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造纸印刷 专利正文
便于操作的麻条压紧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便于操作的麻条压紧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便于操作的麻条压紧结构。


背景技术:

2.并条机的作用是改善条子的内部结构,从而提高其长片段均匀度,同时降低重量不匀率,使条子中的纤维伸直平行,减少弯钩,使细度符合规定,使不同种类或不同品质的原料混和均匀,达到规定的混和比。并条机按牵伸机构形式分为罗拉牵伸并条机和针梳机两大类。
3.其中并条机主要包括有对条子进行加工的机体以及位于机体入料口上游的送料的结构,该送料的结构用于将多根条子起到支撑和/或输送的作用,使得多根条子能够进入到并条机的机体中。
4.目前常见的并条机的送料的结构主要包括水平的板体,在板体上开有多个孔,然后在每个孔中都具有一个主动转动的辊,在该辊的上方具有一个从动转动的辊;在使用的时候首先抬起从动的辊,然后将条子穿过两个辊之间(同时也穿过板体上的孔),之后放下从动转动的辊;输送条子的过程中,主动的辊转动,从而施加给条子一个朝向机体活动的驱动力,同时从动的辊同时起到了压紧条子的作用以及,其也可以被主动的辊带动转动,从而减小对条子的磨损。同时为了保持从动的辊的位置,在板体上还会焊接限位的结构,用于对从动的辊在条子运行方向上进行限位,保证从动的辊不会与主动的辊脱离。但是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工人需要抬起从动辊的一端,然后另一只手将条子穿过两个辊之间,由于为了能够将条子压紧,以及正常的输送条子,从动的辊需要有一定的质量,这样工人在抬起时就较难以进行操作,即操作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便于操作的麻条压紧结构,旨在解决操作难度大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麻条压紧结构,包括,
7.机架以及水平设置于所述机架顶部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多个穿料孔,所述穿料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相垂直,且所述穿料孔竖直贯穿所述支撑板;
8.主动辊,每个所述穿料孔处均设置有一所述主动辊,且所述主动辊的外壁与所述穿料孔的内壁之间具有设定距离,所述主动辊的顶部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等高,所述主动辊外接有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辊转动的驱动机构;
9.压紧辊,每一所述主动辊的上方均具有一所述压紧辊,所述压紧辊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压紧辊同轴的调节柱;
10.限位体,所述限位体呈开口向上的v字形,位于每一所述调节柱的下方的所述机架
上均设置有一所述限位体,当所述压紧辊抵触于所述主动辊时,所述调节柱活动抵触于所述限位体开口的其中一侧内壁;
11.升降柱,每一所述调节柱的两侧均设置有两个所述升降柱,所述升降柱的底部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升降柱上竖直活动设置有抬升体,所述抬升体的上方设置有倒y字形的联动体,所述联动体的顶部水平设置有抬升杆;
12.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升降柱的顶部连接,且所述抬升杆位于所述支撑杆的正下方,当所述抬升杆抵触于所述支撑杆的底部时,所述压紧辊的底部高于所述主动辊的顶部。
1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抬升体呈开口向上的u字形或c字形,当所述抬升体的底部抵触于所述机架的顶部时,所述调节柱与所述抬升体的内壁和所述联动体的内壁均处于分离状态。
1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抬升体的底部中部竖直设置有稳定体,所述稳定体的顶部与所述抬升体连接,中部活动贯穿所述机架,并与所述机架相贴合。
1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竖直设置有稳定筒,所述稳定体活动穿过所述稳定筒,并贴合于所述稳定筒的内壁。
