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路桥梁 专利正文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续箱梁,具体为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属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混凝土连续箱梁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支座的梁,梁与梁之间用钢筋砼填充,上面钢筋混凝土桥面连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箱梁分为预制箱梁和现浇箱梁,在独立场地预制的箱梁结合架桥机可在下部工程完成后进行架设,可加速工程进度、节约工期,现浇箱梁多用于大型连续桥梁。
3.对于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在进行浇筑之前,需要检查模板安装尺寸、接缝、拉杆螺栓、模板拼接螺栓,确保模板尺寸准确,支立牢固,并检查各种预埋件的数量和位置是否准确,明确预制梁的编号,从梁的一端开始向另一端逐渐推进施工,上下分层同时浇筑,但在对模板进行安装时,需要将不同的钢筋通过扎丝进行固定,较为繁琐,不方便进行施工,影响施工进度,且在进行使用时,由于模板与钢筋之间在进行连接时,处于活动状态,常常导致钢筋移动,影响施工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和对钢筋的位置进行确定。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包括底板和中空腔,所述底板的内部均匀吸附安装有支撑钢筋,且所述支撑钢筋的底部均匀固定安装有底支撑梁,且所述支撑钢筋的侧边均匀固定安装有侧支撑梁,所述中空腔吸附在所述底支撑梁与所述侧支撑梁之间,且所述底板的上端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固定卡接有盖板,所述底板为u型结构,且所述中空腔为梯形结构,且所述底支撑梁与所述侧支撑梁的一端与所述中空腔的一侧相接触。
6.优选的,为了便于对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进行安装,使得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浇筑在混凝土的内部,所述支撑钢筋为u型结构,且所述支撑钢筋的上端两侧均开设有缺口,且所述缺口的内部卡接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卡槽,且所述卡槽的内部卡接有纵梁。
7.优选的,为了便于对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进行安装,所述底支撑梁上横向安装有第一套管,且所述第一套管的内部插接有第一加强筋,所述侧支撑梁上横向安装有第二套管,且所述第二套管的内部插接有第二加强筋。
8.优选的,为了便于在对所述支撑钢筋进行安装时,提高安装位置的准确性,所述支撑钢筋的两端与所述底支撑梁均固定安装有吸附板,且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底部镶嵌固定安装有第一强磁板,且所述底板的内部两侧均镶嵌安装有第二强磁板,且所述底支撑梁底部的所述吸附板与所述第一强磁板相吸附,所述支撑钢筋两端的所述吸附板与所述第二强磁
板相吸附。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撑钢筋上开设有缺口,且在横梁上开设有卡槽,便于对横梁和纵梁进行卡接,且通过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便于对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进行安装,通过第一强磁铁和第二强磁铁对吸附板进行吸附,便于对支撑钢筋的位置进行确认,避免在进行浇筑时,导致支撑钢筋移动,提高施工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整体去掉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1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钢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底板,2、中空腔,3、支撑钢筋,4、底支撑梁,5、侧支撑梁,6、卡槽,7、盖板,8、缺口,9、横梁,10、卡槽,11、纵梁,12、第一套管,13、第一加强筋,14、第二套管,15、第二加强筋,16、吸附板,17、第一强磁板,18、第二强磁板。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请参阅图1-4所示,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包括底板1和中空腔2,底板1的内部均匀吸附安装有支撑钢筋3,且支撑钢筋3的底部均匀固定安装有底支撑梁4,且支撑钢筋3的侧边均匀固定安装有侧支撑梁5,中空腔2吸附在底支撑梁4与侧支撑梁5之间,且底板1的上端两侧均开设有卡槽6,卡槽6的内部固定卡接有盖板7,底板1为u型结构,且中空腔2为梯形结构,且底支撑梁4与侧支撑梁5的一端与中空腔2的一侧相接触,在使用时,将底板1与外部支架相固定连接,使得底板1固定,且将支撑钢筋3均匀的固定在底板1的内部,并将中空腔2吸附在支撑钢筋3上,并将横梁9与纵梁11卡接在支撑钢筋3上,然后进行浇筑,使得混凝土浇筑在底板1与中空腔2之间,浇筑完成后,将盖板7卡接在卡槽6的内部,便于对浇筑件进行养护。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如图2所示,支撑钢筋3为u型结构,且支撑钢筋3的上端两侧均开设有缺口8,且缺口8的内部卡接有横梁9,横梁9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卡槽10,且卡槽10的内部卡接有纵梁11,在对横梁9和纵梁11进行安装时,将横梁9均匀的卡接在支撑钢筋3上的缺口8内部,然后将纵梁11均匀的卡接在横梁9上的卡槽10内部,便于对横梁9和纵梁11进行安装,方便固定,便于操作,提高施工速度。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如图1所示,底支撑梁4上横向安装有第一套管12,且第一套管12的内部插接有第一加强筋13,侧支撑梁5上横向安装有第二套管14,且第二套管14的内部插接有第二加强筋15,在对第一加强筋13和第二加强筋15进行安装时,将第一加强筋13插接在第一套管12的内部,并将第二加强筋15插接在第二套管14的内部,便于对第一加强筋13与第二加强筋15进行安装,且在对第一加强筋13和第二加强筋15
进行安装时,无需使用扎丝进行固定,方便操作,提高使用效率,便于使用。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如图3所示,支撑钢筋3的两端与底支撑梁4均固定安装有吸附板16,且底板1的上表面底部镶嵌固定安装有第一强磁板17,且底板1的内部两侧均镶嵌安装有第二强磁板18,且底支撑梁4底部的吸附板16与第一强磁板17相吸附,支撑钢筋3两端的吸附板16与第二强磁板18相吸附,在对支撑钢筋3进行安装时,将底支撑梁4上的吸附板16与第一强磁铁17相吸附固定,且将支撑钢筋3上的吸附板16与第二强磁铁18相吸附固定,便于对支撑钢筋3进行固定,且避免在进行浇筑时,导致支撑钢筋3位置发生变动,提高施工的精准性,提高浇筑质量。
2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1.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