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溶胶发生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芯分离的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2.传统的气溶胶发生装置,雾化液始终通过进液孔浸泡在雾化芯中,由于雾化芯中的导液介质是疏松多孔材质,使得储液腔体与外界气道环境是连通或半连通状态。为了方便运输和存储,传统的气溶胶发生装置都通过进气道硅胶密封塞和出气道硅胶密封塞来封堵整个装置,使得装置整体处于密封状态下。但是,由于储液腔体与进、出气道之间存在压力差,以及导液介质疏松多孔的特性,两边的压力会逐步平衡,导致雾化液从储液腔体内渗漏到进、出通道内,甚至渗漏到装置外面,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因此,现有技术有待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油芯分离的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旨在解决现有雾化器在运输或者存储时的漏液现象。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芯分离的雾化器,包括油杯、雾化芯及底座,所述油杯套设所述底座上端,所述油杯内设置有出气通道,所述底座设置有进气通道,所述雾化芯连通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出气通道,所述雾化芯开设有导油孔,其中,
6.所述油杯与所述底座之间还设置有挡油部件和密封部件,所述挡油部件可移动套设于所述出气通道外壁,所述密封部件固定贴合所述油杯内壁并与所述油杯形成密封储油腔;
7.所述底座于初始位置和使用位置之间可移动安装于所述油杯底部,所述雾化芯安装于所述进气通道内并穿过所述密封部件连接所述挡油部件,所述底座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挡油部件与所述密封部件抵接并密封所述导油孔,所述底座由初始位置移动至使用位置时,所述底座带动所述雾化芯向上移动,并推动所述挡油部件向上移动,所述导油孔穿出所述密封部件并与所述密封储油腔连通。
8.进一步地,所述密封部件包括固定座和密封套,所述固定座固定贴合所述油杯内壁,所述密封套安装于所述固定座上端并与所述油杯形成所述密封储油腔,所述固定座、密封套贯穿设置有活动通道供所述雾化芯移动。
9.进一步地,所述雾化芯包括雾化芯本体和外罩,所述外罩套设于所述雾化芯本体并设置有所述导油孔,所述挡油部件内壁设置有台阶,所述底座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导油孔处于所述活动通道内,所述底座由初始位置移动至使用位置时,所述外罩向上移动插入所述挡油部件内并与所述台阶抵接,以推动所述挡油部件向上移动,所述导油孔穿出所述活动通道与所述密封储油腔连通。
10.进一步地,所述油杯底部内壁间隔设置有第一扣位和第二扣位,所述底座设置有
卡扣,所述底座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卡扣与所述第一扣位配合固定,所述底座位于使用位置时,所述卡扣与所述第二扣位配合固定。
11.进一步地,所述挡油部件内壁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凸筋,所述挡油部件通过所述第一凸筋与所述出气通道外壁紧密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套于所述活动通道一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凸筋,所述外罩与所述第二凸筋紧密接触,所述密封套外壁设置有第三凸筋,所述密封套通过所述第三凸筋与所述油杯内壁紧密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内嵌有一对电极,所述电极通过引脚与所述雾化芯本体连接,所述外罩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底座于所述进气通道侧壁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引脚分别穿行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
14.进一步地,所述挡油部件采用硅胶材质的筒状结构。
1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如前所述的雾化器以及与雾化器底部连接的电池杆。
1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器,通过设置可移动的底座、雾化芯以及挡油部件,雾化器处于初始状态时,挡油部件与密封部件抵接并密封导油孔,将雾化芯与密封储油腔分离隔开,避免雾化器在运输或者存储过程中出现漏液等情况,保证抽吸口感,提升用户使用体验;需要使用雾化器时,移动底座,底座带动雾化芯向上移动,并推动挡油部件向上移动,导油孔穿出密封部件并与密封储油腔连通,使得雾化器处于可使用状态,可有效产生雾化气溶胶。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雾化器处于未使用状态时的剖面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雾化器处于可使用状态时的剖面示意图;
