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具备中继机的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2.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备在室外机与室内机之间进行中继的中继机的空调装置。在专利文献1的空调装置中,在中继机收容有减压装置。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空调装置中,多个室内机与中继机连接,多个室内机能够分别单独地切换启动以及停止。
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35196号公报
4.在空调装置中,为了维持室外机的运转能力,存在使制冷剂的循环量暂时增加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专利文献1的空调装置中,为了维持在启动中的室内机进行循环的制冷剂的量,存在即是在停止中的室内机中也使制冷剂暂时进行循环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在停止中的室内机中,为了抑制设置有室内机的空间的温度变化,与停止中的室内机连接的减压装置的开度比与运转中的室内机连接的减压装置的开度小,并且被调整为最小限度的开度。然而,在这样调整减压装置的开度的情况下,当制冷剂通过减压装置时产生噪声,因此有可能使中继机的静音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5.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所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维持中继机的静音性的空调装置。
6.本发明的空调装置具备:室外机,其具有热源侧热交换器、和与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连接的压缩机;多个室内机,它们具有负载侧热交换器;以及中继机,其具有连接于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的第一减压装置,并与所述多个室内机中的一部分连接,所述中继机具有:第一制冷剂配管,其连接于所述压缩机与所述负载侧热交换器之间;第二制冷剂配管,其连接于所述第一减压装置与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之间;流路切换阀,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制冷剂配管;以及旁通配管,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流路切换阀,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制冷剂配管,所述流路切换阀作为内部流路具有:第一流路,其使所述压缩机一侧的所述第一制冷剂配管与所述旁通配管连通;和第二流路,其使所述压缩机一侧的所述第一制冷剂配管与所述负载侧热交换器一侧的所述第一制冷剂配管连通,所述流路切换阀以将所述第一流路以及所述第二流路中的任一方的内部流路打开,将另一方的内部流路关闭的方式切换内部流路。
7.在本发明的空调装置中,通过中继机具有流路切换阀和旁通配管,从而在室内机为停止中的情况下,能够以使制冷剂不向室内机流入的方式切换流路切换阀的内部流路,来使制冷剂在旁通配管中迂回。即,在本发明的空调装置中,在室内机为停止中的情况下,能够以使制冷剂不通过第一减压装置的方式进行流路的切换。因此,在本发明的空调装置中,通过中继机具有流路切换阀和旁通配管,从而能够抑制由于制冷剂通过而引起的第一减压装置的噪声,因此能够提供可以维持中继机的静音性的空调装置。
附图说明
8.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简略图。
9.图2是表示图1的空调装置的一部分的简略的制冷剂回路图。
10.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除霜运转时的流路切换阀以及第一减压装置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11.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油回收运转时的流路切换阀以及第一减压装置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12.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的一个例子的简略的制冷剂回路图。
13.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制冷剂泄漏检测时的流路切换阀以及第一减压装置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14.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的一个例子的简略的制冷剂回路图。
15.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室内机的停止时的流路切换阀以及第一减压装置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16.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的一个例子的简略的制冷剂回路图。
17.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空调装置在制热运转时的流路切换阀、第一减压装置以及第二减压装置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18.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的一个例子的简略的制冷剂回路图。
19.图12是图11的分支管的放大图。
20.图13是表示在实施方式6的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配置有流路切换阀和旁通配管的状态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实施方式1.
