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路桥梁 专利正文
轨道梁及轨道交通系统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轨道梁及轨道交通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轨道梁及轨道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2.轨道梁是架设在混凝土墩柱上的预制混凝土轨道梁,车辆跨坐在轨道梁上,其重心在轨道梁的上方,为确保车辆的行驶安全,轨道梁在高度方向上尺寸较大,除设置走行轮外,还必须设置导向轮和稳定轮。现有的轨道梁在设计时是针对某一特定制式下进行的,不同制式的轨道交通车辆需要不同宽度的轨道梁,因此无法实现轨道梁的通用化设计,增加了设计和运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公开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梁,该轨道梁能够解决现有的轨道梁无法实现不同制式车辆共用的问题。
4.本公开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系统,该轨道交通系统使用本公开提供的轨道梁。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轨道梁,包括轨道梁本体,所述轨道梁本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安装有垫块和侧板,所述垫块位于所述侧板和所述轨道梁本体之间,更换不同厚度的垫块,以调整所述侧板和所述轨道梁本体之间的间隔距离。
6.可选地,所述侧板包括设置在与导向轮相对应的位置处的第一侧板,以及设置在与稳定轮相对应的位置处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沿所述轨道梁本体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
7.可选地,所述轨道梁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导电轨,并且所述轨道梁本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的所述导电轨位于同一高度处,所述导电轨上可拆卸地安装有导电绝缘子。
8.可选地,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分别大于所述导向轮和所述稳定轮的断面宽度。
9.可选地,所述轨道梁本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预埋件,所述侧板和所述垫块通过紧固件与所述预埋件相连接。
10.可选地,所述预埋件为沿所述轨道梁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组。
11.可选地,相邻两组所述预埋件之间的间隔距离为3m~5m。
12.可选地,每组所述预埋件包括沿所述轨道梁本体的高度方向平行布置并通过连接筋相连接的两条预埋槽,每条所述预埋槽包括预埋在所述轨道梁本体内的插入部和容纳在所述轨道梁本体的凹槽内的连接端,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侧板和所述垫块以与所述连接端相连接。
13.可选地,所述连接端构造为u形结构,所述紧固件为螺栓,所述u形结构的底壁上形成有供所述紧固件穿过的螺纹孔。
14.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系统,包括根据以上所述的轨道梁。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轨道梁本体相对的两侧设置垫块和侧板,通过改变垫块的厚度,以改变侧板到轨道梁本体侧壁之间的距离,进而改变轨道梁的宽度,以满足不同制式的轨道车辆的行驶需求,同时不同规格的车辆可共用该轨道梁,实现轨道梁的通用化设计,节约设计成本和运营成本。
16.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7.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18.图1是相关技术中轨道梁的断面图;
19.图2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轨道梁的断面图;
20.图3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轨道梁的立体图;
21.图4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轨道梁的剖视图;
22.图5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轨道梁中轨道梁本体的断面图;
23.图6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预埋件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
轨道梁本体
ꢀꢀꢀꢀꢀꢀꢀꢀꢀꢀ2ꢀꢀꢀꢀ
垫块
[0026]3ꢀꢀꢀꢀ
