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路桥梁 专利正文
一种桥隧结合处T梁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时间:2022-01-2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桥隧结合处T梁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一种桥隧结合处t梁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隧结合处t梁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在桥梁施工领域,例如高速公路桥梁有一孔多片预制t梁的桥型,且在桥隧相连处架桥机受施工空间和位置的限制,部分t梁不能直接采用架桥机完成架设,因为架桥机很难将边梁精确地安装到设计位置,对于远距离安装时,一般荡移法难以保证t梁的稳定性,且倾覆的风险性极高,施工安全性低。
3.如果采用大型吊装设备进行t梁的安装,一方面需要进行地基处理及吊装工作面的清理,另一方面,桥隧结合处大都处于地形复杂的位置,大型吊装设备安装不便,且对于偏远地区,通常不具备大型吊装设备进场条件,施工经济性较差。若对t梁进行改进,那么从提出设计、修改申请再到设计修改完成,周期较长,影响整体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隧结合处t梁的施工方法,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桥隧结合处t梁的安装,缩短施工周期。
5.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桥隧结合处t梁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在桥隧结合处架设架桥机,并在第一桥台上安装滑移装置,所述第一桥台位于隧道口处;
8.通过所述架桥机将t梁运输至与所述第一桥台间隔设置的第二桥台上,使所述t梁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桥台的预设安装位置,所述t梁的另一端为待横移端,所述t梁的待横移端固定于所述滑移装置上;
9.通过所述滑移装置驱动所述t梁的待横移端沿预设方向横移,以将所述t梁横移至所述第一桥台的预设安装位置;
10.通过所述滑移装置顶升所述t梁,使所述t梁落梁至所述第一桥台的预设安装位置,并拆除所述滑移装置。
11.作为本发明的桥隧结合处t梁的施工方法的优选方案,所述架桥机通过荡移法将所述t梁单端荡移至所述第二桥台的预设安装位置。
12.作为本发明的桥隧结合处t梁的施工方法的优选方案,架设所述架桥机时,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将所述架桥机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隧道口,并将所述架桥机位于隧道衬砌内的一端沿所述t梁的横移方向进行平面位置调整,为所述t梁的荡移安装做准备。
13.作为本发明的桥隧结合处t梁的施工方法的优选方案,所述滑移装置包括枕梁组件、滑移组件、驱动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枕梁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桥台上,所述枕梁组件的顶面相对地面保持水平,所述滑移组件和所述驱动组件均设置于所述枕梁组件上,所述支撑组件用于固定所述t梁;
14.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均安装于所述枕梁组件上,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支撑组件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支撑组件和所述t梁沿竖直方向移动。
15.作为本发明的桥隧结合处t梁的施工方法的优选方案,通过所述滑移装置横移所述t梁时,包括以下步骤:
16.s1、通过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支撑组件在所述滑移组件上移动,所述支撑组件滑移至所述滑移组件的端部时,停止横移顶推;
17.s2、通过所述第二驱动件顶升所述t梁的待横移端,并使用临时支撑支撑所述t梁;
18.s3、向横移方向移动所述枕梁组件和所述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再次顶升所述t梁,拆除所述临时支撑;
19.s4、回落所述t梁,重复步骤s1-s3,直至所述t梁横移至所述第一桥台的预设安装位置;