22.对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100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100的一个例子的简略图。图2是表示图1的空调装置100的一部分的简略的制冷剂回路图。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各构成部件的尺寸的关系以及形状存在与实际不同的情况。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对相同的部件或部分或者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或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省略标注附图标记。
23.如图1所示,空调装置100具备室外机10、多个室内机20以及中继机30。室外机10与中继机30之间通过制冷剂配管连接。另外,多个室内机20的一部分经由中继机30与室外机10连接,多个室内机20的另一部分不经由中继机30而与室外机10直接连接。举个例子,中继机30与设置于要求静音性的空间、例如社长室、会议室或者办公室等空间的室内机20连接。另外,不要求静音性的空间、例如电梯间或者库房等的室内机20不经由中继机30而与室外机10直接连接。另外,在图1中室外机10以及中继机30仅为一台,但也可以是设置有多台的结构。另外,与中继机30连接的室内机20的台数也可以是一台。另外,制冷剂配管可以是供
空调装置100设置的物件中原有的制冷剂配管,也可以是在设置空调装置100时新安装的制冷剂配管。
24.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制冷运转”是指使低温低压的二相制冷剂流入室内机20的空调装置100的运转方式。另外,“制热运转”是指使高温高压的气相制冷剂流入室内机20的空调装置100的运转方式。
25.室外机10具有压缩机1、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以及热源侧热交换器3。在室外机10中压缩机1以及热源侧热交换器3经由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而通过制冷剂配管连接。
26.压缩机1是对吸入的低压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并作为高压的制冷剂排出的流体机械,例如使用往复式压缩机、旋转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等容量可变型压缩机。
27.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是根据从空调装置100的制冷运转向制热运转的切换、或者从空调装置100的制热运转向制冷运转的切换,而通过电信号切换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的内部的制冷剂流路的电气设备。在图2中,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的内部的制冷剂流路用虚线示出,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的内部的制冷剂流路用实线示出。作为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例如使用应用了电磁阀的动作的四通阀。另外,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也可以是将二通阀或者三通阀组合而成的切换装置。另外,在空调装置100中,在仅进行制冷运转以及制热运转中的任一方的情况下,能够省略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
28.热源侧热交换器3是在保有的热能不同的两个流体间进行热能的移动以及交换的热传递设备。热源侧热交换器3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在制热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作为热源侧热交换器3,使用翅片管式热交换器或板翅式热交换器等的风冷式热交换器、或者管壳式热交换器、板式热交换器、或者双管式热交换器等水冷式热交换器。另外,在空调装置100中,冷凝器有时被称为散热器。
29.室内机20具有负载侧热交换器4。负载侧热交换器4与上述的热源侧热交换器3同样,是在保有的热能不同的两个流体间进行热能的移动以及交换的热传递设备。负载侧热交换器4在制冷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作为负载侧热交换器4,使用翅片管式热交换器或板翅式热交换器等风冷式热交换器。
