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路桥梁 专利正文
一种防撞墙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防撞墙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撞墙施工平台。


背景技术:

2.防撞墙就是设置在公路、桥梁等各类基础设施两侧起缓冲作用的墙,防撞墙主要用于减少撞击损伤带来的伤害,防止车辆冲出路面或桥梁,造成更大的交通事故。由于桥梁中发生车辆相撞等事故比较频繁,而且事故发生后产生的危害和影响也较为恶劣,如果车辆冲出桥梁,就会直接掉入桥下水中,死亡率很高,造成严重人身安全事故,所以桥梁中防撞墙的应用更为重要,现阶段,我国的桥梁基本都会设置桥梁防撞墙。
3.近年来,为了解决桥梁防撞墙施工难的问题,陆续发展出了一些防撞墙施工用的台车,此类台车大部分由搭设的悬挑支架在台车上方,施工人员站在悬挑支架上进行作业,随着施工的不断推进,台车跟随逐渐移动,施工人员就能方便的在桥梁防撞墙外侧持续的工作,但是现有的施工台车有一些缺点:台车支架需要施工人员攀爬,耗费体力。有些台车采用悬挑梁下连接吊篮的方式将施工人员放下,但是吊篮吊杆会摇晃,施工人员施工不便,且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撞墙施工平台,可以方便快捷地将施工人员运送到防撞墙外侧进行施工。
5.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防撞墙施工平台,包括:移动底盘,底部设有若干个滚动轮;施工框架,设置于移动底盘上,顶部其中一边向外延伸形成吊装部;吊篮,通过吊拉装置可移动的连接于吊装部上;所述吊拉装置包括:驱动电机,设置于吊装部,与总控制器电性连接;绳索收纳元件,连接于驱动电机;第一绳索,一端连接吊篮,另一端连接于绳索收纳元件;剪叉机构组件,包括相互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的两排剪叉机构,一端连接吊篮,另一端与吊装部连接。
7.作为优选,所述剪叉机构组件为两组,分别设置于吊篮两端。
8.作为优选,两组剪叉机构组件之间连接有同步轴。
9.作为优选,还包括:轨道,设置于施工框架顶部;行车,设置于轨道上,可在轨道上移动,与总控制器电性连接;吊钩,通过第二绳索连接于行车上。
10.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于移动底盘四周的四个支撑架。
11.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包括:连接架,连接于移动底盘上,且设有螺纹孔;螺纹杆,贯穿连接架,且通过螺纹与连接架配合连接;支撑板,设置于螺纹杆底部,安装于施工地面上。
12.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于施工框架上的若干个配重箱。
13.作为优选,所述配重箱为空心箱体,内部可根据需要盛放不同重量的配重物。
14.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于移动底盘底部的电动转向转盘,电动转向转盘与总控制
器电性连接,电动转向转盘连接两个滚动轮。
15.作为优选,所述滚动轮为实芯橡胶轮。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7.1、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直接运输到施工现场,接入电缆即可使用,避免传统搭设支架的繁琐流程,施工平台即用即走,只需少量人员即可完成操作,一人操作施工平台行走,兼控制行车起吊重物的操作,吊篮平台中站立1-2人进行施工操作。
18.2、通过设置有剪叉机构组件,可以增加整体吊篮上下移动的稳定性,且两组剪叉机构组件支架还设有同步轴,吊篮上下移动时晃动。
19.3、施工框架顶部设有轨道和行车,方便运送重物。
20.4、施工框架四周的四个支撑架,方便调节整体结构的平稳度。
21.5、配重箱为空心箱体,内部可根据需要盛放不同重量的配重物,以适应不同场合的施工使用。
22.6、移动底盘设有电动转向转盘,可以控制滚动轮进行原地转动,方便施工平台进行整体转向。
附图说明
