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医疗 专利正文
一种改进型眼科用视力康复练习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改进型眼科用视力康复练习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眼科领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进型眼科用视力康复练习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眼科治疗过程中,为了对视网膜功能进行矫正时,需要患者控制眼部进行移动眼珠圆周转向运动进行康复训练;现有技术中公开了部分眼科领域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其中申请号为cn201810579911.2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眼科用视力康复练习设备。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使圆周运动直径相同、能够使高度距离相同的眼科用视力康复练习设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眼科用视力康复练习设备,包括有躺板、支腿、支架、第一轴承座、转轴、摇柄、第一锥齿轮、第二轴承座、螺杆、螺母、第二锥齿轮、第一滑轨等;躺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支腿,躺板顶部的左侧连接有支架,支架的下部嵌入式安装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上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右端连接有摇柄。本发明的第一连接球做圆周运动能够使患者进行视力康复练习,第二连接球上下移动能够对患者的眼睛进行聚焦,且通过调节第三连接球转动直径的大小能够有效对患者的进行康复练习;现有技术中虽然通过多个连接球的往复圆周运动实现对患者的视力训练,但在使用时,由于往复运动的持续重复,容易使得患者注意力降低,导致视觉跟踪时出现肌肉记忆的重复化运动,影响到视觉康复效果,并且持续地躺伏影响到对肌肉的调动处理,使得只关注眼部运动的患者容易出现眼周单一肌肉的过度劳累。
3.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改进型眼科用视力康复练习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眼科用视力康复练习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由于往复运动的持续重复,容易使得患者注意力降低,导致视觉跟踪时出现肌肉记忆的重复化运动,影响到视觉康复效果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眼科用视力康复练习装置,包括活动区域座,所述活动区域座一侧连通有导线槽,所述导线槽一侧连通有观察框,所述观察框内腔顶部通过安装件固定安装有观察溶液框,所述观察溶液框内填充有溶液和眼动球,用于通过溶液流动带动眼动球随机移动进行视力追踪训练,所述观察框内腔两侧均设有侧向喷液组件,所述观察框底侧设有底部喷液组件,且侧向喷液组件和底部喷液组件均与观察溶液框一侧相连通,用于通过喷液带动溶液流体动力发生随机改变,所述侧向喷液组件和底部喷液组件一侧均活动连接有铰绳,且多个铰绳另一端之间连通有绑缚机构,用于通过绑缚机构运动随机控制喷液流动,所述绑缚机构底部固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滑动连接在活动区域座顶部,用于通过支撑人体运动进行随动调节。
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侧向喷液组件包括喷液挤压座,所述喷液挤压座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外侧壁套设有侧向喷液囊,且多个导线杆底部固
