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冰箱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冰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2.在多门冰箱中,一般在中前梁的左端和/或右端固定有中铰链,以使门体通过中铰链上的铰链轴可转动连接于箱体上。冰箱的中前梁的厚度较小,在安装铰链时需要在中梁上增设铰链加强铁,以提升铰链和中梁的稳固性。
3.目前,在相关技术中,冰箱的中铰链与中前梁、加强铁及箱壳进行装配过程中,中铰链的外缘距离箱壳的侧板较近,且中铰链上靠近其外缘处的螺孔与箱壳侧板的距离也较近,容易导致在搬运的过程中,搬运机夹住冰箱的正面时,冰箱的侧板就会因中铰链受力而产生压凹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以优化相关技术中冰箱内的箱壳和中铰链的连接结构,以提高冰箱结构的稳固性。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冰箱,该冰箱,包括:箱壳,其前侧具有开口;所述箱壳包括侧板和由侧板的前端边沿向开口侧弯折延伸的第一折边;中前梁,沿横向设于所述箱壳的前侧开口的中部,且所述中前梁的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折边的背侧;及中铰链,贴设于所述箱壳的前侧;所述中铰链的背面的内端部贴设固定在所述中前梁的前侧面上;所述中铰链的背面的外端部贴设固定在所述第一折边的前侧面上,且中铰链的背面的外端边沿与所述侧板的前端边沿之间具有间隔。
7.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铰链包括连接板、凸设于所述连接板前侧的支撑板及设于所述支撑板上的铰链轴;所述连接板的内端部贴设固定在所述中前梁的前侧面上;所述连接板的外端部贴设固定在所述第一折边的前侧面上;所述连接板的外端边沿与所述侧板的前端边沿之间具有间隔。
8.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铰链孔,所述第一折边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铰链孔相对应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一折边的内侧边沿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一折边的外侧边沿之间的间距。
9.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壳还包括由所述第一折边的内侧边沿向后翻折依次形成的凸包和第二折边;所述第二折边贴设于所述第一折边的背侧;所述凸包与所述第一折边呈间隔布置,并凸出于所述第二折边的背面;所述第二折边与所述凸包的连接处开设有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同轴相对布置;所述中前梁的端部贴设于所述凸包和所述第二折边的背侧,且所述中前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同轴相对布置的第三固定孔。
10.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包与所述第二折边的连接处形成有倾斜延伸并逐渐
靠近所述第一折边的第一倾斜部;所述第二固定孔开设于所述第一倾斜部处;所述中前梁上形成有与所述凸包的形状相适配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贴设于所述凸包的背面,所述第一凸台的边沿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倾斜部相贴的第二倾斜部;所述第三固定孔开设于所述第二倾斜部处。
11.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冰箱还包括加强铁,所述加强铁贴设于所述中前梁的端部的背侧,并与所述连接板相对;所述加强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三固定孔同轴相对的第四固定孔。
12.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铁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凸台的形状相适配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贴设于所述第一凸台的背面,所述第二凸台的边沿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倾斜部相贴的第三倾斜部;所述第四固定孔开设于所述第三倾斜部处。
13.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前梁的端部还设有贴设于所述第二折边背侧的连接端;所述第二倾斜部形成于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连接端之间;所述加强铁的端部形成向前弯折并叠置于该端部前侧面的翻边,所述加强铁贴设于所述第一凸台的背面,且所述翻边贴设于所述连接端的背面;所述翻边的厚度和所述第一凸台的背面与所述连接端的背面之间的间距相同。
14.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的与所述中前梁相贴合的内端开设有第二铰链孔,所述中前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铰链孔同轴相对的第一通孔,所述加强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相对的第二通孔。
