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路桥梁 专利正文
一种沥青布料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沥青布料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沥青布料器。


背景技术:

2.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高粘度有机液体的一种,多会以液体或半固体的石油形态存在,表面呈黑色,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胶凝材料,主要用于涂料、塑料、橡胶等工业以及铺筑路面等,目前在采用施工设备铺设沥青时,由于喷头结构存在的缺陷,导致施工设备挤出的沥青均匀性差,从而使得沥青的铺设效果差。
3.申请人在先申请cn212925674u公开的一种沥青挤出模头,沥青挤出模头内设有沥青流道,沥青流道包括形成于沥青挤出模头顶端的主干入口流道、形成于沥青挤出模头内的若干级分支流道及形成于沥青挤出模头底端的汇集出口流道,且每级分支流道包括多条分支,主干入口流道与最高级分支流道连接,每级分支流道与下级分支流道连接,最低级分支流道与汇集出口流道连接,虽然该沥青挤出模头能对沥青起到分流作用,一定程度上提高沥青的均匀性,但在申请人的测试过程中,该沥青挤出模头的均匀性仍不能达到施工标准,铺设时存在中间厚两边薄的情况,而且由于沥青挤出模头的分支流道多,即变流截面多,导致沥青流动的阻力大,流量减小,不便于施工,且对泵的要求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布料器,其包括布料斗,所述布料斗内设有挤料腔,所述挤料腔的顶端及底端分别形成所述布料斗的进料口及出料口,进料口与出料口的厚度比值在4~12之间,该沥青布料器具有可均匀挤出沥青、流动阻力小、流量大、便于施工、施工效率高的优点。
5.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沥青布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布料斗,所述布料斗内设有挤料腔,沿沥青的流动方向,所述挤料腔垂直于沥青流动方向的截面面积相等或减小,所述挤料腔的顶端形成所述布料斗的进料口,所述挤料腔的底端形成所述布料斗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厚度尺寸为t1,所述进料口的厚度尺寸为t2,t2与t1的比值d1在4~11之间。
7.作为优选,沿沥青的流动方向,所述挤料腔依次包括进料腔及出料腔,所述进料腔的顶端形成所述布料斗的进料口,所述进料腔的底端与所述出料腔的顶端连通,所述出料腔的底端形成所述布料斗的出料口,所述出料腔的厚度尺寸为t1,所述出料腔的高度尺寸为h1,所述进料腔的厚度尺寸为t2,h1与t1的比值d2在20~30之间,通过这样设置,由于沥青内存在杂质颗粒或存在碳化现象产生沥青颗粒,能明确沥青颗粒被卡住的位置,颗粒物被卡在所述进料腔与所述出料腔之间,沥青经过颗粒物被隔断分叉,由于d2在20~30纸巾,所述出料腔的高度尺寸h1保证沥青有足够的流动距离进行汇合,从而均匀从出料口挤出,并且变流截面较少,保证沥青流动速度满足施工的要求,同时沥青的流动阻力小,便于施
工,施工效率高,且对泵的要求不高,若d2小于20,则所述出料腔的高度尺寸h1较小,厚度尺寸t1较大,沥青被颗粒物隔断分叉后,出料腔的空间大,沥青不易汇合,或h1较小,沥青没有足够的距离汇合,导致沥青从出料口挤出时产生分叉现象,均匀性差;若d2大于30,则所述出料腔的高度尺寸h1较大,厚度尺寸t1较小,导致更多的颗粒物被卡在所述出料腔与所述进料腔之间,并且t1较小,进一步增大沥青的流动阻力。
8.作为优选,h1的尺寸范围在40~60mm之间,t1的尺寸范围在1.5~3mm之间,t2的尺寸范围在6~36mm之间,通过这样设置,在此范围内,所述布料斗对沥青流动的阻力相对较小,而且能保证沥青均匀挤出。
9.作为优选,所述挤料腔还包括导流腔,所述导流腔设置在所述进料腔与所述出料腔之间,所述导流腔的顶端与所述进料腔的底端连接,所述导流腔的底端与所述出料腔的顶端连接,通过这样设置,所述导流腔为沥青从所述进料腔流动至所述出料腔时起到了导流作用,沥青经过所述导流腔逐渐过渡至所述出料腔内,减小沥青流动时的阻力,否则,由于所述进料腔与所述出料腔的流动截面面积突变,导致沥青流动阻力增大,一定程度上减小流量,不便于施工。