定连接有拉动座,所述拉动座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侧通过销轴铰接有传动块,所述传动块底部与其中一股铰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铰绳延伸至观察框底侧排线槽内,且多个导向杆外侧壁之间套设有喷液底座,所述喷液底座与侧向喷液囊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喷液底座固定安装在观察框内腔,所述侧向喷液囊一侧通过喷液管连通有侧向喷液柱,所述侧向喷液柱一侧连通有多个侧向喷液嘴,且侧向喷液柱和侧向喷液嘴均设于观察溶液框内腔。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底部喷液组件包括底侧喷液囊,所述底侧喷液囊顶部通过管路连通有底侧喷液嘴,且管路穿设于观察溶液框底部一侧,且底侧喷液嘴位于观察溶液框内腔,所述底侧喷液囊一侧固定连接有拉动块,所述拉动块一侧通过销轴铰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一侧通过连接块与对应位置铰绳一侧固定连接。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绑缚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绑缚罩,且两侧绑缚罩之间通过合页铰接,且绑缚罩为柔性构件,且两侧绑缚罩末端两端之间通过卡杆活动安装,所述绑缚罩外壁环绕排布嵌设有万向轴承,所述万向轴承内腔与铰绳一端固定连接。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绑缚罩外部与万向轴承一侧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横截面形状为u形,所述固定板内腔开设有穿设孔,且铰绳穿设于穿设孔内腔,且固定板一侧与穿设孔周向位置固定连接有多个抵接支辊,所述抵接支辊与铰绳一侧相贴合。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之间通过铰接件活动连接,所述支撑座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底部固定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与活动区域座顶部相贴合。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座顶部开设有支撑滑动槽,所述支撑滑动槽内腔可限位滑动连接有多个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顶部开设有限位孔,且铰绳穿设与限位孔内侧并向底部活动区域座排线槽延伸。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滑动槽和滑动块横截面形状均为t形。
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活动区域座与支撑机构两侧对应位置还固设有引导机构,所述引导机构包括引导固定座,所述引导固定座后侧传动安装有直线模组,所述直线模组固定安装在支撑座一侧,所述引导固定座内腔传动连接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外侧壁转动连接有侧向引导轮,且侧向引导轮外壁与自支撑机构延伸出的铰绳相套设,所述铰接杆外侧壁与多个侧向引导轮之间套设有应力吸收件,所述应力吸收件两端分别与侧向引导轮一侧对应位置相贴合。
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引导机构还包括多个底部引导轮,所述底部引导轮与侧向引导轮延伸出的铰绳传动卷绕并引入活动区域座底部排线槽内,多个所述侧向引导轮之间连通有滑板,所述滑板滑动连接在活动区域座顶部开设的滑槽内,且滑槽末端与活动区域座内腔排线槽相连通。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中,当患者通过对绑缚机构和支撑机构穿戴进行铰绳的联动挂接,能够通过眼球不同位置的眼动球进行眼球的跟踪训练,患者能够通过自身的移动偏移拉动绑缚机构带动支撑机构拉动对应位置的铰绳,铰绳在被拉动后随动拉动侧向喷液组件和底侧喷液组件向观察溶液框内进行随机注液,注入的溶液能够改变观察溶液框内的溶液流体动力
方向,从而能够带动内侧眼动球的运动方向发生随机变化,且眼动球的运动变化随着持续运动的患者能够进行多方位的随机线性运动,一方便通过液体缓冲流动的眼动球能够满足视觉恢复训练的跟随需要,另一方面提高眼部训练的趣味性,提高视觉跟踪训练的注意力和可持续性,进一步提高眼部视觉康复效果,避免长时间躺伏对患者带来的不适感。
