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路桥梁 专利正文
一种复杂环境深埋箱涵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复杂环境深埋箱涵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箱涵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杂环境深埋箱涵结构。


背景技术:

2.箱涵指的是洞身以钢筋混凝土箱形管节修建的涵洞,箱涵由一个或多个方形或矩形断面组成,一般由钢筋混凝土或圬工制成,但钢筋混凝土应用较广,当跨径小于4m时,采用箱涵,箱涵的盖板、涵身及基础是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起来的一个整体,可用来排水、过人以及车辆的通行;在道路施工时,根据地质需要,部分箱涵需要进行深埋,深度在5米以上,深埋的箱涵由于上方土层厚、质量过大,抗弯承载性能会受到影响,时间一长容易造成坍塌,同时洞口处的排水设计存在形成内涝的可能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复杂环境深埋箱涵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杂环境深埋箱涵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复杂环境深埋箱涵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涵身,所述钢筋混凝土涵身的两端设置有洞口,所述洞口的底部连接有导流槽,所述洞口的两侧连接有锥坡,所述导流槽的底部设置有阻水墙,所述洞口的顶部并位于锥坡上端横向设置有帽石,所述钢筋混凝土涵身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变形缝,所述钢筋混凝土涵身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四组穿插槽,所述穿插槽内斜插有支撑斜杆,所述对称的两组支撑斜杆底部横向设置有支撑横杆。
6.优选的,所述导流槽倾斜向下设置,倾斜度为20度。
7.优选的,所述锥坡和导流槽均为混凝土浇注,所述帽石的厚度大于20cm。
8.优选的,所述支撑斜杆和支撑横杆为钢材质,所述支撑横杆位于插槽部分利用混凝土浇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复杂环境深埋箱涵结构,设计导流槽和锥坡,便于增加瞬间的排水量,防止洞内积水形成内涝,并且底部的阻水墙阻止排出的水向箱涵底部土层渗漏,提高土层稳定性;设计帽石,配合锥坡,对洞口形成保护,防止其脆弱部位塌陷;增加八组箱涵的侧支撑结构,分散厚土层对涵洞顶部的压力,提高其抗压承载的性能,适用于深埋的箱涵;整个结设计简单,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本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复杂环境深埋箱涵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1.图中:1、钢筋混凝土涵身;2、洞口;3、导流槽;4、锥坡;5、阻水墙;6、帽石;7、变形缝;8、插槽;9、支撑斜杆;10、支撑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4.如图1所示,一种复杂环境深埋箱涵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涵身1,钢筋混凝土涵身1的两端设置有洞口2,洞口2的底部连接有导流槽3,洞口2的两侧连接有锥坡4,导流槽3的底部设置有阻水墙5,洞口2的顶部并位于锥坡4上端横向设置有帽石6,钢筋混凝土涵身1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变形缝7,钢筋混凝土涵身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四组穿插槽8,穿插槽8内斜插有支撑斜杆9,对称的两组支撑斜杆9底部横向设置有支撑横杆10;
15.导流槽4倾斜向下设置,倾斜度为20度;锥坡4和导流槽3均为混凝土浇注,帽石6的厚度大于20cm;支撑斜杆9和支撑横杆10为钢材质,支撑横杆10位于插槽8部分利用混凝土浇注,起到连接固定作用。
1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复杂环境深埋箱涵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涵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涵身(1)的两端设置有洞口(2),所述洞口(2)的底部连接有导流槽(3),所述洞口(2)的两侧连接有锥坡(4),所述导流槽(4)的底部设置有阻水墙(5),所述洞口(2)的顶部并位于锥坡(4)上端横向设置有帽石(6),所述钢筋混凝土涵身(1)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变形缝(7),所述钢筋混凝土涵身(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四组穿插槽(8),所述穿插槽(8)内斜插有支撑斜杆(9),所述对称的两组支撑斜杆(9)底部横向设置有支撑横杆(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杂环境深埋箱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3)倾斜向下设置,倾斜度为20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杂环境深埋箱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坡(4)和导流槽(4)均为混凝土浇注,所述帽石(6)的厚度大于20c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杂环境深埋箱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斜杆(9)和支撑横杆(10)为钢材质,所述支撑横杆(10)位于插槽(8)部分利用混凝土浇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杂环境深埋箱涵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涵身,所述钢筋混凝土涵身的两端设置有洞口,所述洞口的底部连接有导流槽,所述洞口的两侧连接有锥坡,所述导流槽的底部设置有阻水墙,所述洞口的顶部并位于锥坡上端横向设置有帽石,所述钢筋混凝土涵身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变形缝,所述钢筋混凝土涵身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四组穿插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复杂环境深埋箱涵结构,设计导流槽和锥坡,便于增加瞬间的排水量,防止洞内积水形成内涝,并且底部的阻水墙阻止排出的水向箱涵底部土层渗漏,提高土层稳定性;增加八组箱涵的侧支撑结构,分散厚土层对涵洞顶部的压力,提高其抗压承载的性能,适用不同工作状况,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更好的使用前景。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王教山 王健 王生涛 杨庆 孙伟 贾瑞坤 夏欢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6
技术公布日:20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