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医疗 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婴儿拉拉裤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新型婴儿拉拉裤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卫生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婴儿拉拉裤。


背景技术:

2.拉拉裤是用作纸尿裤和一般内裤的过渡物,是专为学步期的婴幼儿而设计的,其采用360度弹力腰围结构,非常适用于开始会翻身、独坐、学爬、或者学步的好动宝宝,无论宝宝怎么动,都能轻松穿脱。
3.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10221614.8公开了现有拉拉裤的一般结构,包括吸收主体和外覆盖层,吸收主体具有透液性面层、不透液性底层以及吸收芯,外覆盖层为包裹弹性伸缩部件的两层非织造布且接合在吸收主体的不透液性底层的远离吸收芯的一侧,具有前、后腰围区域以及裆部区域,前、后腰围区域在其相对的横向侧边封接在一起形成侧边封合部,沿前、后腰围区域分别设置有腰围弹性伸缩部件,在侧边封合部所在区域的外覆盖层的两层非织造布之间没有热熔胶接合层,弹性伸缩部件以拉伸状态接合在外覆盖层的除侧边封合部所在区域之外的两层非织造布之间。当拉拉裤使用后,为了保证丢弃时婴儿的排泄物不会弄的到处都是,通常会在前腰围部外表面中部或后腰围部外表面中部上设置抛弃贴,将拉拉裤卷起来后拉开抛弃贴即可起到粘接固定作用,使拉拉裤不会散开,从而防止排泄物外漏。
4.但是婴幼儿活泼好动,在穿戴过程中可能触碰到抛弃贴,误打开抛弃贴,或者抛弃贴不小心粘附到其它物体表面,导致粘合力减弱,在丢弃拉拉裤时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5.因此,针对以上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婴儿拉拉裤,解决现有拉拉裤抛弃贴易被误打开的问题。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7.一种新型婴儿拉拉裤,包括吸收体和设置在吸收体外的外衣物层,所述外衣物层分为对应人体前腰的前腰围、对应人体胯部的裆部区、对应人体后腰的后腰围,定义吸收体具有沿着其长度方向的纵向和沿着其宽度方向的横向,所述前腰围上设有与吸收体连接的第一连接区,所述后腰围上设有与吸收体连接的第二连接区,所述外衣物层由外无纺布层和内无纺布层复合而成,所述前腰围和后腰围上设有弹性橡筋,所述弹性橡筋设于外无纺布层和内无纺布层之间,所述弹性橡筋分为第一橡筋区和第二橡筋区,所述第一橡筋区设于第一连接区和第二连接区的横向两侧,所述第二橡筋区设于吸收体的纵向两端,所述外无纺布层和内无纺布层之间设有抛弃贴,所述抛弃贴设于第一连接区或第二连接区的正下方,所述外无纺布层对应抛弃贴位置设有易撕线。
8.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吸收体由上到下依次包括亲肤层、导流层、吸收芯和防漏底层,所述内无纺布层与防漏底层相连接。
9.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亲肤层包括聚乳酸无纺布和设于聚乳酸无纺布下方的竹纤维
无纺布。
10.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亲肤层上设有下渗孔,所述下渗孔贯穿聚乳酸无纺布和竹纤维无纺布
11.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易撕线的数量为1~6条。
12.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抛弃贴折叠后呈z字形设于前腰围或后腰围上。
13.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将抛弃贴设于前腰围或后腰围的外无纺布层里面,避免了拉拉裤穿戴过程中抛弃贴被误打开情况的发生,当使用后的拉拉裤卷起来后,只需要撕开易撕线,掏出抛弃贴即可起到粘接固定作用,方便简单。吸收体结构中的面层直接与婴幼儿皮肤相接触,本申请将亲肤层设置为聚乳酸无纺布和竹纤维无纺布的复合结构,聚乳酸无纺布手感柔软、透气,可以提高婴幼儿的穿着舒适度,而且聚乳酸纤维表面存在分子链较短的聚乳酸分子,使聚乳酸无纺布表面的ph值呈现弱酸性,接近于婴幼儿皮肤的ph值(4.5~6.5),温和不刺激,抑制微生物的滋生,帮助婴幼儿隔离细菌的侵害;竹纤维无纺布则具有抗菌除臭、吸湿透气的功能,增强拉拉裤的透气性和抗菌性,减少红疹的发生概率。进一步,在亲肤层上设置下渗孔,使得尿液可以快速的下渗导入吸收芯中,保持亲肤层的干爽性、舒适性。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实施例中吸收体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实施例中抛弃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