1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有定位销,水平贯穿所述稳定体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机架的侧部还水平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相对应的定位筒,当所述定位销穿过所述定位孔并与所述定位筒连接时,所述压紧辊的底部高于所述主动辊的顶部,且所述抬升杆抵触于所述支撑杆的下侧。
1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以及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上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一致,且所述驱动轴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上设置有多个主动锥齿,每个所述主动辊的端部均设置有与一所述主动锥齿相啮合的从动锥齿。
1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所述穿料孔中均设置有一对导向体,所述导向体呈开口向上的v字形,位于上游的所述导向体与所述支撑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小于位于下游的所述导向体与所述支撑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如果在正常的输送条子,则主动辊受到驱动机构的驱动而转动,同时压紧辊在重力作用下将条子压紧在主动辊上的同时,其也被主动辊(和条子)带动而进行转动,因此其既可以压紧条子,同时也可以对条子几乎不产生损坏。在需要放入新的条子的时候,工人一手的手掌放到支撑杆,然后四指向下并握捏住抬升杆,之后手握紧;由于支撑杆的位置是固定的,因此在该握捏的作用下使得抬升杆升高,同时在抬升杆的带动作用下使得联动体和抬升体的高度也升高,在该过程中抬升体能够将调节柱升高,所以使得压紧辊能够高度升高,然后工人就能够用另外的手对条子进行牵引,并使得条子穿过主动辊与压紧辊之间(首先还需要从下向上将条子的端部穿过穿料孔),之后放开抬升杆,然后在重力作用下压紧辊、调节柱、抬升体、联动体均向下活动,并且到压紧辊压紧在条子(或主动辊)上后,抬升体会再下降一点高度,这样在后续使用过程中,抬升体可以不与调节柱之间产生相互作用。
20.其中在使用的时候,压紧辊两侧的调节柱都能够单独的进行升高,所以无论工人站在机架的哪一侧,都能够将压紧辊的其中一端升高,升高后也可以正常的放入条子。其中
在使用的时候,限位体的内壁能够对调节柱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得压紧辊能位于主动辊的正上方(也可有适当的偏移,但不可偏移过大)。
21.在实际操作的时候,由于在机架的两侧和底部都会有一定的装了条子的筒,这样如果工人在侧部去直接抬高压紧辊,由于压紧辊具有一定的质量,且工人距离压紧辊也会有一定的距离,这样工人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容易引起身体的重心不稳,或为了保持稳定需要较为用力;但是如果采用支撑杆、升降柱等结构来升高压紧辊的时候,升降柱、支撑杆等能够对工人的身体起到支撑作用,使得工人即使是倾斜着身体也能够较好的保持着身体的稳定;同时工人单独向上抬也需要较大的作用力,但是人的握力通常较大,所以在通过握力升高压紧辊的时候,其操作便捷度也更高。
22.不仅如此,常规的从动的辊在使用的时候,由于工人无法判断从动的辊是否抬高到了还是的高度,因此在实际抬高的时候,通常都会抬高到比实际需要的高度更高的位置处,这样同时还增加了劳动强度;而本实施例在抬高压紧辊的时候,可以通过抬升杆和支撑杆的相对位置,方便的判断压紧辊是否抬高到了合适的高度;其中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压紧辊并非需要抬高太多,只需其适当的高于主动辊,之后将条子放到主动辊和压紧辊之间,主动辊的带动作用可以十分方便的将条子带动穿过主动辊与压紧辊之间。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于操作的麻条压紧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26.图3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27.图4是图1中c部分的放大图;
28.图5是本实用新型便于操作的麻条压紧结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29.图6是图5中d部分的放大图。
