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燃气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燃气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热水器。


背景技术:

2.目前,所使用的燃气热水器,在热交换器外绕有预热管,如图1所示。使用时,预热管可以吸收热交换器上的热量,降低热交换器外的温度,同时也提高热效率;但此种热交换器外的温度还是比较高,燃烧器表面的温度较高,不是很安全,而且噪音也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热交换器表面外及燃烧器表面外的温度低,使用安全,热效率高,噪音小,发送了面盖及电控板的工作环境,延长了电控板的使用寿命。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热交换器、绕在热交换器外的预热管及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交换器外包有一层隔热降噪层,在所述燃烧器外包一层隔热层,所述预热管位于热交换器与隔热降噪层之间。
5.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隔热降噪层由内层、中层及外层三层材料组成,所述内层是铝箔,所述中层是隔热橡塑棉,所述外层是波峰棉。
6.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所述隔热层由内层及外层两层材料复合组成,所述内层是铝箔,所述外层是高密度隔热橡塑棉。
7.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热交换器与燃烧器的衔接处包有一层铝箔。
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热交换器外的温度低,隔热性能好,使用安全,热效率高,噪音小,燃烧器外部温度低,隔热性能好,产品外观不易变色,改善了面盖及电控板的工作环境延长了电控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9.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3是图2的俯视图;
12.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13.图5是图4的局部b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互相结合。
15.如图2至图5所示,其是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热交换器1、绕在热交换器外的预热管2及燃烧器3;在所述热交换器1外包有一层隔热降噪层4,在所述燃烧器3外包一层隔热层5,所述预热管2位于热交换器1与隔热降噪层3之间。使用时,隔热降噪层4可以对热交换器1进行保温及隔热,降低了热交换器1的表面温度,也降低了热交换器1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同时也可以使预热管2更好的吸收热交换器1表面的温度,提高热效率;隔热层5可以对燃烧器进行隔热降噪,更有效的保护面盖和电控板使用寿命。
1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热降噪层3由内层43、中层42及外层41三层材料组成,所述内层43是铝箔,所述中层42是隔热橡塑棉,所述外层41是波峰棉。
17.在本实施例中,在于所述所述隔热层5由内层52及外层51两层材料复合组成,所述内层52是铝箔,所述外层51是高密度隔热橡塑棉。
18.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热交换器1与燃烧器3的衔接处包有一层铝箔6。
19.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出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及变形仍落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热交换器(1)、绕在热交换器外的预热管(2)及燃烧器(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交换器(1)外包有一层隔热降噪层(4),在所述燃烧器(3)外包一层隔热层(5),所述预热管(2)位于热交换器(1)与隔热降噪层(4)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降噪层(4)由内层(43)、中层(42)及外层(41)三层材料组成,所述内层(43)是铝箔,所述中层(42)是隔热橡塑棉,所述外层(41)是波峰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5)由内层(52)及外层(51)两层材料复合组成,所述内层(52)是铝箔,所述外层(51)是高密度隔热橡塑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交换器(1)与燃烧器(3)的衔接处包有一层铝箔(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热水器,包括热交换器、绕在热交换器外的预热管及燃烧器;在热交换器外包有一层隔热降噪层,在燃烧器外包一层隔热层,预热管位于热交换器与隔热降噪层之间。其具有热交换器外的温度低,隔热性能好,使用安全,热效率高,噪音小,燃烧器外部温度低,隔热性能好,产品外观不易变色,改善了面盖及电控板的工作环境延长了电控板的使用寿命等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朱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贝尔塔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1
技术公布日:20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