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石油煤气 专利正文
一种油气润滑脂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1.本发明属于润滑脂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油气润滑脂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2.润滑脂为稠厚的油脂状半固体,用于机械的摩擦部分,起润滑和密封作用,在金属表面具有良好的粘附性,不易流失,抗碾压,对金属部件具有一定的防锈性,因此在工程机械上的许多部位都使用润滑脂作为润滑材料。
3.油气润滑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即气液两相流体冷却润滑技术,润滑剂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沿着管壁波浪形向前移动并形成一层连续油膜,并以与压缩空气分离的连续精细油滴流喷射到润滑点。在相应的设备上应用比干油润滑、稀油润滑和油雾润滑有着明显的优势,具有及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4.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飞速发展,对铁路机车轮缘润滑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用油气润滑脂可以延长轮轨的使用寿命,降低机车车辆的阻力,提高机车时速,减少故障,但是现有的用于轮缘的油气润滑脂高温时仍不能很好的避免结焦,在使用温度范围等方面也已不能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优良的耐高温性能、耐磨性能和良好的润滑性的油气润滑脂及其生产方法。
6.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油气润滑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聚醚类基础油75

90份、其它类基础油6

20份、固体润滑材料1

5份、聚芳醚砜酮1

5份、极压抗磨剂2

8份、油性剂0.5

3份、碳纳米管1

5份、石墨粉0.5

0.8份和表面活性剂0.2

0.5份。
7.进一步地,所述表面活性剂为椰油酸乙二醇酰胺、聚氧乙烯烷基醇酰胺、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8.进一步地,所述极压抗磨剂为磷酸酯类化合物、亚磷酸酯类化合物、硫磷复合剂和含硫极压抗磨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防止保护的活动部件磨损老化。
9.进一步地,所述油性剂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月桂酸、二十四烷酸和棕榈油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10.进一步地,所述固体润滑材料为胶体石墨和铝粉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
11.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油气润滑脂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2.1)将聚醚类基础油和其它类基础油混合后抽空、搅拌、加热,升温至155℃~165℃,加入固体润滑材料和油性剂搅拌混合,制得混合物a,备用;
13.2)将步骤1)中得到的混合物a降温至70℃以下,加入极压抗磨剂,搅拌;
14.3)将碳纳米管、石墨粉和表面活性剂搅拌混合,制得混合物b;
15.4)将步骤2)中的混合物a和步骤3)中的混合物b进行搅拌混合是在500

1000转/分钟的速度下进行搅拌,搅拌的时间为1

3小时;
16.5)冷却降温至室温(25℃
±
5℃)后,脱气,用120目过滤网过滤,过滤后成品即为油气润滑脂的成品。
17.本发明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油气润滑脂及其生产方法采用不同的基础油组合,并复配各种功能性添加剂,具有很强的通用性,高温下不易结焦,具有优良的耐高温性能、耐磨性能和良好的润滑性,碳纳米管,再辅助加入石墨粉使得润滑脂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从而提升润滑脂的耐高温性能,聚芳醚砜酮有利于提高润滑油组合物的耐磨性和耐高温性能,符合铁路行业对润滑脂要求的发展方向,可以为铁路部门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9.实施例1
20.本发明一种油气润滑脂及其生产方法,一种油气润滑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聚醚类基础油80份、其它类基础油10份、固体润滑材料2份、聚芳醚砜酮2份、极压抗磨剂4份、油性剂1份、碳纳米管2份、石墨粉0.6份和表面活性剂0.3份。
21.所述表面活性剂为椰油酸乙二醇酰胺和聚氧乙烯烷基醇酰胺的混合物。
22.所述极压抗磨剂为磷酸酯类化合物和亚磷酸酯类化合物的混合物。
23.所述油性剂为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的混合物。
24.所述固体润滑材料为胶体石墨。
25.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油气润滑脂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6.1)将聚醚类基础油和其它类基础油混合后抽空、搅拌、加热,升温至160℃,加入固体润滑材料和油性剂搅拌混合,制得混合物a,备用;
27.2)将步骤1)中得到的混合物a降温至70℃以下,加入极压抗磨剂,搅拌;
28.3)将碳纳米管、石墨粉和表面活性剂搅拌混合,制得混合物b;
29.4)将步骤2)中的混合物a和步骤3)中的混合物b进行搅拌混合是在500