20.s5、通过所述第二驱动件顶升所述t梁,拆除所述支撑组件,将所述t梁落梁至所述第一桥台的预设安装位置,拆除所述枕梁组件。
21.作为本发明的桥隧结合处t梁的施工方法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梁以及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梁两端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t梁位于所述支撑梁上,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所述支撑梁的一端均支撑于所述t梁的翼缘,所述支撑梁位于所述滑移组件上,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支撑梁并带动所述t梁在所述滑移组件上滑动,所述第二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支撑梁和所述t梁升降。
22.作为本发明的桥隧结合处t梁的施工方法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均设置有铰接座,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均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对应的所述铰接座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所述支撑梁的一端均设置有顶托,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均通过所述顶托支撑于所述t梁的翼缘。
23.作为本发明的桥隧结合处t梁的施工方法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均包括第一杆、第二杆和可调丝杆,所述可调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杆连接,以调节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长度。
24.作为本发明的桥隧结合处t梁的施工方法的优选方案,所述枕梁组件包括在所述第一桥台上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枕梁、第二枕梁和第三枕梁,所述第一枕梁的顶面、所述第二枕梁的顶面以及所述第三枕梁的顶面均相对地面保持水平,所述驱动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二枕梁上。
25.作为本发明的桥隧结合处t梁的施工方法的优选方案,所述滑移组件包括滑板和移动板,所述第一枕梁和所述第三枕梁上均设置有所述滑板,所述驱动组件上设置有所述移动板,所述滑板的顶面与所述移动板的顶面平齐。
2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7.本发明提供的桥隧结合处t梁的施工方法,在桥隧结合处安装预制t梁时,先在桥隧结合处架设架桥机,并在靠近隧道口的第一桥台上安装滑移装置。随后通过架桥机将t梁运输至与第一桥台间隔设置的第二桥台上,利用架桥机调整t梁的位置,使t梁的一端位于第二桥台的预设安装位置,t梁的另一端固定于滑移装置上。然后,通过滑移装置驱动t梁的待横移端沿预设方向横移,以将t梁横移至第一桥台的预设安装位置,并通过滑移装置顶升
t梁,使t梁落梁至第一桥台的预设安装位置,最后拆除滑移装置即可。该施工方法在非起重设备吊装的情况下,可快速完成t梁的横移安装,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且施工工艺简单,设备投入少,有效节约了施工成本。同时该t梁安装方法有利于多项施工平行作业,不受场地大小限制,解决了大型设备进场难、安装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9.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架桥机以及滑移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30.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t梁的第一安装示意图;
31.图3是图2的立面图;
32.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滑移装置固定t梁后的结构示意图;
33.图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桥隧结合处t梁的横移流程图;
34.图6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t梁的第二安装示意图;
