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金工具 专利正文
一种卡合组件、移门装置、导轨机构和推拉门窗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卡合组件、移门装置、导轨机构和推拉门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装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卡合组件、移门装置、导轨机构和推拉门窗。


背景技术:

2.推拉门窗在家居装修中应用广泛,尤其是推拉门,因使用方便、外形美观等特点广受青睐,广泛安装在书柜、壁柜、衣柜、卧室、客厅和展示厅等场合。然而,多数推拉门窗存在推拉费劲、噪音大、振动剧烈的问题,日常使用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卡合组件、移门装置、导轨机构和推拉门窗,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卡合组件包括辅助连接件和活动连接件,所述辅助连接件设置有转角导槽,所述活动连接件设置有滑动部,所述滑动部通过与所述转角导槽安装以使所述活动连接件与所述辅助连接件安装,所述活动连接件设置有支点部,所述活动连接件绕所述支点部转动翘起以使所述滑动部在所述转角导槽中移动。
5.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连接件设置有第二承压面,所述第二承压面受力以使所述活动连接件绕所述支点部转动翘起。
6.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连接件设置有第一伸出端,所述滑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一伸出端上,所述辅助连接件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端,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端设置在所述辅助连接件的同侧,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端之间设置有避让空间,所述避让空间用于容置所述第一伸出端,所述转角导槽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端上,两个所述转角导槽分别用于引导所述滑动部的两端移动。
7.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连接件设置有引导部,所述第一连接端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引导部设置有弧形的引导面,所述引导部设置在所述容置槽的敞口处,所述滑动部进入或脱离所述第一连接端时顺着所述引导面移动。
8.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移门装置包括主支撑件、拉伸弹性件和卡合组件,所述主支撑件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主支撑件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主支撑件设置有两个上弦孔,两个所述上弦孔设置在所述滑槽中,两个所述上弦孔沿所述主支撑件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拉伸弹性件的端部用于与所述主支撑件可分离地安装,所述滑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辅助连接件,所述拉伸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活动连接件,两个所述活动连接件与两个所述上弦孔配对安装,所述活动连接件用于与位于同侧的所述上弦孔卡合,所述活动连接件绕所述支点部转动以使所述活动连接件与所述上弦孔卡合或分离。
9.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移门装置包括阻尼部件,所述阻尼部件设置在所述滑槽中,两个所述活动连接件分别设置在所述阻尼部件的两端。
10.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移门装置包括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主支
撑件或所述辅助连接件安装,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导轮、用于安装推拉主体的第一滑车中的至少一种。
1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导轨机构包括移门装置和导轨部件,所述导轨部件用于引导所述主支撑件移动。
1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推拉门窗包括导轨机构和推拉主体,所述主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推拉主体上。
13.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推拉门窗包括第二滑车,所述第二滑车用于与所述推拉主体安装,所述第二滑车沿所述导轨部件可移动。
1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移门装置中的拉伸弹性件通过活动连接件与主支撑件可分离地安装,以使拉伸弹性件上弦,具有拉动推拉主体的弹性势能,帮助用户更加省力方便地移动推拉主体;活动连接件从上弦孔分离时,利用辅助连接件的转角导槽减缓活动连接件的动作,避免活动连接件撞击移门装置或导轨机构中的其他结构,减少噪音和振动。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家居装修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1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6.图1为卡合组件的结构图,图中显示辅助连接件上安装有第一导轮;
17.图2为活动连接件的结构图;
18.图3为辅助连接件的结构图,图中显示辅助连接件上安装有第一导轮;
19.图4为移门装置的结构图,图中显示移门装置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导轮、另一端安装有第一滑车;
