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医疗 专利正文
移动可穿戴式铅衣无重力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移动可穿戴式铅衣无重力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为医护铅衣穿戴的支撑装置,具体为移动可穿戴式铅衣无重力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x射线诊断是现代医疗中常用的诊断方法,但x射线穿透性也会对人体造成损伤。因此,医护人员在采用x射线诊疗时候,必须穿戴铅衣进行身体防护。由于铅衣较重,穿戴在身上,对医护人员来说负担很大,长时间穿戴体力消耗很大,影响手术操作。因此常采用铅衣支架来进行支撑,减轻负担。现有的铅衣支架,与身体固定,为增加移动性,在底部安装滚轮或是轨道,来进行位置移动,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但只限于在手术室内进行移动,遇到地面障碍则无法越过,因此医护人员的活动范围受限,移动灵活性很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穿戴铅衣后能起到支撑作用,并能让医护人员不受限制,灵活走动的支撑装置。
4.移动可穿戴式铅衣无重力支撑装置,包括肩部支架、腰部支架和膝关节支架,所述肩部支架为横向支撑板和竖向支撑板构成的t型支架,顶部的横向支撑板两端设置有与肩部相吻合的u形支撑,与人体的左、右肩膀构造吻合,支撑肩背处铅衣。
5.所述腰部支架由贴合人体腰部结构的半环形支撑板和竖立向上的脊柱支撑板构成,脊柱支撑板与肩部支架的竖向支撑板重合,中间夹持一块肩背护板,并用螺钉进行固定,半环形支撑板内侧设置有腰部护板,用螺钉进行固定。
6.所述膝关节支架为左、右两幅,铰接在腰部支架下端,腰部支架下端延伸出连接板,通过铰接结构与膝关节支架连接,膝关节支架可绕铰接处转动。膝关节支架由位于上部的大腿支架和下部的小腿支架铰接构成,上、下两个部位间可绕铰接处旋转活动。大腿支架和小腿支架为沿腿左、右两侧延伸的钢条构成,小腿支架底部固定连接有u形的脚裸支架,大腿支架内固定大腿护板,小腿支架内固定小腿护板,脚裸支架内固定足护板,均采用螺钉进行固定。膝关节支架,在大腿与腰部、大腿与小腿这两处人体关节处采用活动连接方式,穿戴后人可以正常迈步走动。
7.进一步的,所述肩部支架的竖向支撑板和腰部支架的脊柱支撑板均具有与人体肩部吻合的弧形,穿戴后更好的贴合人体部位。
8.进一步的,所述肩部支架的竖向支撑板和腰部支架的脊柱支撑板均采用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左、右两边框上设置等间距的两竖排安装孔,安装时,中间夹持肩背护板,将安装孔重合,用螺钉固定。矩形框结构不仅连接结构更加稳定,而且可减轻重量。连接时更换安装孔重合位置,还可调节肩部支架和腰部支架之间的高度,适应不同身高人体。肩部支架与腰部支架连接后,竖向支撑板与脊柱支撑板中间留存一定空隙,肩部支架横向上有一定摆动的空间,穿戴后,可以适应肩部稍微的活动。
9.进一步的所述大腿支架由两根钢条重叠固定,每根钢条上不同位置设置多个连接孔,用螺钉连接固定。同样,小腿支架也由两根钢条重叠固定,每根钢条上不同位置开设连接孔,用螺钉连接固定。更换连接孔的位置,即可调节大腿支架或小腿支架的长度,适应不同身高的人。
10.进一步的,所述肩背护板、腰部护板、大腿护板、小腿护板其内侧均粘贴有软垫,内衬的软垫与身体接触,穿戴更加舒适。粘贴材料采用子母粘扣带,在上述护板上和软垫上分别固定子粘扣带和母粘扣带,安装、拆卸十分方便。
11.进一步的,所述腰部护板、大腿护板、小腿护板和足护板上均设置有扣环,并配有粘扣带。穿戴时,将各护板上的粘扣带穿过扣环后绑紧并粘贴,牢固的绑在身上。
12.移动可穿戴式铅衣无重力支撑装置,固定穿戴在身上后,再穿上铅衣,不仅能够有效的帮助承受铅衣的重量,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而且不受支撑装置的限制,穿戴后仍可以自由迈步走动,方便医护人员穿戴铅衣时能在射线室内、外行走活动,而不必每次出入都要脱下铅衣和支架才能出射线室,具有更好的灵活性,方便诊疗工作,节省时间。
附图说明
13.图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肩部支架、腰部支架和膝关节支架连接示意图;
15.图3 为肩部支架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腰部支架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膝关节支架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腰部支架2与膝关节支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19.图7为第一铰接件结构示意图;