15.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前梁的背侧凸设有多个定位凸起,多个所述定位凸起呈横向间隔布置;所述加强铁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定位凸起相适配的定位孔。
16.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中,将中铰链贴设固定在箱壳前侧,利用中前梁及箱壳的第一折边配合,将中铰链的背面的内端部贴设固定在中前梁的前侧面上,中铰链的背面的外端部的贴设固定在第一折边的前侧面上,且使中铰链的背面的外端边沿与侧板的前端边沿之间具有间隔,使得在冰箱搬运的过程中,搬运机夹抱门体时,门体的受力可通过中铰链的背面传递给第一折边和中前梁,且因中铰链的背面与箱壳的侧板具有间隔,故能够有效地减小对箱壳侧板的受力,进而避免冰箱的侧板产生压凹的问题。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冰箱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图1去掉部分门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图2中箱壳及中前梁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图3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图4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图3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是图6中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8是图6中中前梁、中铰链及加强铁的结构示意图。
26.图9是图8中c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7.图10是图7中区域的剖视图。
28.图11是图10中d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9.图12是图11中区域的俯视图。
30.图13是图12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箱体;200、上门体;300、下门体;1、箱壳;11、左侧板;111、第一左折边;1111、第一固定孔;112、凸包;113、第一倾斜部;1131、第二固定孔;114、第二左折边;115、第三左折边;116、第四左折边;117、固定槽;12、顶侧板;13、右侧板;131、第一右折边;21、上箱胆;22、下箱胆;3、中前梁;301、第一通孔;302、定位凸起;303、第三固定孔;31、第一凸台;32、第一连接端;33、第二倾斜部;4、中铰链;41、连接板;411、第一铰链孔;412、第二铰链孔;42、支撑板;43、上铰链轴;44、下铰链轴;5、加强铁;501、第二通孔;502、定位孔;503、第四固定孔;51、第二凸台;52、第二连接端;53、第三倾斜部;54、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32.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6.在相关技术中,冰箱的中铰链与中前梁、加强铁及箱壳进行装配过程中,中铰链的外缘距离箱壳的侧板较近,且中铰链上靠近其外缘处的螺孔与箱壳侧板的距离也较近,容易导致在搬运的过程中,搬运机夹住冰箱的正面时,冰箱的侧板就会因中铰链受力而产生压凹的问题。
37.为便于描述,如无特殊说明,本文对于上、下、左、右、前、后的方位表述均以冰箱使用时的状态为参考,冰箱的门体为前,相背的方向即为后。
3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冰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去掉部分门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39.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冰箱主要包括箱体100、门体、中前梁3、中铰链4及加强铁5。
40.箱体100采用长方体的中空结构。可以理解的是,箱体100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的中空壳体结构。
41.箱体100包括箱壳1、设于箱壳1内的箱胆、设于箱壳1底侧的底板(图中未示出)及设于箱壳1后侧的后盖(图中未示出)。
42.箱壳1包括左侧板11、顶侧板12及右侧板13。左侧板11位于箱体100的左侧,并作为箱体100的左侧外观面。顶侧板12位于箱体100的顶侧,并作为箱体100的顶部外观面。右侧板13位于箱体100的右侧,并作为箱体100的右侧外观面。左侧板11、顶侧板12及右侧板13整体为一体弯折成型的u型结构。
43.箱壳1的底侧设有开口,底板设于箱壳1的底侧开口处,并作为箱体100的底部外观面。箱壳1的背侧设有开口,后盖设于箱壳1的背侧开口处,并作为箱体100的背部外观面。箱壳1的前侧具有开口,左侧板11、顶侧板12、右侧板13、底板及背板共同组成具有前侧开口的箱体100结构。
44.箱胆设于箱体100内,箱胆的前侧具有开口,箱胆内部可形成一间或多间制冷间室。