1000转/分钟的速度下进行搅拌,搅拌的时间为1.5小时。
30.5)冷却降温至室温(25℃
±
5℃)后,脱气,用120目过滤网过滤,过滤后成品即为油气润滑脂的成品。
31.实施例2
32.本发明一种油气润滑脂及其生产方法,一种油气润滑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聚醚类基础油85份、其它类基础油18份、固体润滑材料4份、聚芳醚砜酮4份、极压抗磨剂6份、油性剂2份、碳纳米管4份、石墨粉0.6份和表面活性剂0.5份。
33.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混合物。
34.所述极压抗磨剂为硫磷复合剂和含硫极压抗磨剂中的混合物。
35.所述油性剂为月桂酸、二十四烷和棕榈油酸中的混合物。
36.所述固体润滑材料为铝粉。
37.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油气润滑脂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8.1)将聚醚类基础油和其它类基础油混合后抽空、搅拌、加热,升温至165℃,加入固体润滑材料和油性剂搅拌混合,制得混合物a,备用;
39.2)将步骤1)中得到的混合物a降温至70℃以下,加入极压抗磨剂,搅拌;
40.3)将碳纳米管、石墨粉和表面活性剂搅拌混合,制得混合物b;
41.4)将步骤2)中的混合物a和步骤3)中的混合物b进行搅拌混合是在500

1000转/分钟的速度下进行搅拌,搅拌的时间为2小时。
42.5)冷却降温至室温(25℃
±
5℃)后,脱气,用120目过滤网过滤,过滤后成品即为油气润滑脂的成品。
43.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油气润滑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聚醚类基础油75

90份、其它类基础油6

20份、固体润滑材料1

5份、聚芳醚砜酮1

5份、极压抗磨剂2

8份、油性剂0.5

3份、碳纳米管1

5份、石墨粉0.5

0.8份和表面活性剂0.2

0.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椰油酸乙二醇酰胺、聚氧乙烯烷基醇酰胺、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压抗磨剂为磷酸酯类化合物、亚磷酸酯类化合物、硫磷复合剂和含硫极压抗磨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性剂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月桂酸、二十四烷酸和棕榈油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润滑材料为胶体石墨和铝粉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6.一种油气润滑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醚类基础油和其它类基础油混合后抽空、搅拌、加热,升温至155℃~165℃,加入固体润滑材料和油性剂搅拌混合,制得混合物a,备用;2)将步骤1)中得到的混合物a降温至70℃以下,加入极压抗磨剂,搅拌;3)将碳纳米管、石墨粉和表面活性剂搅拌混合,制得混合物b;4)压片:将步骤2)中的混合物a和步骤3)中的混合物b进行搅拌混合是在500

1000转/分钟的速度下进行搅拌,搅拌的时间为1

3小时;5)冷却降温至室温(25℃
±
5℃)后,脱气,用120目过滤网过滤,过滤后成品即为油气润滑脂的成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气润滑脂及其生产方法,采用不同的基础油组合,并复配各种功能性添加剂,具有很强的通用性,高温下不易结焦,具有优良的耐高温性能、耐磨性能和良好的润滑性,碳纳米管,再辅助加入石墨粉使得润滑脂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从而提升润滑脂的耐高温性能,聚芳醚砜酮有利于提高润滑油组合物的耐磨性和耐高温性能。本发明属于润滑脂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具有优良的耐高温性能、耐磨性能和良好的润滑性的油气润滑脂及其生产方法。和良好的润滑性的油气润滑脂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靳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山威腾润滑油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8
技术公布日:20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