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金工具 专利正文
滑轮装置及推拉门窗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滑轮装置及推拉门窗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门窗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滑轮装置及推拉门窗。


背景技术:

2.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推拉门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是,制造者及使用者对用于实现门窗顺畅推拉的滑轮装置的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
3.可调滑轮装置是一种支撑高度可调的滑轮装置,被广泛应用在各种场合。传统技术中,由于可调滑轮装置的安装定位结构都较复杂,需要借助外部工具来对其进行高度调节时,使用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可调滑轮装置的高度调节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进行快速调节的滑轮装置及推拉门窗。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滑轮装置,包括:滑轮组件,包括滑轮;外壳,外壳内开设有用于容纳滑轮组件的收容腔;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与滑轮转动连接,且支撑杆与外壳转动连接;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块及推拉杆,固定块与外壳固定连接,推拉杆的一端与固定块滑动连接,推拉杆的另一端与支撑杆连接以带动支撑杆相对外壳转动。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块内开设有推拉槽,固定块的一个侧壁上开设有与推拉槽连通的通孔,推拉杆部分收容于推拉槽并可沿推拉槽滑动,且推拉杆穿过通孔与支撑杆连接。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调节组件还包括调节块,调节块与支撑杆转动连接,推拉杆包括螺杆,调节块上开设有与螺杆相匹配的螺纹孔,螺杆穿设于螺纹孔。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调节组件还包括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杆,两个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杆及调节块转动连接,以在两个第一连杆之间围设形成用于容纳螺杆的调节空间。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滑轮及支撑杆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滑轮分别通过两个支撑杆与外壳转动连接,且两个滑轮分别与外壳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转动连接。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杆转动连接,且第二连杆收容于收容腔内。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壳朝向收容腔的表面上开设有定位槽,固定块的底部凸出设置有与定位槽相匹配的凸起部,固定块通过凸起部与定位槽卡接。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扭簧,扭簧包括固定端及能够绕固定端转动的自由端,固定端与滑轮组件固定连接,自由端与外壳抵接,以使扭簧能够在滑轮组件相对外壳运动时产生形变。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定位销,支撑杆上开设有定位孔,外壳朝向收容腔的表面上开设有导向槽,定位销依次穿设于定位孔及导向槽,以使支撑杆与外壳转动连接。
14.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推拉门窗,包括:如上述的滑轮装置。
15.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滑轮装置及推拉门窗,采用支撑杆来分别与滑轮及外壳转动连接,结构较为简单,当支撑杆绕外壳转动时,滑轮与外壳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实现了滑轮组件与外壳的相对位置可调。同时,设置调节组件便于操作者对支撑杆的转动进行控制,由于调节组件中的推拉杆直接与支撑杆连接,通过控制推拉杆的运动,就可以带动支撑杆进行转动,相较于直接控制支撑杆的运动,推拉杆的动作方式更简单,更便于与驱动装置连接,且固定块还可以对推拉杆起到限位作用,有利于对滑轮组件的位置进行更精确地调节。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滑轮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滑轮装置整体结构爆炸图;
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滑轮装置中调节组件与支撑杆的连接结构分解示意图;
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滑轮装置中支撑杆及第二连杆与外壳的连接结构分解示意图;
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滑轮装置整体结构透视图,其中,滑轮组件处于第一状态;
