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医疗 专利正文
一种消化内科内镜固定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消化内科内镜固定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化内科内镜固定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消化内科内镜是经消化道直接获取图像或经附带超声及x线的设备获取消化道及消化器官的超声或x线影像,以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一组设备,消化内镜对消化道早期肿瘤及胆管、胰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可直接观察消化道管壁结构改变;对微小黏膜病变可通过光学放大、镜下染色等显示病变细微结构改变;经附带激光共聚焦装置可获取消化道黏膜的显微结构而直接观察黏膜的病理变化;经附带超声扫查探头可诊断消化道管壁病变大小、组织来源、侵犯深度,同时可获得更加清晰的胆道、胰腺等消化器官的超声影像;借助x线造影可获得胆管、胰管的放射影像以诊断胆道、胰腺疾病。
3.现有的消化内科内镜固定支撑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虽然可以缓解医生手部疲劳,辅助医生操作,但灵活性差,且固定不便,给使用带来不便,影响使用效果,另外现有的消化内科内镜固定支撑装置大多直接放置在桌面上,在不使用时容易受灰尘侵蚀,且放置时容易与其他物品发生碰撞,导致装置受到伤害,实用性差,因此需要一种消化内科内镜固定支撑装置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消化内科内镜固定支撑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消化内科内镜固定支撑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虽然可以缓解医生手部疲劳,辅助医生操作,但灵活性差,且固定不便,给使用带来不便,影响使用效果,另外现有的消化内科内镜固定支撑装置大多直接放置在桌面上,在不使用时容易受灰尘侵蚀,且放置时容易与其他物品发生碰撞,导致装置受到伤害,实用性差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消化内科内镜固定支撑装置,包括机体、收纳腔和固定座,所述机体底部两侧设置有行走轮,所述机体一侧壁上设置有推把,所述机体另一侧壁上设置有检修门,所述机体内成型有所述收纳腔,所述机体上端一侧设置有盖板,所述收纳腔内设置有电动推杆二,所述电动推杆二上端设置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上端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端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设置有滑座,所述滑座上端设置有电动推杆一,所述电动推杆一上端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一端设置有所述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一侧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座上下两侧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贯穿所述固定座,所述螺纹杆一端设置有夹板。
8.进一步的,所述行走轮与所述机体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推把与所述机体通过螺栓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所述推把推动所述机体,使所述机体在所述行
走轮的作用下移动,移动性好。
10.进一步的,所述检修门与所述机体通过卡槽连接,所述盖板与所述机体滑动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检修门便于对所述机体进行维修,所述盖板可以对所述收纳腔进行密封保护,避免灰尘侵蚀装置。
12.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推杆二与所述机体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旋转座与所述电动推杆二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支撑座与所述旋转座通过螺栓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所述电动推杆二推动所述支撑座升降,所述旋转座可以使所述支撑座转动,提高装置的灵活性。
14.进一步的,所述滑轨与所述支撑座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滑座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一与所述滑座通过螺栓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所述滑座沿着所述滑轨带动,从而带动所述电动推杆一横向移动。
16.进一步的,所述横杆与所述电动推杆一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横杆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固定座通过螺纹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所述横杆和所述固定座根据使用需求任意调节角度,提高装置的灵活性。
