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烟草加工 专利正文
无烟吸烟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无烟吸烟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吸烟器领域,具体是无烟吸烟器。


背景技术:

2.抽烟的人与不抽烟的人之间,是一个难以调和的矛盾,抽烟有害健康,对被迫抽二手烟的人是伤害。让抽烟的人戒烟是不现实的,抽烟至少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烟草为国家提供了巨大的税收。
3.目前的解决办法是划定大量禁烟场所,设置固定抽烟区域,而抽烟区的环境往往是很恶劣的。这个办法解决了一定的问题,对抽烟的人也造成不便。何况抽烟的人也是人,也应该得到尊重。认为抽烟的人是在犯错误,应该受到惩罚性限制,显然是不人性的。
4.但在一些情况下,抽烟也是不可接受的。比如:家庭里有人抽烟有人不抽烟,特别是夫人在孕期,或有婴幼儿;对烟过敏的人;多人办公室、会议室;尤其现在有大量人的工作状态是对着电脑,一些做动脑工作的人,过一段时间就要去固定吸抽场所抽烟,打断了思路而不不胜其烦。诸多场景下,抽烟的人与不抽烟的人同处一室,这种矛盾普遍存在。
5.为了更人性化的解决这个难以调和的矛盾,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无烟吸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无烟吸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8.无烟吸烟器,包括外壳和吐烟口罩,所述外壳顶部具有盖圈,盖圈内设置有吐烟口旋盖,吐烟口旋盖上设置有吐烟口罩;外壳内部位于吐烟口旋盖下方设置有双层过滤筒体,双层过滤筒体包括有位于内层的玻璃纤维过滤筒体和设置在玻璃纤维过滤筒体外围的活性炭过滤筒体,活性炭过滤筒体外围设置有过滤筒体支架,外壳一侧一体成型有烟支腔体,烟支腔体内下端设置有电池导电壳体,电池导电壳体内设置有电池,烟支腔体下端外壁上设置有与电池电性连接的充电插口;烟支腔体内位于电池的上方设置有导电的隔离板,烟支腔体内位于隔离板上方设置有烟灰收集筒,位于烟灰收集筒下方的隔离板上固定连接有电热点烟器,烟支腔体外壁上设置有控制电热点烟器的开关按钮,烟支腔体顶部设置有用于插接香烟的烟固定器。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电池导电壳体下方位于烟支腔体内底端固定连接有电池管理模块,电池管理模块为充放电控制器组件,充电插口与电池管理模块电性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与烟灰收集筒位置相对应的烟支腔体外壁上设置有烟灰清理门,烟灰清理门与烟支腔体外壁开合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吐烟口罩套在吐烟口旋盖的吐烟嘴上,吐烟口旋盖与盖圈旋接;过滤筒体支架与外壳的内壁通过卡槽连接,双层过滤筒体卡在过滤筒体支架内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玻璃纤维过滤筒体与活性炭过滤筒体采用复合压制方式紧挨在一起,活性炭过滤筒体以及玻璃纤维过滤筒体的厚度均为4mm。
13.玻璃纤维过滤筒体的内部空间体积大于180立方厘米。
1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烟固定器卡压在烟支腔体顶部,烟固定器内部设置有香烟,香烟在烟固定器的孔中上下滑动,香烟穿过烟固定器置于烟灰收集筒中。
1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充电插口贯穿至烟支腔体内部,开关按钮与烟支腔体通过卡槽连接,电热点烟器与隔离板通过螺钉连接,电池卡压在电池导电壳体内部,电池导电壳体外壁与烟支腔体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层。
1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池采用充电锂电池,烟固定器为适配固定粗烟或细烟的烟固定器。
1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盖圈覆盖烟支腔体顶部,盖圈上设置有吐烟口旋盖和烟固定器穿行的开口。