10.作为优选,所述导流腔的高度尺寸为h3,h3与d1在数值上的比值d3在1~2之间,通过这样设置,根据d1的比值调整所述导流腔的高度尺寸h3,即调整所述导流腔导流面的斜度,若d1的比值较大时,即所述进料腔与所述出料腔之间的厚度比值较大,所述进料腔与所述出料腔的流动截面面积相差较大,d3的值可选大一些,即h3的尺寸较大,所述导流腔的斜度较小,能更好地起到导流作用,有效地较小沥青流动的阻力;若d1的比较较小时,即所述进料腔与所述出料腔之间的厚度比值较小,所述进料腔与所述出料腔的流动截面面积相差较小,d3的值可选小一些,即h3的尺寸较小,所述导流腔的斜度较大,保证能有效减小沥青流动阻力的同时,避免占用过多高度空间;若d3的值小于1,则导致所述导流腔的斜度过大,不能有效地减小沥青流动的阻力;若d3的值大于2,则导致所述导流腔的高度尺寸h3过大,占用过多高度空间,导致减小了所述进料腔及所述出料腔的高度尺寸或增大了布料斗的总体高度尺寸。
11.作为优选,所述布料斗包括左半布料板及与所述左半布料板连接的右半布料板,所述左半布料板及所述右半布料板相对的表面均设有凹腔,所述左半布料板的凹腔与所述右半布料板的凹腔形成所述进料腔、所述导流腔及所述出料腔,通过这样设置,即所述布料斗分体成型,便于加工出所述布料斗的进料腔、所述导流腔及所述出料腔。
12.作为优选,所述左半布料板位于凹腔外设有多个连接孔,且所述左半布料板位于凹腔内设有多个加强孔,所述右半布料板设有与所述连接孔及所述加强孔一一对应的连接通孔,所述左半布料板与所述右半布料板螺纹连接,通过这样设置,采用螺栓穿过所述右半布料板的通孔后与对应的所述连接孔或所述加强孔与螺母螺纹连接,实现所述左半布料板与所述右半布料板的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加强孔与螺栓的配合能加强所述左半布料板与所述右半布料板的连接强度,由于所述布料斗在挤出沥青的过程中,沥青的流动压力较大,所述加强孔与螺栓的配合加强连接强度后避免压力过大而将所述布料斗撑开,否则,若所述左半布料板与所述右半布料板仅通过连接孔与螺栓配合连接的话,在申请人的试验下,沥青的流动压力会将所述左半布料板及所述右半布料板撑开,沥青出现泄露的情况,甚至影响沥青的铺设。
13.作为优选,所述加强孔设置在位于所述导流腔的所述左半布料板上,通过这样设置,能保证加强所述布料斗的连接强度,同时避免对挤出沥青的均匀性造成影响,沥青的流动压力主要会将所述布料斗位于所述出料腔的位置撑开,若所述加强孔设置在位于所述进料腔的所述左半布料板上时,即所述加强孔离所述出料腔较远,不能很好地保证加强连接所述布料斗位于所述出料腔的部分,沥青的流动压力仍可能一定程度撑开所述出料腔的位置;若所述加强孔设置在位于所述出料腔的所述布料斗上时,虽然能很好的加强连接所述布料斗位于所述出料腔的部分,但是由于有螺栓的存在,沥青流经螺栓时被隔断,出现分叉的情况,此时离出口较近,没有足够的流动距离让分叉后的沥青汇合,导致布料斗挤出的沥青出现分叉的现象,即影响挤出沥青的均匀性。
14.作为优选,还包括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与所述布料斗之间通过分支布料管连接,所述分支布料管包括主干入口及多个分支出口,所述分支布料管的主干入口与所述开关组件的出口连接,所述分支布料管的分支出口与所述布料斗的进料口连通,通过这样设置,所述开关组件可控制沥青是否可往所述布料斗内输送,而且通过所述分支布料管的分流作用,使得沥青从多个位置流入所述布料斗内,进一步提高沥青的均匀性。
15.作为优选,所述开关组件包括电动闸阀,通过这样设置,所述电动闸阀的使用技术成熟,而且物料成本低。
16.作为优选,所述布料斗外设有加热件,通过这样设置,由于沥青是高粘度的有机液体,并且沥青的粘稠度与温度成反比,沥青流动至所述布料斗内的过程中有热量损失,导致温度下降,粘稠度增高,此时沥青的流动阻力较大,不便于施工,而且沥青不易汇聚,挤出沥青的均匀性降低,通过所述加热件对所述布料斗内的沥青进行加热,提高沥青的温度,粘稠度降低,减小沥青的流动阻力,便于施工,沥青能汇聚后均匀挤出。
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有益的技术效果:
18.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沥青布料器,沥青从进料口进入所述布料斗,由于d1在4~12之间,保证沥青经过所述挤料腔后从出料口均匀流出,并且流动阻力小,流量大,便于施工,施工效率高;若d1小于4,则所述挤料腔的流动截面面积变化不大,不能有效地提高沥青的流动速度,流量减小,并且不能保证沥青从出料口均匀流出;若d1大于12,则所述挤料腔的流动截面面积变化过大,虽然沥青能均匀流出,但导致沥青的流动阻力增大,流量减小。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沥青涂料漆的正视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布料斗的俯视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在图2中a-a的剖面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剖面示意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布料斗的俯视示意图;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在图5中b-b的剖面示意图;
25.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测试沥青铺设厚度过程的示意图之一;
26.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测试沥青铺设厚度过程的示意图之二。
27.其中,各附图标记所指代的技术特征如下:
28.1、布料斗;2、开关组件;3、分支布料管;4、加热件;10、挤料腔;11、左半布料板;12、
右半布料板;13、进料腔;14、出料腔;15、导流腔;16、布料管接口;17、连接孔;18、加强孔;19、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具体实施例。
30.实施例1:
31.参考图1-3,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沥青布料器,包括布料斗1,布料斗1的外形轮廓大致呈长方体,布料斗1的正面、背面、顶面、底面均呈长方形,布料斗1的侧面呈倒梯形,布料斗1内设有挤料腔10,沿沥青的流动方向,挤料腔10垂直于沥青流动方向的截面面积相等或减小,本实施例中,沿沥青流动方向,挤料腔10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挤料腔10的顶端与布料斗1的顶端连通,即挤料腔10的顶端延伸至布料斗1的顶端,挤料腔10的顶端形成布料斗1的进料口,挤料腔10的底端与布料斗1的底端连通,即挤料腔10的底端延伸至布料斗1的底端,挤料腔10的底端形成布料斗1的出料口,出料口的厚度尺寸为t1,进料口的厚度尺寸为t2,t2与t1的比值d1在4~12之间。
32.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沥青布料器,沥青从进料口进入所述布料斗,由于d1在4~12之间,保证沥青经过所述挤料腔10后从出料口均匀流出,并且流动阻力小,流量大,便于施工,施工效率高;若d1小于4,则所述挤料腔10的流动截面面积变化不大,不能有效地提高沥青的流动速度,流量减小,并且不能保证沥青从出料口均匀流出;若d1大于12,则所述挤料腔10的流动截面面积变化过大,虽然沥青能均匀流出,但导致沥青的流动阻力增大,流量减小。
33.布料斗1包括左半布料板11及与左半布料板11连接的右半布料板12,左半布料板11及右半布料板12相对的表面均设有凹腔,左半布料板11的凹腔与右半布料板12的凹腔形成进料腔13、导流腔15及出料腔14,即布料斗1分体成型,便于加工出布料斗1的进料腔13、导流腔15及出料腔14。
34.左半布料板11位于凹腔外设有多个连接孔17,且左半布料板11位于凹腔内设有多个加强孔18,右半布料板12设有与连接孔17及加强孔18一一对应的连接通孔,左半布料板11与右半布料板12螺纹连接,采用螺栓穿过右半布料板12的通孔后与对应的连接孔17或加强孔18与螺母螺纹连接,实现左半布料板11与右半布料板12的固定连接,并且加强孔18与螺栓的配合能加强左半布料板11与右半布料板12的连接强度,由于布料斗1在挤出沥青的过程中,沥青的流动压力较大,加强孔18与螺栓配合加强连接强度后避免压力过大而将布料斗1撑开,否则,若左半布料板11与右半布料板12仅通过连接孔17及螺栓连接的话,在申请人的试验下,沥青的流动压力会将左半布料板11及右半布料板12撑开,沥青出现泄露的情况,甚至影响沥青的铺设。