35.图7是图6的立面图;
36.图8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t梁的第三安装示意图;
37.图9是图8的立面图;
38.图10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t梁安装完成后的示意图;
39.图11是图10的立面图。
40.图中:
41.10-架桥机;20-滑移装置;30-t梁;
42.1-枕梁组件;2-滑移组件;3-驱动组件;4-支撑组件;5-控制模块;
43.11-第一枕梁;12-第二枕梁;13-第三枕梁;
44.21-滑板;22-移动板;
45.31-第一驱动件;32-第二驱动件;
46.41-支撑梁;42-第一支撑杆;43-第二支撑杆;44-连接销;
47.411-铰接座;412-加劲板;
48.421-第一杆;422-第二杆;423-可调丝杆;
49.4211-连接板;4221-顶托;
50.100-第一桥台;200-第二桥台;300-支座垫石;400-隧道衬砌。
具体实施方式
51.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5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5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54.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桥隧结合处t梁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55.步骤1:在桥隧结合处架设架桥机10,并在第一桥台100上安装滑移装置20,第一桥台100位于隧道口处;
56.步骤2:通过架桥机10将t梁30运输至与第一桥台100间隔设置的第二桥台200上,使t梁30的一端位于第二桥台200的预设安装位置,t梁30的另一端为待横移端,t梁30的待横移端固定于滑移装置20上;
57.步骤3:通过滑移装置20驱动t梁30的待横移端沿预设方向横移,以将t梁30横移至第一桥台100的预设安装位置;
58.步骤4:通过滑移装置20顶升t梁30,使t梁30落梁至第一桥台100的预设安装位置,并拆除滑移装置20。
59.如图3所示,桥隧结合处的隧道衬砌400呈弧形,其内部空间有限,采用吊装设备安装t梁30时,最左侧的t梁30的安装空间受限,传统吊装安装方式安装困难,给施工带来不便。
60.该施工方法在非起重设备吊装的情况下,可快速完成t梁30的横移安装,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且施工工艺简单,设备投入少,有效节约了施工成本。同时该t梁安装方法有利于多项施工平行作业,不受场地大小限制,解决了大型设备进场难、安装难的问题。
61.可选地,在步骤2中,架桥机10通过荡移法将t梁30单端荡移至第二桥台200的预设安装位置。具体地,参阅图2,通过架桥机10吊起t梁30一端,调整架桥机10角度,以将t梁30的一端荡移至第二桥台200的预设安装位置。本实施例中,第二桥台200的预设安装位置为第二桥台200最外侧的支座垫石300。
62.进一步地,在架设架桥机10时,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将架桥机10的一端延伸至隧道口,并将架桥机10位于隧道衬砌400内的一端沿t梁30的横移方向进行平面位置调整,以使架桥机10符合荡移要求,为t梁30的荡移安装做准备。
63.可选地,参阅图3和图4,滑移装置20包括枕梁组件1、滑移组件2、驱动组件3和支撑组件4,枕梁组件1安装于第一桥台100上,枕梁组件1的顶面相对地面保持水平,滑移组件2和驱动组件3均设置于枕梁组件1上,支撑组件4用于固定t梁30。枕梁组件1的顶面相对地面保持水平,能够使其上的滑移组件2安装后处于水平状态,保证支撑组件4在滑动过程中的
平稳性。滑移组件2为t梁30的滑移提供了滑动基础,使驱动组件3能够驱动支撑组件4并带动t梁30完成横移安装,无需考虑桥隧结合处施工空间有限的问题、以及大型吊装设备安装难的问题,且避免了使用大型吊装设备,降低了施工成本。支撑组件4能够牢固固定t梁30,防止滑移过程中t梁30晃动,保证t梁30能够稳定地横移至预设安装位置,提高施工安全性。
64.可选地,参阅图4,驱动组件3包括第一驱动件31和第二驱动件32,第一驱动件31和第二驱动件32均安装于枕梁组件1上,第一驱动件31用于驱动支撑组件4沿水平方向移动,以完成t梁30的横移。第二驱动件32用于驱动支撑组件4和t梁30沿竖直方向移动,以完成t梁30的支撑和落梁作业、以及支撑组件4的拆卸作业。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31为横向设置的液压千斤顶,第二驱动件32为竖向设置的液压千斤顶,液压千斤顶容易控制,且驱动稳定。
