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一种中频炉的清除灰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中频炉的清除灰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中频炉清灰领域,具体为一种中频炉的清除灰尘装置。


背景技术:

2.中频炉主要由电源、感应圈及感应圈内用耐火材料筑成的坩埚组成,坩埚内盛有金属炉料,相当于变压器的副绕组,当感应圈接通交流电源时,在感应圈内产生交变磁场,其磁力线切割坩埚中的金属炉料,在炉料中就产生了感应电动势,由于炉料本身形成一闭合回路,所以在炉料中同时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通过炉料时,对炉料进行加热促使其熔化。
3.中频炉使用完需要及时进行清洁,否则其内壁容易粘附炉渣,长期以往极为影响使用寿命,故而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频炉清洁装置,通过清洁装置提高清洁质量,并避免了人工清洁的低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频炉的清除灰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频炉的清除灰尘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连接有支撑筒,且支撑筒包括有一号筒,所述一号筒的上方设置有二号筒,且一号筒的顶端和二号筒的底端均设置有连接环,所述一号筒和二号筒之间设置有转盘,且转盘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的两端均开设有与连接环相匹配的连接槽,所述二号筒的内壁设置有多组限位条,所述二号筒的内部顶端连接有升降杆,且升降杆的外壁开设有多组与限位条相匹配的升降槽。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清洁装置能够根据中频炉的高度进行调节和清洁,由此实现清洁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的底端设置有多组万向轮,且底座的底端位于圆盘部位处设置有万向球,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两组与二号筒外壁相连接的加强杆,所述升降杆的底端连接有螺杆,且升降杆的末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底端连接有清洁筒,所述电机的内部设置有贯穿升降杆和电机内壁的电源线。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清洁装置能够通过电机带动清洁筒进行转动,由此通过清洁筒的转动对中频炉内壁进行有效清洁。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盘的内壁与螺杆的外壁直径相匹配,且连接盘的内壁设置有与螺杆外壁螺纹相匹配的螺纹壁。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连接盘转动时能够带动螺杆进行升降,由此通过螺杆的升降实现清洁筒的抬高或降低。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一号筒的底端开设有用于电源线排线的开口,且电源线的末端设置有电源插头。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电机在运行时能够通过电源线获取外界电力进行动力支持,由此实现电机正常有效的运转。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槽的内壁和连接环的外壁相互设置有限位机构。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转盘在转动时不影响一号筒和二号筒的连接,由此确保支撑筒的支撑功能和作用。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杆、升降槽、螺杆等实现清洁筒的升降和清洁功能,通过转动转盘使其带动连接盘进行转动,连接盘转动时候又自身内壁的螺纹壁带动螺杆转动,当螺杆在转动时则又带动升降杆进行抬升,当升降杆抬升至能够放入中频炉内壁的高度后,然后再挪动底座使其位置能够使清洁筒进入至中频炉内壁,接着方向转动转盘,转盘通过上述方式带动升降杆开始下降,直至清洁筒位于中频炉内壁即可。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连接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盘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杆位置示意图。
21.图中:1、底座;2、万向轮;3、万向球;4、支撑筒;5、一号筒;6、二号筒;7、连接环;8、转盘;9、连接盘;10、连接槽;11、限位条;12、加强杆;13、升降杆;14、升降槽;15、螺杆;16、电机;17、清洁筒;18、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24.一种中频炉的清除灰尘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端连接有支撑筒4,且支撑筒4包括有一号筒5,一号筒5的上方设置有二号筒6,且一号筒5的顶端和二号筒6的底端均设置有连接环7,一号筒5和二号筒6之间设置有转盘8,且转盘8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盘9,连接盘9的两端均开设有与连接环7相匹配的连接槽10,二号筒6的内壁设置有多组限位条11,二号筒6的内部顶端连接有升降杆13,且升降杆13的外壁开设有多组与限位条11相匹配的升降槽14,从而使清洁装置能够根据中频炉的高度进行调节和清洁,由此实现清洁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25.请参阅图2-图4,底座1的底端设置有多组万向轮2,且底座1的底端位于圆盘部位处设置有万向球3,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两组与二号筒6外壁相连接的加强杆12,升降杆13的底端连接有螺杆15,且升降杆13的末端安装有电机16,电机16的底端连接有清洁筒17,电机16的内部设置有贯穿升降杆13和电机16内壁的电源线18,从而使清洁装置能够通过电机16带动清洁筒17进行转动,由此通过清洁筒17的转动对中频炉内壁进行有效清洁。
26.请参阅图3和图4,连接盘9的内壁与螺杆15的外壁直径相匹配,且连接盘9的内壁设置有与螺杆15外壁螺纹相匹配的螺纹壁,从而使连接盘9转动时能够带动螺杆15进行升降,由此通过螺杆15的升降实现清洁筒17的抬高或降低。
27.请参阅图1,一号筒5的底端开设有用于电源线18排线的开口,且电源线18的末端设置有电源插头,从而使电机16在运行时能够通过电源线18获取外界电力进行动力支持,由此实现电机16正常有效的运转。
28.请参阅图3,连接槽10的内壁和连接环7的外壁相互设置有限位机构,从而使转盘8在转动时不影响一号筒5和二号筒6的连接,由此确保支撑筒4的支撑功能和作用。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该清洁装置时,首先将装推动至中频炉一侧合适的位置,在然后分别万向轮2和万向球3进行固定防止滑动,接着转动转盘8使其带动连接盘9进行转动,连接盘9转动时候又自身内壁的螺纹壁带动螺杆15转动,当螺杆15在转动时则又带动升降杆13进行抬升,当升降杆13抬升至能够放入中频炉内壁的高度后,然后再挪动底座1使其位置能够使清洁筒17进入至中频炉内壁,接着方向转动转盘8,转盘8通过上述方式带动升降杆13开始下降,直至清洁筒17位于中频炉内壁即可,之后启动电机16带动清洁筒17转动,清洁筒17在转动时通过摩擦则有效对中频炉内壁进行清洁。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