30.图中,1、机架;2、支撑板;3、主动辊;4、压紧辊;5、调节柱;6、限位体;7、升降柱;8、抬升体;9、联动体;10、抬升杆;11、支撑杆;12、稳定体;13、稳定筒;14、定位销;15、定位孔;16、定位筒;17、驱动电机;18、驱动轴;19、主动锥齿;20、从动锥齿;21、导向体。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一种便于操作的麻条压紧结构,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
33.机架1以及水平设置于所述机架1顶部的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上开设有多个穿料孔(图中未示出),所述穿料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支撑板2的长度方向相垂直,且所述穿料孔
竖直贯穿所述支撑板2;
34.主动辊3,每个所述穿料孔处均设置有一所述主动辊3,且所述主动辊3的外壁与所述穿料孔的内壁之间具有设定距离,所述主动辊3的顶部与所述支撑板2的顶部等高,所述主动辊3外接有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辊3转动的驱动机构;
35.压紧辊4,每一所述主动辊3的上方均具有一所述压紧辊4,所述压紧辊4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压紧辊4同轴的调节柱5;
36.限位体6,所述限位体6呈开口向上的v字形,位于每一所述调节柱5的下方的所述机架1上均设置有一所述限位体6,当所述压紧辊4抵触于所述主动辊3时,所述调节柱5活动抵触于所述限位体6开口的其中一侧内壁;
37.升降柱7,每一所述调节柱5的两侧均设置有两个所述升降柱7,所述升降柱7的底部与所述机架1固定连接,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升降柱7上竖直活动设置有抬升体8,所述抬升体8的上方设置有倒y字形的联动体9,所述联动体9的顶部水平设置有抬升杆10;
38.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升降柱7的顶部连接,且所述抬升杆10位于所述支撑杆11的正下方,当所述抬升杆10抵触于所述支撑杆11的底部时,所述压紧辊4的底部高于所述主动辊3的顶部。
39.所述抬升体8呈开口向上的u字形或c字形,当所述抬升体8的底部抵触于所述机架1的顶部时,所述调节柱5与所述抬升体8的内壁和所述联动体9的内壁均处于分离状态。
40.所述抬升体8的底部中部竖直设置有稳定体12,所述稳定体12的顶部与所述抬升体8连接,中部活动贯穿所述机架1,并与所述机架1相贴合。所述机架1上竖直设置有稳定筒13,所述稳定体12活动穿过所述稳定筒13,并贴合于所述稳定筒13的内壁。还包括有定位销14,水平贯穿所述稳定体12开设有定位孔15,所述机架1的侧部还水平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15相对应的定位筒16,当所述定位销14穿过所述定位孔15并与所述定位筒16连接时,所述压紧辊4的底部高于所述主动辊3的顶部,且所述抬升杆10抵触于所述支撑杆11的下侧。
41.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17以及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17上的驱动轴18,所述驱动轴18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机架1的长度方向一致,且所述驱动轴18与所述机架1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18上设置有多个主动锥齿19,每个所述主动辊3的端部均设置有与一所述主动锥齿19相啮合的从动锥齿20。
42.每个所述穿料孔中均设置有一对导向体21,所述导向体21呈开口向上的v字形,位于上游的所述导向体21与所述支撑板2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小于位于下游的所述导向体21与所述支撑板2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43.本发明提供的便于操作的麻条压紧结构,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如果在正常的输送条子,则主动辊3受到驱动机构的驱动而转动,同时压紧辊4在重力作用下将条子压紧在主动辊3上的同时,其也被主动辊3(和条子)带动而进行转动,因此其既可以压紧条子,同时也可以对条子几乎不产生损坏。在需要放入新的条子的时候,工人一手的手掌放到支撑杆11,然后四指向下并握捏住抬升杆10,之后手握紧;由于支撑杆11的位置是固定的,因此在该握捏的作用下使得抬升杆10升高,同时在抬升杆10的带动作用下使得联动体9和抬升体8的高度也升高,在该过程中抬升体8能够将调节柱5升高,所以使得压紧辊4能够高度升高,然后工人就能够用另外的手对条子进行牵引,并使得条子穿过主动辊3与压紧辊4之间(首先还需要从下向上将条子的端部穿过穿料孔),之后放开抬升杆10,然后在重力作用下压紧辊4、
