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造纸印刷 专利正文
一种造纸机用施胶辊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造纸机用施胶辊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胶辊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造纸机用施胶辊。


背景技术:

2.胶辊是以金属或其他材料为芯,外覆橡胶经硫化而制成的辊状制品,橡胶辊广泛应用于印染设备、纺织设备、环保设备、造纸设备等各类机械设备中,现有的胶辊一般为一个整体结构,在使用中一个辊芯只能对应一种长度的胶层,从而造成使用的灵活性降低的缺点,即使能够对辊芯的长度进行调节,调节后的辊芯中部镂空,对胶层的支撑效果降低,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故而我们发明了一种造纸机用施胶辊。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一种造纸机用施胶辊,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4.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造纸机用施胶辊,包括左圆筒与右圆筒,左圆筒内与右圆筒内设有同一个支撑管,支撑管的一端与左圆筒固定连接,支撑管的另一端与右圆筒通过数个第一伸缩杆相连接,支撑管的一端内固定安装螺母,螺母内螺纹配合安装外螺纹管,外螺纹管转动安装在右圆筒的预留孔内,外螺纹管内固定连接第一弹簧杆的一端,第一弹簧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移动管的一端,左圆筒的侧面设有数个通孔,通孔内插接配合设有第二弹簧杆,第二弹簧杆的内端与移动管固定连接,第二弹簧杆的外端固定连接同一个拉杆;支撑管的外周均匀开设数周插孔与,插孔内插接配合设有第一插杆或第二插杆,第一插杆与第二插杆交替圆周分布,第一插杆的外端固定安装第一弧形板,第二插杆的外端固定安装第二弧形板,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分别与支撑管通过小弹簧杆相连接,同一圆周分布的第二弧形板与第一弧形板能够组成环形结构,移动管的一端对应第一插杆开设第一导向槽、对应第二插杆开设第二导向槽。
5.如上所述的一种造纸机用施胶辊,所述左圆筒的外端与右圆筒的外端分别固定连接轴管的一端,拉杆能够在对应的轴管内左右移动,外螺纹管的外端能够在对应的轴管内转动。
6.如上所述的一种造纸机用施胶辊,所述轴管的外周分别通过轴承转动安装轴座,一侧的轴座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底座上,另一侧的轴座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大伸缩杆的一端,大伸缩杆的另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
7.如上所述的一种造纸机用施胶辊,一侧所述轴管的外周固定安装齿轮。
8.如上所述的一种造纸机用施胶辊,所述外螺纹管的外端固定安装蜗轮,蜗轮的一侧啮合配合设有蜗杆,蜗杆通过轴承座转动安装在对应的轴管上,蜗轮无法带动蜗杆转动。
9.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构思巧妙,能够对辊芯的长度进行调节,满足不同长度胶层的支撑,且调节后的辊芯无镂空处,从而能够对胶层形成良好的支撑,能够市场需求,适合推广。调节辊芯长度时,拧动外螺纹管的右端,并阻止右圆筒随外螺纹管转动,
外螺纹管能够在螺母内左右移动,当外螺纹管沿螺母向右移动时,右圆筒相对左圆筒向右移动,第一伸缩杆被拉伸,外螺纹管通过第一弹簧杆对移动管形成向右的拉力,由于第二弹簧杆被拉伸所需的作用力小于第一弹簧杆被拉伸所需的作用力,故而第二弹簧杆先被拉伸,第一弹簧杆未被拉伸,随移动管向右移动,最右侧的第一插杆的内端进入对应的第一导向槽内,第二插杆的内端进入对应的第二导向槽内,第二导向槽先对第二插杆形成向外的推力,使第二插杆带动第二弧形板向外移动打开,至第二插杆的内端与移动管的外周接触配合,第二弧形板移动至最外侧,此时第二弧形板的外侧圆弧与左圆筒和右圆筒的外周共面,随移动管继续向右移动,第一导向槽对第一插杆形成向外的推力,至第一插杆的内端与移动管的外周接触配合,第一弧形板移动至最外侧,此时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组成环形结构,且第一弧形板的外侧圆弧与左圆筒和右圆筒的外周共面;当左圆筒与右圆筒之间的缝隙无法使第二弧形板移动至最外侧时,移动管无法继续向右移动,第一弹簧杆被拉伸,当左圆筒与右圆筒之间的缝隙足够第二弧形板移动至最外侧时,在第一弹簧杆的弹性作用下,移动管继续向右移动,从而使第二弧形板、第一弧形板依次移动至最外侧,此时左圆筒、右圆筒与第二弧形板和第一弧形板组成的环形结构组成辊筒结构,随继续拧动外螺纹管的外端,增加左圆筒与右圆筒之间间隙宽度的同时,能够使第二弧形板和第一弧形板组成的环形结构进入左圆筒与右圆筒之间间隙内,从而实现对辊芯长度的调节,以满足不同胶层长度的支撑需求;当需要缩短辊芯时,首先向左拉动拉杆,拉杆带动第二弹簧杆向左移动,从而带动移动管向左移动,使移动管外周最右侧的第一插杆、第二插杆与移动管分离,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在小弹簧杆的弹性拉力作用下向内移动,然后再反向拧动外螺纹管,使左圆筒与右圆筒相向运动。
附图说明