16.2.本发明中,通过设计的铰绳,铰绳通过前端的带动能够带动末端的拉动座和顶部导向杆移动,导向杆移动能够拉动顶部喷液挤压座向下移动挤压侧向喷液囊,侧向喷液囊在受力压缩后能够将内部溶液通过喷液管向侧向喷液柱喷液,溶液通过一侧多个侧向喷液嘴喷出,铰绳移动拉动连接块和传动座以及后侧拉动块移动时,拉动块能够带动底侧喷液囊进行展开,此时底侧喷液囊在负压作用下抽取观察溶液框内填充溶液,使得溶液发生反向作用变化,根据不同受力方向拉动的效果,对应传动的铰绳能够适应性地调整对应位置侧向喷液组件和底部喷液组件向观察溶液框内进行喷液或吸液的调整,继而能够实现溶液在观察溶液框内流动方向的随机变化,满足康复训练的跟踪观察需要。
17.3.本发明中,绑缚罩通过跟随患者的运动拉动该侧位置连接的万向轴承和铰绳移动,抵接支辊将铰绳引导轴自底侧限位块引出后延伸至一侧引导机构内,进而能够通过多轴设置的铰绳和万向轴承实现对患者运动过程的充分受力,满足观察溶液框的调节拉动需要,同时绑缚罩通过铰绳传动套设的支撑座和支撑腿以及滑轮能够实现对患者外部的支撑抵接,满足运动能力受损患者的初步移动调整。
18.4.本发明中,铰绳通过限位块一侧限位孔引出后,能够引入一侧侧向引导轮内,同时铰绳在大角度移动产生偏转拉力时,能够通过侧向引导轮配合的应力吸收件的位移实现拉扯弹力吸收,避免过度运动导致铰绳的拉扯缠绕,同时后侧直线模组能够通过调节引导固定座的高度适应不同患者的穿戴高度,满足拉动铰绳的穿戴效果,并且底侧底部引导轮能够通过滑板在滑槽内装配,减少铰绳运动过程中与设备的拉扯摩擦,进一步提高传动耐用寿命。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爆炸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绑缚机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绑缚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侧向喷液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侧向喷液组件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引导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的底部引导轮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的底部喷液组件结构示意图。
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活动区域座;2、支撑机构;201、支撑座;202、支撑滑动槽;203、滑动块;204、限位块;205、支撑腿;206、滑轮;207、铰接件;3、绑缚机构;301、绑缚罩;302、卡杆;303、固定板;304、万向轴承;305、抵接支辊;4、引导机构;401、引导固定座;402、铰接杆;403、侧向引导轮;404、应力吸收件;405、直线模组;406、底部引导轮;407、滑板;5、导线槽;6、观察框;7、侧
向喷液组件;701、喷液挤压座;702、侧向喷液囊;703、喷液底座;704、导向杆;705、拉动座;706、固定块;707、传动块;708、喷液管;709、侧向喷液柱;710、侧向喷液嘴;8、底部喷液组件;801、底侧喷液囊;802、拉动块;803、转动座;804、连接块;805、底侧喷液嘴;9、眼动球;10、铰绳;11、观察溶液框。
具体实施方式
21.请参阅图1-9,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眼科用视力康复练习装置,包括活动区域座1,所述活动区域座1一侧连通有导线槽5,所述导线槽5一侧连通有观察框6,所述观察框6内腔顶部通过安装件固定安装有观察溶液框11,所述观察溶液框11内填充有溶液和眼动球9,用于通过溶液流动带动眼动球9随机移动进行视力追踪训练,所述观察框6内腔两侧均设有侧向喷液组件7,所述观察框6底侧设有底部喷液组件8,且侧向喷液组件7和底部喷液组件8均与观察溶液框11一侧相连通,用于通过喷液带动溶液流体动力发生随机改变,所述侧向喷液组件7和底部喷液组件8一侧均活动连接有铰绳10,且多个铰绳10另一端之间连通有绑缚机构3,用于通过绑缚机构3运动随机控制喷液流动,所述绑缚机构3底部固设有支撑机构2,所述支撑机构2滑动连接在活动区域座1顶部,用于通过支撑人体运动进行随动调节。
22.实施方式具体为:当患者对眼部进行康复训练时,能够给通过对绑缚机构3和支撑机构2穿戴进行铰绳10的联动挂接,并且在与观察溶液框11正视时,能够通过眼球不同位置的眼动球9进行眼球的跟踪训练,同时在进行跟踪训练时,患者能够通过自身的移动偏移拉动绑缚机构3带动支撑机构2拉动对应位置的铰绳10,铰绳10在被拉动后随动拉动侧向喷液组件7和底侧喷液组件向观察溶液框11内进行随机注液,注入的溶液能够改变观察溶液框11内的溶液流体动力方向,从而能够带动内侧眼动球9的运动方向发生随机变化,且眼动球9的运动变化随着持续运动的患者能够进行多方位的随机线性运动,进一步提高眼部视觉康复效果,避免长时间躺伏对患者带来的不适感,同时通过患者在活动区域座1内的活动运动提高其自身免疫能力提高和健康心理状态的建立。
