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源热泵换热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空气源热泵用新型换热管。
背景技术:2.传统的空气源热泵换热管一般采用双层结构,在冷媒和水的换热过程中,由于接触面有限,所以换热效果容易达不到预期效果,从而影响整体的水加热效果,因此,亟待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源热泵用新型换热管,采用内管、中间管及外管的三层管结构构成管体,外管和中间管之间以及内管内流动循环水,中间管和内管之前流动冷媒,循环水分层后分别与冷媒进行热交换,换热效果大大提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源热泵用新型换热管,包括管体及循环水接头;
5.所述管体的两端侧表面分别设置有冷媒接头,所述管体包括内管、中间管及外管,所述中间管设置于外管的内部,所述外管的内壁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外层筋,所述外层筋的内侧与中间管的外壁相连,所述内管设置于中间管的内部,所述中间管的内壁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内层筋,所述内层筋的内侧与内管的外壁相连,所述冷媒接头一端穿过外管及中间管的管壁并与中间管内部相连通;
6.所述循环水接头有两个且分别插接于管体两端,所述循环水接头包括端盖、筒体接头及密封环,所述端盖一端为敞口,所述端盖远离敞口一端的外侧设置有筒体接头,所述端盖远离敞口一端的内侧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与端盖位于同一轴芯线上,所述端盖远离敞口一端且位于密封环的外围贯穿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端盖远离敞口一端且位于密封环的里端贯穿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端盖套设于外管的外部,所述密封环设置于中心管和内管之间。
7.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气源热泵用新型换热管,其中,所述端盖的内径与外管的外径一致,保证端盖和外管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及密封性。
8.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气源热泵用新型换热管,其中,所述密封环的外径与中间管的内径一致,保证连接稳定性的同时,还保证密封环外端与中间管之间的连接密封性。
9.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气源热泵用新型换热管,其中,所述密封环的内径与内管的外径一致,保证连接稳定性的同时,还保证密封环内端与内管之间的连接密封性。
10.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气源热泵用新型换热管,其中,所述筒体接头的
外表面及冷媒接头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防滑波纹,保证与循环水管及冷媒管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避免脱落。
11.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气源热泵用新型换热管,其中,所述外管两端侧表面设置有连接座,所述冷媒接头与连接座相连并穿设于连接座,保证冷媒接头的强度。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结构简单、合理,便于组装,采用内管、中间管及外管的三层管结构构成管体,外管和中间管之间以及内管内流动循环水,中间管和内管之前流动冷媒,循环水分层后分别与冷媒进行热交换,换热效果大大提高。
14.(2)虽然为三层管体,但是通过内部的外层筋以及内层筋,同样具有较高的强度,并且不会发生变形的情况。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位于冷媒接头处截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管体截面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循环水接头与管体连接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管体1、循环水接头2、冷媒接头3、连接座4、内管101、中间管102、外管103、外层筋104、内层筋105、端盖201、筒体接头202、密封环203、第一通孔204、第二通孔205。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两侧”、“一端”、“另一端”“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空气源热泵用新型换热管,包括管体1及循环水接头2;管体1的两端侧表面分别设置有冷媒接头3,管体1包括内管101、中间管102及外管103,中间管102设置于外管103的内部,外管103的内壁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外层筋104,外层筋104的内侧与中间管102的外壁相连,内管101设置于中间管102的内部,中间管102的内壁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内层筋105,内层筋105的内侧与内管101的外壁相连,冷媒接头3一端穿过外管103及中间管102的管壁并与中间管102内部相连通,外管103两端侧表面设置有连接座4,冷媒接头3与连接座4相连并穿设于连接座4;循环水接头2有两个且分别插接于管体1两端,循环水接头2包括端盖201、筒体接头202、密封环203,端盖201一端为敞口,端盖201远离敞口一端的外侧设置有筒体接头202,端盖201远离敞口一端的内侧设置有密封环203,密封环203与端盖201位于同一轴芯线上,端盖201远离敞口一端
且位于密封环203的外围贯穿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204,端盖201远离敞口一端且位于密封环203的里端贯穿开设有第二通孔205,端盖201套设于外管103的外部,端盖201的内径与外管103的外径一致,密封环203设置于中心管和内管101之间,密封环203的外径与中间管102的内径一致,密封环203的内径与内管101的外径一致,筒体接头202的外表面及冷媒接头3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防滑波纹。
23.组装方法及使用原理:首先加工得到由内管101、中间管102及外管103构成的管体1,并且内管101和中间管102之间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内层筋105,中间管102和外管103之间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外层筋104,随后在管体1两端设置冷媒接头3,将冷媒接头3穿过连接座4、外管103及中间管102预留的孔,并焊接固定,随后将端盖201盖在管体1两端,使端盖201的内侧壁与外管103的外壁相连,此时,密封环203插入外管103和中间管102之间,完成组装。使用时,将筒体接头202与循环水管相连,将冷媒接头3与冷媒管道相连,循环水从筒体接头202进入并分别穿过第一通孔204和第二通孔205进入外管103和中间管102之间的腔体内以及内管101内,而冷媒则通过冷媒接头3进入中间管102和内管101之间的腔体内,从而实现换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便于组装,采用内管101、中间管102及外管103的三层管结构构成管体1,外管103和中间管102之间以及内管101内流动循环水,中间管102和内管101之前流动冷媒,循环水分层后分别与冷媒进行热交换,换热效果大大提高;虽然为三层管体1,但是通过内部的外层筋104以及内层筋105,同样具有较高的强度,并且不会发生变形的情况。
24.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25.最后所要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