23.图1为施工平台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驱动电机和绳索收纳元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剪叉机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实施例2的移动底盘与支撑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27.图中,移动底盘1、滚动轮101、施工框架2、吊装部201、吊篮3、吊拉装置4、驱动电机401、绳索收纳元件402、第一绳索403、剪叉机构组件404、连接件405、同步轴406、轨道5、行车6、吊钩7、第二绳索701、支撑架8、连接架801、螺纹杆802、支撑板803、配重箱9、电动转向转盘10。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29.实施例1
30.如图1-3所示,一种防撞墙施工平台,包括:移动底盘1,底部设有若干个滚动轮101;施工框架2,设置于移动底盘1上,顶部其中一边向外延伸形成吊装部201;吊篮3,通过吊拉装置4可移动的连接于吊装部201上;所述吊拉装置4包括:驱动电机401,设置于吊装部201,与总控制器电性连接;绳索收纳元件402,连接于驱动电机401;第一绳索403,一端连接吊篮3,另一端连接于绳索收纳元件402;剪叉机构组件404,包括相互之间通过连接件405连接的两排剪叉机构,一端连接吊篮3,另一端与吊装部201连接。本实施例中,共有4个滚动轮101,前后各两个滚动轮101。第一绳索403连接绳索收纳元件402,绳索收纳元件402连接于驱动电机401上,驱动电机401转动时,带着绳索收纳元件402转动,继而将第一绳索403收回或者放出,将第一绳索放出时,吊篮3因为重力而下落,将第一绳索收回时,吊篮3因为第一绳索403的拉力而上升。具体的,绳索收纳元件402中部为内凹形成收纳腔的桶状结构。
31.同一组剪叉机构组件404内的两排剪叉机构通过连接件405连接,增强剪叉机构的
稳定性,防止剪叉机构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变形,同时可以增加吊篮3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32.作为优选,所述剪叉机构组件404为两组,分别设置于吊篮3两端,且两组剪叉机构组件404之间连接有同步轴406(为方便表示,图1中只画出一对同步轴406),可以在吊篮3上下移动时保持两组剪叉机构组件404同步运动,减少吊篮3上下移动过程中的晃动。
33.作为优选,还包括:轨道5,设置于施工框架2顶部;行车6,设置于轨道5上,可在轨道5上移动,与总控制器电性连接;吊钩7,通过第二绳索701连接于行车6上。所述轨道5垂直于吊篮3上下运动形成的平面,方便行车6通过吊钩吊装重物并运送至吊篮3内。
34.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于施工框架2上的若干个配重箱9。所述配重箱9为空心箱体,内部可根据需要盛放不同重量的配重物,以适应不同场合的施工使用。本实施例中,配重箱9为两个,设置于施工框架2后侧。防止前方过重导致施工平台侧翻。
35.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于移动底盘1底部的电动转向转盘10,电动转向转盘10与总控制器电性连接,电动转向转盘10连接两个滚动轮101。本实施例中,位于前方的两个滚动轮101为驱动轮,电动转向转盘10连接位于前方的两个滚动轮101,电动转向转盘10通电时可以控制位于前方的两个滚动轮101原地转动,然后驱动轮运动,控制施工平台转向。
36.作为优选,所述滚动轮101为实芯橡胶轮。
37.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施工平台移动到工地,施工人员进入吊篮3,操作人员通过控制器提升吊篮3,施工平台再向外运动将吊篮3送到需要施工的防撞墙外侧,将吊篮3向下放至施工位,利用行车将需要安装的防撞墙钢筋结构运送至安装位上方,施工人员在外侧将防撞墙钢筋结构安装于安装位上,以便后期浇灌水泥。安装完当前的防撞墙钢筋结构后,施工平台向前移动即可到达下一个安装位,无需施工人员自己移动。
38.实施例2
39.如图4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2还包括设置于移动底盘1四周的四个支撑架8。所述支撑架8包括:连接架801,连接于移动底盘1上,且设有螺纹孔;螺纹杆802,贯穿连接架801,且通过螺纹与连接架801配合连接;支撑板803,设置于螺纹杆802底部,安装于施工地面上。具体的,螺纹杆802上端还设有供人工转动的转动扶手。
40.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做出的若干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