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一种热能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热能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煤炭开采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热能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炭中硫含量平均为1.72%,其中高硫煤(s含量≥ 2.0%,包括高硫煤和中硫煤)探明储量约占煤炭总储量的1/3,占原煤生产的 16.67%,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高硫煤中蕴藏着巨大的硫资源,2016年我国原煤产量共计33.64吨,按煤中s含量为2.0%计算,高硫煤所含的s含量在1121万吨;2016年我国硫磺产量仅为516万吨,进口硫磺为1196.1万吨,对外依存度超过50%,而我国目前高硫煤的使用及硫回收水平低,从煤中回收的硫磺数量很少。此外,高硫煤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进行燃烧会造成大量so2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急需开发一种经济可行的高硫煤脱硫及硫资源化回收的技术和方法。
3.现有专利授权公告号:cn110669561b公开了一种用于煤炭脱硫中的热能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多个结构相同的换热机构,换热机构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换热腔,换热腔内设有伸出壳体上方的第一进气管,第一进气管的的下方处设有出气孔,第一进气管外侧面处且位于换热腔内套设有呈螺旋状的第二进气管,第二进气管的两端分别伸出壳体的上下方;换热腔内设有套于第二进气管外侧的附着机构,换热腔的上方设有出气管;相邻的换热机构之间的出气管与第一进气管通过第一连接管相连,位于壳体下方的第二进气管与相邻的位于壳体上方的第二进气管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管相连。
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热能回收装置体积较大,在煤炭的开采以及生产运输过程中,脱硫只是其中一个步骤而已,不同的煤炭开采矿通常通常有不同大小的热能回收室,体型较大的热能回收装置并不适用于一些煤炭开采矿。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适应不同大小的热能回收室,本技术提供一种热能回收装置。
6.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7.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包括热能回收室以及往复盘绕于所述热能回收室内的走硫蒸汽管,所述走硫蒸汽管周侧端螺旋卷绕有热能回收管,所述走硫蒸汽管周侧端设置有呈螺旋状的导热片,所述导热片螺旋插接于所述热能回收管间隙内。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通过该热能回收装置回收热能时,煤炭脱硫而产出的高温二氧化硫蒸汽直接通入走硫蒸汽管内,并沿着走硫蒸汽管在热能回收室内往复游走,此时二氧化硫蒸汽产生的高温沿着走硫蒸汽管直接传递至导热片上,而热能回收管再将走硫蒸汽管和导热片上的热量吸收,从而对热能回收管内的水进行加热。该方案中使得走硫蒸汽管在热能回收室内往复排布,然后将热能回收管缠绕在走硫蒸汽管内,使得该热能回收装置可根据热能回收室的大小进行排布,更加方便,同时增设呈螺旋状的导热片,使得热能传递更加快速,损耗更低。
9.优选的,所述热能回收管周侧端套设有保温套。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热能回收管周侧端套设保温套,一方面可有效防止热能从热能回收管周侧散出,另一方面可对导热片暴露在空气中的部位进行保温,从而提升热传递的效果。
11.优选的,所述保温套包括两半完全相同的半套,两所述半套相互靠近的一侧端涂覆有粘接胶层。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保温套设置成两半完全相同的半套,使得在安装热能回收装置时,可直接将两半半套抵接在热能回收管的周侧端,并使得半套上的粘接胶层抵接在一起,从而粘接固定。该方案使得保温套的安装固定更加方便。
13.优选的,所述半套的一端设置有半环凸,所述半套远离所述半环凸的一端开设有供所述半环凸插入的半环槽。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保温套时,相邻保温套之间依然存在有间隙,从而使得热能散失,该方案中的保温套在安装时,将半套抵接在热能回收管的侧端,使得半套一端的半环槽刚好将已经安装好的保温套进行包覆,然后再粘接固定,使得相邻保温套之间进行一定程度的密封,从而减小热能的泄漏,提高热回收的效果。
15.优选的,水平相邻所述走硫蒸汽管之间留有行走间隙,竖直每列所述走硫蒸汽管在所述热能回收管外侧设置有隔热挡板。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走硫蒸汽管之间留有行走间隙,使得人工可进入热能回收室内进行安装和维修,而热能回收室内的温度较高,即使停止通入高温二氧化硫蒸汽,整个室内的温度依然会比较高,维修人员难以进入,该方案中在竖直的每列走硫蒸汽管之间设置隔热挡板,从而使得行走间隙上升的温度不会太高,从而方便维修人员进入维修。
