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扫除落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扫除落叶的耙夹两用工具。
背景技术:2.落叶是一种自然现象,一般秋天,大部分落叶植物、树木开始落叶,叶子枯黄、卷曲,从树上落下,随风飘舞,也代表深秋后,冬天即将到来
3.然而落叶打扫起来比较麻烦,给环卫工人带来不小的负担,几片落叶不打扫不行,用扫把扫又费事。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扫除落叶的耙夹两用工具,通过在第一空心半圆柱体底端设有多个第一耙齿,便于将落叶聚集到一起,通过在第二空心半圆柱体底端设有多个第二耙齿便于抓起落叶和将落叶抓进第一空心半圆柱体内,通过在第一空心半圆柱体内设有中空凸块,第一空心半圆柱体周侧连接有第一管体,第一管体内装设有第二管体,且第二管体一端与中空凸块连通,中空凸块周侧均布有透气孔,便于将抓进第一空心半圆柱体内的落叶吸附在中空凸块表面便于继续到扫落叶,进而多次使用打扫大面积落叶,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5.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用于扫除落叶的耙夹两用工具,包括第一空心半圆柱体、第二空心半圆柱体,且第一空心半圆柱体、第二空心半圆柱体转动配合,第一空心半圆柱体内设有中空凸块;
7.第一空心半圆柱体周侧连接有第一管体,第一管体内装设有第二管体,且第二管体一端与中空凸块连通,中空凸块周侧均布有透气孔,第二管体内设有风扇,第一空心半圆柱体底端设有多个第一耙齿,第二空心半圆柱体底端设有多个第二耙齿,且多个第一耙齿、第二耙齿交错设置。
8.可选的,第二空心半圆柱体周侧设有两连接板,第一管体周侧滑动配合有第一滑动环,两连接板之间转动配合有板体,板体一端转动配合在第一滑动环内。
9.可选的,第一滑动环周侧开设有缺口,且板体转动配合在缺口。
10.可选的,第一耙齿、第二耙齿均为四棱锥结构。
11.可选的,第一耙齿的长度方向与第一管体的长度方向垂直。
12.可选的,第一管体周侧套设有第二滑动环,第一滑动环、第二滑动环之间设有弹簧,且第一管体位于弹簧内。
1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在第一空心半圆柱体底端设有多个第一耙齿,便于将落叶聚集到一起,通过在第二空心半圆柱体底端设有多个第二耙齿便于抓起落叶和将落叶抓进第一空心半圆柱体内,通过在第一空心半圆柱体内设有中空凸块,第一空心半圆柱
体周侧连接有第一管体,第一管体内装设有第二管体,且第二管体一端与中空凸块连通,中空凸块周侧均布有透气孔,便于将抓进第一空心半圆柱体内的落叶吸附在中空凸块表面便于继续到扫落叶,进而多次使用打扫大面积落叶。
15.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16.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19.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0.第一空心半圆柱体1,第二空心半圆柱体2,中空凸块3,第一管体4,第二管体5,第一耙齿6,第二耙齿7,连接板8,第一滑动环9,板体10,缺口11,第二滑动环12,弹簧13,风扇15。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22.为了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23.请参阅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扫除落叶的耙夹两用工具,包括:第一空心半圆柱体1、第二空心半圆柱体2,且第一空心半圆柱体1、第二空心半圆柱体2转动配合,第一空心半圆柱体1内设有中空凸块3;
24.第一空心半圆柱体1周侧连接有第一管体4,第一管体4内装设有第二管体5,且第二管体5一端与中空凸块3连通,中空凸块3周侧均布有透气孔,第二管体5内设有风扇15,第一空心半圆柱体1底端设有多个第一耙齿6,第二空心半圆柱体2底端设有多个第二耙齿7,且多个第一耙齿6、第二耙齿7交错设置。
25.本实施例一个方面的应用为:先开启风扇15,风扇15依次从第二管体5、中空凸块3、透气孔吸风,然后拿起第一管体4,使用第一耙齿6将落叶聚在一起,然后转动第二空心半圆柱体2将落叶抓进第一空心半圆柱体1内,第一空心半圆柱体1内的落叶被中空凸块3吸附在表面,然后继续打扫下一片区域,进而便于打扫大面积区域,当中空凸块3表面吸附满,关闭风扇15使落叶掉落到指定区域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中所涉及的风扇15可通过蓄电池供电或外接电源。
26.通过在第一空心半圆柱体1底端设有多个第一耙齿6,便于将落叶聚集到一起,通过在第二空心半圆柱体2底端设有多个第二耙齿7便于抓起落叶和将落叶抓进第一空心半圆柱体1内,通过在第一空心半圆柱体1内设有中空凸块3,第一空心半圆柱体1周侧连接有
第一管体4,第一管体4内装设有第二管体5,且第二管体5一端与中空凸块3连通,中空凸块3周侧均布有透气孔,便于将抓进第一空心半圆柱体1内的落叶吸附在中空凸块3表面便于继续到扫落叶,进而多次使用打扫大面积落叶。
27.本实施例的第二空心半圆柱体2周侧设有两连接板8,第一管体4周侧滑动配合有第一滑动环9,两连接板8之间转动配合有板体10,板体10一端转动配合在第一滑动环9内,便于通过滑动第一滑动环9带动板体10推动第二空心半圆柱体2转动。
28.本实施例的第一滑动环9周侧开设有缺口11,且板体10转动配合在缺口11。
29.本实施例的第一耙齿6、第二耙齿7均为四棱锥结构,便于插入落叶内,进而快速将落叶聚集到一起。
30.本实施例的第一耙齿6的长度方向与第一管体4的长度方向垂直,便于插入落叶内,进而快速将落叶聚集到一起。
31.本实施例的第一管体4周侧套设有第二滑动环12,第一滑动环9、第二滑动环12之间设有弹簧13,且第一管体4位于弹簧13内,便于通过推动第二滑动环12带动第一滑动环9滑动,弹簧13的设置,便于降低在第二空心半圆柱体2与第一空心半圆柱体1合上后,使用者未及时收力,而造成使用者手部滑出第二滑动环12的几率。
32.上述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
3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