20.图5为移门装置的剖视图;
21.图6为移门装置向右移动时的状态图,图中显示主支撑件与两个辅助限位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右端的活动连接件与对应的上弦孔卡合,左端的活动连接件与对应的上弦孔脱离,左端的活动连接件在滑槽中与主支撑件发生相对移动;
22.图7为移门装置向右移动时的状态图,图中显示主支撑件与两个辅助限位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右端的活动连接件与对应的上弦孔卡合,左端的活动连接件将要与对应的上弦孔卡合;
23.图8为移门装置向右移动时的状态图,图中显示主支撑件与两个辅助限位件的相对位置关系,拉伸弹性件处于上弦状态;
24.图9为图6中a区域的局部视图;
25.图10为图6中b区域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图1至图10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中部”、“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是用于区分特征名称,而非具有特殊含义,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推拉门窗,推拉门窗包括导轨机构和推拉主体,可以理解的是,推拉主体设置为门或窗,导轨机构安装在墙体或框架上,推拉主体沿着导轨机构移动。
30.结合附图,推拉门窗包括第二滑车,第二滑车用于与推拉主体安装,第二滑车沿导轨机构的导轨部件可移动,具体地,推拉主体通过第二滑车悬挂设置。
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轨机构,导轨机构包括移门装置和导轨部件,具体地,导轨部件安装在框架或墙体上,移门装置用于带动推拉主体沿着导轨部件移动,以使用户移动推拉主体更加省力。
32.可以理解的是,一些示例中,推拉门窗通过设置第二滑车可承担推拉主体的部分或全部重量,以减轻移门装置的负荷。推拉主体宽度跨幅较大时,利用第二滑车可使推拉主体受力更平衡。
3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合组件,卡合组件包括活动连接件100和辅助连接件200,活动连接件100与辅助连接件200之间可分离地安装。具体地,辅助连接件200设置有转角导槽,活动连接件100设置有滑动部101,滑动部101通过与转角导槽安装以使活动连接件100与辅助连接件200安装。
34.结合附图,活动连接件100设置有支点部102,在外力作用下活动卡件绕支点部102转动,活动连接件100绕支点部102转动翘起以使滑动部101在转角导槽中移动。进一步地,活动连接件100设置有第二承压面103,具体地,活动连接件100设置有限位区,限位区在活动连接件100上凹陷成型,第二承压面103设置为限位区的一个侧面。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承压面103用于承受外来的作用力,第二承压面103受力以使活动连接件100绕支点部102转动翘起。
35.当活动连接件100翘起时,为避免活动连接件100撞击其他结构,避免产生振动和噪音,特设计具有转角导槽的辅助连接件200,以使活动连接件100上翘时,借助转角导槽弧形的内壁与滑动部101接触,消除活动连接件100上翘的势能,滑动部101沿着转角导槽弧形内壁移动逐步地减缓活动连接件100上翘的动作。
36.进一步地,为使滑动部101与转角导槽内壁平滑接触,滑动部101设置有用于与转角导槽内壁接触的曲面。结合附图,滑动部101设置为圆柱结构。当然,作为替换方案,也可
设计为滑动部101伸入转角导槽的部分设置为圆柱结构。
37.活动连接件100设置有第一伸出端104,滑动部101设置在第一伸出端104上。结合附图,辅助连接件200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端201,两个第一连接端201设置在辅助连接件200的同侧,两个第一连接端201之间设置有避让空间,避让空间用于容置第一伸出端104,转角导槽设置在第一连接端201上。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伸出端104进入避让空间时,滑动部101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转角导槽中,两个转角导槽分别用于引导滑动部101的两端移动,滑动部101和第一伸出端104构成t型结构,适合活动连接件100与辅助连接件200挂扣。
38.结合附图,辅助连接件200设置有引导部202,第一连接端201设置有容置槽,引导部202设置有弧形的引导面,引导部202设置在容置槽的敞口处,滑动部101进入或脱离第一连接端201时顺着引导面移动。可以理解的是,引导面和容置槽构成转角导槽,当活动连接件100上翘时,滑动部101接触到引导部202的引导面,有效降低噪音和振动。
39.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门装置,移门装置包括主支撑件301和拉伸弹性件302,拉伸弹性件302的端部用于与主支撑件301可分离地安装,拉伸弹性件302的弹性力用于拉动主支撑件301移动,具体地,拉伸弹性件302设置为拉伸弹簧。主支撑件301设置在推拉主体上,具体地,主支撑件301安装在推拉主体的顶部,可以理解的是,主支撑件301和推拉主体沿着导轨部件同步移动。一些示例中,主支撑件301设置在导轨部件中。
40.进一步地,移门装置包括卡合组件,具体地,拉伸弹性件302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活动连接件100,可以理解的是,拉伸弹性件302的端部通过活动连接件100与主支撑件301安装。具体地,主支撑件301设置有两个上弦孔,两个上弦孔沿主支撑件30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两个活动连接件100与两个上弦孔配对设置,活动连接件100用于与同侧的上弦孔卡合,以使拉伸弹性件302的端部与主支撑件301安装。
41.结合附图,主支撑件301设置有滑槽,滑槽沿主支撑件301的长度方向设置,拉伸弹性件302设置在滑槽中,活动连接件100设置在滑槽中,支点部102与滑槽的底部接触,两个上弦孔设置在滑槽中,上弦孔设置在滑槽的底部。当然,作为替换方案,上弦孔还可设置在滑槽的侧壁。
