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照明工业 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智能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智能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智能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照明设备广泛应用在生活以及工业中的各个领域,其发光形式也趋于多样化,常见的照明装置通常包括灯座、光源件及灯罩,其中,灯罩设于灯座之上并将光源件包围,光源件与驱动电源连接,光源件照射的灯光透过灯罩散发,以在黑暗的环境中进行照明。
3.但是现有的照明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一般而言,照明装置固定在天花板或者安装架上,其位置是固定不动的,无法进行调节,对于某些特殊场合而言,例如舞台,由于需要创造舞台空间感和时间感,渲染气氛,突出中心人物,因此需要根据舞台灵活变换照射位置,以达到最佳的灯光效果,显然普通的照明装置显然无法适应,因此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设计出一种能适应上述场合,可以便捷调节照明范围的照明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智能照明装置,其能够变换光照位置,照射范围广,且易于调节。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智能照明装置,包括照明组件,还包括移动板、控制器、摄像组件、第一安装轨和第二安装轨,所述第一安装轨和所述第二安装轨水平平行分布,且所述第一安装轨和所述第二安装轨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架相连接,每个所述连接架上分别设置有吊装机构,所述移动板通过直线移动机构可水平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轨和所述第二安装轨之间,所述照明组件和所述摄像组件分别固定在所述移动板的下端,所述直线移动机构包括电机、齿轮和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移动板下端,所述齿轮同轴固定在所述电机输出轴上,所述齿条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轨的侧壁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机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还通过通信模块与计算机后台电连接。
6.所述移动板的两侧分别固定有滑块,所述第一安装轨和所述第二安装轨的上端分别固定有导向轨道,所述滑块滑动设于对应所述导向轨道上。该结构中,通过滑块与导向轨道的配合,使得移动板的移动更为顺畅,且不易错位。
7.所述移动板与所述第二安装轨之间设置有拖链。该结构中,拖链的设置能够对内置的电缆起到牵引和保护的作用,同时利于移动板的位移。
8.所述连接架包括横梁、第一竖梁和第二竖梁,所述第一竖梁和所述第二竖梁分别竖直间隔固定在所述横梁的下端,且所述第一竖梁的底部向所述第二竖梁方向水平延伸固定有第一搁置板,所述第一安装轨固定在所述第一搁置板上,所述第二竖梁的底部向所述第一竖梁方向水平延伸固定有第二搁置板,所述第二安装轨固定在所述第二搁置板上。该
结构中,连接架包括横梁以及固定在横梁两端的第一竖梁和第二竖梁,使得整个连接架结构较为稳定,第一搁置板的设置用于供第一安装轨固定,第二搁置板的设置用于供第二安装轨固定,这样使得第一安装轨和第二安装轨固定较为牢靠,同时在安装时位置得到限制,便于两者进行安装。
9.所述吊装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竖直设置在所述横梁上的吊杆,所述吊杆的下端穿过所述横梁,且所述吊杆的下部螺接有两个锁紧螺栓,两个所述锁紧螺栓分别位于所述横梁的上下两侧,且与所述横梁紧密接触。该结构中,两个锁紧螺栓的设置,一方面实现了吊杆与横梁之间的可靠固定,另一方面能够方便调整横梁的上下高度。
10.所述第一安装轨或所述第二安装轨内侧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接近开关,两个所述接近开关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该结构中,接近开关为现有技术,其检测到移动板到达极限位置后,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则控制电机停止运动,以防止移动板脱离。