2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滑轮装置整体结构透视图,其中,滑轮组件处于第二状态;
22.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滑轮装置整体结构透视图,其中,滑轮组件处于第三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6.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滑轮装置10,该滑轮装置10包括滑轮组件100、外壳200、支撑杆300以及调节组件400。滑轮组件100通过支撑杆300与外壳200连接固定,并且,利用调节组件400能够控制滑轮组件100相对外壳200进行位置调节。
27.其中,滑轮组件100包括滑轮110。滑轮110可以直接通过固定轴与支撑杆300转动
连接,也可以先将滑轮110安装至滑轮架上后再与支撑杆300转动连接。滑轮架可以用于安装、固定滑轮110以及滑轮组件100中其它各部件,滑轮架的结构形式不限,在本实施例中,滑轮架内开设有安装空间,滑轮110设置在该安装空间内,并通过插销与滑轮架可转动连接,滑轮架上的一侧还具有与安装空间连通的开口,滑轮110的一部分凸出于该开口,便于与门窗进行连接。滑轮110的数量及安装位置等可根据使用需求的不同而灵活调整,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滑轮110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滑轮110分别安装于滑轮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
28.外壳200用于连接、承载、固定滑轮组件100及调节组件400等,外壳200内开设有用于容纳滑轮组件100的收容腔210,外壳200的大小、形状等不限,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外壳200包括底板及两个侧板,两个侧板分别固定于底板相对的两侧,以使底板与侧板共同限定出用于收容滑轮组件100及调节组件400的收容腔210。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外壳200中的两个侧板既可以采用焊接、铆接等本领域常用的方式固定在底板上,也可以是两个侧板与底板一体成型。底板与侧板所围设出的收容腔210的大小及形状不限,应以能够完全容纳滑轮组件100、调节组件400以及滑轮装置10中其它各部件或组件为准。
29.滑轮组件100通过支撑杆300与外壳200连接固定,并依靠支撑杆300实现与外壳300的位置调节。具体的,支撑杆300的一端与滑轮110转动连接,且支撑杆300与外壳200转动连接。支撑杆300可以在其另一端与外壳200转动连接,也可以在其中部位置处与外壳200转动连接,连接的位置不限。因此,在滑轮110绕支撑杆300的一端转动的同时,支撑杆300还可以绕外壳200进行转动,这样,使得滑轮组件100与外壳200既可以分别相对支撑杆300进行转动,又能够保持稳固的连接关系。
30.调节组件400能够便于操作者对支撑杆300的转动进行控制。具体的,调节组件400包括固定块410及推拉杆420,固定块410与外壳200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固定块410与外壳200固定的位置不限,即固定块410既可以固定在收容腔210内与外壳200连接,也可以固定在收容腔210外与外壳200连接,只需要满足固定块410不影响支撑杆300与滑轮组件100的正常运动即可。推拉杆420的一端与固定块410滑动连接,推拉杆420的另一端与支撑杆300连接以带动支撑杆300相对外壳200转动。固定块410可以对推拉杆420起到引导、限位等作用。
31.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滑轮装置10及推拉门窗,采用支撑杆300来分别与滑轮110及外壳200转动连接,结构较为简单,当支撑杆300绕外壳200转动时,滑轮110与外壳200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实现了滑轮组件100与外壳200的相对位置可调。同时,设置调节组件400便于操作者对支撑杆300的转动进行控制,由于调节组件400中的推拉杆420直接与支撑杆300连接,通过控制推拉杆420的运动,就可以带动支撑杆300进行转动,相较于直接控制支撑杆300的运动,推拉杆420的动作方式更简单,更便于与驱动装置连接,且固定块410还可以对推拉杆420起到限位作用,有利于对滑轮组件100的位置进行更精确地调节。
32.推拉杆420的一端与固定块410滑动连接,它们之间的滑动连接可以有多种方式,例如,推拉杆420的一端设有滑座,并且该滑座的底面与固定块410的一个表面连接,依此实现推拉杆420与固定块410的滑动连接。而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块410内开设有推拉槽411,固定块410的一个侧壁上开设有与推拉槽411连通的通孔412,推拉杆420部分收容于推拉槽411并可沿推拉槽411滑动,且推拉杆420穿过通孔412与支撑杆300连接。在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调节组件400还包括调节块430,调节块430与支撑杆300转动连接,推拉杆420包括螺杆421,调节块430上开设有与螺杆421相匹配的螺纹孔431,螺杆421穿设于螺纹孔431。通过螺杆421与螺纹孔431之间的螺纹配合,推拉杆420可以相对调节块430实现旋入或旋出,也就能够起到对支撑杆300的推或拉作用。调节块430与支撑杆300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通过连接件进行间接的转动连接。