42.可以理解的是,活动连接件100与上弦孔之间可分离,拉伸弹性件302带动主支撑件301移动时,其中一端的活动连接件100与上弦孔卡合,另一端的活动连接件100与上弦孔脱离。结合附图,活动连接件100设置有活动卡固部106,活动卡固部106用于与对应的上弦孔卡合。具体地,在外力作用下,活动卡件绕支点部102转动,活动卡固部106以支点部102为支点相对于对应的上弦孔可落下或翘起,以使活动卡固部106与上弦孔卡合或分离。结合附图,支点部102设置有支点平面,当活动卡固部106卡合在上弦孔中时,支点平面相对于滑槽底部倾斜,具有夹角,活动连接件100翘起后,支点平面与滑槽底部贴合,便于支撑活动连接件100。可以理解的是,活动连接件100与主支撑件301相对移动后,活动卡固部106与滑槽底部接触,从而活动连接件100在滑槽中具有两个支点,更加平稳。当然,作为替换方案,支点部102用于与滑槽底部接触的结构也可设置为弧面。
43.结合附图,滑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辅助连接件200,辅助连接件200用于与对应侧的活动连接件100配对安装。借助活动连接件100的滑动部101与辅助连接件200的转角导槽的配合,在活动连接件100翘起与上弦孔分离时,有效避免活动连接件100撞击其他结构而产生振动和噪音。可以理解的是,转角导槽的转角部分具有减震降噪的作用,在活动连接件
100与上弦孔分离和卡合时,转角导槽与滑动部101的配合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引导作用,避免活动连接件100与辅助连接件200卡住。另外,活动连接件100与上弦孔卡合时,转角导槽底部的直槽部分对滑动部101还具有卡位作用。
44.进一步地,移门装置包括辅助限位件400,辅助限位件400设置为两个,两个辅助限位件400沿主支撑件30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辅助限位件400固定安装在导轨部件上,辅助限位件400与活动连接件100配对设置,辅助限位件400设置有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401,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401分别朝向滑槽的两端方向。具体地,第一限位面用于抵住活动连接件100以使主支撑件301和被抵住的活动连接件100发生相对移动,第二限位面401用于抵住活动连接件100以使被抵住的活动连接件100与上弦孔分离。
45.结合附图,活动连接件100的限位区设置有第一承压面105,第一承压面105和第二承压面103分别为限位区的两个相对侧面,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承压面105承受第一限位面的作用力,第二承压面103用于承受第二限位面401的作用力。
46.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辅助限位件400可作为移门装置的配件,也可作为导轨机构的配件,以减少移门装置厂商的成本。具体地,移门装置与导轨部件装配时,另外配置辅助限位件400。
47.以拉伸弹性件302左端的活动连接件100与上弦孔分离、右端的活动连接件100与上弦孔卡合为初始状态,向右移动推拉主体,具体过程如下。靠近左端的辅助限位件400抵住左端活动连接件100的第一承压面105,左端的活动连接件100位置固定,推拉主体带着主支撑件301向右移动,直到主支撑件301左端的上弦孔移动至活动卡固部106的位置处,活动卡固部106落入上弦孔中以使左端的活动连接件100与上弦孔卡合,从而实现拉伸弹性件302的上弦,此时左端活动连接件100倾斜,第一限位面与第一承压面105脱离接触,第一承压面105避让辅助限位件400,两个活动连接件100、拉伸弹性件302和主支撑件301随推拉主体继续向右移动。靠近右端的辅助限位件400抵住右端的活动连接件100的第二承压面103,辅助限位件400拨动活动连接件100,右端的活动连接件100绕支点部102转动,以使活动卡固部106翘起,活动连接件100与上弦孔分离,在拉伸弹性件302的作用下右端的活动连接件100具有向左移动的趋势,右端辅助限位件400抵住活动连接件100的第一承压面105,右端的活动连接件100位置固定,拉伸弹性件302的左端拉动主支撑件301向右移动,从而带动推拉主体向右移动。
48.进一步地,考虑到拉伸弹性件302的拉力较大,为减缓推拉主体的移动趋势,避免推拉主体撞击框架,移门装置包括阻尼部件,阻尼部件设置在滑槽中,两个活动连接件100分别设置在阻尼部件的两端,可以理解的是,阻尼部件用于缓冲拉伸弹性件302的弹性力。结合附图,阻尼部件包括两个阻尼器303,两个阻尼器303反向连接,阻尼器303的伸缩端就是阻尼部件的阻尼伸缩端,阻尼伸缩端对活动连接件100的推力与拉伸弹性件302对活动连接件100的拉力方向相反,从而起到抵消部分拉力的作用,以减缓推拉主体的移动趋势,可以理解的是,设置两个阻尼器303,缓冲阻尼的行程增大,增强缓冲效果。当然,作为替换方案,阻尼部件也可设置为一个阻尼器303,两个活动连接件100分别设置在阻尼器303的两端,也可起到伸缩缓冲的作用。
49.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对振动噪音没有特殊要求的场景中,移门装置也可不设置阻尼部件。一些示例中,移门装置包括导杆,拉伸弹性件302套设在导杆上,导杆安装在主支
撑件301中。
50.移门装置包括移动组件,移动组件与主支撑件301或辅助连接件200安装,可以理解的是,主支撑件301通过移动组件沿着导轨部件移动,具体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导轮304、用于安装推拉主体的第一滑车305中的至少一种,实际生产中,根据推拉主体的重量来选择移动组件的结构。
51.一些示例中,推拉主体重量较轻,则设置移动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导轮304,第一导轮304与主支撑件301或辅助连接件200安装。一些示例中,推拉主体重量较重,则设置移动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滑车305,第一滑车305与主支撑件301或辅助连接件200安装,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滑车305可用于安装推拉主体。一些示例中,推拉主体重量适中,可设置移动组件包括第一导轮304和第一滑车305,第一导轮304和第一滑车305分别设置在主支撑件301的两端,结合附图,第一导轮304和第一滑车305分别与主支撑件301两端的辅助连接件200安装。
5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若出现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53.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