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路桥梁 专利正文
既有铁路滨河车站路堤水毁后快速抢修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时间:2022-02-0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1.本发明涉及营业线路基快速抢险恢复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既有铁路滨河车站路堤水毁后快速抢修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对于沿河修建的铁路车站,其路基受水流长期侵蚀,遇到暴风雨等极端恶劣天气时,极易发生坍塌、损毁等影响正常通车的情况。目前,多选用与既有路堤相同的材料,通过挖台阶分层填筑的方式进行路堤帮宽修复。但是,滨河段水毁后既有路堤土体含水量较大,采用常规的挖台阶帮宽极易造成二次坍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既有路堤土体含水率不易控制,采用与其相同的材料帮宽路堤,施工质量难以保证,且施工速度相对较慢,不适于抢险。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既有铁路滨河车站路堤水毁后快速抢修的施工方法,具体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既有铁路滨河车站路堤水毁后快速抢修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对水灾造成的坍塌损毁现场进行清理;第二步,将河道向远离水毁路堤一侧改移,并利用改移河道挖出的砂卵石在水毁路堤坡脚处填筑反压护道作为施工作业平台;第三步,在施工作业平台上逐层修筑台阶式的帮宽路基直至与既有路基等高,每层帮宽路基均采用4∶6细石混凝土和片石混合料为填料,在填料顶部埋设排水管并浇筑混凝土面层;第四步,帮宽路基修筑完成后,进行坡面修整,然后自坡脚至坡顶由下至上分层浇筑坡面包边混凝土;第五步,坡面包边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在帮宽路基外侧的反压护道上设置临时钢管桩进行防护,然后修筑垂裙隔水墙;第六步,垂裙隔水墙施工完成后,拔出临时钢管桩,在垂裙隔水墙与帮宽路基之间土体强度满足要求的条件下,浇筑垂裙顶面封闭层,完成施工。
4.所述第一步还包括采用防水布对水毁路堤的暴露面进行覆盖,防止发生二次坍塌。
5.所述第三步中,采用铁路货运车皮将片石直接运输至路堤坍塌段,人工配合挖掘机卸料;每层帮宽路基施工时,首先由人工码砌边部,然后采用挖掘机快速摊铺作业,完成后通过泵车用细石混凝土进行灌缝浇筑,浇筑过程中,挖掘机及时翻拌,使细石混凝土与片石充分混合。
6.所述帮宽路基中每层填料厚度为100cm,混凝土面层厚度为30cm;所述坡面包边混
凝土厚度为100cm。
7.所述排水管为水平设置的铸铁管,其一端埋入既有路基土体内,且设置有无纺布反滤层,另一端延伸至坡面包边混凝土外侧。
8.所述垂裙隔水墙的墙底位于帮宽路基的边坡延长线上,且在河道冲刷面以下至少2m。
9.所述垂裙隔水墙与帮宽路基的坡脚相距6-8m。
10.所述垂裙隔水墙施工时采用分段开挖、水下灌注混凝工艺。
11.所述第六步中,如果垂裙隔水墙与帮宽路基之间的土体强度不满足要求,先采用地表注浆加固,再进行垂裙顶面封闭层浇筑。
12.所述垂裙顶面封闭层厚度为50cm。
13.本发明提供的既有铁路滨河车站路堤水毁后快速抢修的施工方法,采用4:6细石混凝土和片石混合料对损毁路基进行拼宽,且拼宽时不需要在新老路基结合处开挖台阶,并且可就地取材,施工速度相对较快,施工质量能够得到保证、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相对较小,施工成本相对较低,特别适合于铁路滨河车站路堤水毁后的快速抢修。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发明中修复后的损毁段路基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图1中排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a-3f是本发明的施工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施工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18.如图1至图3f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既有铁路滨河车站路堤水毁后快速抢修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对水灾造成的坍塌损毁现场进行清理。