35.沥青布料器还包括开关组件2,开关组件2与布料斗1之间通过分支布料管3连接,分支布料管3包括主干入口及多个分支出口,本实施例中,分支布料管3包括两个分支出口,避免分支过多而增大沥青的流动阻力,分支布料管3的主干入口与开关组件2的出口连接,分支布料管3的分支出口与布料斗1的进料口连通,开关组件2可控制沥青是否可往布料斗1
内输送,而且通过分支布料管3的分流作用,使得沥青从多个位置流入布料斗1内,进一步提高沥青的均匀性。
36.进一步的,分支布料管3的主干入口可与开关组件2的出口焊接连接或通过法兰连接,分支布料管3位于分支出口处设有连接板,分支布料管3与连接板焊接连接,布料斗1的顶端设有多个螺纹孔19,连接板设有与布料斗1顶端的螺纹孔19一一对应的通孔,连接板与布料斗1螺纹连接,从而使得分支布料管3的分支出口与进料腔13连通。
37.连接板与布料斗1之间设有密封件,密封件包括硅胶垫或橡胶圈,保证连接板与布料斗1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沥青从分支布料管3进入布料斗1内时出现渗漏的情况。
38.开关组件2包括电动闸阀,电动闸阀的使用技术成熟,而且物料成本低。
39.布料斗1外设有加热件4,由于沥青是高粘度的有机液体,并且沥青的粘稠度与温度成反比,沥青流动至布料斗1内的过程中有热量损失,导致温度下降,粘稠度增高,此时沥青的流动阻力较大,不便于施工,而且沥青不易汇聚,挤出沥青的均匀性降低,通过加热件4对布料斗1内的沥青进行加热,提高沥青的温度,粘稠度降低,减小沥青的流动阻力,便于施工,沥青能汇聚后均匀挤出。
40.加热件4包括电热板,电热板设置在左半布料板11及右半布料板12的外表面上,电热板上设有与连接孔17一一对应的通孔,电热板与布料斗1螺纹连接。
41.实施例2:
42.本实施例中仅描述与实施例1的不同技术特征,其余技术特征均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中,参考图4及7-8,,沿沥青的流动方向,挤料腔10依次包括进料腔13及出料腔14,进料腔13及出料腔14均呈长方体,即进料腔沿沥青流动方向的截面面积相等,出料腔沿沥青流动方向的截面面积相等,进料腔13的顶端与布料斗1的顶端连通,即进料腔13的顶端延伸至布料斗1的顶端,进料腔13的顶端形成布料斗1的进料口,进料腔13的底端与出料腔14的顶端连通,出料腔14的底端形成布料斗1的出料口,出料腔14的底端与布料斗1的底端连通,即出料腔14的底端延伸至布料斗1的底端,进料腔13与出料腔14的长度相等,出料腔14的厚度尺寸为t1,出料腔14的高度尺寸为h1,进料腔13的厚度尺寸为t2,h1与t1的比值d2在20~30之间,由于沥青内存在杂质颗粒或存在碳化现象产生沥青颗粒,能明确沥青颗粒被卡住的位置,颗粒物被卡在进料腔13与出料腔14之间,沥青经过颗粒物被隔断分叉,由于d2在20~30之间,出料腔14的高度尺寸h1保证沥青有足够的流动距离进行汇合,从而均匀从出料口挤出,并且变流截面较少,保证沥青流动速度满足施工要求,同时沥青的流动阻力小,便于施工,施工效率高,且对泵的要求不高;若d2小于20,则出料腔14的高度尺寸h1较小,厚度尺寸t1较大,沥青被颗粒物隔断分叉后,出料腔14的空间大,沥青不易汇合,或h1较小,沥青没有足够的距离汇合,导致沥青从出料口挤出时产生分叉现象,均匀性差;若d2大于30,则出料腔14的高度尺寸h1较大,导致出料腔14占用了较大的高度空间,并且厚度尺寸t1较小,更多的颗粒物被卡在出料腔14与进料腔13之间,并且t1较小,进一步增大沥青的流动阻力。
43.h1的尺寸范围在40~60mm之间,t1的尺寸范围在1.5~3mm之间,t2的尺寸范围在6~36mm之间,在此范围内,布料斗1对沥青流动的阻力相对较小,而且能保证沥青均匀挤出。
44.申请人对不同型号的布料斗1进行铺设后进行测试,沥青挤出的温度设置为170℃,泵的转速1440r/min,泵功率为4kw,从而将沥青铺设在薄膜上,采用台式测厚仪测出沿