23.请参阅图2、5-6、9所述侧向喷液组件7包括喷液挤压座701,所述喷液挤压座701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导向杆704,所述导向杆704外侧壁套设有侧向喷液囊702,且多个导线杆底部固定连接有拉动座705,所述拉动座705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06,所述固定块706一侧通过销轴铰接有传动块707,所述传动块707底部与其中一股铰绳1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铰绳10延伸至观察框6底侧排线槽内,且多个导向杆704外侧壁之间套设有喷液底座703,所述喷液底座703与侧向喷液囊702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喷液底座703固定安装在观察框6内腔,所述侧向喷液囊702一侧通过喷液管708连通有侧向喷液柱709,所述侧向喷液柱709一侧连通有多个侧向喷液嘴710,且侧向喷液柱709和侧向喷液嘴710均设于观察溶液框11内腔,所述底部喷液组件8包括底侧喷液囊801,所述底侧喷液囊801顶部通过管路连通有底侧喷液嘴805,且管路穿设于观察溶液框11底部一侧,且底侧喷液嘴805位于观察溶液框11内腔,所述底侧喷液囊801一侧固定连接有拉动块802,所述拉动块802一侧通过销轴铰接有转动座803,所述转动座803一侧通过连接块804与对应位置铰绳10一侧固定连接;实施方式具体为:铰绳10通过前端的带动能够拉动末端连接的连接块804和拉动座705,铰绳10在拉动传动块707时能够同步拉动固定块706并带动拉动座705和顶部导向杆
704移动,导向杆704移动能够拉动顶部喷液挤压座701向下移动,喷液挤压座701向下移动能够挤压侧向喷液囊702,侧向喷液囊702在受力压缩后能够通过喷液管708向侧向喷液柱709喷液,溶液通过一侧多个侧向喷液嘴710喷出,通过喷液挤压座701和喷液底座703的挤压配合实现对侧向喷液囊702的挤压喷液,相较于底侧喷液囊801的自展开喷液具有更高的安全性,避免轴向位移空间的增大导致侧向喷液囊702在过分拉动时损毁并且铰绳10移动拉动连接块804和传动座以及后侧拉动块802移动时,拉动块802能够带动底侧喷液囊801进行展开,此时底侧喷液囊801在负压作用下抽取观察溶液框11内填充溶液,使得溶液发生反向作用变化,根据不同受力方向拉动的效果,对应传动的铰绳10能够适应性地调整对应位置侧向喷液组件7和底部喷液组件8向观察溶液框11内进行喷液或吸液的调整,进行跟踪观察的调整处理;其中,为了避免溶液因反复运动产生气泡,溶液可选用抗起泡能力高的透明胶质液或水质液,并且能够通过在观察溶液框11底侧装配超声波除泡仪实现观察溶液框11的长效使用,并且能够在后侧设有连通泵进行冲洗操作,同时优选的眼动球9可选用颜色不同的led灯球,提高追踪定位效果。
24.请参阅图1-4,所述绑缚机构3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绑缚罩301,且两侧绑缚罩301之间通过合页铰接,且绑缚罩301为柔性构件,且两侧绑缚罩301末端两端之间通过卡杆302活动安装,所述绑缚罩301外壁环绕排布嵌设有万向轴承304,所述万向轴承304内腔与铰绳10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绑缚罩301外部与万向轴承304一侧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03,所述固定板303横截面形状为u形,所述固定板303内腔开设有穿设孔,且铰绳10穿设于穿设孔内腔,且固定板303一侧与穿设孔周向位置固定连接有多个抵接支辊305,所述抵接支辊305与铰绳10一侧相贴合,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支撑座201,所述支撑座201之间通过铰接件207活动连接,所述支撑座201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腿205,所述支撑腿205底部固定连接有滑轮206,所述滑轮206与活动区域座1顶部相贴合,所述支撑座201顶部开设有支撑滑动槽202,所述支撑滑动槽202内腔可限位滑动连接有多个滑动块203,所述滑动块203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04,所述限位块204顶部开设有