30.中继机30通过制冷剂配管连接于室外机10与室内机20之间。中继机30具有:作为将压缩机1与负载侧热交换器4之间连接的制冷剂配管之一的第一制冷剂配管5a、和作为与热源侧热交换器3连接的制冷剂配管的一部分的第二制冷剂配管5b。在第一制冷剂配管5a以及第二制冷剂配管5b分别连接有与室内机20的负载侧热交换器4的台数对应的分支制冷剂配管。另外,中继机30具有第一减压装置6、毛细管7以及过滤器8。
31.第一减压装置6是使高压的液相制冷剂膨胀及减压的膨胀装置。使用膨胀机、温度式自动膨胀阀、线性电子膨胀阀等作为第一减压装置6。膨胀机是对受压部采用了隔膜的机械式膨胀阀。温度式自动膨胀阀是根据压缩机1的吸入侧的气相制冷剂的过热度来调整制冷剂量的膨胀装置。线性电子膨胀阀是能够多级或者连续地调节开度的膨胀装置,也简称为lev。第一减压装置6配置于与第二制冷剂配管5b连接的各个分支制冷剂配管。
32.毛细管7是由细长的铜管构成,根据配管阻力使所需的制冷剂量通过,并对制冷剂进行减压的毛细管状的制冷剂配管。毛细管7以与第一减压装置6串联的方式与连接于第二制冷剂配管5b的各个分支制冷剂配管连接。毛细管7配置于比第一减压装置6靠室内机20侧的分支制冷剂配管。另外,在空调装置100中,毛细管7是辅助第一减压装置6的减压功能的
部件,能够省略。
33.过滤器8是用于过滤出在压缩机1的运转中产生的淤渣等制冷剂所含的灰尘、或者杂质等的过滤器。过滤器8为了防止第一减压装置6以及毛细管7的堵塞而设置的。过滤器8设置于第二制冷剂配管5b、和与第二制冷剂配管5b连接的各个分支制冷剂配管,并设置为夹着配置有第一减压装置6以及毛细管7的制冷剂配管的两侧。另外,例如若压缩机1能够抑制淤渣的产生,则过滤器8能够省略。
34.另外,空调装置100能够为上述以外的结构。例如,空调装置100也可以具有上述以外的设备,例如过冷却热交换器、储能器或油分离器等。另外,室内机20也可以具有多个负载侧热交换器4。
35.在空调装置100中,压缩机1、热源侧热交换器3、第一减压装置6以及负载侧热交换器4进行配管连接,由此形成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在此,对制冷运转时的空调装置100的制冷剂回路的动作的概要进行说明。
36.在制冷运转时,在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中,如图2的虚线所示,进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的内部的制冷剂流路的路径控制。
37.在室外机10中,从压缩机1排出的高温并且高压的气相制冷剂经由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的内部的制冷剂流路而向热源侧热交换器3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3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流入到热源侧热交换器3的高温并且高压的气相制冷剂,通过热源侧热交换器3在与外部空气等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并作为高压的液相制冷剂流出。从热源侧热交换器3流出的高压的液相制冷剂从室外机10流出并流入中继机30。
38.流入到中继机30的高压的液相制冷剂,经由第二制冷剂配管5b而流入第一减压装置6。流入到第一减压装置6的高压的气相制冷剂,通过第一减压装置6被膨胀以及减压,并作为低温低压的二相制冷剂从第一减压装置6流出。从第一减压装置6流出的低温低压的二相制冷剂,从中继机30流出并流入室内机20。
39.流入到室内机20的低温低压的二相制冷剂流入负载侧热交换器4。负载侧热交换器4在制冷运转中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流入到负载侧热交换器4的低压的二相制冷剂,通过负载侧热交换器4与室内空气等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并作为低压的气相制冷剂流出。另外,从负载侧热交换器4流出的制冷剂有时也为低压的干燥度较高的二相制冷剂。从负载侧热交换器4流出的低压的气相制冷剂从室内机20流出,并经由中继机30的第一制冷剂配管5a流入室外机10。
40.流入到室外机10的低压的气相制冷剂,经由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内部的制冷剂流路而被压缩机1吸入。被吸入到压缩机1的低压的气相制冷剂通过压缩机1进行压缩,并作为高温并且高压的气相制冷剂从压缩机1排出。在空调装置100的制冷运转时,反复进行以上循环。