18.烟灰收集筒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的烟灰收集筒,外壳为塑料材质制成的外壳;吐烟口罩为硅胶或者亚克力材质制成的吐烟口罩,吐烟口旋盖为塑料材质制成的吐烟口旋盖;烟固定器为塑料材质制成的烟固定器,电池导电壳体为金属材质制成的电池导电壳体。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0.本实用新型独特新颖的设计,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做到了面对面抽烟不见烟没有味的效果,结实耐用,便于携带,可一器多人使用,粗细烟皆适用,易于清理,双层过滤筒体容易更换,适用场景非常广泛,有很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24.图中:1、吐烟口罩;2、吐烟口旋盖;3、盖圈;4、双层过滤筒体;41、活性炭过滤筒体;42、玻璃纤维过滤筒体;5、过滤筒体支架;6、外壳;7、电池导电壳体;8、香烟;9、烟固定器;10、烟灰收集筒;11、电热点烟器;12、烟灰清理门;13、开关按钮;14、电池;15、充电插口;16、烟支腔体;17、橡胶密封层;18、隔离板。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烟吸烟器,包括外壳6和吐烟口罩1,外壳6顶部具有盖圈3,盖圈3内设置有吐烟口旋盖2,吐烟口旋盖2上设置有吐烟口罩1;外壳6内部位于吐烟口旋盖2下方设置有双层过滤筒体4,双层过滤筒体4包括有位于内层的玻璃纤维过滤筒体42和设置在玻璃纤维过滤筒体42外围的活性炭过滤筒体41,活性炭过滤筒体41外围设置有过滤筒体支架5,外壳6一侧一体成型有烟支腔体16,烟支腔体16内下端设置有电
池导电壳体7,电池导电壳体7内设置有电池14,烟支腔体16下端外壁上设置有与电池14电性连接的充电插口15;烟支腔体16内位于电池14的上方设置有导电的隔离板18,烟支腔体16内位于隔离板18上方设置有烟灰收集筒10,位于烟灰收集筒10下方的隔离板18上固定连接有电热点烟器11,电热点烟器11用来点燃香烟,烟支腔体16外壁上设置有控制电热点烟器11的开关按钮13,烟支腔体16顶部设置有用于插接香烟8的烟固定器9。
27.其中,电池导电壳体7下方位于烟支腔体16内底端固定连接有电池管理模块,电池管理模块为充放电控制器组件,充电插口15与电池管理模块电性连接。
28.其中,与烟灰收集筒10位置相对应的烟支腔体16外壁上设置有烟灰清理门12,烟灰清理门12与烟支腔体16外壁开合连接。
29.其中,吐烟口罩1套在吐烟口旋盖2的吐烟嘴上,吐烟口旋盖2与盖圈3旋接,可以方便对吐烟口罩1进行更换,保持清洁卫生,方便不同的人使用,达到一器多人用的目的;过滤筒体支架5与外壳6的内壁通过卡槽连接,双层过滤筒体4卡在过滤筒体支架5内部,可以实现对双层过滤筒体4的固定及更换。
30.其中,玻璃纤维过滤筒体42与活性炭过滤筒体41采用复合压制方式紧挨在一起,活性炭过滤筒体41以及玻璃纤维过滤筒体42的厚度均为4mm。活性炭过滤筒体41以及玻璃纤维过滤筒体42均为圆底筒状结构;活性炭过滤筒体41有良好的除烟效果,玻璃纤维过滤筒体42有良好的除味效果,可以实现对抽烟人吐出的烟和味进行过滤吸附,玻璃纤维过滤筒体42与活性炭过滤筒体41采用复合压制方式固定,可以使其贴合的更加紧密、更加完美;玻璃纤维过滤筒体42的内部空间体积大于180立方厘米,可以保证收纳抽烟人连续排出的烟和味。
31.其中,烟固定器9卡压在烟支腔体16顶部,烟固定器9内部设置有香烟8,香烟8在烟固定器9的孔中上下滑动,香烟8穿过烟固定器9置于烟灰收集筒10中。烟灰收集筒10用来收集烟灰,并通过开启烟灰清理门12对烟灰收集筒10内的烟灰进行清理。
32.其中,充电插口15贯穿至烟支腔体16内部,开关按钮13与烟支腔体16通过卡槽连接,电热点烟器11与隔离板18通过螺钉连接,电池14卡压在电池导电壳体7内部,电池导电壳体7外壁与烟支腔体16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层17。
33.其中,电池14采用充电锂电池,烟固定器9为适配固定粗烟或细烟的烟固定器9。烟固定器9有固定粗烟和细烟两种规格,可以方便使用粗烟和细烟。
34.其中,盖圈3覆盖烟支腔体16顶部,盖圈3上设置有吐烟口旋盖2和烟固定器9穿行的开口。
35.烟灰收集筒10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的烟灰收集筒,外壳6为塑料材质制成的外壳;吐烟口罩1为硅胶或者亚克力材质制成的吐烟口罩,吐烟口旋盖2为塑料材质制成的吐烟口旋盖;烟固定器9为塑料材质制成的烟固定器,电池导电壳体7为金属材质制成的电池导电壳体。
3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此无烟吸烟器时,先根据抽烟的类型,根据烟支粗细选择不同大小的烟固定器9安装在烟支腔体16顶部,而后,换上吐烟口罩1,将香烟8插入烟固定器9并置于烟灰收集筒10内,通过开关按钮13开启电热点烟器11,电热点烟器11将香烟7点燃,而后,在吸烟后吐烟时,将嘴对准吐烟口罩1,将烟气吐在双层过滤筒体4的容腔中,活性炭过滤筒体41有良好的除烟效果,玻璃纤维过滤筒体42有良好的除味效果,可以实
现对抽烟人吐出的烟和味进行过滤吸附,玻璃纤维过滤筒体42与活性炭过滤筒体41采用复合压制方式固定,可以使其贴合的更加紧密、更加完美,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充电插口15对电池14进行充电,也可以将电池14拆下进行更换后,继续使用,极其便捷,独特新颖的设计,做到了面对面抽烟不见烟没有味的效果,同时做到了使用方便,结构简单,结实耐用,便于携带,可一器多人使用,粗细烟皆适用,易于清理,过滤芯便宜并容易更换,滤芯和整器成本低,适用场景非常广泛,有很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