33.请继续参阅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调节组件400还包括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杆440,两个第一连杆440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杆300及调节块430转动连接,以在两个第一连杆440之间围设形成用于容纳螺杆421的调节空间441。采用第一连杆440既便于将调节块430与支撑杆300连接起来,又能够在两个第一连杆440之间形成调节空间441,作为推拉杆420的活动预留空间,使推拉杆420能够正常使用。
34.为了进一步加强滑轮组件100在相对外壳200进行位置调节时的运动稳固程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滑轮110及所述支撑杆300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滑轮110分别通过两个支撑杆300与外壳200转动连接,且两个滑轮110分别与外壳200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转动连接。支撑杆30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杆300能够同步绕外壳200进行转动,并且当两个支撑杆300绕外壳200同步转动时,两个滑轮110与外壳200之间的距离也同步发生变化,从而实现了滑轮组件100与外壳200的相对位置可调,且维持了其运动的稳固性。
35.在一个实施例中,调节组件400还包括第二连杆450,第二连杆45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杆300转动连接,且第二连杆450收容于收容腔210内。即在第二连杆450的两端均设置支撑杆300与第二连杆450转动连接,并且两个支撑杆300均分别于滑轮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转动连接,这样,滑轮架的两端均与外壳200连接固定起来,在滑轮组件100运动时,稳固程度更佳。第一连杆440与第二连杆450还可以一体设置以降低加工难度,增加调节组件400的结构一体性。
36.固定块410与外壳200固定连接的方式同样有多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壳200朝向收容腔210的表面上开设有定位槽220,更具体的,使外壳200的底板朝向收容腔210的表面上开设有定位槽220,而固定块410的底部凸出设置有与定位槽220相匹配的凸起部413,固定块410通过凸起部413与定位槽220卡接。通过结构简单的凸起部413与定位槽220的卡接,即可实现固定块410与外壳200的固定连接,连接稳固且便于安装及拆卸。
37.由于固定块410的存在,推拉杆420的运动被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对支撑杆300的一端,即支撑杆300与外壳200转动连接的一端起到限位作用。类似的,为了对支撑杆300的另一端,即支撑杆300与滑轮110转动连接的一端起到限位作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滑轮装置10还包括扭簧500,扭簧500包括固定端510及能够绕固定端510转动的自由端520,固定端510与滑轮组件100固定连接,自由端520与外壳200抵接,以使扭簧500能够在滑轮组件100相对外壳200运动时产生形变。扭簧500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属于螺旋弹簧,一般用弹簧钢制成,用以控制机件的运动、缓和冲击或震动、贮蓄能量、测量力的大小等。使用时,通常是将扭簧500的端部固定到其他组件,当其他组件绕着扭簧500中心旋转时,扭簧500将它们拉回初始位置,产生扭矩或旋转力。在本实施例中,当滑轮组件100处于没有被调节的初始状态时,扭簧500处于没有被压缩的自然状态,且扭簧500的自由端520与外壳200抵接。而当滑轮组件100在外力作用下绕支撑杆300转动,相对外壳200进行高度调节时,扭簧500的自由端520被外壳200所压缩而产生形变积蓄弹性势能。这样,一旦带动外
壳200转动的外力消失后,扭簧500的自由端520就要朝相反的方向恢复形变,即推动外壳200向原运动方向的反方向进行转动,以实现复位。因此,扭簧500也能够对滑轮组件100起到限位作用。
38.为了使支撑杆300的运动更便于调节及控制,需要对支撑杆300进行导向、限位,因此,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滑轮装置10还包括定位销600,支撑杆300上开设有定位孔310,外壳200朝向收容腔210的表面上开设有导向槽230,定位销600依次穿设于定位孔310及导向槽230,以使支撑杆300与外壳200转动连接。定位销600的一端可以收容于导向槽230,以使定位销600能够沿导向槽230滑动并对支撑杆300进行导向。支撑杆300在其两端分别与滑轮110以及外壳200转动连接,因此支撑杆300的运动自由度较大,定位销600与导向槽230的配合可以对支撑杆300起到限位作用,使支撑杆300保持在特定的范围内运动,并且,定位销600可沿导向槽230的延伸方向在导向槽230中滑动,通过合理设置导向槽230的延伸方向,就可以令滑轮组件100相对外壳200在特定位置范围内运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滑轮组件100可相对外壳200进行升降,即改变滑轮组件100凸出于外壳200内收容腔210的程度,需要令支撑杆300能够在侧板的高度方向上产生位移,因此,导向槽230的延伸方向与侧板的长度方向不平行,这样,当定位销600沿导向槽230滑动时,就能够在侧板的高度方向上滑动,或具有侧板的高度方向上的分位移。实现对滑轮组件100的高度的调节。
