压面机构处二次使用。
10.其中,所述上层压面机构及下层压面机构均包括投料斗、一组对向旋转的第一轧辊,设置于第一轧辊下方中间位置的第二轧辊,设置于第二轧辊下方的起始传送带,投料斗内和制好的面团经对向旋转的第一轧辊之间间隙被压制成需要厚度的面带后,向下经第二轧辊与其中之一的第一轧辊之间的间隙被进一步压制成最终所需厚度的面带,再经起始传送带传送至多级输送机构;其中,
11.面带经第二轧辊及与第二轧辊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一轧辊的间隙被进一步压制成最终所需厚度的面带;并且,
12.第一轧辊及第二轧辊由同一动力电机提供动力,第二轧辊、各第一轧辊及动力电机由同一链条连接,各第一轧辊与动力电机之间均另外连接一个用于调节链条松紧的压链轮。
13.其中,所述上层输送机构及下层输送机构均包括多级动力电机及中间传送带,下层输送机构通过多级动力电机及中间传送带将下层面带输送至硬馅料投料机下方或软浆料投料机下方的末端传送带上,上层输送机构通过多级动力电机及中间传送带将上层面带输送至硬馅料投料机或软浆料投料机后方的末端传送带上,并置于下层面带上方。
14.其中,所述废面回收机构包括:第一回收带、第二回收带及第三回收带,第一回收
带、第二回收带及第三回收带分别由第一回收电机、第二回收电机及第三回收电机带动,废面经手动分拣至第一回收带上,第一回收带将废面斜向上输送后落至第二回收带上,第二回收带将废面水平输送至第三回收带处,第三回收带将废面沿与第一回收带相反的斜面方向输送至高于整个生产线处后,再将废面水平输送至压面机构上方,实现废面回收利用。
15.其中,所述硬馅料投料机包括投料斗、投料辊及投料辊包皮装置;其中,
16.投料辊为圆柱型辊体结构,其辊体外侧均匀设置多个料仓,投料斗的投料口包覆投料辊外周的一部分,投料辊包皮装置的一端与投料斗包覆投料辊旋转方向的一侧邻接,另一端靠近投料辊横截面竖直中轴线下端点且与该下端点间隔弧度小于投料辊外侧两个相邻料仓之间的弧度。
17.其中,所述全自动夹心饼干生产线还包括第一对中机构,用于在生产线最开始使用时调整投料辊在面带上的投料位置,保证辊切模具机构的切割位置与面带上的夹心位置对应,其中,第一对中机构包括由同一链条连接的对中齿轮及投料辊调节齿轮,投料辊调节齿轮与投料辊动力连接。
18.其中,所述软浆料投料机包括投料辊,投料辊呈圆柱形结构,其圆柱形结构由内至外依次包括馅管、内芯及外芯,馅管内容置有通过料泵打入的浆料,内芯及外芯为依次围绕馅管设置的环形圈,内芯上均匀开设多个第一出料孔,外芯上均匀开设多个第二出料孔,通过外芯相对于内芯的旋转使外芯上的第二出料孔周期性与内芯上的第一出料孔对齐,从而实现周期性提供浆料。
19.其中,所述软浆料投料机还包括面带切刀装置及折边机构,面带切刀装置用于将面带切割成多个预定宽度的长形面带,折边机构用于将盛接好夹心馅料的面带的两个边向内包裹;折边机构包括多组折边装置,相邻的两组折边装置形成一个折边轨道,折边装置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折片,各折片设置于折边轨道面带进入的一端固定连接,相邻折边装置的相邻的折片之间的间距沿面带进入的方向逐渐变小,折片朝向折边轨道方向,其上端边缘逐渐向折边轨道内卷。
20.其中,所述辊切模具机构包括至少一组辊切模具,辊切模具呈圆柱形,其外侧均匀设置多个刀具,通过辊切模具的均匀旋转实现面带的均匀切割。
21.其中,所述全自动夹心饼干生产线还包括第二对中机构,用于在生产线最开始使用时调整辊切模具切割面带的位置,保证辊切模具的切割位置与面带上的夹心位置对应,其中,第二对中机构包括对中杆、对中齿轮以及竖向调节齿轮,竖向调节齿轮固设于对中杆上,竖向调节齿轮及对中齿轮由同一链条连接,对中齿轮与辊切模具动力连接,通过对中杆的上下运动使竖向调节齿轮变换位置,进而带动对中齿轮及辊切模具旋转,实现辊切模具切割位置的调节。
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自动夹心饼干生产线,可满足不同产品的生产需要,能够生产不同于已有产品的夹心饼干,且回收工艺简便、生产线连续。
附图说明
23.图1: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夹心饼干生产线的完整的生产线示意图。
24.图2:本实用新型的压面机构的细节放大图。
25.图3:本实用新型的多级输送机构的细节放大图。
26.图4:本实用新型的硬馅料投料机的细节放大图。
27.图5:本实用新型的软浆料投料机的细节放大图。
28.图6:本实用新型的软浆料投料机的俯视图。
29.图7:本实用新型投料辊的俯视图以及经投料后的面带的俯视图。
30.图8:面带经折边装置折边后的结构示意图。
31.图9:面带经辊切模具机构辊切后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0:本实用新型的折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1:本实用新型的辊切模具机构的细节放大图。