19.具体地,如图3a所示,紧邻河道路堤遭遇洪水突袭坍塌后,应采用挖掘机及时对坍塌范围内的倒塌构筑物、浮石、树根等杂物进行清理,同时,对坍塌损毁导致的暴露路堤采用防水布等不透水材料进行覆盖,防止坍塌面二次扰动造成再次坍塌,为抢险创造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
20.第二步,将河道向远离水毁路堤一侧改移,并利用改移河道挖出的砂卵石在水毁路堤坡脚处填筑反压护道1作为施工作业平台;如图3b所示,通过挖掘机对河道进行开挖改移,使其最大限度地远离水毁路堤,减少河水对路堤的冲刷影响,以及预防洪水的再度来袭。同时,为加快施工进度、节约施工成本,将挖掘机挖出的砂卵石作为反压护道1的填料,在紧邻水毁路堤坡脚处填筑反压护道1,不仅达到了临时加固水毁路堤坡脚的目的,而且还可以将反压护道用作施工作业平台。
21.第三步,在施工作业平台上逐层修筑台阶式的帮宽路基2直至与既有路基等高,同时恢复接触网杆及路肩处电缆槽,每层帮宽路基均采用4∶6细石混凝土和片石混合料201为
填料,在填料顶部埋设排水管202并浇筑混凝土面层203。
22.如图3c所示,为提高路堤填料运输效率,为抢险争取时间,充分利用既有铁路优势,采用铁路货运车皮将片石直接运输至路堤坍塌段,人工配合挖掘机卸料。施工帮宽路基2时,由下至上分层进行,并根据边坡坡度设置成台阶状。每层中首先由人工码砌边部,然后采用挖掘机快速摊铺作业,完成后通过泵车用细石混凝土进行灌缝浇筑,上述片石与细石混凝土的质量比为4:6(性能优于既有路基填料),浇筑过程中,挖掘机及时翻拌,使细石混凝土与片石充分混合,摊铺完成后的填料层厚度约为100cm;之后,在摊铺完成后的填料层上埋设水平向的铸铁排水管202,其一端包覆无纺布204作为反滤层(见图2)后埋入既有路基土体内,另一端应延伸至坡面包边混凝土3外侧,保证既有路基内的地下水能够顺利排出;最后,在填料层顶部浇筑厚30cm混凝土面层203。
23.上述片石卸车存在部分片石滚落碰撞列车车轮,极易造成车轮减震及刹车部件损伤,施工时部分片石滚落至车底的车轮背后人工进入车底极难清理,现场采用竹胶板205防护车轮,卸车时挖掘机及时清理车门处堆积片石可解决以上问题。
24.上述泵车则在作为施工作业平台的反压护道1上运行,保证了抢险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效率和质量。
25.第四步,帮宽路基2修筑完成后,进行坡面修整,然后自坡脚至坡顶由下至上分层浇筑坡面包边混凝土3;如图3d所示,坡面修正指对坡面线型、预留平台进行修整,以及凿除多余石块、坡面混凝土浮浆,如果铸铁排水管202较短,还要进行接长,然后浇筑100cm厚的包边混凝土3,以对新砌筑的路堤填料进行保护,同时预防洪水再度来袭时对坡面的冲刷,也可作为沿河路堤的挡墙。包边混凝土3浇筑时自坡脚至坡顶由下至上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不大于200cm。浇筑时模板采用钢模,并通过泵送入模板。
26.第五步,如图3e所示,坡面包边混凝土3施工完成后,在帮宽路基2外侧的反压护道1上设置临时钢管桩4进行防护,然后修筑垂裙隔水墙5;上述垂裙隔水墙5的墙底位于帮宽路基2的边坡延长线上,且在河道冲刷面以下至少2m。一般情况下,垂裙隔水墙5与帮宽路基2的坡脚相距6-8m。如果垂裙隔水墙5基开挖时地下水较多且排水困难,则可采用分段开挖、水下灌注混凝工艺。
27.第六步,如图3f所示,垂裙隔水墙5施工完成后,拔出临时钢管桩4,对垂裙隔水墙5与帮宽路基2之间土体强度进行强度检验,若不满足相关要求,需采用地表注浆的方法对土体进行加固,之后再次检验,直至满足强度要求;之后,采用50cm厚的混凝土封闭该部分区域,即进行垂裙顶面封闭层6的浇筑,并使其与包边混凝土3浇筑成整体。从而,不仅保证了边坡包边混凝土3的稳定,还确保了帮宽路基2的坡脚免遭河水冲刷。最后,加高反压护道1,完成施工。
2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诸如“前”、“后”、“左”、“右”、“垂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