39.导向槽230可以开设在侧板朝向收容腔210的表面上,此时,定位销600穿设于定位孔310且其靠近侧板的一端收容于导向槽230内。导向槽230也可以在沿侧板的厚度方向上贯穿侧板,此时,定位销600包括销体以及位于销体一端的凸缘,销体穿设于定位孔310及导向槽230,凸缘与侧板背离收容腔210的表面抵接,以使销体能够沿导向槽230滑动。导向槽230贯穿侧板的结构便于定位销600与支撑杆300的安装固定,也便于使用者通过调节定位销600的位置来调节滑轮组件100所处的状态,使用更方便。
4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由靠近底板的一端到远离底板的一端,两个侧板均包括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即侧板中的第一板体直接与底板连接,而第二板体通过第一板体实现与底板的连接,并且,导向槽230位于第二板体上。这样,第二板体距底板的间距较大,将导向槽230设置在第二板体上,可以更好地利用穿设于导向槽230的定位销600来带动支撑杆300进行转动。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可以是单独的两块板通过焊接、铆接等本领域常用的方式实现连接的,也可以是通过另外设置的连接件或连接板实现连接的,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还可以一体的,以提高侧板的结构一体性,并减低其加工难度,此时,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是根据连接时的功能所划分的,侧板的实际结构中并不存在用于划分两个板体的界线,它们各自所占的空间大小根据实际使用场景的差异可以有所不同。
41.底板与两个侧板共同限定出用于收容滑轮组件100的收容腔210,因此,收容腔210的大小以及形状与两个侧板的形态及它们之间的间距直接相关。而为了使滑轮装置10的内部空间更加紧凑,需要令外壳200中收容腔210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相对的第一板体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相对的第二板体之间的间距。由于侧板被分为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因此,收容腔210也被分为由两个相对的第一板体所围设出的第一腔体,及由两个相对的第二板体所围设出的第二腔体。而两个相对的第一板体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相对的第二板体之间的间距,即两个相对的第一板体之间的间距较小,第一腔体的空间也较小,可以容纳支撑杆300的一端而不存在空间浪费;两个相对的第二板体之间
的间距较大,第二腔体的空间也较大,可以容纳滑轮组件100及其它附件组件。需要说明的是,侧板可以是垂直连接在底板上的,即侧板与底板之间的夹角为直角。侧板也可以是倾斜连接在底板上的,即侧板与底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第一板体与底板之间的连接以及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之间的连接关系均可以灵活选用以上方式,只要能满足两个相对的第一板体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相对的第二板体之间的间距的要求即可。
42.请一并参阅图5至图7,显示出了滑轮组件100相对外壳200运动到处于三种不同状态时,滑轮装置10中各组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在图5中,定位销600位于导向槽230一端的极限位置处,推拉杆420收容于固定块410内的推拉槽411中的部分较多,推拉杆420凸出于固定块410外的部分较少,此时,滑轮组件100处于第一状态,即滑轮组件100相对外壳200的凸出程度最大,滑轮组件100的高度最高。在图6中,随着推拉杆420由推拉槽411内部向外部凸出运动,支撑杆300向图中逆时针方向摆动,第二连杆450随之向图中右侧方向滑动,而定位销600也滑动至导向槽230中的中间位置处,此时,滑轮组件100处于第二状态,即滑轮组件100相对外壳200的凸出程度居中,滑轮组件100的高度居中。在图7中,随着推拉杆420由推拉槽411内部向外部进一步凸出运动,推拉杆420运动至固定块410内的极限位置,支撑杆300进一步向图中逆时针方向摆动,第二连杆450随之向图中右侧方向滑动,而定位销600也滑动至导向槽230另一端的极限位置处,此时,滑轮组件100处于第三状态,即滑轮组件100相对外壳200的凸出程度最小,滑轮组件100的高度最低。在滑轮装置10的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使用需求来调整滑轮组件100的位置,使其分别处于以上几种不同的状态,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
43.本技术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推拉门窗,该推拉门窗包括如上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滑轮装置10。通过在推拉门窗中采用以上实施例中的滑轮装置10,门窗中的连接结构较为简单,当支撑杆300绕外壳200转动时,滑轮110与外壳200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实现了滑轮组件100与外壳200的相对位置可调。同时,设置调节组件400便于操作者对支撑杆300的转动进行控制,由于调节组件400中的推拉杆420直接与支撑杆300连接,通过控制推拉杆420的运动,就可以带动支撑杆300进行转动,相较于直接控制支撑杆300的运动,推拉杆420的动作方式更简单,更便于与驱动装置连接,且固定块410还可以对推拉杆420起到限位作用,有利于对滑轮组件100的位置进行更精确地调节。
44.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