65.参阅图5,本实施例采用滑移装置20横移t梁30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66.s1、通过第一驱动件31驱动支撑组件4在滑移组件2上移动,支撑组件4滑移至滑移组件2的端部时,停止横移顶推;
67.s2、通过第二驱动件32顶升t梁30的待横移端,并使用临时支撑支撑t梁30;
68.s3、向横移方向移动枕梁组件1和驱动组件3,驱动组件3再次顶升t梁30,拆除临时支撑;
69.s4、回落t梁30,重复步骤s1-s3,直至t梁30横移至第一桥台100的预设安装位置;
70.s5、通过第二驱动件32顶升t梁30,拆除支撑组件4,将t梁30落梁至第一桥台100的预设安装位置,拆除枕梁组件1。
71.可选地,参阅图4,支撑组件4包括支撑梁41以及转动设置于支撑梁41两端的第一支撑杆42和第二支撑杆43,t梁30位于支撑梁41上,第一支撑杆42和第二支撑杆43远离支撑梁41的一端均支撑于t梁30的翼缘,支撑梁41位于滑移组件2上,第一驱动件31能够驱动支撑梁41并带动t梁30在滑移组件2上滑动,第二驱动件32能够驱动支撑梁41和t梁30升降。第一支撑杆42和第二支撑杆43均与支撑梁41转动连接,在固定t梁30时能够根据需要方便地调节第一支撑杆42和第二支撑杆43的转动角度,实现t梁30的快速固定。
72.进一步地,参阅图3,滑移装置20还包括控制模块5,控制模块5能够控制第一驱动件31和第二驱动件32的启闭。通过控制模块5能够实现第一驱动件31和第二驱动件32的远程控制,提高施工安全性和施工效率。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31和第二驱动件32均以液压千斤顶为例,控制模块5包括控制箱、油压表以及电气液压设备,控制箱与两个液压千斤顶均电连接,油压表用于实时检测两个液压千斤顶的油压,以便根据检测结果实时调整液压千斤顶。
73.可选地,参阅图4,支撑梁41的两端均设置有铰接座411,第一支撑杆42和第二支撑杆43上均设置有连接板4211,连接板4211与对应的铰接座411铰接。进一步地,支撑组件4还包括连接销44,铰接座411与连接板4211之间通过连接销44铰接。本实施例中,铰接座411包括安装板以及设置于安装板上的耳板,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于支撑梁41上,耳板以及连接板4211上均开设有铰接孔,连接销44穿设于两个铰接孔内,以实现连接板4211与耳板的铰接。当第一支撑杆42和第二支撑杆43支撑于t梁30的翼缘上后,第一支撑杆42和第二支撑杆43均相对支撑梁41倾斜设置,即第一支撑杆42和第二支撑杆43与支撑梁41构成三角结构,提高了对t梁30的支撑稳定性。
74.继续参阅图4,第一支撑杆42和第二支撑杆43远离支撑梁41的一端均设置有顶托4221,第一支撑杆42和第二支撑杆43均通过顶托4221支撑于t梁30的翼缘。本实施例中,顶托4221设置于第二杆422上,顶托4221为u型结构,其能够增加第一支撑杆42和第二支撑杆43与t梁30翼缘的接触面积,提高支撑稳定性。
75.可选地,第一支撑杆42和第二支撑杆43均包括第一杆421、第二杆422和可调丝杆423,可调丝杆423的一端与第一杆42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杆422连接,以调节第一支撑杆42和第二支撑杆43的长度。在固定t梁30时,通过可调丝杆423调节第一支撑杆42和第二支撑杆43的长度,能够使第一支撑杆42和第二支撑杆43顶紧t梁30的翼缘,保证t梁30固定牢靠。此外,通过调节第一支撑杆42和第二支撑杆43的长度能够使支撑组件4适应不同规格的t梁30,提高该滑移装置20的通用性。
76.需要说明的是,调节第一支撑杆42和第二支撑杆43的长度不仅限于采用本实施例的可调丝杆423,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伸缩杆结构,只要能够实现第一支撑杆42和第二支撑杆43的长度调节即可。
77.本实施例中,支撑梁41由工字型钢制备而成,支撑梁41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加劲板412,多个加劲板412与t梁30的腹板相对。即在支撑梁41的中部设置多个加劲板412,t梁30放置于支撑梁41上后刚好位于多个加劲板412的上方,多个加劲板412能够增加支撑梁41的强度,防止支撑梁41变形。示例性地,本实施例中加劲板412设置有三个。