调节柱5、抬升体8、联动体9均向下活动,并且到压紧辊4压紧在条子(或主动辊3)上后,抬升体8会再下降一点高度,这样在后续使用过程中,抬升体8可以不与调节柱5之间产生相互作用。
44.其中在使用的时候,压紧辊4两侧的调节柱5都能够单独的进行升高,所以无论工人站在机架1的哪一侧,都能够将压紧辊4的其中一端升高,升高后也可以正常的放入条子。其中在使用的时候,限位体6的内壁能够对调节柱5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得压紧辊4能位于主动辊3的正上方(也可有适当的偏移,但不可偏移过大)。
45.在实际操作的时候,由于在机架1的两侧和底部都会有一定的装了条子的筒,这样如果工人在侧部去直接抬高压紧辊4,由于压紧辊4具有一定的质量,且工人距离压紧辊4也会有一定的距离,这样工人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容易引起身体的重心不稳,或为了保持稳定需要较为用力;但是如果采用支撑杆11、升降柱7等结构来升高压紧辊4的时候,升降柱7、支撑杆11等能够对工人的身体起到支撑作用,使得工人即使是倾斜着身体也能够较好的保持着身体的稳定;同时工人单独向上抬也需要较大的作用力,但是人的握力通常较大,所以在通过握力升高压紧辊4的时候,其操作便捷度也更高。
46.不仅如此,常规的从动的辊在使用的时候,由于工人无法判断从动的辊是否抬高到了还是的高度,因此在实际抬高的时候,通常都会抬高到比实际需要的高度更高的位置处,这样同时还增加了劳动强度;而本实施例在抬高压紧辊4的时候,可以通过抬升杆10和支撑杆11的相对位置,方便的判断压紧辊4是否抬高到了合适的高度;其中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压紧辊4并非需要抬高太多,只需其适当的高于主动辊3,之后将条子放到主动辊3和压紧辊4之间,主动辊3的带动作用可以十分方便的将条子带动穿过主动辊3与压紧辊4之间。
47.抬升体8是开口向上的u字形或c字形,这样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当抬升体8将调节柱5的高度升高后,可以较好的保持着调节柱5的位置稳定,即可以防止调节柱5左右滚动或活动,同时当放下压紧辊4的时候,由于调节柱5的位置是稳定的,因此其能稳定的落下到限位体6的开口中,使得后续压紧辊4能够稳定使用。
48.抬升体8底部的稳定体12竖直的贯穿了机架1和稳定筒13,因此稳定体12的运动能够稳定的保持,同时稳定体12也能够对抬升体8起到一个支撑和限位的作用,防止其发生形变;同时如果某个压紧辊4不需要使用(根据实际情况,如果条子较多则需要较多的压紧辊4,较少则需要较少的压紧辊4),常规的方法是将压紧辊4取下后单独找个地方放着,在需要使用的时候再摆放回机架1上;但是本实施例中的压紧辊4在不需要使用的时候,只需要握捏抬升杆10,使得抬升杆10的顶部抵触到支撑杆11的底部,此时的定位孔15是正对于定位筒16的,然后水平推送已经位于定位孔15中的定位销14,使得定位销14插入到定位筒16中即可,此时稳定体12的位置就固定了,同时也能够对调节柱5、压紧辊4等起到稳定的支撑效果。其中定位销14在不使用的时候,也可以不从定位孔15中拔出(二者轻度过盈配合,因此即使只是将定位销14放在定位孔15中,定位销14也不容易从定位孔15中脱出),所以也无需找地方放压紧辊4和定位销14。其中抬升体8和联动体9形成的环形(或o形)的内径是大于调节柱5的,因此即使单边升高调节柱5,也能够正常的进行。
49.在工作的时候,驱动电机17带动了驱动轴18转动,同时驱动轴18上所有的主动锥齿19都转动,然后主动锥齿19带动了所有的从动锥齿20转动,从动锥齿20即可带动每一个主动辊3进行转动。
50.在实际使用的时候,每一段条子都需要穿过一个导向体21,并且通过该导向体21起到一个限位的作用;其中由于位于上游的导向体21与支撑板2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小于位于下游的导向体21与支撑板2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图中仅为示意),所以在支撑板2长度方向上,条子都是错位的状态,能够保证条子高质量的进入到并条机的机体中进行加工。
51.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52.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