41.对制热运转时的空调装置100的制冷剂回路的动作的概要进行说明。在制热运转时,在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中如图2的实线所示,进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内部的制冷剂流路的路径控制。
42.从压缩机1排出的高温并且高压的气相制冷剂,经由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内部的制冷剂流路而从室外机10流出,并经由中继机30的第一制冷剂配管5a而流入室内机20。
43.流入到室内机20的高温并且高压的气相制冷剂流入负载侧热交换器4。负载侧热
交换器4在制热运转中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流入到负载侧热交换器4的高温并且高压的气相制冷剂,通过负载侧热交换器4与室内空气等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并作为高压的液相制冷剂流出。从负载侧热交换器4流出的高压的液相制冷剂从室内机20流出并流入中继机30。
44.流入到中继机30的高压的液相制冷剂流入第一减压装置6。流入到第一减压装置6的高压的液相制冷剂通过第一减压装置6被膨胀以及减压,并作为低温低压的二相制冷剂从第一减压装置6流出。从第一减压装置6流出的低温低压的二相制冷剂经由第二制冷剂配管5b而从中继机30流出,并流入室外机10。
45.流入到室外机10的低温低压的二相制冷剂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3。热源侧热交换器3在制热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流入到热源侧热交换器3的低温低压的二相制冷剂通过热源侧热交换器3与外部空气等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并作为低压的气相制冷剂流出。另外,从热源侧热交换器3流出的制冷剂有时也为低压的干燥度较高的二相制冷剂。
46.从热源侧热交换器3流出的低压的气相制冷剂经由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内部的制冷剂流路而被压缩机1吸入。被吸入到压缩机1的低压的气相制冷剂通过压缩机1进行压缩,并作为高温并且高压的气相制冷剂从压缩机1排出。在空调装置100的制热运转时,反复进行以上循环。
47.接下来,对中继机30的旁通回路进行说明。中继机30具备基于流路切换阀50和旁通配管52的旁通回路。
48.流路切换阀50是设置于第一制冷剂配管5a的中途,通过电信号进行制冷剂回路与旁通回路的切换的电气设备。流路切换阀50具有:在室外机10侧连接于第一制冷剂配管5a的第一口50a、在室内机20侧连接于第一制冷剂配管5a的第二口50b、以及连接于旁通配管52的一端的第三口50c。另外,流路切换阀50作为内部流路具有:将第一口50a与第三口50c之间连通的第一流路、和将第一口50a与第二口50b之间连通的第二流路。在流路切换阀50中,第一流路被打开,第二流路被关闭,由此室外机10侧的第一制冷剂配管5a与旁通配管52之间的制冷剂流路连通。另外,在流路切换阀50中,第一流路被关闭,第二流路被打开,由此室外机10侧的第一制冷剂配管5a与室内机20侧的第一制冷剂配管5a之间的制冷剂流路连通。作为流路切换阀50,例如使用应用了电磁阀的动作的三通阀。另外,流路切换阀50也可以是关闭了四通阀的一个口的电气设备,也可以是对二通阀进行组合而成的电气设备。
49.对于旁通配管52而言,旁通配管52的一端连接于流路切换阀50的第三口50c,旁通配管52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制冷剂配管5b。中继机30仅具有第一减压装置6等小型的电气设备,与室外机10或者室内机20相比较,中继机30的小型化容易。因此,通过使收容于中继机30内部的第一制冷剂配管5a与第二制冷剂配管5b的距离较近,从而能够将旁通配管52的长度设计得较短。
50.中继机30通过具有流路切换阀50和旁通配管52,从而在全部的室内机20为停止中的情况下,能够将流路切换阀50的第一流路打开,将第二流路关闭,由此使制冷剂在旁通配管52中迂回。即,根据该结构,在全部的室内机20为停止中的情况下,能够以使制冷剂不通过第一减压装置6的方式进行流路的切换,因而能够抑制因制冷剂通过而引起的第一减压装置6的噪声,因此能够提供可以维持中继机30的静音性的空调装置100。
51.接下来,对流路切换阀50的控制处理进行说明。空调装置100具备控制装置70,流
路切换阀50的内部流路的切换由控制装置70进行。