78.可选地,参阅图4,枕梁组件1包括在第一桥台100上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枕梁11、第二枕梁12和第三枕梁13,第一枕梁11的顶面、第二枕梁12的顶面以及第三枕梁13的顶面均相对地面保持水平,驱动组件3固定于第二枕梁12上。参阅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第一枕梁11、第二枕梁12和第三枕梁13在同一水平线上,且位于第一桥台100前缘与第一桥台100上的支座垫石300之间。由于第一桥台100的顶面为斜面,因此为保证第一枕梁11、第二枕梁12和第三枕梁13的顶面均相对地面水平,第一枕梁11、第二枕梁12和第三枕梁13均为楔形结构,它们的底面均与第一桥台100顶面贴合,三者安装于第一桥台100上后,顶面相对地面水平,从而能够使其上的滑移组件2安装后保持水平状态。
79.优选地,第一枕梁11、第二枕梁12和第三枕梁13均由方木加工而成,取材方便,且方木易于加工成型。
80.可选地,滑移组件2包括滑板21和移动板22,第一枕梁11和第三枕梁13上均设置有滑板21,驱动组件3上设置有移动板22,滑板21的顶面与移动板22的顶面平齐,以使支撑梁41置于滑移组件2上之后,同时与移动板22以及两个滑板21接触。第一驱动件31启动后能够通过移动板22带动支撑梁41相对两个滑板21滑动,实现t梁30的横移。两个滑板21能够保证支撑梁41与滑移组件2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提高滑动稳定性。
81.优选地,滑板21为四氟滑板,四氟滑板又称聚四氟乙烯板,外皮是聚四氟乙烯板,内部有一至多层钢板夹层。四氟滑板的表面滑动摩擦系数小,能够减小滑动阻力,且耐磨性能好。移动板22为抗滑钢板,能够增加移动板22与支撑梁41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第一驱动件31通过移动板22驱动支撑梁41滑移时,移动板22与支撑梁41之间打滑,保证滑移稳定性。此外,抗滑钢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在第二驱动件32顶升支撑组件4以及t梁30时,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82.进一步地,参阅图3和图4,第一枕梁11的高度和第三枕梁13的高度均高于第二枕
梁12的高度,由于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3设置在第二枕梁12上,移动板22设置在驱动组件3上,且需要保证移动板22与两个滑板21平齐,因此,第二枕梁12最低才能满足移动板22和两个滑板21安装后平齐的要求。
83.本实施例中,移动板22以及两个滑板21所在的平面高于支座垫石300的顶面,以保证t梁30横移到位后可以落梁至预设安装位置,同时能够避免滑移过程中t梁30与支座垫石300干涉。
84.本实施例提供的桥隧结合处t梁的施工方法,在桥隧结合处安装预制t梁30时,其具体过程如下:
85.参阅图1,先在桥隧结合处架设架桥机10,并在靠近隧道口的第一桥台100上安装滑移装置20。随后通过架桥机10将t梁30运输至与第一桥台100间隔设置的第二桥台200上,利用架桥机10调整t梁30的位置,利用荡移法将t梁30的一端荡移至第二桥台200的预设安装位置(本实施例即图2中第二桥台200最上方的支座垫石300处),t梁30的另一端通过滑移装置20的支撑组件4固定,支撑组件4位于滑移组件2上(如图2和图3所示)。
86.然后,通过控制模块5控制第一驱动件31启动,以顶推支撑梁41在滑板21上沿图3中箭头方向滑移,当支撑梁41滑移至第一枕梁11上滑板21的最左侧端部时(如图6和图7所示),停止横向顶推。此时,通过控制模块5控制第二驱动件32启动,将支撑组件4和t梁30顶起,并使用临时支撑对支撑组件4和t梁30进行支撑和固定,随后使第二驱动件32回油缩缸,整体将枕梁组件1和驱动组件3沿图7中箭头方向移动,为下次横移做准备。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再次启动第二驱动件32顶住支撑组件4和t梁30,并将临时支撑拆除。临时支撑拆除后驱动第二驱动件32回油缩缸,使支撑梁41落于滑板21上(如图8和图9所示),再次启动第一驱动件31沿图9中箭头方向横向顶推支撑组件4和t梁30。
87.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将t梁30横移至第一桥台100上的预设安装位置(本实施例即图10中第一桥台100最上方的支座垫石300处)。t梁30横移到位后,再次启动第二驱动件32顶升t梁30,以便拆除支撑组件4。支撑组件4拆除完成后,驱动第二驱动件32回油缩缸,以使t梁30落梁至支座垫石300上,完成t梁30的安装。最后,依次将驱动组件3、枕梁组件1拆除即可(如图10和图11所示)。
88.本实施例的t梁安装方法,可快速完成t梁30的横移安装,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节约了施工成本。同时该t梁安装方法有利于多项施工平行作业,不受场地大小限制,解决了大型设备进场难、安装难的问题。
89.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