34.图12:本实用新型的生产线投料及辊切段的细节放大图。
35.图13:本实用新型的废面回收机构的细节放大图。
36.附图标记说明:
37.10-压面机构、11-上层压面机构、12-下层压面机构、13-投料斗、14-第一轧辊、15-第二轧辊、16-起始传送带、17-动力电机、18-压链轮;
38.20-多级输送机构、21-上层输送机构、22-下层输送机构、23-动力电机、24-中间传送带;
39.30-硬馅料投料机、31-投料斗、32-投料辊、33-投料辊包皮装置、34-料仓、35-固定装置、36-包覆装置;
40.40-软浆料投料机、41-投料辊、42-馅管、43-内芯、44-外芯、45-第一出料孔、46-第二出料孔、47/47a/47b-出料嘴、48-面带切刀装置、49-折边机构、491-折边装置、492-折边轨道、493-折片、40a-投料段;
41.50-辊切模具机构、51-辊切模具;
42.60-废面回收机构、61-第一回收带、62-第二回收带、63-第三回收带、64-第一回收电机、65-第二回收电机、66-第三回收电机、67-相接口;
43.70-第一对中机构、71-第一对中齿轮、72-第二对中齿轮、73-投料辊调节齿轮;
44.80-第二对中机构、81-对中杆、82-竖向调节齿轮、83-动力电机;
45.90-末端传送带、100-面带、110-浆料、120-弯折线、130-废面。
具体实施方式
46.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产生的有益效果。
47.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夹心饼干生产线的完整的生产线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自动夹心饼干生产线包括:
48.压面机构10,用于通过动力电机拉动轧辊把面压制成需要厚度的面带,包括上层压面机构11及下层压面机构12,以分别压制成夹心饼干的两面;
49.多级输送机构20,包括上层输送机构21及下层输送机构22,下层输送机构22用于顺次将压制好的下层面带置入硬馅料投料机下方或软浆料投料机下方,以盛接馅料或浆料,上层输送机构21用于顺次将压制好的上层面带包覆在已盛接好馅料的下层面带上;
50.硬馅料投料机30及软浆料投料机40,设置于下层输送机构22末端及上层输送机构21末端之间,用于在需要时自动向下层面带上均匀投放硬馅料或软浆料;
51.辊切模具机构50,设置于多级输送机构20后方,用于顺次辊切包覆有硬馅料或软浆料的面带,以得到成型饼干;
52.废面回收机构60,设置于辊切模具机构50 后方,用于将辊切后的废面二次回收至压面机构处二次使用。
53.第一对中机构70及第二对中机构80,用于在生产线最开始使用时调整投料辊在面带上的投料位置,或者调整辊切模具机构50切割面带的位置,保证辊切模具机构50的切割位置与面带上的夹心位置对应。
54.面带经压面机构10压面、多级输送机构20传送、硬馅料投料机30或软浆料投料机40投料及辊切模具机构50辊切后成型为最终的产品,压面机构10、多级输送机构20、硬馅料投料机30及软浆料投料机40均通过传送带实现面带由左至右的传送,为方面描述,本实用新型将压面机构10处对应的传送带定义为起始传送带,将多级输送机构20对应的传送带定义为中间传送带,将硬馅料投料机30及软浆料投料机40下方及其之后的传送带定义为末端传送带。
55.现结合各机构的细节放大图详述各机构的具体结构及作用。
56.请参阅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压面机构的细节放大图,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层压面机构及下层压面机构结构一致,均包括投料斗13、一组对向旋转的第一轧辊14,设置于第一轧辊14下方中间位置的第二轧辊15,设置于第二轧辊15下方的起始传送带16,第一轧辊14及第二轧辊15由同一动力电机17提供动力,第二轧辊15、各第一轧辊14及动力电机17由同一链条连接,本实施例中,如图2箭头所示方向,第一轧辊14分别顺时针及逆时针旋转,以实现对向旋转,第二轧辊15逆时针旋转,投料斗13内和制好的面团经对向旋转的第一轧辊14之间间隙被压制成需要厚度的面带后,向下经第二轧辊15与呈顺时针旋转的第一轧辊14之间的间隙被进一步压制成最终所需厚度的面带,再落至起始传送带16上,并通过起始传送带16被传送至多级输送机构20;本实用新型中,各第一轧辊14与动力电机17之间均另外连接一个用于调节链条松紧的压链轮18,通过压链轮18调节链条的松紧,进而调节两个第一轧辊14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一轧辊14与第二轧辊15之间的间隙,从而实现面带的厚度调节。
