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医疗 专利正文
适用于经动脉给药的改良式一次性使用持续输液泵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适用于经动脉给药的改良式一次性使用持续输液泵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持续输液泵,具体来说,是一种适用于经动脉给药的改良式一次性使用持续输液泵。


背景技术:

2.一次性使用持续输液泵是一种轻质的微型医疗器械,它利用一个弹性贮药囊输注药液。当药液充满贮药囊时,会在持续内压即弹性收缩力的作用下,以产品标示的流速均匀、定量输注药液。
3.氟尿嘧啶(5-fu)是常用的抗肿瘤化疗药物,主要应用于肠癌及肝癌等消化道肿瘤。由于其进入血浆后的半衰期为10-20分钟,需采用持续高浓度缓慢给药,持续输注的时间一般为48小时。利用此一次性使用持续输液泵,5-fu可以长时间缓慢输注,由于其使用方便,临床上最常以静脉给药的方式将之用于肿瘤的全身化疗。经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haic)是治疗肝癌的方法之一。在完成肝动脉插管术后,留置导管于肝动脉处,再通过导管持续输注化疗药物。采用的化疗方案中的常用药即为5-fu,一般需要持续输注24至48小时,也是通过一次性使用持续输液泵给药的,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输液泵以5ml/h的速度将5-fu输入人体。
4.但是在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使用过程中,现有的一次性持续输液泵输注的速度不太稳定,随着贮药囊中的药量逐渐减少,输注的速度会逐渐减慢。不仅导致患者用药时间延长,还有可能影响药物的疗效。主要原因是用药后期贮药囊的弹性收缩力不够。在静脉给药时,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中心静脉压为5-12cmh2o,而平均动脉压为70-102mmhg,是静脉压的十倍左右,如果患者合并高血压,动脉压力会更高。随着弹性贮药囊中药量的减少,它的弹性收缩力减弱,不足以在抵抗较高的动脉压力后仍以5ml/h的速度持续给药。
5.综上,现有的一次性持续输液泵在实施动脉注药时,由于弹性贮药囊弹性收缩力减弱,不足以在抵抗较高的动脉压力下维持稳定的注药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经动脉给药的改良式一次性使用持续输液泵,解决持续输液泵经动脉给药时速度不稳定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8.一种适用于经动脉给药的改良式一次性使用持续输液泵,包括瓶体1、注药连接管4、注气连接管3、弹性贮药囊2;所述注药连接管4一端伸入所述弹性贮药囊2,并通过管壁的开孔与所述弹性贮药囊2连通,另一端用于与动脉导管连接;所述弹性贮药囊2连同注药连接管4的一端置于所述瓶体1内;所述注气连接管3一端伸入所述瓶体1内,另一端用于与压力气源连接;所述瓶体1入口处与注药连接管4和注气连接管3形成密封。
9.优选的,还包括连接帽5,所述连接帽5安装于瓶体的瓶口处;所述注药连接管4、注气连接管3密封式地穿过所述连接帽5。
10.优选的,所述注气连接管3的所述另一端设有单向阀门。
11.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气源通过空气针与所述单向阀门连接。
12.优选的,所述瓶体1上部呈锥台形,下部呈圆筒形。
1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帽5呈圆柱形,并与所述瓶体1的锥台形部位连接。