20.图3是图1中a的放大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雾化器的爆炸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挡油部件的剖面示意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密封部件的剖面示意图;
24.图7是本实用新型雾化芯与底座的安装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00
‑
雾化器,10
‑
油杯,11
‑
出气通道,12
‑
第一扣位,13
‑
第二扣位,20
‑
雾化芯,21
‑
导油孔,22
‑
雾化芯本体,23
‑
外罩,231
‑
第一通孔,30
‑
底座,31
‑
进气通道,32
‑
卡扣,33
‑
电极,34
‑
第二通孔,40
‑
挡油部件,41
‑
台阶,42
‑
第一凸筋,50
‑
密封部件,51
‑
固定座,52
‑
密封套,521
‑
第二凸筋,522
‑
第三凸筋,53
‑
活动通道,60
‑
密封储油腔。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31.请参考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芯分离的雾化器100,包括油杯10、雾化芯20及底座30,所述油杯10套设所述底座30上端,所述油杯10内设置有出气通道11,所述底座30设置有进气通道31,所述雾化芯20连通所述进气通道31和所述出气通道11,所述雾化芯20开设有导油孔21。
32.其中,所述油杯10与所述底座30之间还设置有挡油部件40和密封部件50,所述挡油部件40可移动套设于所述出气通道11外壁,所述密封部件50固定贴合所述油杯10内壁并与所述油杯10形成密封储油腔60,用于储存雾化液。所述雾化芯20加热雾化所述密封储油腔60内的雾化液以产生气溶胶,气体经所述进气通道31进入并带动气溶胶经所述出气通道11排出以供用户抽吸。
33.所述底座30于初始位置和使用位置之间可移动安装于所述油杯10底部,所述雾化芯20安装于所述进气通道31内并穿过所述密封部件50连接所述挡油部件40。
34.如图1所示,所述底座30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挡油部件40与所述密封部件50抵接并密封所述导油孔21,此时所述油杯10、密封部件50以及所述挡油部件40形成所述密封储油腔60,所述密封储油腔60为完全封闭的空腔,将所述雾化芯20与所述密封储油腔60分离隔开,因此,所述密封储油腔60内的雾化液无法接触所述雾化芯20,从而能够与避免所述雾化器100在运输或者存储过程中出现漏液、渗液等情况,保证抽吸口感,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35.如图2所示,当用户需要使用雾化器100时,将所述底座30由初始位置移动至使用位置,所述底座30带动所述雾化芯20向上移动,并推动所述挡油部件40向上移动与所述密封部件50分离,同时所述导油孔21穿出所述密封部件50并与所述密封储油腔60连通,所述密封储油腔60内的雾化液可经过所述导油孔21进入所述雾化芯20,此时所述雾化器100处于可使用状态,可有效产生雾化气溶胶。
36.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器100通过设置可移动的底座30、雾化芯20以及挡油部件40,利用按压所述底座30实现了所述雾化芯20与所述密封储油腔60的隔开或者导通状态,操作更加简单快捷,使用及更换方便。
37.进一步地,所述密封部件50包括固定座51和密封套52,所述固定座51固定贴合所述油杯10内壁,所述密封套52安装于所述固定座51上端并与所述油杯10形成所述密封储油腔60,所述固定座51、密封套52贯穿设置有活动通道53供所述雾化芯20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确保所述雾化芯20在轴向上的移动。
38.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套52设置有插杆(未图示),所述固定座51设置有插孔(未图示),所述插杆插入所述插孔内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套52和所述固定座51,便于安装和拆卸,稳定性好。
39.请参考图5和图7,所述雾化芯20包括雾化芯本体22和外罩23,所述外罩23套设于所述雾化芯本体22并设置有所述导油孔21,所述挡油部件40内壁设置有台阶4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芯本体22包括导油件以及缠绕于所述导油件上的发热件,所述密封储油腔60内的雾化液经所述导油孔21进入所述导油件内吸附,所述发热丝对所述导油件上的雾化液进行加热雾化,以产生气溶胶供用户抽吸。所述导油件可采用导油棉等材质,所述发热件可采用发热丝等。
40.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罩23可采用钢质,保证所述外罩23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避免发生变形而影响所述挡油部件40的轴向移动。
