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食品技术 专利正文
一种食品保鲜方法与流程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食品保鲜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保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食品保鲜方法。


背景技术:

2.鲜肉食品存储的方法较多,但均存在其优缺点:鲜肉放入冰箱冷藏2-8℃温区,可以较好保持食品的品质,但是其保鲜期一般只有2-3天;放入冷冻-18℃左右的温区,保鲜期可以达到180天左右,但是解冻时间较长,且解冻营养损失大,营养损失率甚至达到10%-20%。
3.在冷藏温区和冷冻温区之外,也有相关报道冰温保鲜技术提升食品品质的同时延长食品保鲜期:
4.授权发明专利cn101371671b公开了一种用冰温保鲜延长猪肉货架期的方法,确定猪肉的冰温保鲜温度设置为-1℃,波动控制在
±
0.5℃内。该方案实现猪肉的一级鲜度期为19天,但对可切性指标没有要求。
5.公开发明专利cn112129038a公开了一种肉类微冻易切保鲜的温度控制方法、冰箱及存储介质,通过控制存储间室温度在冰温以下且冻结率较低的状态。该方案只是提出如何控制冰箱间室温度,没有提出什么样的温度条件是肉类最好的保鲜期和可切性。
6.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猪肉微冻保鲜技术研究》中研究了微冻技术要优于冷藏和冷冻技术,是适合猪肉贮藏保鲜的技术,在-2℃贮藏温度下,猪肉国家二级鲜度至少可达到25天。该文研究的猪肉-2℃微冻二级肉保鲜期小于25天,对肉的可切性指标无相关研究。
7.日本发明专利thawing chamber,refrigerator provided with thawing room and method for thawing frozen food in freezer.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冰箱,使肉类食物微冻在0℃~-5℃,保证鱼和肉类的质地及营养不流失。但是该微冻温区范围较大,不同温度点的食品保鲜期和可切性指标差异较大。
8.2008年的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期刊论文initial research on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of partial for fresh pork.该文研究了鲜猪肉-2℃微冻保鲜技术,贮藏期限达20天,微冻能很好地保持猪肉的各项鲜度指标,并达到较理想的保鲜效果。但无可切性相关指标研究。
9.上述国内外专利和文献:国内已见冰箱微冻保鲜区的微冻温度-2℃或-3℃能较好地保持肉及水产品品质的报道,国外已见冰箱使肉类食品微冻在0℃~-5℃,保证鱼和肉类质地的报道。但是相关报道最长保鲜期为二级鲜肉25天,无可切性相关指标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10.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保鲜方法,通过从食品保鲜期、食品营养保存率和食品易切割三个维度衡量食品保鲜效果,从而确定的最佳保鲜温度,在该温度条件下保存的食品可以同时满足用户对食品安全、营养和体验感的追求;能精确控制食品保鲜状态,
快速达到目标温度,实现长效保鲜;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
1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12.本发明为一种食品保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步骤一,选材,选取新鲜食品;
14.步骤二,整理:剔除不可食用部分,保持食品表面清洁;
15.步骤三,包装:将处理好的食品装入无污染的保鲜袋或保鲜膜或保鲜盒中;
16.步骤四,预冷:将包装的食品放入冷冻区间预冷;
17.步骤五,平衡:将经过预冷的食品放入最佳保鲜温度平衡24小时,
18.其中最佳保鲜温度为通过设置食品保鲜期、食品营养保存率和食品切割硬度为纵坐标变化量,设置保鲜温度为横坐标变化量,三条纵坐标变化量在最佳体验感切割硬度区间内变化的交点对应的温度点;
19.其中,平衡温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子步骤:
20.stp1、蓄冷:通过最佳保鲜温度附近的相变蓄冷材料,吸收多余冷量和释放冷量实现食品存储区间的温度恒定。
21.stp2、保温:通过高效保温材料,杜绝食品存储区间与周围环境冷量交换,实现恒温恒湿;
22.stp3、高精度及时感温:通过高精度感温传感器阵列,精确感知食品存储区间的温度变化,实现快速调温。
2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四中的预冷时间的计算方法如下:
24.ss01、根据冷量计算公式计算预冷所需冷量;
25.冷量计算公式:w=cmt;
26.其中,w为降温所需冷量;c为食品热容量;m为食品质量;t为温差;
27.ss02、根据时间计算公式计算降温时间;
28.降温时间计算公式:t=p/w;
29.其中,t为降温时间;p为供冷功率;w为降温所需冷量。
3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五中的食品保鲜期为食品菌落总数≤1
×
106cfu/g时,鱼、肉类食品挥发性盐基氮含量≤15mg/100g时;
