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臂皮肤拉紧装置。
背景技术:2.临床上医护人员为患者打针时,需要先确定患者的血管位置。通常确定患者的血管位置是由医护人员观察患者手臂来确定的,有时候也会借助一些工具来确定患者的血管位置,例如采用橡胶绳绑住患者的手臂来更好的确定出患者手臂上的血管位置。
3.而一些年级较大的患者,其手臂皮肤比较松弛,会影响医护人员确定其手臂上血管的位置。对于这类病人,医护人员通常需要一只手来握住其手臂并向一侧施力以拉紧患者手臂上的皮肤。而这样做,需要占用医护人员一只手影响医护人员后续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臂皮肤拉紧装置,该装置可以辅助医护人员拉紧患者手臂皮肤,以使医护人员更好地确定出患者手臂上的血管位置。
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臂皮肤拉紧装置,该手臂皮肤拉紧装置包括第一扣件、第二扣件和连接绳;所述第一扣件为半封闭圆环,所述第二扣件为半封闭圆环;所述连接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扣件的底部,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扣件的底部。该手臂皮肤拉紧装置使用时,先让患者将手臂弯曲,然后将第一扣件扣至患者的前臂,再将第二扣件扣至患者的后臂。然后让患者伸直手臂,由于第一扣件底部和第二扣件底部通过连接绳连接,因此在患者伸直手臂的过程中,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之间相互拉扯,以使患者手臂上的皮肤被拉紧。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扣件包括两根第一弧形构件和一个第一调节构件;所述第一调节构件为一个弧形通道管,所述两根第一弧形构件分别插入所述第一调节构件的两端;所述第一调节构件上安装有第一调节开关,所述第一调节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弧形构件插入所述第一调节构件的深度。该结构实现了第一扣件的大小调节,以使的第一扣件可以根据患者的前臂粗细进行调整。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扣件包括两根第二弧形构件和一个第二调节构件;所述第二调节构件为一个弧形通道管,所述两根第二弧形构件分别插入所述第二调节构件的两端;所述第二调节构件上安装有第二调节开关,所述第二调节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弧形构件插入所述第二调节构件的深度。该结构实现了第二扣件的大小调节,以使的第二扣件可以根据患者的后臂粗细进行调整。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弧形构件的半径不小于所述第一弧形构件的半径;所述第二弧形构件的弧长不小于所述第一弧形构件的半径。由于人体后臂相较于前臂更粗,因此第二扣件的半圆环相较于第一扣件的半圆环更大。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扣件和所述第二扣件内壁上设置有一层橡胶层。橡胶层与患者皮肤贴合后,有助于拉扯患者的皮肤。同时橡胶层贴合患者皮肤后,对患
者的皮肤损伤小。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臂皮肤拉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11.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第一扣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1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1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15.参见附图的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臂皮肤拉紧装置结构示意图,该手臂皮肤拉紧装置包括第一扣件1、第二扣件2和连接绳3;所述第一扣件1为半封闭圆环,所述第二扣件2为半封闭圆环;所述连接绳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扣件1的底部,所述连接绳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扣件2的底部。该手臂皮肤拉紧装置使用时,先让患者将手臂弯曲,然后将第一扣件扣至患者的前臂,再将第二扣件扣至患者的后臂。然后让患者伸直手臂,由于第一扣件底部和第二扣件底部通过连接绳连接,因此在患者伸直手臂的过程中,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之间相互拉扯,以使患者手臂上的皮肤被拉紧。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扣件1包括两根第一弧形构件11和一个第一调节构件12;所述第一调节构件12为一个弧形通道管,所述两根第一弧形构件11分别插入所述第一调节构件的两端;所述第一调节构件上安装有第一调节开关13,所述第一调节开关13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弧形构件11插入所述第一调节构件12的深度。该结构实现了第一扣件的大小调节,以使的第一扣件可以根据患者的前臂粗细进行调整。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扣件2包括两根第二弧形构件21和一个第二调节构件22;所述第二调节构件22为一个弧形通道管,所述两根第二弧形构件21分别插入所述第二调节构件22的两端;所述第二调节构件22上安装有第二调节开关,所述第二调节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弧形构件21插入所述第二调节构件22的深度。该结构实现了第二扣件的大小调节,以使的第二扣件可以根据患者的后臂粗细进行调整。
18.上述第一调节开关调节第一扣件的大小以及第二调节开关调节第二扣件的大小,其内部结构实现原理例如可以通过在调节构件内部设置卡合槽实现,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弧形构件21的半径不小于所述第一弧形构件11的半径;所述第二弧形构件21的弧长不小于所述第一弧形构件11的半径。由于人体后臂
相较于前臂更粗,因此第二扣件的半圆环相较于第一扣件的半圆环更大。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扣件1和所述第二扣件2内壁上设置有一层橡胶层4。橡胶层与患者皮肤贴合后,有助于拉扯患者的皮肤。同时橡胶层贴合患者皮肤后,对患者的皮肤损伤小。
21.下面列举一种上述皮肤拉紧装置使用时的具体操作流程。首先医护人员通过第一扣件上的第一调节开关调大第一扣件的大小以及通过第二扣件上的第二调节开关调大第二扣件的大小。将第一扣件调整至大于患者前臂粗细以及将第二扣件调整至大于患者后臂粗细后。将第一扣件贴合患者前臂,再通过第一调节开关调小第一扣件的大小,使得第一扣件贴紧患者的前臂皮肤。然后,让患者弯曲手臂,接着医护人员再将第二扣件贴合至患者后臂,再通过第二调节开关调小第二扣件的大小,使得第二扣件贴紧患者的后臂皮肤。接着,让患者尽量伸直手臂,即可以通过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的拉扯来拉紧患者手臂的皮肤,从而使得医护人员可以更好地确定患者手臂上的血管位置。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第一扣件结构示意图,第一扣件与第二扣件的结构可以认为是相同的,仅仅为大小的区别以及连接绳连接的面的方向不同。
23.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涉及的由调节开关调节弧形构件插入调节构件的深度的技术特征应被视为现有技术,这些技术特征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控制方式、空间布置方式采用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即可,不应被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实用新型点所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不做进一步具体展开详述。
24.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