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水分离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锅炉汽水分离器。
背景技术:2.锅炉通过对其加热使锅炉水分快速受热并气化形成水蒸气,为了将水蒸气中存留的水分抽离出来,往往会将水蒸气引入特殊额汽水分离器中,使水蒸气中的气体与液体分离出来;
3.传统的汽水分离器在进行使用过程中往往将水蒸气进行螺旋流动,使水蒸气在流动过程中将水蒸气中的水分逐渐液化形成液滴,但当水蒸气流速过快时,这种分离将无法完全将水分抽离。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锅炉汽水分离器,用以解决现有的汽水分离器无法彻底抽离蒸汽中的水分的缺陷。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锅炉汽水分离器,包括罐体、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所述罐体一侧的上方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罐体内侧壁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辅助结构,所述罐体另一侧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出气口,所述进气口的一侧设置有初次分离结构,所述第一出气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二次分离结构,所述二次分离结构包括分离壳体、第二出气口、弧形扇叶板和集液瓶,所述分离壳体的一侧与第一出气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分离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出气口。
6.进一步地,所述初次分离结构包括引流管、排气隔离片和滤板,所述引流管的一侧与进气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引流管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排气隔离片,所述排气隔离片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滤板。
7.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位于罐体的垂直中心线位置处,所述排气隔离片在引流管的外侧壁呈交错分布。
8.进一步地,所述辅助结构包括弧形挡片、分割槽和滤孔,所述弧形挡片的外侧壁与罐体内侧壁的下方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挡片外侧壁的内部设置有分割槽,所述弧形挡片顶端的内部设置有滤孔。
9.进一步地,所述分割槽在弧形挡片外侧壁的内部呈环形分布,所述滤孔在弧形挡片顶端的内部呈等间距分布。
10.进一步地,所述分离壳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弧形扇叶板,所述分离壳体的底端螺纹连接有集液瓶。
11.进一步地,所述分离壳体与弧形扇叶板内部之间呈转动结构,所述分离壳体与集液瓶内部之间呈螺纹练级结构。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3.1、通过设置有二次分离结构,当气体通过第一出气口向分离壳体内部排放时,弧
形扇叶板在气体流动的气压作用下开始转动使气体在流动过程中与弧形扇叶板环形分布的扇叶接触,并使气体中残留的水分在扇叶表面形成液滴,随着弧形扇叶板的快速转动使其表面吸附的液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抛入集液瓶内部进行收集,实现了对蒸汽中水分的二次抽离。
14.2、通过设置有初次分离结构,当水蒸气通过进气口进入引流管内部后,水蒸气会向罐体内部的下方排出,排出的水蒸气在气压作用下回沿排气隔离片形成的通道向第一出气口的方向移动,并水蒸气流动过程中其内部蕴含的水分将与排气隔离片、滤板表面接触,使水蒸气中的水分逐渐在排气隔离片、滤板的表面形成对滴,使水蒸气中的水分大大降低,实现了提高该分离器的效率。
15.3、通过设置有辅助结构,在进气口将水蒸气通过引流管流入罐体的内部,此时水蒸气在气压作用下其流动速度较快,并使水蒸气直接喷射在弧形挡片顶端,此时由于水蒸气与弧形挡片的大面积接触,使水蒸气中的水分在弧形挡片顶端表面逐渐汇集形成水滴并沿弧形挡片顶端弧面逐渐通过分割槽滴落在罐体内部的底端,使水蒸气中的水分汇集并可进行排出,实现了对抽离液体的隔离。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结构三维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二次分离结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23.1、罐体;2、进气口;3、初次分离结构;301、引流管;302、排气隔离片;303、滤板;4、辅助结构;401、弧形挡片;402、分割槽;403、滤孔;5、第一出气口;6、二次分离结构;601、分离壳体;602、第二出气口;603、弧形扇叶;604、集液瓶。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