45.请参阅图2,箱胆设有两个,分别为上箱胆21和下箱胆22,上箱胆21和下箱胆22呈上下分隔布置。上箱胆21单独形成一个制冷间室,可用于作为冷藏室,下箱胆22通过隔板分隔为左右两个制冷间室,可分别用于作为冷冻室和变温室等。可以理解的是,上箱胆21和下箱胆22的内部可以根据需要重新分隔设置为多间制冷间室。上箱胆21和下箱胆22也可以根据需要分别设置多个。
46.仍请参阅图1和图2,门体设于箱壳1的前侧处。门体设有四个,分别为两个上门体200和两个下门体300。两个上门体200呈左右相对布置,以用于启闭上箱胆21内的制冷间室。两个下门体300呈左右相对布置,以用于启闭下箱胆22内的制冷间室。可以理解的是,上门体200和下门体300均可仅设置一个,即通过一个上门体200启闭上箱胆21内的制冷间室,一个下门体300启闭下箱胆22内的制冷间室。
47.图3是图2中箱壳1及中前梁3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48.请参阅图2至图5,中前梁3设于箱壳1的前侧,并位于上箱胆21和下箱胆22之间。中前梁3沿横向延伸布置,并位于箱壳1的前侧开口的中部。
49.左侧板11的前端边沿设有向箱壳1的前侧开口中心弯折延伸的第一左折边111。右侧板13的前端边沿设有向箱壳1的前侧开口中心弯折延伸的第一右折边131。中前梁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左折边111和第一右折边131相连,并固定在第一左折边111和第一右折边131的背侧。需要说明的是,中前梁3的两端可通过焊接、粘接货螺接等方式分别固定在第一左折边111和第一右折边131的背侧。
50.仍请参阅图2至图5,中铰链4设于箱壳1及中前梁3的前侧。中铰链4设有两个,并对称地设于中前梁3的两端。两个上门体200的底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一中铰链4上,两个下门体300的顶端也可以转动连接在一中铰链4上。
51.可以理解的是,当上门体200和下门体300仅设置为一个时,中铰链4也可以仅设置一个,并设于中前梁3的一个端部。
52.请参阅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中铰链4包括一体连接的连接板41、支撑板42
和铰链轴。下面以中前梁3的左端的中铰链4结构为例对中铰链4的结构进行说明,中前梁3的右端的中铰链4结构可参照左端的中铰链4结构进行对称布置。
53.在中前梁3的左端的中铰链4中,连接板41的外端,即远离箱壳1前侧开口的一端,贴设在第一左折边111的前侧面上,连接板41的内端,即靠近箱壳1前侧开口的一端,贴设在中前梁3的前侧面上。
54.支撑板42凸设于连接板41的前侧,用于支撑上门体200。铰链轴设于支撑板42上,并沿竖向延伸,铰链轴用于与门体转动连接。
55.在一些实施例中,铰链轴包括凸设于支撑板42顶面的上铰链轴43和凸设于支撑板42底面的下铰链轴44。上铰链轴43用于与上门体200的底部转动连接,下铰链轴44用于与下门体300的顶部转动连接。上铰链轴43和下铰链轴44可同轴布置。
56.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中铰链4中,也可以仅设置上铰链轴43,即中铰链4仅与上门体200转动连接,不与下门体300转动连接。
57.请参阅图4,连接板41的外端边沿与左侧板11的前端边沿之间具有间隔。故在冰箱搬运的过程中,搬运机夹抱门体时,门体的受力可通过连接板41的背面有效地传递给第一左折边111和中前梁3。且因连接板41的背面与箱壳1的侧板具有间隔,故能够有效地减小对箱壳1侧板的受力,进而避免冰箱的左侧板11和右侧板13产生压凹的问题。
58.连接板41的外端部开设有第一铰链孔411,第一左折边111上开设有与第一铰链孔411同轴相对布置的第一固定孔1111。连接板41的外端部可通过穿设于第一铰链孔411、第一固定孔1111内的螺钉固定在第一左折边111的前侧面上。
59.连接板41的内端部开设有第二铰链孔412,中前梁3上开设有与第二铰链孔412同轴相对布置的第一通孔301,连接板41的内端部可通过穿设于第二铰链孔412、第一通孔301内的螺钉固定在中前梁3的前侧面上。第一通孔301设有两个,并呈横向间隔布置,以使连接板41的内端部与中前梁3的连接更为稳定。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通孔301也可以仅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为三个或更多。
6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铰链孔411与连接板41的外端边沿之间具有间隔,以保证连接板41与第一左折边111之间的连接具有足够的强度。
6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孔1111与第一左折边111的内侧边沿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固定孔1111与第一左折边111的外侧边沿之间的间距。即第一固定孔1111靠近第一左折边111的内侧边沿布置,使得第一铰链孔411也能够尽可能地靠近第一左折边111的内侧边沿,进而使连接板41的外端边沿与左侧板11之间能够保持足够的间距,同时使第一铰链孔411能够与连接板41的外端边沿之间留有足够的间距。
62.图6是图3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6中中前梁3、中铰链4及加强铁5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c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63.请参阅图6至图9,加强铁5贴设于中前梁3的端部的背侧,并与连接板41相对。加强铁5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301同轴相对的第二通孔501,并通过第二铰链孔412、第一通孔301和第二通孔501配合将中铰链4、中前梁3及加强铁5固定为一体。