侧板
ꢀꢀꢀꢀꢀꢀꢀꢀꢀꢀꢀꢀꢀꢀꢀꢀ
31
ꢀꢀꢀ
第一侧板
[0027]
32
ꢀꢀꢀ
第二侧板
ꢀꢀꢀꢀꢀꢀꢀꢀꢀꢀꢀꢀ
41
ꢀꢀꢀ
导向轮
[0028]
42
ꢀꢀꢀ
稳定轮
ꢀꢀꢀꢀꢀꢀꢀꢀꢀꢀꢀꢀꢀꢀ
43
ꢀꢀꢀ
导电轨
[0029]5ꢀꢀꢀꢀ
预埋件
ꢀꢀꢀꢀꢀꢀꢀꢀꢀꢀꢀꢀꢀꢀ
51
ꢀꢀꢀ
插入部
[0030]
52
ꢀꢀꢀ
连接端
ꢀꢀꢀꢀꢀꢀꢀꢀꢀꢀꢀꢀꢀꢀ
53
ꢀꢀꢀ
连接筋
[0031]6ꢀꢀꢀꢀ
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0033]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是指在本公开提供的轨道梁正常安装的情况下定义的,具体可参考图1和图2所示的图面方向,“内”、“外”具体可参考图1中所示的方向。本公开中所使用的术语如“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此外,下面的描述在涉及附图时,不同附图中的同一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0034]
如图1所示,在现有的轨道梁中,轨道梁承载力要满足不同制式车辆的荷载要求,因此,现有技术中轨道梁的宽度设计是针对某一制式轨道车辆行驶而单独设计的,使得不同制式的轨道交通车辆不能共用同一轨道梁。
[0035]
针对上述问题,参照图2至图5,本公开提供一种轨道梁,该轨道梁包括轨道梁本体1,轨道梁本体1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可以分别安装有垫块2和侧板3,具体地,垫块2和侧板3可以设置在沿轨道梁宽度的两个侧面上,以使得轨道梁的宽度能够相对于原始轨道梁的宽度
发生变化,垫块2可以位于侧板3和轨道梁本体1之间,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垫块2,以调整侧板3和轨道梁本体1之间的间隔距离,使得轨道梁的宽度能够针对不同的轨道车辆适应性的进行调整,以提高轨道梁的通用性,避免现有技术中需要针对不同制式的轨道车辆制造不同宽度的轨道梁,大大降低了轨道车辆的运行成本。
[0036]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轨道梁的宽度”是指其断面在内外方向上的尺寸,本公开提供的轨道梁为单轨跨坐式轨道梁,当然,针对双轨道梁,轨道梁的断面还可以为凹字型结构,凹字型结构的两个顶面上分别设置行走轮,两个竖直段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上述垫块2和侧板3,用于改变两个竖直段的宽度,以调整轨道梁的宽度。另外,本公开提供的轨道梁的承载力需满足不同制式车辆的载荷要求,例如,当轨道梁需要满足两种不同制式的轨道车辆的行驶要求,在对轨道梁的承载力进行设计时,可按两种轨道车辆载荷的最大值进行设计,可以通过轨道梁的材料、形状、成型工艺、高度等方面进行考虑。同时,为满足车辆通过时侧板3的变形要求,例如变形量要控制在
±
0.5mm内,可通过对侧板3的厚度进行设计。
[0037]
根据本公开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侧板3可以为钢板,以保证侧板3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提高轨道梁的可靠性,保证轨道车辆的运行的稳定性,钢板外侧可以设置有防腐涂层,以提高侧板3的使用寿命。
[0038]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轨道梁本体1相对的两侧设置垫块2和侧板3,通过改变垫块2的厚度,以改变侧板3到轨道梁本体1侧壁之间的距离,进而改变轨道梁的宽度,以满足不同制式的轨道车辆的行驶需求,同时不同规格的车辆可共用该轨道梁,实现轨道梁的通用化设计,节约设计成本和运营成本。
[0039]
参照图1和图2,侧板3可以包括设置在与导向轮41相对应的位置处的第一侧板31和设置在与稳定轮42相对应的位置处的第二侧板32,第一侧板31和第二侧板32可以沿轨道梁本体1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第一侧板31和第二侧板32能够保证在轨道梁在进行加宽设计后,导向轮41和稳定轮42能始终与轨道梁的侧壁相接触,起到导向和保证车辆稳定行驶的作用。当轨道梁需要变窄时,可更换不同厚度的垫块2或直接将垫块2和侧板3拆掉(此时,导向轮41和稳定轮42可直接与轨道梁的侧壁相接触)的方式来满足要求。另外,第一侧板31和第二侧板32在高度方向上间隔布置,一方面,能够避免设置在第一侧板31处的导向轮41和设置在第二侧板32处的稳定轮42之间发生干涉,另一方面,第一侧板31和第二侧板32之间的间隔,能够为下文中将要提到的导电轨43预留出足够的安装空间,以避让导电轨43,使得轨道车辆能够在轨道梁上稳定地运行。另外,第一侧板31和第二侧板32的厚度可根据结构受力和限值计算进行分析和设计,需保证对导向轮41和稳定轮42的承载需求。
[0040]
进一步地,根据本公开提供的一些实施例,该轨道梁还包括安装在第一侧板31和第二侧板32之间的导电轨43,并且轨道梁本体1相对的两个侧壁上的导电轨43位于同一高度处,导电轨43上可拆卸地安装有导电绝缘子(图中未示出),位于内外两侧的导电轨43采用等高的方式安装,这样,第一侧板31和第二侧板32之间需要预留的空间不用特别大,便可完成导电轨43的安装,另外,通过更换不同形状的导电绝缘子,以适应轨道梁宽度的增大或减小,满足不同制式车辆的供电要求。