20.图8为大腿支架与小腿支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21.图9为第二铰接件结构示意图;
22.其中附图标记,1肩部支架,11横向支撑板,12竖向支撑板,13 u形支撑,14安装孔,
23.2腰部支架,21半环形支撑板,22脊柱支撑板,23连接板,24腰部护板,
24.3膝关节支架,31大腿支架,32小腿支架,33脚裸支架,34大腿护板,35小腿护板,36足护板,
25.4肩背护板,5扣环,6粘扣带,7锁套,8第二铰接件,9第一铰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7.实施例:移动可穿戴式铅衣无重力支撑装置,如图1、图2所示,由肩部支架1、腰部支架2和膝关节支架3构成。如图3所示,肩部支架为横向支撑板11和竖向支撑板12构成的t型支架,顶部的横向支撑板11两端设置有与肩部相吻合的u形支撑13,更好的支撑肩部。竖向支撑板12采用矩形框架,位于脊柱位置,左、右的边框上设置若干安装孔14。
28.如图4所示,腰部支架2由贴合人体腰部结构的半环形支撑板21和竖立向上的脊柱支撑板22构成,脊柱支撑板22采用与肩部支架1的竖向支撑板12相同的结构,安装时与竖向
支撑板12对齐,两者安装孔重合,中间设置一块肩背护板4,并用螺钉进行固定。竖向支撑板12和脊柱支撑板22均采用矩形框架结构,左、右边框同时用螺钉连接,不仅连接结构更加稳定,而且可减轻重量,连接时更换不同的位置的安装孔,可调节肩部支架1与腰部支架2之间高度,适合不同身高的人。肩部支架与腰部支架连接后,竖向支撑板与脊柱支撑板中间留存一定空隙,肩部支架横向上有一定摆动的空间,穿戴后,可以适应肩部稍微的活动。半环形支撑板21,内侧设置有腰部护板24,用螺钉进行固定。半环形支撑板21上设置多个镂空孔洞,在不影响支撑强度的情况下,减轻重量。半环形支撑板21下端左、右两侧,各固定连接一根连接板23,连接膝关节支架3。
29.如图5所示,膝关节支架3为左、右两幅,由大腿支架31和小腿支架32铰接构成,大腿支架31和小腿支架32为沿腿左、右两侧延伸的钢条构成,大腿支架31外侧钢条顶部与腰部支架2下端的连接板23铰接,为活动连接。小腿支架32底部固定连接有u形的脚裸支架33。大腿支架31内固定大腿护板34,小腿支架32内固定小腿护板35,脚裸支架33内侧固定足护板36,均采用螺钉进行固定。大腿支架31和小腿支架32均由两根钢条重叠固定构成,每根钢条上不同位置开设多个连接孔,重合连接孔并用螺钉连接固定,更换连接孔重合的位置,即可调节大腿支架或小腿支架的长度,适应不同身高的人。
30.如图2、图6,图7所示,腰部支架2与膝关节支架3通过第一铰接件进行连接。第一铰接件9,如图7所示,上端为带孔圆盘,下端设置一个凹槽,相应的,腰部支架2的连接板23下端设置与第一铰接件9对应的带孔圆盘,圆盘相叠然后用螺钉进行铰接。膝关节支架3的大腿支架31顶部插入第一铰接件9的凹槽内,用螺钉进行铰接。铰接后,腰部支架2和膝关节支架3之间具有了左、右和前、后两个方向上的转动功能,更加灵活。
31.如图5、图8、图9所示,大腿支架3的大腿支架31和小腿支架32通过第二铰接件8进行铰接。第二铰接件8如图9所示,上、下均设置凹槽,大腿支架31末端插入第二铰接件8的上部凹槽中,并用两个螺钉进行固定,小腿支架32的顶端插入第二铰接件8的下部凹槽中,并用一个螺钉进行铰接。大腿支架31末端处设置有一个可滑动的锁套7,锁套7套在大腿支架的钢条上。当锁套7下滑套在铰接处则能起到锁止作用,防止铰接处转动,滑动离开铰接位置后,铰接处可转动。与锁套7配合的,第二铰接件8底部设置向外的凸起,对锁套7进行限位,防止其下滑掉到小腿支架32上。
32.脊柱支撑板22与竖向支撑板12的连接螺钉,大腿支架31的连接螺钉、小腿支架32的连接螺钉均采用手拧螺钉,不用其他工具,方便手动拆卸、连接。
33.肩部支架1的竖向支撑板12和腰部支架2的脊柱支撑板22均具有与人体肩部吻合的弧形,肩背护板4、腰部护板24、大腿护板34、大腿护板35、足护板36均根据人体相应的部位结构来设计,穿戴后与身体相应部位相吻合。如图1所示,肩背护板4、腰部护板24、大腿护板34、小腿护板35其内侧均固定有粘扣5,用于粘贴软垫。内衬的软垫与身体接触,穿戴更加舒适。粘贴材料采用子母粘扣带,即在上述各个护板上和软垫上分别固定子粘扣带和母粘扣带,安装、拆卸十分方便。腰部护板24、大腿护板34、小腿护板35和足护板36上均设置有扣环5,并配有粘扣带6,穿戴时,将各个护板上的粘扣带穿过扣环后绑紧并粘贴,牢固的绑在身上。
34.手术前先将移动可穿戴式铅衣无重力支撑装置穿戴在上体上,然后穿上铅衣,起到支撑的作用,不仅可以支撑铅衣的重量,减轻穿着笨重铅衣的负担,而且穿戴后可以行走
于射线室内外,不用每次进出穿、脱铅衣和铅衣支架,使医护人员活动更加方便灵活。
35.综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做的改变,所生产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