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医疗 专利正文
一种眩晕康复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眩晕康复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治疗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眩晕康复治疗仪。


背景技术:

2.前庭是人体平衡的主要器官,前庭中感受头部位置变换的重要结构是半规管,半规管分为水平半规管、上半规管及后半规管,三者所在平面相互垂直,感应不同平面头部位置变化。当人体姿势发生变化时,不同半规管所受的刺激强度不同,双侧刺激不平衡时,会出现眼震且眼震方向朝向所受强刺激一侧。所以通过对不同半规管平面的加速或减速旋转,可以刺激相应的半规管,故在进行不同方向、不同平面的加速或减速旋转时,通过对眼震的检查,可以知道双侧前庭功能的平衡状况以及相应的半规管功能情况。通过采用特定的体位姿态复位脱落的耳石后,可以使绝大部分病人的位置性眩晕症状得到临床治愈。而眩晕症转椅是用于固定人体做半规管功能检测进而评估前庭功能的装置。
3.目前的眩晕症转椅结构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首先是患者的体型各不相同,有的高大,有的较矮小,如果患者坐在眩晕症转椅上感到不舒适,那么对于患者状况的检测和评估也会受到影响,目前的装置不方便调整座椅的高低,另外,转椅在旋转时,患者可能因为感到眩晕、呕吐以及昏倒等症状,这时转椅不能及时停下,那么患者的身体可能被甩出而遭受伤害,且患者坐在转椅上时,应当保持规整的姿势才能更好的进行检测,目前的装置不具有及时制动和让患者在使用过程中保持规范姿势的功能,针对这些缺陷和不足,现可通过设计一种新型结构来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眩晕康复治疗仪。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眩晕康复治疗仪,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中心位置通过转轴连接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的顶部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表面垂直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左右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之间连接有座椅,所述座椅的底部转轴连接有支撑架a,所述支撑架a左右对称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支撑架a均转轴连接有支撑架b,所述转动座的表面通过固定块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分别与两个支撑架b连接,所述位于座椅前侧的转动座的表面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转动座的表面通过弹簧杆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位于压力传感器的上侧,所述底座的侧壁表面设置有若干绕圆周均匀分布的固定架,所述一侧的固定架与相邻的固定架之间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表面安装有警报灯,所述位于警报灯一侧的侧板的表面安装有控制模块,所述警报灯、电动伸缩杆以及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7.优选的,所述座椅的表面粘接有软垫;座椅质地较硬,为避免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坐
在座椅上感到不舒适而影响检测结果,结构在座椅的表面设置软垫,从而提升患者的体验。
8.优选的,所述座椅的左右两侧壁均连接有防护绑带,两个所述防护绑带之间相匹配;患者坐在座椅上时,将两侧的防护绑带连接在一起,对患者的上半身进行防护固定。
9.优选的,所述转动齿轮啮合有中间齿轮,所述中间齿轮啮合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顶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医生通过控制模块控制电机启动,让主动齿轮通过与中间齿轮和转动齿轮之间的啮合来带动转动座旋转,从而让座椅上的患者进行旋转。
10.优选的,所述底座、转动座以及转动齿轮均处于同一轴线;处于同一轴线,这样底座上的转动齿轮旋转时能够让与其处于同一轴线的转动座进行稳定的同步转动。
11.优选的,若干所述固定架的底部高度与底座的底部高度相同;处于同一高度,这样固定架能够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提升结构的稳定性。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中,医生在进行操作时,先根据患者的身高来调节座椅的高度,以防止患者坐下后感到不舒适,具体操作方法时通过控制模块启动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会带动一侧的支撑架b向上移动,与支撑架b转轴连接的支撑架a也会随之上升,直至将座椅抬升到一个合适的高度,而座椅又通过滑块滑动在安装板的滑槽内部,从而让座椅的抬升更加稳定。