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28.请参阅图1
‑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锅炉汽水分离器,包括罐体1、进气口2和第一出气口5,罐体1一侧的上方设置有进气口2,罐体1另一侧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出气口5,进气口2的一侧设置有初次分离结构3,初次分离结构3包括引流管301、排气隔离片302和滤板303,引流管301的一侧与进气口2的一侧固定连接,引流管30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排气隔离片302,排气隔离片30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滤板303,引流管301位于罐体1的垂直中心线位置处,排气隔离片302在引流管301的外侧壁呈交错分布,使水蒸气在流动过程中会与滤板303接触;
29.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使用该结构时,首先由于排气隔离片302内侧固定有若干个滤板303,在水蒸气沿排气隔离片302进行流动过程中,水蒸气将与滤板303接触并逐渐使其水分液化,使水蒸气在流动过程中加快其水分的散失,同时滤板303内部孔洞将不影响气体的流动,以此使水蒸气进行初次分离;
30.罐体1内侧壁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辅助结构4,辅助结构4包括弧形挡片401、分割槽402和滤孔403,弧形挡片401的外侧壁与罐体1内侧壁的下方固定连接,弧形挡片401外侧壁的内部设置有分割槽402,弧形挡片401顶端的内部设置有滤孔403,分割槽402在弧形挡片401外侧壁的内部呈环形分布,滤孔403在弧形挡片401顶端的内部呈等间距分布,以此使水滴能够通过分割槽402流入罐体1内部的底端;
31.具体地,如图1和图4所示,使用该结构时,首先在水蒸气通过引流管301流入罐体1的内部后,水蒸气将直接喷射在弧形挡片401的顶端,此时水蒸气将与弧形挡片401顶端大面积接触,使水蒸气中的水分快速吸附在弧形挡片401顶端形成液滴,并逐渐沿弧形挡片401顶端弧面通过分割槽402掉落在罐体1内部的底端,使分离的水分能够收集以便回收;
32.第一出气口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二次分离结构6,二次分离结构6包括分离壳体601、第二出气口602、弧形扇叶板603和集液瓶604,分离壳体601的一侧与第一出气口5的一侧固定连接,分离壳体60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出气口602,分离壳体60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弧形扇叶板603,分离壳体601的底端螺纹连接有集液瓶604,分离壳体601与弧形扇叶板603内部之间呈转动结构,分离壳体601与集液瓶604内部之间呈螺纹练级结构,以此使集液瓶604内部收集液体能够进行回收;
33.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5所示,使用该结构时,首先由于分离壳体601与弧形扇叶板603为转动结构,在水蒸气通过初次分离结构3的初步分离后,剩余的气体将通过第一出气口5流入分离壳体601内部,此时气体流动形成的气压将带动弧形扇叶板603进行快速转动,使气体在于弧形扇叶板603接触后其中剩余的水分将逐渐在弧形扇叶板603便面汇集,并在弧形扇叶板603转动的离心力作用下降汇集的液体被抛入集液瓶604内部进行收集。
34.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锅炉通过管道与进气口2进行连接,使锅炉加热形成的水蒸气通过进气口2进入该分离器,此时水蒸气将通过进气口2进入引流管301内部并在自身气压作用下喷射在弧形挡片401顶端,此时水蒸气与弧形挡片401顶端大面积接触,使水蒸气中大量的水分汇集在弧形挡片401顶端并逐渐形成液滴,此时液滴将沿弧形挡片401顶端弧面通过分割槽402滴落在罐体1内部的底端;
35.其次当水蒸气喷射在弧形挡片401顶端后会逐渐充斥在罐体1的内部,并使罐体1内部气压升高,此时水蒸气在气压所用下沿排气隔离片302向第一出气口5的方向流动,在水蒸气流动过程中会逐渐与排气隔离片302、滤板303的表面接触,使水蒸气中的水分再次液化并沿排气隔离片302内侧向下流出,而水蒸气中的气体将穿过滤板303内部孔洞继续向第一出气口5的方向排出;
36.最后当剩余气体通过第一出气口5进入分离壳体601内部后,此时气体快速流动并推动弧形扇叶板603进行旋转,此时气体在推动弧形扇叶板603的同时将与弧形扇叶板603中的扇叶相接触,气体中的水分将与弧形扇叶板603表面接触并再次液化形成液滴,其液滴在弧形扇叶板603转动的离心力作用下被抛入集液瓶604内部,而气体则通过第二出气口602排出,使水蒸气在在分离器内部进行二次分离,最终完成该汽水分离器的使用工作。
37.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