限位孔,且铰绳10穿设与限位孔内侧并向底部活动区域座1排线槽延伸,所述支撑滑动槽202和滑动块203横截面形状均为t形;实施方式具体为:绑缚罩301能够通过合页打开后套设在患者腰部或胸部,并通过跟随患者的运动拉动该侧位置连接的万向轴承304和铰绳10移动,万向轴承304能够提高铰绳10移动的角度调节适应能力,并且铰绳10能够在移动时与外侧固定板303一侧的抵接支辊305抵接,抵接支辊305将铰绳10引导轴自底侧限位块204引出后延伸至一侧引导机构4内,进而能够通过多轴设置的铰绳10和万向轴承304实现对患者运动过程的充分受力,满足观察溶液框11的调节拉动需要,并且柔性地绑缚罩301以及活动区域座1能够避免患者运动时发生损坏,同时绑缚罩301通过铰绳10传动套设的支撑座201和支撑腿205以及滑轮206能够实现对患者外部的支撑抵接,满足运动能力受损患者的初步移动调整,并且通过滑动块203外部滚珠在支撑滑动槽202内的可限位调节满足对入线角度的调节限位支撑,避免滑动块203的多度移动影响到铰绳10的拉力调节,满足固定调节需要。
25.请参阅图1、7-8,所述活动区域座1与支撑机构2两侧对应位置还固设有引导机构4,所述引导机构4包括引导固定座401,所述引导固定座401后侧传动安装有直线模组405,所述直线模组405固定安装在支撑座201一侧,所述引导固定座401内腔传动连接有铰接杆
402,所述铰接杆402外侧壁转动连接有侧向引导轮403,且侧向引导轮403外壁与自支撑机构2延伸出的铰绳10相套设,所述铰接杆402外侧壁与多个侧向引导轮403之间套设有应力吸收件404,所述应力吸收件404两端分别与侧向引导轮403一侧对应位置相贴合,所述引导机构4还包括多个底部引导轮406,所述底部引导轮406与侧向引导轮403延伸出的铰绳10传动卷绕并引入活动区域座1底部排线槽内,多个所述侧向引导轮403之间连通有滑板407,所述滑板407滑动连接在活动区域座1顶部开设的滑槽内,且滑槽末端与活动区域座1内腔排线槽相连通;实施方式具体为:铰绳10通过限位块204一侧限位孔引出后,能够引入一侧侧向引导轮403内,同时铰绳10在大角度移动产生偏转拉力时,能够通过侧向引导轮403配合的应力吸收件404的位移实现拉扯弹力吸收,避免过度运动导致铰绳10的拉扯缠绕,同时后侧直线模组405能够通过调节引导固定座401的高度适应不同患者的穿戴高度,满足拉动铰绳10的穿戴效果,并且底侧底部引导轮406能够通过滑板407在滑槽内装配,实现对入线的铰绳10的拉力适应,并且在排线槽弯折处,也设有相应的降低摩擦的引导辊或轮,提高铰绳10传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铰绳10运动过程中与设备的拉扯摩擦,进一步提高传动耐用寿命。
26.工作原理:当患者对眼部进行康复训练时,能够给通过对绑缚机构3和支撑机构2穿戴进行铰绳10的联动挂接,并且在与观察溶液框11正视时,能够通过眼球不同位置的眼动球9进行眼球的跟踪训练,绑缚罩301能够通过合页打开后套设在患者腰部或胸部,并通过跟随患者的运动拉动该侧位置连接的万向轴承304和铰绳10移动,万向轴承304能够提高铰绳10移动的角度调节适应能力,并且铰绳10能够在移动时与外侧固定板303一侧的抵接支辊305抵接,抵接支辊305将铰绳10引导轴自底侧限位块204引出后延伸至一侧引导机构4内,铰绳10通过限位块204一侧限位孔引出后,能够引入一侧侧向引导轮403内;在进行跟踪训练时,患者能够通过自身的移动偏移拉动绑缚机构3带动支撑机构2拉动对应位置的铰绳10,铰绳10在被拉动后随动拉动侧向喷液组件7和底侧喷液组件向观察溶液框11内进行随机注液,铰绳10通过前端的带动能够拉动末端连接的连接块804和拉动座705,铰绳10在拉动传动块707时能够同步拉动固定块706并带动拉动座705和顶部导向杆704移动,导向杆704移动能够拉动顶部喷液挤压座701向下移动,喷液挤压座701向下移动能够挤压侧向喷液囊702,侧向喷液囊702在受力压缩后能够通过喷液管708向侧向喷液柱709喷液,溶液通过一侧多个侧向喷液嘴710喷出,通过喷液挤压座701和喷液底座703的挤压配合实现对侧向喷液囊702的挤压喷液,相较于底侧喷液囊801的自展开喷液具有更高的安全性,避免轴向位移空间的增大导致侧向喷液囊702在过分拉动时损毁并且铰绳10移动拉动连接块804和传动座以及后侧拉动块802移动时,拉动块802能够带动底侧喷液囊801进行展开,此时底侧喷液囊801在负压作用下抽取观察溶液框11内填充溶液,使得溶液发生反向作用变化,注入的溶液能够改变观察溶液框11内的溶液流体动力方向,带动眼动球9的运动方向发生随机变化,且眼动球9的运动变化随着持续运动的患者能够进行多方位的随机线性运动,训练完成后,脱除绑缚罩301和支撑座201,训练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