64.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铁5上开设有多个横向布置的定位孔502,中前梁3的背面上凸设有与定位孔502相适配的定位凸起302。当加强铁5上的多个定位孔502分别与中前梁3背面的定位凸起302相对时,可将加强铁5定位在中前梁3的背侧,使第一通孔301与第二通
孔501同轴相对,进而便于通过螺钉进行快速固定。
65.图10是图7中区域的剖视图。图11是图10中d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中区域的俯视图。
66.请参阅图10至图12,第一左折边111的内侧边沿向后翻折依次形成有凸包112和第二左折边114。第二左折边114贴设于第一左折边111的背侧。凸包112与第一左折边111呈间隔布置,并凸出于第二左折边114的背面。第二左折边114与第一左折边111之间通过凸包112形成弧形弯折结构更容易弯折,而传统的直接进行180
°
弯折的方式更容易在弯折处断裂。
67.第一左折边111上的第一固定孔1111靠近凸包112与第二左折边114的连接处,并在凸包112与第二左折边114的连接处开设有与第一固定孔1111同轴相对的第二固定孔1131。进而使第一固定孔1111尽可能地靠近第一左折边111的内侧边沿,进而使第一固定孔1111与左侧板11的前端边沿之间留出足够的空间,进而为连接板41的外端边沿与侧板的前端边沿之间以及连接板41的外端边沿与第一铰链孔411之间留出足够的间距。同时,螺钉固定在凸包112与第二左折边114的连接处时,仍能够有效地保证第一固定孔1111和第二固定孔1131处的结构强度。
68.请参阅图12,并结合图7,第二左折边114的远离凸包112的一端向后弯折延伸形成有第三左折边115,第三左折边115的后端向箱胆侧弯折延伸形成有第四左折边116。第二左折边114、第三左折边115及第四左折边116围合形成有固定槽117,箱胆的边沿固定连接在固定槽117内,进而使箱胆的边沿能够焊接固定在箱壳1上。
69.请参阅图10至图12,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前梁3的靠近第一左折边111的端部形成有与凸包112的形状相适配的第一凸台31和贴设于第二左折边114背面的第一连接端32。第一凸台31贴设固定于凸包112的背面,第一连接端32贴设固定于第二左折边114的背面,以使中前梁3与箱壳1的连接更为稳定。第一凸台31和第一连接端32的连接处开设有与第一固定孔1111同轴相对的第三固定孔303。当中前梁3的端部通过第三固定孔303、第二固定孔1131、第一固定孔1111及第一铰链孔411固定在凸包112和第二左折边114的背面时,进一步保证了螺钉在第一铰链孔411内的锁紧结构强度。
70.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铁5的靠近第一左折边111的端部形成有与第一凸台31的形状相适配的第二凸台51和贴设于第一连接端32背面的第二连接端52。第二凸台51贴设固定在第一凸台31的背面,第二连接端52贴设固定在第一连接端32的背面。同时,在第二连接端52与第二凸台51的连接处开设有第四固定孔503,以确保第四固定孔503处的结构强度。
71.在一些实施例中,箱壳1中的凸包112与第二左折边114之间的连接处形成有倾斜延伸并逐渐靠近第一左折边111的第一倾斜部113,第二固定孔1131开设于该第一倾斜部113处。中前梁3的第一凸台31与第一连接端32之间的连接处形成有倾斜延伸的第二倾斜部33,第二倾斜部33贴设在第一倾斜部113的背侧,第三固定孔303开设于该第二倾斜部33处。加强铁5的第二凸台51与第二连接端52之间的连接处形成有倾斜延伸的第三倾斜部53,第三倾斜部53贴设在第二倾斜部33的背侧,第四固定孔503开设于该第三倾斜部53处。因此,第一倾斜部113、第二倾斜部33及第三倾斜部53逐一相贴、结构稳固,可有效地保证螺钉在第一固定孔1111、第二固定孔1131、第三固定孔303及第四固定孔503处的锁紧结构强度,并为第一铰链孔411与左侧板11之间留存足够的间距。
72.图13是图12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73.请参阅图13,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铁5的端部形成向前弯折并叠置于该端部前侧面的翻边54,翻边54与加强铁5的端部形成180
°
弯折结构。当加强铁5贴设固定在第一凸台31的背面时,翻边54的前侧面与第一连接端32的的背面相贴。此时,翻边54的厚度即加强铁5的厚度,与第一凸台31的背面与第一连接端32的背面之间的间隔大致相同。加强铁5因其结构强度及延展性较高,故可采用翻边54来代替第三倾斜部53,以填补中前梁3的第一凸台31的背面与第一连接端32的背面之间的间隔所产生的间隙,进而增强加强铁5在第四固定孔503处的结构稳定性。
74.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7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中,将中铰链4贴设固定在箱壳1前侧,利用中前梁3及箱壳1的第一折边配合,将中铰链4的背面的内端部贴设固定在中前梁3的前侧面上,中铰链4的背面的外端部的贴设固定在第一折边的前侧面上,且使中铰链4的背面的外端边沿与侧板的前端边沿之间具有间隔,使得在冰箱搬运的过程中,搬运机夹抱门体时,门体的受力可通过中铰链4的背面传递给第一折边和中前梁3,且因中铰链4的背面与箱壳1的侧板具有间隔,故能够有效地减小对箱壳1侧板的受力,进而避免冰箱的侧板产生压凹的问题。
76.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