17.优选的,所述隔热挡板在靠近所述行走间隙的一侧端开设有多个观测窗口,所述隔热挡板在所述观测窗口处转动设置有隔热窗板。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隔热挡板上开设观测窗口,并在观测窗口上转动设置隔热窗板,使得隔热挡板和隔热窗板依然可进行良好的隔热,而当热能回收管出现问题时,可通过打开隔热窗板进行位置确定,从而再进行维修,更加方便。
19.优选的,所述隔热窗板的转轴位于上侧,所述隔热窗板远离所述热能回收管的一端靠下部设置有隔热把手。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隔热窗板的转轴设置在上侧,此时打开隔热窗板进行观测检查时只需要拉动隔热把手并转动隔热窗板便可,当松开隔热把手时,隔热窗板可在重力的作用下转动并关闭观测窗口,避免忘记关闭隔热窗板,造成热能流失。
21.优选的,所述热能回收室内外侧端均设置有保温层。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热能回收室的内外侧端均设置保温层,从而提高整个热能回收室的保温效果,减少热能的散失,提高热传递效果。
23.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24.1.走硫蒸汽管在热能回收室内往复排布,然后将热能回收管缠绕在走硫蒸汽管内,使得该热能回收装置可根据热能回收室的大小进行排布,更加方便,同时增设呈螺旋状的导热片,使得热能传递更加快速,损耗更低;
25.2.保温套在安装时,将半套抵接在热能回收管的侧端,使得半套一端的半环槽刚好将已经安装好的保温套进行包覆,然后再粘接固定,使得相邻保温套之间进行一定程度的密封,从而减小热能的泄漏,提高热回收的效果;
26.3.走硫蒸汽管之间留有行走间隙,使得人工可进入热能回收室内进行安装和维修,竖直的每列走硫蒸汽管之间设置隔热挡板,从而使得行走间隙上升的温度不会太高,从而方便维修人员进入维修。
附图说明
27.图1为热能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热能回收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
30.图中:1、热能回收室;2、走硫蒸汽管;3、保温层;4、硫蒸气接入管;5、分气接头;6、热能回收管;7、导热片;8、保温套;9、半套;10、半环凸;11、半环槽;12、隔热挡板;13、观测窗口;14、隔热窗板;15、隔热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参见图1,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包括热能回收室1以及呈蛇形纵向往复盘绕于热能回收室1内的走硫蒸汽管2。
33.热能回收室1内壁以及外侧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保温层3。
34.热能回收室1一侧端靠上部有一根硫蒸气接入管4,硫蒸气接入管4在靠近热能回收室1的一端一体设置有分气接头5,分气接头5远离硫蒸气接入管4的一端水平分出多根并直接插接进热能回收室1内。
35.走硫蒸汽管2共有多根,每根走硫蒸汽管2的一端直接与分气接头5插于热能回收室1的一端头焊接,随后由靠近分气接头5的一侧壁向远离的一侧壁水平延伸,当快要接近另一侧壁时向下弯折180度并向分气接头5一侧反向延伸,如此往复形成蛇形,而走硫蒸汽管2的另一端直接穿出热能回收室1的侧壁并于外部的处理装置相连。
36.参见图2和图3,走硫蒸汽管2的外周侧螺旋卷绕有热能回收管6,该热能回收管6的截面呈方型且内部流通有水,热能回收管6的外侧壁紧紧的抵接在走硫蒸汽管2的外周侧端,走硫蒸汽管2的外周侧壁一体设置有呈螺旋状的导热片7,导热片7直接插接在热能回收管6呈螺旋的间隙之间,导热片7远离走硫蒸汽管2的侧端与热能回收管6的外侧壁相平齐,此时走硫蒸汽管2的热能可直接传递至热能回收管6,同时走硫蒸汽管2的热能可由导热片7传递至热能回收管6内,使得传递效率大大提升。
37.热能回收管6外侧壁套设有保温套8,保温套8包括两半完全相同的半环状半套9,半套9的一端一体设置有半环凸10,半套9的另一端开设有供半环凸10插入的半环槽11,共同组成一保护套的两半套9在相互靠近的一端面涂覆有粘接胶层,从而使得两半套9可直接粘接在一起。
38.相邻走硫蒸汽管2之间留有行走间隙,热能回收室1在每一根走硫蒸汽管2的两侧通过螺栓竖直固定有隔热挡板12,隔热挡板12上均匀开设有多个观测窗口13,隔热挡板12
在观测窗口13的上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隔热窗板14,隔热窗板14远离热能回收管6的一端且在靠下侧的位置通过螺栓固定有隔热把手15。
39.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40.当通过该热能回收装置回收热能时,煤炭脱硫而产出的高温二氧化硫蒸汽直接通入走硫蒸汽管2内,并沿着走硫蒸汽管2在热能回收室1内往复游走,此时二氧化硫蒸汽产生的高温沿着走硫蒸汽管2直接传递至导热片7上,而热能回收管6再将走硫蒸汽管2和导热片7上的热量吸收,从而对热能回收管6内的水进行加热,当热能回收管6回收效率降低时,停止通入高温二氧化硫蒸汽,然后人工进入热能回收室1内,逐一转动打开隔热窗板14进行观察检测。
41.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