[0041]
根据本公开提供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4,第一侧板31和第二侧板32在竖直方向上的尺寸可以分别大于导向轮41和稳定轮42的断面宽度。这里,“断面宽度”是指导向
轮41和稳定轮42沿径向的横截面的宽度,由于导向轮41和稳定轮42在轨道车辆运行过程中会发生摆动,因此,第一侧板31在竖直方向的尺寸可以与导向轮41沿轨道梁高度方向上下摆动的宽度相配,第二侧板42在竖直方向的尺寸与稳定轮42沿轨道梁高度上下摆动的宽度相配。这样,侧板3不仅能够满足轨道车辆在轨道梁上运行轨迹发生变化时,导向轮41和稳定轮42在轨道梁上最大限度内的摆动,同时,第一侧板31和第二侧板32的宽度也不能侵入导电轨43的限界。相应地,垫块2可以设置在侧板3竖直方向上的与轨道梁本体1相对侧壁的两端,以避免导向轮41和稳定轮42的转动或摆动时发生干涉。另外,垫块2可以为标准构件,厚度可以根据车辆加宽量的要求进行设计,例如可以为5mm、75mm、100mm等不同厚度,可根据不同制式车辆的行驶要求选择合适的垫块2。
[0042]
垫块2和侧板3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方式固定在轨道梁本体1的侧壁上。在本公开中,参照图2至图4,轨道梁本体1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预埋件5,侧板3和垫块2通过紧固件6与预埋件5相连接。根据本公开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例如,当轨道梁的梁宽按照700mm设计时,轨道梁本体1的宽度可以设置为700mm,且设置在轨道梁本体1侧壁的预埋件5的端面与轨道梁本体1的侧面相平齐,以满足需要运行在轨道梁宽为700mm的轨道车辆;当需要运行轨道梁宽为800mm的轨道车辆时,紧固件6依次穿过侧板3和垫块2以与预埋件5连接,通过选择合适厚度的垫块2以满足轨道车辆所需的轨道梁宽度;当需要运行轨道梁宽为700mm的轨道车辆时,即不需要加宽时,拆除紧固件6,以将侧板3和垫块2从轨道梁本体1上拆卸下来。同时,预埋件5不会导致混凝土轨道梁本体1的损坏,预埋件5可以作为加强梁以提高轨道梁本体1的强度。
[0043]
根据本公开提供的另一实施例,当侧板3为上述钢板时,第一侧板31和第二侧板32分别可以通过焊接连接固定在轨道梁本体1上,通过根据轨道车辆来选择合适厚度的焊块(图中未示出),以满足轨道车辆运行所需的轨道梁宽,同时焊块的设置位置与上述垫块2设置的位置相同,以避免焊块与导向轮41或稳定轮42发生干涉。当轨道梁不需要加宽时,则可以将焊接的侧板3切割掉以满足后续轨道车辆的行驶要求。
[0044]
参照图3和图4,预埋件5可以为沿轨道梁本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组,通过间隔地设置多组预埋件5,能够提高轨道梁本体1与侧板3之间的连接强度。
[0045]
根据本公开提供的一些实施例,相邻两组预埋件5之间间隔距离为3m~5m,例如为2m,该间隔下设置的多组预埋件5不仅能够确保侧板3和轨道梁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侧板3安装在轨道梁上时的稳定性,同时,不需要设置过多的预埋件5避免增加轨道梁的承重,并节省预埋件5的用量。
[0046]
进一步地,参照图3至图6,每组预埋件5可以包括沿轨道梁本体1的高度方向平行布置并通过连接筋53相连接的两条预埋槽,通过连接筋53能够提高两条预埋槽之间的整体效果,同时,通过设置两条预埋槽能够进一步提高侧板3与轨道梁本体1的连接效果,每条预埋槽可以包括预埋在轨道梁本体1内的插入部51和容纳在轨道梁本体1的凹槽内的连接端52,连接端52和凹槽在内外方向上的尺寸相同,以保证预埋件5不会露出轨道梁本体1的侧壁,通过紧固件6依次穿过侧板3和垫块2以与连接端52相连接,进而使得侧板3与轨道梁连接,保证侧板3在轨道梁上的稳定性。
[0047]
参照图5,连接端52可以为u形结构,紧固件6可以为螺栓,u形结构的底壁上形成有供紧固件6穿过的螺纹孔。在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参照图5,u形结构的底壁可
以紧密贴合在轨道梁本体1侧壁的凹槽内,u形结构的槽口具有对称地朝向u形结构的中线延伸的两个内翻边结构,紧固件6可以为t型螺栓,t型螺栓的竖直段容纳在连接端所形成的u形结构中,水平段容纳在垫块2形成过孔中,通过紧固件6与预埋槽以及垫块2的配合,大大地提高了侧板3与轨道梁本体1的连接强度,提高了侧板3的稳定性。
[0048]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系统,包括轨道车辆和上文中介绍的轨道梁,该轨道交通系统具有上述轨道梁的所有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0049]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0050]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51]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