18.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与所述固定座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夹板与所述螺纹杆通过轴承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所述螺纹杆带动所述夹板移动,对内科内镜进行固定,固定简单方便。
20.(三)有益效果
21.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1、为解决现有的消化内科内镜固定支撑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虽然可以缓解医生手部疲劳,辅助医生操作,但灵活性差,且固定不便,给使用带来不便,影响使用效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旋转座、支撑座、滑轨、滑座、电动推杆一、横杆和固定座,可以根据使用需求灵活调整固定座的高度、角度等,使医生在操作过程中更加简单方便,同时通过螺纹杆可以带动夹板移动,从而对不同尺寸的内科内镜进行固定,固定简单方便,且适用范围广,使用效果好;
23.2、为解决现有的消化内科内镜固定支撑装置大多直接放置在桌面上,在不使用时容易受灰尘侵蚀,且放置时容易与其他物品发生碰撞,导致装置受到伤害,实用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收纳腔、盖板和电动推杆二,可以通过电动推杆二带动支撑座升降,从而在不使用时,可以将装置收纳到收纳腔内,然后盖上护盖,可以有效对装置进行保护,避免灰尘侵蚀,同时也可以避免被其他物品碰撞,提高使用安全性,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消化内科内镜固定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消化内科内镜固定支撑装置的左剖视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消化内科内镜固定支撑装置中a的放大图。
27.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8.1、机体;2、支撑座;3、滑轨;4、滑座;5、电动推杆一;6、横杆;7、固定座;8、螺纹杆;9、夹板;10、固定杆;11、检修门;12、行走轮;13、推把;14、电动推杆二;15、收纳腔;16、旋转座;17、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0.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消化内科内镜固定支撑装置,包括机体1、收纳腔15和固定座7,机体1底部两侧设置有行走轮12,机体1一侧壁上设置有推把13,可以通过推把13推动机体1,使机体1在行走轮12的作用下移动,移动性好,机体1另一侧壁上设置有检修门11,通过检修门11便于对机体1进行维修,机体1内成型有收纳腔15,通过收纳腔15可以收纳固定座7,机体1上端一侧设置有盖板17,盖板17可以对收纳腔15进行密封保护,避免灰尘侵蚀装置,收纳腔15内设置有电动推杆二14,电动推杆二14上端设置有旋转座16,旋转座16上端设置有支撑座2,支撑座2上端设置有滑轨3,滑轨3上设置有滑座4,滑座4上端设置有电动推杆一5,电动推杆一5上端设置有横杆6,横杆6一端设置有固定座7,固定座7一侧设置有固定杆10,通过固定杆10可以对固定座7进行固定,固定座7上下两侧设置有螺纹杆8,螺纹杆8贯穿固定座7,螺纹杆8一端设置有夹板9,可以通过螺纹杆8带动夹板9移动,对内科内镜进行固定,固定简单方便。
31.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电动推杆二14与机体1通过螺栓连接,旋转座16与电动推杆二14通过螺栓连接,支撑座2与旋转座16通过螺栓连接,可以通过电动推杆二14推动支撑座2升降,旋转座16可以使支撑座2转动,提高装置的灵活性。
32.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滑轨3与支撑座2通过螺栓连接,滑座4与滑轨3滑动连接,电动推杆一5与滑座4通过螺栓连接,可以使滑座4沿着滑轨3带动,从而带动电动推杆一5横向移动,横杆6与电动推杆一5转动连接,固定座7与横杆6转动连接,固定杆10与固定座7通过螺纹连接,可以使横杆6和固定座7根据使用需求任意调节角度,提高装置的灵活性。
33.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使用时,通过通过推把13推动机体1,使机体1在行走轮12的作用下移动,将装置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然后打开护盖,通过外部遥控装置控制装置运行,通过电动推杆二14推动支撑座22升起,然后将内科内镜放入固定座7内,然后旋转螺纹杆8进而带动夹板9移动,对内科内镜进行固定,在对患者治疗过程中,可以使滑座4沿着滑轨3带动,从而使内科内镜横向移动,另外旋转座16可以调整内科内镜的方向,通过电动推杆一5可以调整内科内镜的高度,横杆6与电动推杆一5以及固定座7与横杆6均采用转动连接,可以提高固定座7的灵活性,从而使医生操作更加灵活方便,使用效果好,使用结束后,可以通过电动推杆二14将固定座7收纳到收纳腔15内,然后盖上护盖,从而对装置进行保护避免灰尘侵蚀,同时也可以避免被其他物品碰撞,提高使用安全性,实用性好。
34.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
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