14.优选的,所述瓶体1为密闭亚克力瓶体。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现有的一次性使用持续输液泵基础上,增加一个向弹性贮液囊外推注空气以保持输液速度的单向阀门注气管,通过注气管向密闭的瓶内注气增加贮液囊外压力,恢复因贮液囊内液体量减少而下降的囊内压力,保持输液速度的稳定,从而保证在经动脉给药时,化疗药物可以持续、匀速、定量的输入人体,使药物的使用更精确、更安全。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经动脉给药的改良式一次性使用持续输液泵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瓶体,2.弹性贮药囊,3.注气连接管,4.注药连接管,5.连接帽。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9.参见图1,一种适用于经动脉给药的改良式一次性使用持续输液泵,包括瓶体1、注药连接管4、注气连接管3、弹性贮药囊2;所述注药连接管4一端伸入所述弹性贮药囊2,并通过管壁的开孔与所述弹性贮药囊2连通,另一端用于与动脉导管连接;所述弹性贮药囊2连同注药连接管4的一端置于所述瓶体1内;所述注气连接管3一端伸入所述瓶体1内,另一端用于与压力气源连接;所述瓶体1入口处与注药连接管4和注气连接管3形成密封。
20.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还包括连接帽5,所述连接帽5安装于瓶体的瓶口处;所述注药连接管4、注气连接管3密封式地穿过所述连接帽5。
21.在此实施例中,所述注气连接管3的所述另一端设有单向阀门,压力气源通过空气针与所述单向阀门连接。可实现单向注气加压。
22.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瓶体1上部呈锥台形,下部呈圆筒形。
23.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连接帽5呈圆柱形,并与所述瓶体1的锥台形部位连接。
24.在此实施例中,所述瓶体1为密闭亚克力瓶体。
25.具体来说,整个装置的瓶体1长度约为15cm,附带一根注药连接管4及一根注气连接管1。弹性贮药囊2连接注药连接管4,药液由此注入,并通过此注药连接管4连接动脉导管,药液由此输入患者体内。配有单向阀门的注气连接管3可连接空气针,将空气注入瓶体1,注入的空气量根据输液速度随时调整,单向阀门的设计可避免漏气。连接帽5起到连接注气管3、注药管4和亚克力瓶体1的作用。
26.本实施例对现有输液泵做了一定的改良,主要是将贮药囊外的空瓶设计成密闭式,并增加一个注气管。当弹性贮药囊的回缩力足以将药液稳定输出的情况下,通过定时注入空气,保持瓶体内的压力稳定;随着药液的减少,当回缩力不足以将药液稳定输出的情况
下,通过注气管增加空气的注入,利用外力对贮药囊的挤压,将药液推出,从而最大可能降低输液速度的误差,既保证了药物的时效性,又不增加患者因输液时间延长而遭受的痛苦。
27.继续参见图1,1为密闭亚克力瓶体,其内包含弹性贮药囊及注气管,密闭的设计可以保证瓶内气压的平衡、避免漏气;2为弹性贮药囊,药液注入后,弹性贮药囊的弹性回缩力可将药液通过输液管道输入人体;3为单向阀门注气连接管,可连接空针,大小的设计和医用空针直径匹配,方便插入空针注入空气,注入的空气可根据弹性贮药囊的走速来决定,单向阀门的设计避免了漏气;4为注药连接管,药液由此注入弹性贮药囊,再由此连接动脉导管,将药液注入人体;5为连接帽,将单向阀门注气连接管、注药连接管与密闭亚克力瓶体连接起来,并保持连接口的完全密闭不漏气。
28.具体进行使用时,以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为例,手术医师在介入手术室完成肝动脉置管后,患者返回病房开始接受化疗药物的输注,化疗药方案由医师制定,根据方案的不同,5-fu输注的时间由24小时到48小时不等。方案确定后,配置好输注的化疗药物并通过注药连接管将药液注入弹性贮药囊。随后,将注药连接管连接至肝动脉导管,弹性贮药囊通过自身弹性回缩力以相对固定速度将药液注入人体。如果输注的速度为5ml/h,每一小时通过单向阀门注气连接管注入5ml空气,以保证瓶体内压力平衡。由病房护士每小时观察注液速度,如果发现输注的速度减慢,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空气注入量,通过增加瓶体内的压力,挤压弹性贮药囊,从而加快药物输注速度,尽可能在设定时间内完成药物的输注。药物输注完成后,整体拔除肝动脉导管及输液泵。
29.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或改进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