横向测出沥青多个位置处的厚度,横向指的是沥青的宽度方向,具体的,横向厚度测试间距为100mm,参考下图7-8为测试过程的示意图,测试结果如下表1所示:
45.表1厚度测试统计表
[0046][0047]
经过分析得出,从序号1、2、5、6、7、8、11、12的测试中可以看出,当d2小于20时,沥青从出料口挤出时的均匀性较差,当d2大于30时,虽然不影响沥青挤出时的均匀性,但出料腔14占用过多的高度空间,或t1过小,沥青流动阻力大,沥青的流量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减小;从序号3、4、6、9、10的测试中可以看出,当d1小于4时,沥青流量显然减小;当d1大于12时,沥青的流量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减小。
[0048]
优选的,t2与t1的比值d1在6~8之间,h1与t1的比值d2在23~27之间,本实施例中,t2与t1的比值d1为7.5,h1与t1的比值d2为25。
[0049]
优选的,h1的尺寸范围在45~55mm之间,t1的尺寸范围在1.5~2.5mm之间,t2的尺寸范围在12~18mm之间,本实施例中,h1的尺寸为50mm,t1的尺寸为2mm,t2的尺寸为15mm。
[0050]
进一步的,挤料腔10还包括导流腔15,导流腔15设置在进料腔13与出料腔14之间,导流腔15的顶端与进料腔13的底端连接,导流腔15顶端的厚度与进料腔13的厚度t2相等,导流腔15的底端与出料腔14的顶端连接,导流腔15底端的厚度与出料腔14的厚度t1相等,导流腔15的侧壁倾斜设置,导流腔15为沥青从进料腔13流动至出料腔14时起到了导流作用,沥青经过导流腔15逐渐过渡至出料腔14内,减小沥青流动时的阻力,否则,由于进料腔13与出料腔14的流动截面面积突变,导致沥青流动阻力增大,一定程度上减小流量,不便于施工。
[0051]
导流腔15的高度尺寸为h3,h3与d1在数值上的比值d3在1~2之间,根据d1的比值调整导流腔15的高度尺寸h3,即调整导流腔15导流面的斜度,若d1的比值较大时,即进料腔13与出料腔14之间的厚度比值较大,进料腔13与出料腔14的流动截面面积相差较大,d3的值可选大一些,即h3的尺寸较大,导流腔15的斜度较小,能更好地起到导流作用,有效地较小沥青流动的阻力;若d1的比较较小时,即进料腔13与出料腔14之间的厚度比值较小,进料腔13与出料腔14的流动截面面积相差较小,d3的值可选小一些,即h3的尺寸较小,导流腔15的斜度较大,保证能有效减小沥青流动阻力的同时,避免占用过多高度空间;若d3的值小于1,则导致导流腔15的斜度过大,不能有效地减小沥青流动的阻力;若d3的值大于2,则导致导流腔15的高度尺寸h3过大,占用过多高度空间,导致减小了进料腔13及出料腔14的高度尺寸或增大了布料斗1的总体高度尺寸,本实施例中,导流腔15的高度尺寸h3为15mm。
[0052]
进一步,加强孔18设置在位于导流腔15的左半布料板11上,多个加强孔18沿左半
布料板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能保证加强布料斗1的连接强度,同时避免对挤出沥青的均匀性造成影响,沥青的流动压力主要会将布料斗1位于出料腔14的位置撑开,若加强孔18设置在位于进料腔13的左半布料板11上时,即加强孔18离出料腔14较远,不能很好地保证加强连接布料斗1位于出料腔14的部分,沥青的流动压力仍可能一定程度撑开出料腔14的位置;若加强孔18设置在位于出料腔14的布料斗1上时,虽然能很好的加强连接布料斗1位于出料腔14的部分,但是由于有螺栓的存在,沥青流经螺栓时被隔断,出现分叉的情况,此时离出口较近,没有足够的流动距离让分叉后的沥青汇合,导致布料斗1挤出的沥青出现分叉的现象,即影响挤出沥青的均匀性。
[0053]
实施例3:
[0054]
本实施例仅描述与实施例2的不同技术特征,其余技术特征均与实施例2相同,本实施例中,参考图5-6,为了分支布料管3与布料斗1能更好的连接,在布料斗1的顶端内设有与分支出口一一对应的布料管接口16,布料管接口16为柱形体,布料管接口16的一端延伸至布料斗1的顶端,布料管接口16的另一端与进料腔13的顶端连通,分支布料管3的分支出口突出于连接板,当连接板与布料斗1连接后,分支出口嵌入布料管接口16内,密封件设置在分支布料管3与布料斗1之间。
[0055]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