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升降火炬高压点火隔断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升降火炬高压点火隔断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炬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升降火炬高压点火隔断装置。


背景技术:

2.火炬,又称火把,是一种用来照明和传送火的工具,一般为木棒一端绑上易燃的物品(如浸有油脂或沥青等的破布)制成,在建筑内部使用的时候可以插在墙上的架子里,野外使用则为手擎,传统上火炬象征着光明和启蒙。
3.作为一种神圣的象征,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火在希腊历史上代表着创世、再生和光明,随着时代的发展,火炬的点燃也由传统的方式通过一系列的系统传动点燃,然而现有火炬的点火装置触发命令的反应较慢,难以在短时间内将火炬点燃,使得火炬点燃的时间不及时,从而导致火炬点燃的仪式感有所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升降火炬高压点火隔断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升降火炬高压点火隔断装置,包括火炬筒体、固定在火炬筒体上的升降拖拽钢丝绳、配合火炬筒体使用的升降点火模块和配合升降点火模块使用的升降导轨,所述升降点火模块包括不锈钢支架、第一不锈钢套筒、第二不锈钢套筒、陶瓷瓶和耐高温高压点火线,所述不锈钢支架固定在火炬筒体的底部,所述不锈钢支架上安装有第一不锈钢套筒,所述不锈钢支架上位于第一不锈钢套筒的上侧安装有第二不锈钢套筒,且第二不锈钢套筒与第一不锈钢套筒呈垂直分布,所述不锈钢支架上位于第一不锈钢套筒和第二不锈钢套筒之间安装有陶瓷瓶。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7.所述第一不锈钢套筒上安装有第一陶瓷绝缘子。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第一陶瓷绝缘子上和陶瓷瓶的底部均安装有电压释放触点。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不锈钢支架上还设置有配合电压释放触点使用的缓冲装置。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第二不锈钢套筒上安装有第二陶瓷绝缘子。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所述第二陶瓷绝缘子的内部安装有耐高温高压点火线,且耐高温高压点火线远离第二陶瓷绝缘子的一端通过陶瓷瓶与电压释放触点相连。
16.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实用新型中,在火炬筒体上设有升降拖拽钢丝绳和升降点火模块,升降点火模块包括不锈钢支架、第一不锈钢套筒、第二不锈钢套筒、陶瓷瓶和耐高温高压点火线,在不
锈钢支架上设有第一不锈钢套筒和第二不锈钢套筒,在第一不锈钢套筒和第二不锈钢套筒之间设有之间安装有陶瓷瓶,高能点火器释放脉冲电压,脉冲电压通过耐高温高压点火线传递至下端脉冲电压释放触点,下端脉冲电压释放触点传递至上端脉冲电压释放触点,此时点火电极进行脉冲电压释放,引燃火炬,该高压点火隔断装置提高了火炬的点火触发效率,使得火炬在接收到触发命令后能够短在极短的时间内引燃。
附图说明
18.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压点火隔断装置的闭合示意图;
19.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压点火隔断装置的张开示意图。
20.图例说明:
21.1、升降点火模块;2、火炬筒体;3、升降拖拽钢丝绳;4、升降导轨;5、不锈钢支架;6、第一不锈钢套筒;7、第一陶瓷绝缘子;8、电压释放触点;9、陶瓷瓶;10、耐高温高压点火线;11、第二不锈钢套筒;12、第二陶瓷绝缘子。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升降火炬高压点火隔断装置,包括火炬筒体2、固定在火炬筒体2上的升降拖拽钢丝绳3、配合火炬筒体2使用的升降点火模块1和配合升降点火模块1使用的升降导轨4,升降点火模块1包括不锈钢支架5、第一不锈钢套筒6、第二不锈钢套筒11、陶瓷瓶9和耐高温高压点火线10,不锈钢支架5固定在火炬筒体2的底部,不锈钢支架5 上安装有第一不锈钢套筒6,不锈钢支架5上位于第一不锈钢套筒6的上侧安装有第二不锈钢套筒11,且第二不锈钢套筒11与第一不锈钢套筒6呈垂直分布,不锈钢支架5上位于第一不锈钢套筒6和第二不锈钢套筒11之间安装有陶瓷瓶 9,高压点火隔断装置工作时,下端装置随着升降点火模块1向上提升,当高压点火隔断装置与上端装置闭合时,可升降式放空火炬底部的感应器会发送信号给plc控制器,升降点火模块1停止提升并锁定。