52.控制装置70构成为具备专用的硬件、或者中央运算装置或存储器等的微型计算机或微处理单元。控制装置70例如构成为埋入型的控制电路基板,并收纳于室外机10的电器盒。控制装置70与第一温度传感器72a、压缩机1、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第一减压装置6以及流路切换阀50有线或者无线连接。另外,在空调装置100中,控制装置70也可以仅设置于室外机10、室内机20以及中继机30中的任一个。另外,在空调装置100中,控制装置70也可以设置于室外机10、室内机20以及中继机30中的两个以上,并且相互双向地进行有线或无线通信。另外,在包括图2在内的以下的附图中,与控制装置70有线或者无线连接的通信线未图示。
53.控制装置70以将流路切换阀50的第一流路以及第二流路中的任一方的内部流路打开,将另一方的流路关闭的方式,将切换流路切换阀50的内部流路的控制信号发送至流路切换阀50。另外,控制装置70将调整第一减压装置6的开度的控制信号发送至第一减压装置6。另外,发送调整第一减压装置6的开度、切换流路切换阀50的内部流路的信号的电路全部包含于控制装置70。
54.控制装置70接收由第一温度传感器72a检测出的温度信息。在第一温度传感器72a中检测在制冷运转时被压缩机1吸入的制冷剂的温度信息、或者在制热运转时从压缩机1排出的制冷剂的温度信息。作为第一温度传感器72a,例如使用包含热敏电阻等的半导体材料、或者测温电阻体等金属材料等的传感器。
55.另外,控制装置70能够构成为进行压缩机1的频率控制、制冷运转与制热运转的切换时的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的内部流路控制、或者空调装置100的启动以及停止。
56.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除霜运转时的流路切换阀50以及第一减压装置6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在此,“除霜运转”是指为了抑制热源侧热交换器3结霜,而向热源侧热交换器3供给高温高压的制冷剂的运转方式,主要在制热运转开始前或者制热运转中进行。除霜运转例如通过在制热运转中将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的内部流路切换为制冷运转时的内部流路来进行。另外,除霜运转也可以不切换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而从压缩机1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经由旁通回路向热源侧热交换器3供给来进行。另外,图3的控制处理能够设定为每隔一定的时间、例如每隔30分钟进行。另外,在该控制处理前的常规的制热运转时,流路切换阀50的内部流路是第一流路关闭、第二流路打开的状态。
57.在步骤s11中,控制装置70判定是否由空调装置100进行除霜运转。是否进行除霜运转例如基于热源侧热交换器3的温度来判定。在判定为不进行除霜运转的情况下,该控制处理结束。
58.当在步骤s11中判定为进行除霜运转的情况下,在步骤s12中,控制装置70进行如下控制:将流路切换阀50的第一流路打开,将流路切换阀50的第二流路关闭,并且使第一减压装置6的开度为全闭。在图2中,用箭头示出进行步骤s12的控制处理时的制冷剂的流动。此时,高温的气相制冷剂不在常规运转的室内机20中流动,因此,例如在负载侧热交换器4进行仅送风的热运转。另外,高压的液相制冷剂经由旁通配管52而从中继机30返回室外机10,但该制冷剂由于与从其他室内机20返回的制冷剂合流,因此能够调整为由压缩机1吸入低压的气相制冷剂。
59.在由空调装置100进行除霜运转的情况下,与制热运转时相比较,暂时从压缩机1
排出的制冷剂量增加,向连接有停止的室内机20的中继机30流入的制冷剂流入量也增加。然而,根据该控制处理,从压缩机1排出并流入到热源侧热交换器3的制冷剂,由于经由旁通配管52而返回室外机10,因此不需要伴随制冷剂流入量的增加而打开第一减压装置6。因此,根据该控制处理,能够抑制由于制冷剂通过而引起的第一减压装置6的噪声,因此能够提供可以维持中继机30的静音性的空调装置100。
60.另外,根据该控制处理,由于不需要伴随制冷剂流入量的增加而打开第一减压装置6,因此制冷剂不向停止的室内机20流动。因此,能够防止设置有停止的室内机20的空调空间的温度下降,因而能够维持空调空间的舒适性。
61.另外,当在空调装置100连接有多个中继机30的情况下,控制装置70能够通过所连接的室内机20的总运转容量最小的中继机30,进行步骤s12的控制处理。另外,控制装置70能够构成为:在步骤s11与步骤s12的控制处理期间,判定中继机30是否满足可停止条件,由满足可停止条件的一部分的中继机30进行步骤s12的控制处理。可停止条件例如只要能够基于与中继机30连接的室内机20的运转容量的阈值来进行判定即可。例如,控制装置70只要构成为:在与中继机30连接的室内机20全部停止的情况下,能够判定为满足可停止条件即可。
62.实施方式2.