14.2、本实用新型中,之后,让患者坐在座椅上,并利用防护绑带将患者固定住,这时令患者的双脚踩在压板上,让压板压住压力传感器,从而使得患者能够保持一个规范的姿势,然后启动电机,让主动齿轮与中间齿轮及转动齿轮间的啮合来带动转动座旋转,旋转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因为眩晕而无法保持规范姿势,使得脚离开压板,这时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值小于一个合理范围,警报灯打开。
15.3、本实用新型中,为避免影响最终检测结果,医生通过警报灯的提示可以及时提醒患者重新保持规范姿势,结构能够提升结构的检测效果且可以保护患者的安全。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眩晕康复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眩晕康复治疗仪的局部结构拆分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眩晕康复治疗仪的实施例二示意图。
19.图中:1.底座;2.固定架;3.转动座;4.防护绑带;5.座椅;6.侧板;7.控制模块;8.警报灯;9.电机;10.压板;11.压力传感器;12.转动齿轮;13.中间齿轮;14.主动齿轮;15.软垫;16.电动伸缩杆;17.支撑架a;18.滑块;19.安装板;20.滑槽;21.支撑架b。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实施例一:
22.一种眩晕康复治疗仪,包括底座1,底座1的表面中心位置通过转轴连接有转动齿
轮12,转动齿轮12的顶部连接有转动座3,转动座3的表面垂直设置有安装板19,安装板19的表面左右对称开设有滑槽20,滑槽2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18,两个滑块18之间连接有座椅5,座椅5的底部转轴连接有支撑架a17,支撑架a17左右对称设置有两组,两组支撑架a17均转轴连接有支撑架b21,转动座3的表面通过固定块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6,电动伸缩杆16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电动伸缩杆16分别与两个支撑架b21连接,座椅5的左右两侧壁均连接有防护绑带4,两个防护绑带4之间相匹配,底座1、转动座3以及转动齿轮12均处于同一轴线,结构利用电动伸缩杆16和支撑架a17以及支撑架b21之间的相互配合,来带动座椅5进行高度的调节,而座椅5背部的滑块18通过与安装板19上的滑槽20滑动连接,而使得座椅5在进行高度调节时,能够保证其结构的稳定型,见附图1和2;患者坐在座椅5上时,将两侧的防护绑带4连接在一起,对患者的上半身进行防护固定,处于同一轴线,这样底座1上的转动齿轮12旋转时能够让与其处于同一轴线的转动座3进行稳定的同步转动。
23.位于座椅5前侧的转动座3的表面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1,转动座3的表面通过弹簧杆连接有压板10,压板10位于压力传感器11的上侧,底座1的侧壁表面设置有若干绕圆周均匀分布的固定架2,一侧的固定架2与相邻的固定架2之间连接有侧板6,侧板6的表面安装有警报灯8,位于警报灯8一侧的侧板6的表面安装有控制模块7,警报灯8、电动伸缩杆16以及压力传感器11均与控制模块7电性连接,转动齿轮12啮合有中间齿轮13,中间齿轮13啮合有主动齿轮14,主动齿轮14的顶部安装有电机9,电机9与控制模块7电性连接,若干固定架2的底部高度与底座1的底部高度相同,患者坐在座椅5上后,双脚会踩踏在压板10上,而压板10受力压缩弹簧杆,然后压板10的底部压紧在压力传感器11的表面,从而让医生得知患者此时保持规范的姿势,在结构旋转过程中,如果患者出于眩晕而没能够保持规范姿势,此时脚离开压板10,压力传感器11的数值脱离合理范围,那么警报灯8会响起,医生能够及时提醒患者恢复正常坐姿,以避免影响检测结果的正常,见附图1和2;医生通过控制模块7控制电机9启动,让主动齿轮14通过与中间齿轮13和转动齿轮12之间的啮合来带动转动座3旋转,从而让座椅5上的患者进行旋转,处于同一高度,这样固定架2能够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提升结构的稳定性。
24.实施例二:
25.座椅5的表面粘接有软垫15,见附图3;座椅5质地较硬,为避免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坐在座椅5上感到不舒适而影响检测结果,结构在座椅5的表面设置软垫,从而提升患者的体验。
26.工作原理:医生在进行操作时,先根据患者的身高来调节座椅5的高度,以防止患者坐下后感到不舒适,具体操作方法时通过控制模块7启动电动伸缩杆16,电动伸缩杆16会带动一侧的支撑架b21向上移动,与支撑架b21转轴连接的支撑架a17也会随之上升,直至将座椅5抬升到一个合适的高度,而座椅5又通过滑块18滑动在安装板19的滑槽20内部,从而让座椅5的抬升更加稳定,之后,让患者坐在座椅5上,并利用防护绑带4将患者固定住,这时令患者的双脚踩在压板10上,让压板10压住压力传感器11,从而使得患者能够保持一个规范的姿势,然后启动电机9,让主动齿轮14与中间齿轮13及转动齿轮12间的啮合来带动转动座3旋转,旋转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因为眩晕而无法保持规范姿势,使得脚离开压板10,这时压力传感器11受到的压力值小于一个合理范围,警报灯8打开,为避免影响最终检测结果,医生通过警报灯8的提示可以及时提醒患者重新保持规范姿势,结构能够提升结构的检测
效果且可以保护患者的安全。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