3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五中的食品切割硬度变化范围为5n~600n;食品最佳体验感切割硬度区间为20n~45n。
3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四和五中的食品保鲜温度变化范围为-24℃~8℃。
3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五中的食品最佳保鲜温度的波动范围为
±
1℃,食品中心温度波动为
±
0.1℃。
34.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5.本发明通过从食品保鲜期、食品营养保存率和食品易切割三个维度衡量食品保鲜效果,从而确定的最佳保鲜温度,在该温度条件下保存的食品可以同时满足用户对食品安全、营养和体验感的追求;能精确控制食品保鲜状态,快速达到目标温度,实现长效保鲜;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
36.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3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8.图1为一种食品保鲜方法的流程图;
39.图2为最佳保鲜温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1.请参阅图1-2所示,本发明为一种食品保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2.步骤一,选材,选取新鲜食品;
43.步骤二,整理:剔除不可食用部分,保持食品表面清洁;
44.步骤三,包装:将处理好的食品装入无污染的保鲜袋或保鲜膜或保鲜盒中;
45.步骤四,预冷:将包装的食品放入冷冻区间预冷;预冷时间的计算方法如下:
46.ss01、根据冷量计算公式计算预冷所需冷量;
47.冷量计算公式:w=cmt;
48.其中,w为降温所需冷量;c为食品热容量;m为食品质量;t为温差;
49.ss02、根据时间计算公式计算降温时间;
50.降温时间计算公式:t=p/w;
51.其中,t为降温时间;p为供冷功率;w为降温所需冷量;
52.步骤五,平衡:将经过预冷的食品放入最佳保鲜温度平衡24小时,
53.其中最佳保鲜温度为通过设置食品保鲜期、食品营养保存率和食品切割硬度为纵坐标变化量,设置保鲜温度为横坐标变化量,三条纵坐标变化量在最佳体验感切割硬度区间内变化的交点对应的温度点;
54.其中,平衡温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子步骤:
55.stp1、蓄冷:通过最佳保鲜温度附近的相变蓄冷材料,吸收多余冷量和释放冷量实现食品存储区间的温度恒定。
56.stp2、保温:通过高效保温材料,杜绝食品存储区间与周围环境冷量交换,实现恒温恒湿;
57.stp3、高精度及时感温:通过高精度感温传感器阵列,精确感知食品存储区间的温度变化,实现快速调温。
58.其中,步骤五中的食品保鲜期为食品菌落总数≤1
×
106cfu/g时,鱼、肉类食品挥发性盐基氮含量≤15mg/100g时;步骤五中的食品切割硬度变化范围为5n~600n;食品最佳体验感切割硬度区间为20n~45n。
59.其中,步骤四和五中的食品保鲜温度变化范围为-24℃~8℃,步骤五中的食品最
佳保鲜温度的波动范围为
±
1℃,食品中心温度波动为
±
0.1℃。
60.实施例一:食品保鲜期、食品营养保存率、食品切割硬度、食品最佳体验感切割硬度区间和保鲜温度及食品最佳保鲜温度的关系为:
61.食品保鲜期随着保鲜温度下降而延长;食品营养保存率随着保鲜温度下降,先不变后下降;食品切割硬度随着保鲜温度下降而增大;食品保鲜期、食品营养保存率和食品切割硬度分别随着保鲜温度变化的曲线在最佳体验感切割硬度区间内的相交点对应的温度点,为食品最佳保鲜温度。
62.食品保鲜期为一级鲜度时的货架期;食品营养保存率通过食品解冻汁液流失率衡量;食品切割硬度通过食品质构仪测量的硬度指标;食品最佳体验感切割硬度区间是指生鲜肉类食品无需解冻可以直接用菜刀切割且切割切割后的食品成型。
63.实施例二:当保鲜生鲜肉时,保鲜温度从8℃下降到-24℃时,生鲜肉的保鲜期的变化范围为3~180天;食品营养保存率在8℃到-3.5℃范围内保持100%,之后逐渐下降;生鲜肉的切割硬度变化范围为5n~600n,其中轻易且成型切割硬度范围为20n~45n。生鲜肉保鲜期、营养保存率和切割硬度变化曲线在切割硬度范围为20n~45n的区间有一个交点,对应的温度点为-3.5℃。此时生鲜肉保鲜期达到30多天,营养保存率为100%,且轻松成型切割。因此,从保鲜期、营养保存率和切割体验感三个维度衡量,生鲜肉最佳保鲜温度为-3.5℃。
64.当设置生鲜肉保鲜温度为-3.5℃时,在存储区间增加相变温度为-3.5℃蓄冷材料,当区间温度高于-3.5℃时,蓄冷材料释放冷量及时降温,当区间温度低于-3.5℃时,蓄冷材料吸收多余冷量防止温度过低;通过高精度感温传感器阵列及时感知区间温度变化,及时调整制冷系统;整个区间通过高效保温系统,降低热交换,保持存储区间的冷量平衡。
65.实施例三:当存储1kg猪肉时,将猪肉切成每次的使用量(约300g),分装在无污染的保鲜袋、保鲜盒或保鲜膜内,放入冰箱冷冻室预冷,预冷时间为:冷量w=cmt=3200(j/kg℃)
×
1(kg)
×
28.5(25℃降到-3.5℃的温差)=91200(j),冰箱压缩机平均功率约140w左右,若冷量100%利用,上述肉预冷时间约11分钟后放入-3.5℃恒温区间平衡24小时后,食品可以切成成型片状、条状或者块状等,且保鲜期达到30多天,营养保存率达到100%。
6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67.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