21.参考图1至图4,一种新型婴儿拉拉裤,包括吸收体1和设置在吸收体外的外衣物层,所述外衣物层分为对应人体前腰的前腰围2、对应人体胯部的裆部区3、对应人体后腰的后腰围4,定义吸收体1具有沿着其长度方向的纵向和沿着其宽度方向的横向,所述前腰围2的横向两侧分别与后腰围4的横向两侧连接形成封闭结构,所述前腰围2上设有与吸收体1连接的第一连接区5,所述后腰围4上设有与吸收体1连接的第二连接区6,所述外衣物层由外无纺布层7和内无纺布层8复合而成,所述前腰围2和后腰围4上设有弹性橡筋9,所述弹性橡筋9设于外无纺布层7和内无纺布层8之间,所述弹性橡筋9分为第一橡筋区91和第二橡筋区92,所述第一橡筋区91设于第一连接区5和第二连接区6的横向两侧,所述第二橡筋区92设于吸收体1的纵向两端,所述外无纺布层7和内无纺布层8之间设有抛弃贴10,所述抛弃贴10位于第二连接区6的正下方,所述抛弃贴折叠后呈z字形,通过热熔胶粘附于内无纺布层8的外表面,所述外无纺布层7对应抛弃贴10位置设有易撕线11,所述易撕线11的数量为4条,依次首尾衔接形成矩形。
22.所述吸收体1由上到下依次包括亲肤层、导流层12、吸收芯13和防漏底层14,所述防漏底层14为pe透气膜,所述内无纺布层8与防漏底层14相连接,所述亲肤层包括聚乳酸无
纺布15和设于聚乳酸无纺布15下方的竹纤维无纺布16,所述亲肤层上设有下渗孔17,所述下渗孔17贯穿聚乳酸无纺布15和竹纤维无纺布16。
23.所述抛弃贴采用魔术勾形式,使用时将抛弃贴一端的魔术勾粘接在拉拉裤的底层即可。所述抛弃贴也可以设置在前腰围上,具体位置在第一连接正下方的内无纺布层和外无纺布层之间。
24.使用时,尿液通过下渗孔传导至导流层,保持亲肤层的干爽性、舒适性,再通过导流层的扩散,最终被吸收芯快速、均匀地吸收。亲肤层中的聚乳酸无纺布手感柔软、透气,可以提高婴幼儿的穿着舒适度,而且聚乳酸无纺布表面的ph值接近于婴幼儿皮肤的ph值(4.5~6.5),温和不刺激,抑制微生物的滋生;亲肤层中的竹纤维无纺具有抗菌除臭、吸湿透气的功能,增强拉拉裤的透气性和抗菌性,减少红疹的发生概率。当使用后的拉拉裤卷起来后,撕开易撕线,掏出抛弃贴即可起到粘接固定作用,使拉拉裤不会散开。
25.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婴儿拉拉裤,包括吸收体和设置在吸收体外的外衣物层,所述外衣物层分为对应人体前腰的前腰围、对应人体胯部的裆部区、对应人体后腰的后腰围,定义吸收体具有沿着其长度方向的纵向和沿着其宽度方向的横向,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腰围上设有与吸收体连接的第一连接区,所述后腰围上设有与吸收体连接的第二连接区,所述外衣物层由外无纺布层和内无纺布层复合而成,所述前腰围和后腰围上设有弹性橡筋,所述弹性橡筋设于外无纺布层和内无纺布层之间,所述弹性橡筋分为第一橡筋区和第二橡筋区,所述第一橡筋区设于第一连接区和第二连接区的横向两侧,所述第二橡筋区设于吸收体的纵向两端,所述外无纺布层和内无纺布层之间设有抛弃贴,所述抛弃贴位于第一连接区或第二连接区的正下方,所述外无纺布层对应抛弃贴位置设有易撕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婴儿拉拉裤,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体由上到下依次包括亲肤层、导流层、吸收芯和防漏底层,所述内无纺布层与防漏底层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婴儿拉拉裤,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肤层包括聚乳酸无纺布和设于聚乳酸无纺布下方的竹纤维无纺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婴儿拉拉裤,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肤层上设有下渗孔,所述下渗孔贯穿聚乳酸无纺布和竹纤维无纺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婴儿拉拉裤,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撕线的数量为1~6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婴儿拉拉裤,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弃贴折叠后呈z字形设于前腰围或后腰围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卫生用品领域,提供一种新型婴儿拉拉裤,包括吸收体和设置在吸收体外的外衣物层,所述外衣物层分为对应人体前腰的前腰围、对应人体胯部的裆部区、对应人体后腰的后腰围,所述前腰围上设有与吸收体连接的第一连接区,所述后腰围上设有与吸收体连接的第二连接区,所述外衣物层由外无纺布层和内无纺布层复合而成,所述外无纺布层和内无纺布层之间设有抛弃贴,所述抛弃贴位于第一连接区或第二连接区的正下方,所述外无纺布层对应抛弃贴位置设有易撕线。其解决了现有拉拉裤抛弃贴易被误打开的问题。贴易被误打开的问题。贴易被误打开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高亨瑶 陈淑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31
技术公布日:202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