57.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级输送机构的细节放大图,如图3所示,所述上层输送机构21及下层输送机构22均包括多级动力电机23及中间传送带24,下层输送机构22通过多级动力电机23及中间传送带24将下层面带输送至硬馅料投料机30下方或软浆料投料机40下方的末端传送带90上,上层输送机构21通过多级动力电机23及中间传送带24将上层面带输送至硬馅料投料机30或软浆料投料机40后方的末端传送带90上,并置于下层面带上方。
58.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硬馅料投料机的细节放大图,如图4所示,所述硬馅料投料机30设置于末端传送带90上方,包括投料斗31、投料辊32及投料辊包皮装置33;投料辊32为圆柱型辊体结构,其辊体外侧均匀设置多个料仓34,料仓34用于盛接投料斗31内的硬馅料;在本实施例中,投料辊32逆时针旋转,投料斗31与投料辊32连接的一端(如图所示a点处)位于投料辊32横截面竖直方向的对称轴上,投料辊包皮装置33顺应投料辊32的旋转方向设置于投料辊32左侧,并且,在a点处与投料斗31邻接,投料辊包皮装置33可包括固定装置35及包覆装置36,包覆装置36受固定装置35固定,并设置于投料辊32左半部分,横截
面大概呈半圆形,且半径与投料辊32半径相当,以覆盖于投料辊32的左半侧,用于在投料辊32旋转过程中,将硬馅料限制在对应的料仓34内,包覆装置36下端与投料辊32横截面竖直中轴线下端点间隔小于两个相邻料仓34之间弧度的预定距离,由此保证投料辊32在均匀旋转过程中,料仓34内的硬馅料能够顺次落至末端传送带90上的下层面带上。
59.请参阅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软浆料投料机的细节放大图,如图5所示,所述软浆料投料机40包括投料辊41,投料辊41呈圆柱形结构,其圆柱形结构由内至外依次包括馅管42、内芯43及外芯44,馅管42内容置有通过料泵打入的浆料,内芯43及外芯44为依次围绕馅管42设置的环形圈,内芯43上均匀开设多个第一出料孔45,外芯44上均匀开设多个第二出料孔46,第二出料孔46连接出料嘴47,在投料过程中,内芯43静置不动,外芯44相对于内芯43旋转,因而外芯44上的第二出料孔46能够周期性与内芯43上的第一出料孔45对齐,从而使馅管42内的软浆料周期性地通过出料嘴47落至末端传送带90上的下层面带上。
60.与硬馅料夹心饼干生产工艺不同时,在通过软浆料投料机40生产软浆料夹心饼干时,不需要上层输送机构21传输上层面带,而是由下层面带直接包覆呈夹心饼干。具体的,请继续参阅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软浆料投料机40还包括面带切刀装置48及折边机构49,面带切刀装置48将面带切割成多个预定宽度的长形面带,投料辊41向面带上均匀提供夹心馅料,折边机构49将盛接好夹心馅料的面带的两个边向内包裹,最后经辊切模具机构50顺次辊切包覆,以得到成型饼干。
6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软浆料夹心饼干生产装置的俯视图,如图6所示,面带最初以整块形式经末端传送带90传送,经面带切刀装置48切割成多条长条形的面带后,多条面带共同经投料辊41投料、折边机构49折边。图7表示本实用新型投料辊41的俯视图以及经投料后的面带100的俯视图,结合图6及图7所示,投料辊41上径向方向上设置多组出料嘴47,每组出料嘴47沿轴向方向均匀设置,且径向方向上相邻的出料嘴47在轴向方向上的角度交错设置,以使面带上的所投浆料110位置交错,方便后期辊切,并节省面带用料。值得注意的是,图中7中面带100上所示虚线为之后经折边机构49折边后面带100的弯折线120,也因此,面带100上的投料位置为靠近面带对称轴上下设置,面带最上端及最下端留出弯折空间,那么对应的,投料辊41上对应界定出多组投料段40a,每组投料段40a上开设两组出料嘴47a及47b,两组出料嘴47a及47b在投料辊41径向上相邻,每组出料嘴47a及47b沿轴向方向均匀设置,且径向上相邻的出料嘴47a及47b在轴向方向上交错设置;并且,每组投料段40a上的各组出料嘴与相邻投料段的邻近的出料嘴在径向方向上间隔两个面带弯折空间的所需距离。
62.如图8及图9所示,分别为面带经折边机构49折边后以及经辊切模具机构辊切后的结构示意图,辊切模具机构辊切后,将面带投料位置对应的辊切出预定的形状,废面130待后期手动分拣回收。
63.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折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折边机构49包括多组折边装置491,本实用新型显示两组,相邻的两组折边装置491形成一个折边轨道492,面带100沿图中所示箭头移动,折边装置491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折片493,各折片493设置于折边轨道492面带100进入的一端固定连接,并沿面带100进入的方向其间距逐渐变小,折片493朝向折边轨道492方向,其上端边缘逐渐向折边轨道492内卷,以使面带100在沿折边轨道492运行过程中,逐渐被折边。