24.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不锈钢套筒6上安装有第一陶瓷绝缘子7,第一陶瓷绝缘子7和陶瓷瓶9的底部均安装有电压释放触点8,不锈钢支架5上还设置有配合电压释放触点8使用的缓冲装置,当高压点火隔断装置闭合时,高能点火器释放脉冲电压,脉冲电压通过耐高温高压点火线10传递至下端脉冲电压释放触点8。
25.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不锈钢套筒11上安装有第二陶瓷绝缘子12,第二陶瓷绝缘子12的内部安装有耐高温高压点火线10,且耐高温高压点火线10远离第二陶瓷绝缘子12的一端通过陶瓷瓶9与电压释放触点8相连,下端脉冲电压释放触点8传递至上端脉冲电压释放触点8,通过耐高温高压点火线 10传递至点火电极,点火电极进行脉冲电压释放,当高压点火隔断装置闭合时,高能点火器释放脉冲电压,脉冲电压通过耐高温高压点火线10传递至下端脉冲电压释放触点8,下端脉冲电压释放触点8传递至上端脉冲电压释放触点
8,通过耐高温高压点火线10传递至点火电极,点火电极进行脉冲电压释放,引燃火炬。
26.工作原理:使用时,高压点火隔断装置工作时,下端装置随着升降点火模块1向上提升,当高压点火隔断装置与上端装置闭合时,可升降式放空火炬底部的感应器会发送信号给plc控制器,升降点火模块1停止提升并锁定,当高压点火隔断装置闭合时,高能点火器释放脉冲电压,脉冲电压通过耐高温高压点火线10传递至下端脉冲电压释放触点8,下端脉冲电压释放触点8传递至上端脉冲电压释放触点8,通过耐高温高压点火线10传递至点火电极,点火电极进行脉冲电压释放,引燃火炬,该高压点火隔断装置提高了火炬的点火触发效率,使得火炬在接收到触发命令后能够短在极短的时间内引燃。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升降火炬高压点火隔断装置,包括火炬筒体(2)、固定在火炬筒体(2)上的升降拖拽钢丝绳(3)、配合火炬筒体(2)使用的升降点火模块(1)和配合升降点火模块(1)使用的升降导轨(4),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点火模块(1)包括不锈钢支架(5)、第一不锈钢套筒(6)、第二不锈钢套筒(11)、陶瓷瓶(9)和耐高温高压点火线(10),所述不锈钢支架(5)固定在火炬筒体(2)的底部,所述不锈钢支架(5)上安装有第一不锈钢套筒(6),所述不锈钢支架(5)上位于第一不锈钢套筒(6)的上侧安装有第二不锈钢套筒(11),且第二不锈钢套筒(11)与第一不锈钢套筒(6)呈垂直分布,所述不锈钢支架(5)上位于第一不锈钢套筒(6)和第二不锈钢套筒(11)之间安装有陶瓷瓶(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火炬高压点火隔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不锈钢套筒(6)和陶瓷瓶(9)的底部均安装有第一陶瓷绝缘子(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火炬高压点火隔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陶瓷绝缘子(7)上安装有电压释放触点(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火炬高压点火隔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支架(5)上还设置有配合电压释放触点(8)使用的缓冲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火炬高压点火隔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不锈钢套筒(11)上安装有第二陶瓷绝缘子(1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火炬高压点火隔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陶瓷绝缘子(12)的内部安装有耐高温高压点火线(10),且耐高温高压点火线(10)远离第二陶瓷绝缘子(12)的一端通过陶瓷瓶(9)与电压释放触点(8)相连。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升降火炬高压点火隔断装置,包括火炬筒体、升降拖拽钢丝绳、升降点火模块和升降导轨,所述不锈钢支架固定在火炬筒体的底部,所述不锈钢支架上安装有第一不锈钢套筒,所述不锈钢支架上安装有第二不锈钢套筒,且第二不锈钢套筒与第一不锈钢套筒呈垂直分布,所述不锈钢支架上位于第一不锈钢套筒和第二不锈钢套筒之间安装有陶瓷瓶。本实用新型中,高能点火器释放脉冲电压,脉冲电压通过耐高温高压点火线传递至下端脉冲电压释放触点,下端脉冲电压释放触点传递至上端脉冲电压释放触点,此时点火电极进行脉冲电压释放,引燃火炬,该高压点火隔断装置提高了火炬的点火触发效率,使得火炬在接收到触发命令后能够短在极短的时间内引燃。极短的时间内引燃。极短的时间内引燃。


技术研发人员:秦伟 何志强 梁兵 冉向东 卢邹 谭红 刘辉 熊伟 沈群 逯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
技术研发日:2020.11.30
技术公布日:202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