41.所述底座30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导油孔21处于所述活动通道53内,同时由于所述挡油部件40与所述密封部件50抵接,所述导油孔21与所述密封储油腔60完全隔离,避免雾化液与所述雾化芯20接触。
42.所述底座30由初始位置移动至使用位置时,所述外罩23向上移动插入所述挡油部件40内并与所述台阶41抵接,当所述外罩23继续向上移动可顶着所述挡油部件40向上移动,所述导油孔21向上穿出所述活动通道53与所述密封储油腔60连通,此时所述密封储油腔60的雾化液可以慢慢从两侧通过所述导油孔21进入到所述雾化芯20内部进行加热雾化。
43.优选地,所述外罩23向上移动至最高位置时与所述出气通道11的下端抵接,使得所述雾化芯20与所述出气通道11之间形成气流通道,进一步提高气体流通的密封性,防止气体外泄而影响抽吸量和抽吸口感。
44.请参考图1和图3,所述油杯10底部内壁间隔设置有第一扣位12和第二扣位13,所述底座30设置有卡扣32,所述底座30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卡扣32与所述第一扣位12配合固定,所述底座30位于使用位置时,所述卡扣32与所述第二扣位13配合固定。所述底座30与所述油杯10的连接方式简单,可靠性强,避免在运输或者储存过程中所述底座30发生偏移而发生漏液、渗液等情况。而且,用户需要使用所述雾化器100时,可以通过手指轻轻按压所述底座30使其由所述第一扣位12移动至所述第二扣位13,以切换所述雾化器100的使用状态,轻松快捷。
45.请继续参考图5,所述挡油部件40内壁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凸筋42,所述挡油部件40通过所述第一凸筋42与所述出气通道11外壁紧密连接,提高所述挡油部件40与所述出气通道11的连接稳定性以及密封性,同时使得所述挡油部件40能够在所述外罩23的作用下移动。
46.请参考图6,所述密封套52于所述活动通道53一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凸筋521,所述外罩23与所述第二凸筋521紧密接触,提高所述外罩23与所述密封套52的连接稳定性和密封性,同时使得所述外罩23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所述密封套52移动。所述密封套52外壁设置有第三凸筋522,所述密封套52通过所述第三凸筋522与所述油杯10内壁紧密连接,提高所述密封套52与所述油杯10的连接稳定性,密封效果好,防止所述密封储油腔60内的雾化液渗出,降低产品故障率。
47.请继续参考图7,所述底座30内嵌有一对电极33,所述电极33通过引脚(未图示)与
所述雾化芯本体22连接,所述外罩23设置有第一通孔231,所述底座30于所述进气通道31侧壁设置有第二通孔34,所述引脚分别穿行所述第一通孔231和所述第二通孔34,确保所述电极33与所述雾化芯本体22的电性连接,保证所述雾化器100的正常工作。
48.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挡油部件40采用硅胶材质的筒状结构,该结构密封性好,且可移动。当然地,所述挡油部件40也可以采用其它形状的结构,只要确保所述挡油部件4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出气通道11、所述外罩23的连通即可。
49.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器100的装配过程为:
50.将所述挡油部件40套于所述出气通道11外壁,将所述油杯10倒立或倾斜进行注液;
51.将所述密封套52与所述固定座51配合固定,然后安装于所述油杯10内,使得所述密封套52上端与所述挡油部件40抵接,形成所述密封储油腔60;
52.将所述外罩23套于所述雾化芯本体22外并安装于所述底座30的进气通道31内,然后将所述底座30装入所述油杯10底部的第一扣位12,所述挡油部件40密封所述导油孔21,完成装配,此时所述雾化器100处于未使用状态。该装配方式简单快捷,结构紧凑。
53.当用户需要使用所述雾化器100时,轻轻按压所述底座30使其由所述第一扣位12向上移动至所述第二扣位13,所述雾化芯本体22及所述外罩23向上移动,所述外罩23插入所述挡油部件40内并与所述台阶41抵接,进而推动所述挡油部件40向上移动,所述导油孔21向上移动与所述密封储油腔60连通,此时所述雾化器100处于可使用状态。该使用方式方便快捷,有效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5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如前所述的雾化器100以及与雾化器100底部连接的电池杆,所述电池杆给所述雾化器100提供电源。使用如前所述的雾化器100,避免所述雾化器100在运输或者存储过程中出现漏液、渗液等情况,保证抽吸口感,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5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