64.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基于实际生产产品的需求,选择通过硬馅料投料
机30或者软浆料投料机40投料。
65.请参阅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辊切模具机构的细节放大图,如图11所示,所述辊切模具机构50包括至少一组辊切模具51,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为两组,辊切模具51呈圆柱形,其外侧均匀设置多个刀具,通过辊切模具51的均匀旋转实现面带的均匀切割。两组辊切模具51的设置,能够保证在其中一组辊切模具51出现故障,或者基于生产不同产品的需要而需要更换辊切模具51时,能够保证生产过程不间断。
66.在实际加工饼干的过程中,辊切模具51每旋转一定角度,所辊切的位置需要与饼干的夹心位置对应,即,辊切模具51上刀具的花纹应当落入饼干的正中心,因此在每次生产线运行之前,需要调节辊切模具51的旋转角度,或者调节投料机的投料位置;因此,本实用新型另外提供了两组对中机构实现上述功能。
67.请参阅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生产线投料及辊切段的细节放大图,其显示硬馅料投料机、软浆料投料机、辊切模具机构及对中机构的详细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分别提供了第一对中机构70及第二对中机构80,其中,第一对中机构70用于调节硬馅料投料机中的投料辊32的旋转位置;第二对中机构80用于调节辊切模具机构50中辊切模具51的旋转位置,可同时在生产硬馅料夹心饼干及软浆料夹心饼干的工艺中使用。
68.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一对中机构70包括第一对中齿轮71、第二对中齿轮72及投料辊调节齿轮73,第一对中齿轮71、第二对中齿轮72及投料辊调节齿轮73由同一链条带动,其链条的传动方向如图12中箭头所示,同时,第二对中齿轮72及投料辊调节齿轮73顺时针旋转,第一对中齿轮71逆时针旋转,投料辊调节齿轮73与投料辊32动力连接,通过调节第一对中齿轮71旋转角度带动投料辊调节齿轮73进而带动调节投料辊32的旋转角度,从而调整料仓34内的硬馅料落在面带上的位置,实现流水生产作业之前最初的位置调节。
69.请继续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对中机构80包括对中杆81、第二对中齿轮72以及竖向调节齿轮82,竖向调节齿轮82包括上下两个,均固设于对中杆81上,第二对中齿轮72对应两个辊切模具51设置为左右两个,分别与对应的辊切模具51动力连接,两组动力电机83提供动力,两组动力电机83、第二对中齿轮72以及竖向调节齿轮82均由同一链条带动;当需要调节辊切模具51的旋转位置时,通过上下调节对中杆81的位置,带动竖向调节齿轮82上下运动,进而带动第二对中齿轮72及辊切模具51旋转,实现辊切模具51切割位置的调节,实现流水生产作业之前最初的位置调节。
70.请参阅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废面回收机构的细节放大图,如图8所示,所述废面回收机构60包括:第一回收带61、第二回收带62及第三回收带63,第一回收带61、第二回收带62及第三回收带63分别由第一回收电机64、第二回收电机65及第三回收电机66带动;饼干辊切成型后,沿末端传送带90继续向右传送,在与废面回收机构60相接口67处,成型的饼干由相接口67落下并被传输至烘箱中烘干成最终成品,废面手动分拣后置于第一回收带61上,第一回收带61将废面斜向上输送后落至第二回收带62上,第二回收带62将废面水平输送至第三回收带63处,第三回收带63将废面沿与第一回收带61相反的斜面方向输送至高于整个生产线处后,再将废面水平输送至压面机构10上方,实现废面回收利用。
71.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全自动夹心饼干生产线,其能够实现如下技术效果:
72.1、通过硬馅料投料机及软浆料投料机的设置,能够保证一条生产线实现多种用
途。
73.2、通过废面回收机构的设置,将辊切下的废面重新利用,节省了成本、简化了回收工艺。
74.3、通过对中机构的设置,方便了辊切位置的调节,保证了成品的准确切割。
75.4、通过两组辊切模具的设置,在需要更换辊切模具时不影响产品的连续化生产。
76.虽然本实用新型已利用上述较佳实施例进行说明,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相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变动与修改仍属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