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1.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图1的ⅰ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1的ⅱ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2的ⅲ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3.一种造纸机用施胶辊,如图所示,包括左圆筒1与右圆筒2,左圆筒1与右圆筒2组成内部中空的辊筒,左圆筒1内与右圆筒2内设有同一个支撑管3,支撑管3的一端与左圆筒1固定连接,支撑管3的另一端与右圆筒2通过数个第一伸缩杆4相连接,支撑管3分别与左圆筒1、右圆筒2中心线共线,第一伸缩杆4仅能够左右伸缩,支撑管3的一端内固定安装螺母5,螺母5内螺纹配合安装外螺纹管6,外螺纹管6转动安装在右圆筒2的预留孔内,外螺纹管6外周
的一侧与右圆筒2上预留孔的内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外螺纹管6内固定连接第一弹簧杆7的一端,第一弹簧杆7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移动管8的一端,第一弹簧杆7另一端的外周与移动管8内周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左圆筒1的侧面设有数个通孔9,通孔9内插接配合设有第二弹簧杆10,第二弹簧杆10的内端与移动管8固定连接,第二弹簧杆10的外端固定连接同一个拉杆11;支撑管3的外周均匀开设数周插孔12与,插孔12内插接配合设有第一插杆13或第二插杆14,第一插杆13与第二插杆14交替圆周分布,第一插杆13的外端固定安装第一弧形板15,第二插杆14的外端固定安装第二弧形板16,第一弧形板15和第二弧形板16分别与支撑管3通过小弹簧杆17相连接,第一弧形板15位于第二弧形板16的内侧,同一圆周分布的第二弧形板16与第一弧形板15能够组成环形结构,环形结构的外周能够与左圆筒1的外周、右圆筒2的外周在同一曲面内,移动管8的一端对应第一插杆13开设第一导向槽18、对应第二插杆14开设第二导向槽19,第一插杆13的内端能够沿第一导向槽18的斜面、移动管8的外周滑动接触配合,第二插杆14的内端能够沿第二导向槽19的斜面、移动管8的外周滑动接触配合。本发明结构简单,构思巧妙,能够对辊芯的长度进行调节,满足不同长度胶层的支撑,且调节后的辊芯无镂空处,从而能够对胶层形成良好的支撑,能够市场需求,适合推广。调节辊芯长度时,拧动外螺纹管6的右端,并阻止右圆筒2随外螺纹管6转动,外螺纹管6能够在螺母5内左右移动,当外螺纹管6沿螺母5向右移动时,右圆筒2相对左圆筒1向右移动,第一伸缩杆4被拉伸,外螺纹管6通过第一弹簧杆7对移动管8形成向右的拉力,由于第二弹簧杆10被拉伸所需的作用力小于第一弹簧杆7被拉伸所需的作用力,故而第二弹簧杆10先被拉伸,第一弹簧杆7未被拉伸,随移动管8向右移动,最右侧的第一插杆13的内端进入对应的第一导向槽18内,第二插杆14的内端进入对应的第二导向槽19内,第二导向槽19先对第二插杆14形成向外的推力,使第二插杆14带动第二弧形板16向外移动打开,至第二插杆14的内端与移动管8的外周接触配合,第二弧形板16移动至最外侧,此时第二弧形板16的外侧圆弧与左圆筒1和右圆筒2的外周共面,随移动管8继续向右移动,第一导向槽18对第一插杆13形成向外的推力,至第一插杆13的内端与移动管8的外周接触配合,第一弧形板15移动至最外侧,此时第一弧形板15与第二弧形板16组成环形结构,且第一弧形板15的外侧圆弧与左圆筒1和右圆筒2的外周共面;当左圆筒1与右圆筒2之间的缝隙无法使第二弧形板16移动至最外侧时,移动管8无法继续向右移动,第一弹簧杆7被拉伸,当左圆筒1与右圆筒2之间的缝隙足够第二弧形板16移动至最外侧时,在第一弹簧杆7的弹性作用下,移动管8继续向右移动,从而使第二弧形板16、第一弧形板15依次移动至最外侧,此时左圆筒1、右圆筒2与第二弧形板16和第一弧形板15组成的环形结构组成辊筒结构,随继续拧动外螺纹管6的外端,增加左圆筒1与右圆筒2之间间隙宽度的同时,能够使第二弧形板16和第一弧形板15组成的环形结构进入左圆筒1与右圆筒2之间间隙内,从而实现对辊芯长度的调节,以满足不同胶层长度的支撑需求;当需要缩短辊芯时,首先向左拉动拉杆11,拉杆11带动第二弹簧杆10向左移动,从而带动移动管8向左移动,使移动管8外周最右侧的第一插杆13、第二插杆14与移动管8分离,第一弧形板15、第二弧形板16在小弹簧杆17的弹性拉力作用下向内移动,然后再反向拧动外螺纹管6,使左圆筒1与右圆筒2相向运动。
14.具体而言,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左圆筒1的外端与右圆筒2的外端分别固定连接轴管20的一端,拉杆11能够在对应的轴管20内左右移动,外螺纹管6的外端能够在对应的轴管20内转动。通过轴管20便于左圆筒1与右圆筒2的安装与驱动。
15.具体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轴管20的外周分别通过轴承转动安装轴座30,一侧的轴座30通过支撑杆31固定安装底座32上,另一侧的轴座30通过支撑杆31固定连接大伸缩杆33的一端,大伸缩杆33的另一端与底座32固定连接。通过底座32便于左圆筒1与右圆筒2的安装。
16.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一侧所述轴管20的外周固定安装齿轮40。通过齿轮40,便于驱动左圆筒1与右圆筒2转动。
17.更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外螺纹管6的外端固定安装蜗轮50,蜗轮50的一侧啮合配合设有蜗杆51,蜗杆51通过轴承座52转动安装在对应的轴管20上,蜗轮50无法带动蜗杆51转动。通过转动蜗杆51,使蜗杆51带动蜗轮50转动,并利用蜗轮蜗杆之间的自锁,避免外螺纹管6自由转动。
1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