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后康复训练装置
1.技术领域:
2.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手术后康复训练装置。
3.
背景技术:4.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及饮食方式的改变,肿瘤发病率逐渐递增,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及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肿瘤的检出率显著增加,而手术是当前唯一有望获得根治的治疗手段。而术后康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术后患者早期进行力所能及的坐起活动能有效的促进呼吸循环功能的恢复,让患者胸廓和膈肌活动度增大,可以增加肺活量,有利于通气。而且还可以增加心脏血液输出量,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血液中氧含量,改善全身缺氧情况。同时有利于积液引流,降低机体的炎症反应。可以使液体积聚在腹腔的最低位,通过放置低位引流管,及时将积液引流到体外,减少腹膜对积液的吸收,降低术后炎症反应,预防膈下感染。此外还可以避免胃内容物经胃食管返流至咽喉部而引起误吸等问题。
5.但现有技术中还没有这种可以同来对术后患者进行早期坐起活动的康复训练装置。大多患者家属只是在病床的床尾架上固定一根绳子的方式来让患者进行手拉坐起的训练,这种方式对于患者来说存在无法借力、手拉时绳子摩手,患者发力困难,绳子长期放置在病床长影响护理等问题。
6.
技术实现要素:7.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手术后康复训练装置。
8.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9.一种手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它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设有伸缩结构,在伸缩结构上设有牵引带,所述牵引带的一端伸出壳体,在壳体上设有扎带,在壳体上设有与扎带对应配合的扣带。
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有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11.在所述牵引带的一端端部设有与壳体形成限位的手持部,在手持部上设有拉环。
12.在所述的牵引带上还设有一组通孔,通过缝纫的方式在通孔上进行锁边。
13.所述的伸缩结构包括涡卷弹簧,在涡卷弹簧一端设有固定柱,固定柱的一端与壳体连接。
14.所述的通孔为长条形,相邻的通孔成平行对称分布或平行交替分布。
15.所述的通孔为长条形,相邻的两个通孔为交替分布且两孔轴线之间形成一定夹角。
16.实用新型优点:
17.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安装在病床上,有效的为患者提供术后坐起训练的装置,有利于患者自主活动的恢复,降低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腹膜对积液的吸收,降低术后炎症反应,预防膈下感染等问题。
18.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实施例1中牵引带上通孔3a的分布示意图;
21.图3是实施例2中牵引带上通孔3a的分布示意图;
22.图4是实施例3中牵引带上通孔3a的分布示意图。
23.具体实施方式:
24.实施例1:
25.如图1和2中所示,一种手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它包括壳体1,在壳体1内设有伸缩结构2,所述的伸缩结构2包括在壳体1内安装有固定柱2b,在固定柱2b上缠绕有涡卷弹簧2a, 涡卷弹簧2a的一端与固定柱2b连接。在涡卷弹簧2a的外表面上缠绕有牵引带3,牵引带3的一端与涡卷弹簧2a连接。
26.所述涡卷弹簧2a的另一端位于壳体1上开口1a的一侧,所述牵引带3的另一端从开口1a内伸出到壳体1的外侧,在该端端部通过缝纫的方式连接有与开口1a形成限位配合的手持部6,通过该手持部6可以避免牵引带3的另一端在涡卷弹簧2a的作用下缩回壳体1。在手持部6端部来安装有拉环6a。便于使用者通过拉环6a拉动手持部6将牵引带3的另一端拉出,所述的手持部6和拉环6a均为柔性材料制成。
27.在壳体1上连接有扎带4,在壳体1上连接与扎带4对应配合连接的扣带5。所述的扎带4与扣带5的连接方式与现有技术中常见的肩背包的背带和扣带的连接调节方式相同,所以这里不在赘叙其结构。
28.在牵引带3上还设有一组通孔3a,所述的通孔3a为长条形,通孔3a的轴线沿牵引带3的宽度方向进行分布且相邻的两个通孔3a之间还间隔有一定间距。
29.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其区别仅仅在与各个实施例中通孔3a的分布有所区别,从而应对不同患者的发力习惯。如图3所示,实施例2中的牵引带3上设有一组的通孔3a,所述沿通孔3a的轴线沿牵引带3的宽度方向进行分布且相邻的两个通孔3a为交替错位分布。
30.如图4所示,实施例3中的牵引带3上设有一组的通孔3a,所述通孔3a的轴向与牵引带3的轴向成一定夹角,且相邻的两个通孔3a为交替错位分布。
31.所述实施例2和3中的通孔3a长度小于实施例1中的通孔3a的长度。根据患者的发力习惯和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实施例1-3中的任意一种。
32.使用方法:
33.陪护人员通过扎带和扣带的连接配合将壳体连接到病床的床尾架上。而后手拉拉环将牵引带拉出,躺在病床上的病人可以手插入通孔从而握住牵引带。而后病人就可以通过自己的臂力拉拽牵引带,将手逐一插入通孔内握住牵引带,从而将自己的上半身拉起,从而进行患者自助的坐起运动的练习。当患者练习完成后,只需要放松牵引带,牵引带会在涡旋弹簧的作用下回缩到壳体内。
技术特征:1.一种手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它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内设有伸缩结构(2),在伸缩结构(2)上设有牵引带(3),所述牵引带(3)的一端伸出壳体(1),在壳体(1)上设有扎带(4),在壳体(1)上设有与扎带(4)对应配合的扣带(5)。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手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牵引带(3)的端部设有与壳体(1)形成限位的手持部(6),在手持部(6)上设有拉环(6a)。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手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牵引带(3)上还设有一组通孔(3a),在通孔(3a)上设有锁边(3b)。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手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结构(2)包括涡卷弹簧(2a),在涡卷弹簧(2a)一端设有固定柱(2b),固定柱(2b)的一端与壳体(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手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3a)为长条形,相邻的通孔(3a)成平行对称分布或平行交替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手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3a)为长条形,相邻的两个通孔(3a)为交替分布且两孔轴线之间形成一定夹角。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它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内设有伸缩结构(2),在伸缩结构(2)上设有牵引带(3),所述牵引带(3)的一端伸出壳体(1)外侧,在壳体(1)上铰接有扎带(4),在扎带(4)一端设有与壳体(1)对应配合的扣带(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安装在病床上,有效的为患者提供术后坐起训练的装置,有利于患者自主活动的恢复,降低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腹膜对积液的吸收,降低术后炎症反应,预防膈下感染等问题。预防膈下感染等问题。预防膈下感染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霍蕊 刘全丽 邱权威 朱莹莹 刘静静 李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8.10
技术公布日: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