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医疗 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的加固麻醉贴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的加固麻醉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药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的加固麻醉贴。


背景技术:

2.目前,医护人员在做动静脉穿刺的时候,通常直接将针管插进患者的血管中,这种方法虽然效率高,但需要医护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经验。由于医护人员经验及穿刺技术的差异,患者在接受穿刺时难免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患者这种潜意识的疼痛感觉会增加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使患者害怕穿刺,特别是低年龄患者因为其自控能力差,在进行筋脉穿刺时的疼痛感更明显容易,肢体动作比较多,使静脉注射不能顺利进行或者针头在患者体内位移,甚至针头折断在患者体内,造成医疗事故。
3.现有的一些用于穿刺的麻醉贴的固定效果较差,用于动静脉内瘘时,由于动静脉内瘘的针管较重,固定效果不好容易造成枕头错位或脱出造成医疗事故,因此现有的小麻醉贴无法使用在动静脉内瘘手术中,特别是血透手术中。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的加固麻醉贴,可实现在动静脉内瘘穿刺之前贴在内瘘的皮肤上边,然后进行穿刺操作,减轻患者的穿刺痛苦,并且使用操作便捷,卫生可靠,固定牢靠不易松脱。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的加固麻醉贴,包括:麻醉贴主体、固定带、药囊、利多卡因软膏、软膏封膜、低敏胶和离型纸,麻醉贴主体中间通孔处固定药囊、利多卡因软膏填满软膏槽,软膏槽接触皮肤面使用软膏封膜封装,麻醉贴主体接触皮肤面两侧分别设置低敏胶层或热熔胶层,低敏胶或热熔胶表面使用离型纸覆盖。
7.药囊呈扁平状,采用柔性医用pp或pe制成,2-3ml利多卡因软膏通过软膏封膜热压封装在药囊中间,药囊的平面边缘与麻醉贴主体热熔胶粘贴固定或者热压固定,药囊的平面边缘的另一面与软膏封膜通过点状热压固定;当麻醉贴需使用前,将软膏封膜揭下,露出利多卡因软膏,即可覆盖在穿刺部位粘贴使用。
8.所述麻醉贴主体接触皮肤背面处固定若干固定带,因动静脉内瘘的针管较重,麻醉帖粘贴固定后,还可将固定带绑扎固定在患者手臂,防止针管移位脱落。
9.所述固定带长度为20-40cm;使用时根据患者手臂的粗细将固定带系紧加固。
10.所述软膏封膜边缘处设置易揭凸缘,易揭凸缘的设置使揭开软膏封膜更便捷方便。
11.所述离型纸的面积较低敏胶的面积较大,其多余部分在低敏胶或热熔胶内侧,其也可以实现软膏封膜边缘处易揭凸缘的技术效果,使揭开离型纸更便捷方便。
12.所述麻醉贴主体采用竹炭纤维制成。使麻醉贴主体材料具有抗菌抑菌功能、除臭
吸附功能、吸湿排湿功能、超强的抗紫外线功能等功能并且竹炭纤维布透气性好,容易分解,由于麻醉贴属于一次性用品,因此采用竹炭纤维制成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13.本实用新型的优势:
14.(1)本实用新型的麻醉贴主体设有药囊,将利多卡因软膏封装在药囊内,比传统麻醉贴直接涂抹或贴在主体表面的储存量更大,麻醉效果更好,同时不易脱出。
15.(2)本实用新型设有固定带,可以根据患者的手臂粗细调整捆绑,对麻醉贴本体有加固的效果,因此适用于动静脉内瘘手术。
16.(3)本实用新型麻醉贴主体采用竹炭纤维制成,使主体具有抗菌抑菌功能、除臭吸附功能、吸湿排湿功能、超强的抗紫外线功能等功能并且竹炭纤维布透气性好,容易分解,由于麻醉贴属于一次性用品,因此采用竹炭纤维制成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切截面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背面外观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使用状态背面外观结构示意图;
22.图中标号说明:1-麻醉贴本体;2-固定带;3-药囊;4-利多卡因软膏;5-软膏封膜;6-低敏胶;7-离型纸。
具体实施方式
23.实施例1
24.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的加固麻醉贴,包括:麻醉贴主体1、固定带2、药囊3、利多卡因软膏4、软膏封膜5、低敏胶6和离型纸7,麻醉贴主体1中间通孔处固定药囊3、利多卡因软膏4填满软膏槽3,软膏槽3接触皮肤面使用软膏封膜5封装,麻醉贴主体1接触皮肤面两侧分别设置低敏胶6层,低敏胶6表面使用离型纸7覆盖;
25.所述软膏封膜5边缘处设置易揭凸缘;
26.所述离型纸7的面积较低敏胶6的面积较大;
27.所述麻醉贴主体1采用竹炭纤维制成。
28.实施例2
29.其区别在于:所述麻醉贴主体1接触皮肤背面处固定4根固定带2;
30.所述每根固定带2长度为35cm。
31.实施例3
32.其区别在于:所述麻醉贴主体采用医用创可贴的平布胶布制作。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的加固麻醉贴,其特征在于,包括:麻醉贴主体(1)、固定带(2)、软膏槽(3)、利多卡因软膏(4)、软膏封膜(5)、低敏胶(6)和离型纸(7),麻醉贴主体(1)中间通孔处固定软膏槽(3)、利多卡因软膏(4)填满软膏槽(3),软膏槽(3)接触皮肤面使用软膏封膜(5)封装,麻醉贴主体(1)接触皮肤面两侧分别设置低敏胶(6)层,低敏胶(6)表面使用离型纸(7)覆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动静脉内瘘的加固麻醉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麻醉贴主体(1)接触皮肤背面处固定若干固定带(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动静脉内瘘的加固麻醉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2)长度为20-40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动静脉内瘘的加固麻醉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膏封膜(5)边缘处设置易揭凸缘。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动静脉内瘘的加固麻醉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纸(7)的面积较低敏胶(6)的面积较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动静脉内瘘的加固麻醉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麻醉贴主体(1)采用竹炭纤维制成。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的加固麻醉贴,包括:麻醉贴主体、固定带、药囊、利多卡因软膏、软膏封膜、低敏胶和离型纸,麻醉贴主体中间通孔处固定药囊、利多卡因软膏填满软膏槽,软膏槽接触皮肤面使用软膏封膜封装,麻醉贴主体接触皮肤面两侧分别设置低敏胶层,低敏胶表面使用离型纸覆盖。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在动静脉内瘘穿刺之前贴在内瘘的皮肤上边,然后进行穿刺操作,减轻患者的穿刺痛苦,并且使用操作便捷,卫生可靠,固定牢靠不易松脱。固定牢靠不易松脱。固定牢靠不易松脱。


技术研发人员:宋倩清 宋之鹏 黄雪芳 梁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宋倩清
技术研发日:2021.01.29
技术公布日:202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