11.所述第一安装轨和所述第二安装轨分别由铝型材制成。其好处在于质量较轻且整体结构强度较佳。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第一安装轨和第二安装轨之间通过连接架进行连接,使得第一安装轨和第二安装轨连接较为可靠;吊装机构的设置用于将整体牢靠固定在天花板或者待安装万位置上;照明组件起到照明的作用,摄像组件起到摄像的作用,从而拓展了本装置的功能性;直线移动机构的设置用于驱动移动板来回反复直线移动,从而方便调节照明组件的照射范围;直线移动机构包括电机、齿轮和与齿轮啮合的齿条,当电机转动时,带动齿轮转动,由于齿轮和齿条是啮合的,因此能够带动整个移动板进行位移,而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又通过通信模块与计算机后台电连接,从而实现了远程控制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能够变换光照位置,照射范围广,且易于调节。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移动板与照明组件以及摄像组件配合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架与吊装机构配合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电路部分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19.实施例一:如图所示,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智能照明装置,包括照明组件1,还包括移动板2、控制器31、摄像组件4、第一安装轨51和第二安装轨52,第一安装轨51和第二安装轨52水平平行分布,且第一安装轨51和第二安装轨52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架6相连接,每个连接架6上分别设置有吊装机构7,移动板2通过直线移动机构8可水平移动设置在第一安装轨51和第二安装轨52之间,照明组件1和摄像组件4分别固定在移动板2的下端,直线移动机构8包括电机81、齿轮82和与齿轮82啮合的齿条83,电机81固定在移动板2下端,齿轮82同轴固定在电机81输出轴上,齿条83固定在第一安装轨51的侧壁上,控制器31与电机81电连接,
控制器31还通过通信模块32与计算机后台33电连接。
20.本实施例中,控制器31可采用型号为stm32f106zet6的单片机,其安装在移动板2上,通信模块32为蓝牙通讯模块或无线网络通信模块32。
21.实施例二:如图所示,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移动板2的两侧分别固定有滑块91,第一安装轨51和第二安装轨52的上端分别固定有导向轨道92,滑块91滑动设于对应导向轨道92上。该结构中,滑块91对称固定在移动板2前后两侧的下表面,通过滑块91与导向轨道92的配合,使得移动板2的移动更为顺畅,且不易错位。
22.移动板2与第二安装轨52之间设置有拖链93。该结构中,拖链93的设置能够对内置的电缆起到牵引和保护的作用,同时利于移动板2的位移。
23.连接架6包括横梁61、第一竖梁62和第二竖梁63,第一竖梁62和第二竖梁63分别竖直间隔固定在横梁61的下端,且第一竖梁62的底部向第二竖梁63方向水平延伸固定有第一搁置板64,第一安装轨51固定在第一搁置板64上,第二竖梁63的底部向第一竖梁62方向水平延伸固定有第二搁置板65,第二安装轨52固定在第二搁置板65上。该结构中,连接架6包括横梁61以及固定在横梁61两端的第一竖梁62和第二竖梁63,使得整个连接架6结构较为稳定,第一搁置板64的设置用于供第一安装轨51固定,第二搁置板65的设置用于供第二安装轨52固定,这样使得第一安装轨51和第二安装轨52固定较为牢靠,同时在安装时位置得到限制,便于两者进行安装。
24.实施例三:如图所示,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二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吊装机构7包括至少一个竖直设置在横梁61上的吊杆71,吊杆71的下端穿过横梁61,且吊杆71的下部螺接有两个锁紧螺栓72,两个锁紧螺栓72分别位于横梁61的上下两侧,且与横梁61紧密接触。该结构中,两个锁紧螺栓72的设置,一方面实现了吊杆71与横梁61之间的可靠固定,另一方面能够方便调整横梁61的上下高度。
25.第一安装轨51或第二安装轨52内侧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接近开关94,两个接近开关94分别与控制器31电连接。该结构中,接近开关94为现有技术,其检测到移动板2到达左右两个极限位置后,反馈给控制器31,控制器31则控制电机81停止运动,以防止移动板2脱离。
26.第一安装轨51和第二安装轨52分别由铝型材制成。其好处在于质量较轻且整体结构强度较佳。
27.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对上述各种零部件的构造进行材料和结构的改进,或者是采用技术等同物进行替换。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或直接或间接运用于其他相关技术领域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