63.在实施方式2中,使用图4对油回收运转时的流路切换阀50以及第一减压装置6的控制处理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油回收运转时的流路切换阀50以及第一减压装置6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关于空调装置100的结构,由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64.在此,“油回收运转”是指压缩机1将与制冷剂一起排出的润滑油回收到压缩机1的内部的空调装置100的运转方式。在长时间并且低负载地进行制冷运转的情况下,从压缩机1与制冷剂一起排出的润滑油滞留于将室外机10与中继机30连接的制冷剂配管中、特别是配置于热源侧热交换器3与第一减压装置6之间的所谓的液体侧配管。这是因为在液体侧配管流动的液相制冷剂的流速比气相制冷剂慢,液相制冷剂所包含的液体的润滑油相比于气相制冷剂所包含的气体的润滑油易析出于制冷剂配管。油回收运转为了回收滞留于压缩机1的外部的润滑油,而使压缩机1的运转频率比常规的制冷运转时增加来进行。另外,图4的控制处理能够设定为以比常规运转低的频率,在长时间运转、例如运转了5个小时以上的情况下进行。另外,在该控制处理前的常规的制冷运转时,流路切换阀50的内部流路为第一流路关闭、第二流路打开的状态。
65.在步骤s21中,控制装置70判定是否由空调装置100进行油回收运转。是否进行油回收运转例如根据基于空调装置100整体的负载以及在该负载下的运转时间而预先确定的判定基准进行判定。在判定为不进行油回收运转的情况下,该控制处理结束。
66.当在步骤s21中判定为进行油回收运转的情况下,在步骤s22中,控制装置70进行如下控制:将流路切换阀50的第一流路打开,将流路切换阀50的第二流路关闭,并且使第一减压装置6的开度为全闭。进行步骤s22的控制处理时的制冷剂的流动与实施方式1同样为图2的箭头的方向。此时,低温低压的二相制冷剂不在常规运转的室内机20中流动,因此,例如在负载侧热交换器4进行仅送风的热运转。另外,高压的液相制冷剂经由旁通配管52而从中继机30返回室外机10,但该制冷剂由于与从其他室内机20返回来的制冷剂合流,因此能够调整为由压缩机1吸入低压的气相制冷剂。
67.在由空调装置100进行油回收运转的情况下,由于使压缩机1的运转频率增加,因此与常规的制冷运转时相比,暂时从压缩机1排出的制冷剂量增加,向连接有停止的室内机20的中继机30流入的制冷剂流入量也增加。然而,根据该控制处理,从压缩机1排出并流入到热源侧热交换器3的制冷剂,由于经由旁通配管52而返回室外机10,因而不需要伴随制冷剂流入量的增加而打开第一减压装置6。因此根据该控制处理,能够抑制由于制冷剂通过而引起的第一减压装置6的噪声,因此能够提供可以维持中继机30的静音性的空调装置100。
68.另外,根据该控制处理,由于不需要伴随制冷剂流入量的增加而打开第一减压装置6,因而制冷剂不向停止的室内机20流动。因此,能够防止设置有停止的室内机20的空调空间中的温度下降,因此能够维持空调空间的舒适性。
69.另外,当空调装置100连接有多个中继机30的情况下,控制装置70能够通过所连接的室内机20的总运转容量最小的中继机30,进行步骤s22的控制处理。另外,控制装置70能够构成为,在步骤s21与步骤s22的控制处理期间,判定中继机30是否满足可停止条件,由满足可停止条件的一部分的中继机30进行步骤s22的控制处理。可停止条件例如只要能够基于与中继机30连接的室内机20的运转容量的阈值来进行判定即可。例如,控制装置70只要构成为:在与中继机30连接的室内机20全部停止的情况下,能够判定为满足可停止条件即可。
70.实施方式3.
71.使用图5对实施方式3的空调装置10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空调装置100的制冷剂回路的一个例子的简略的制冷剂回路图。在实施方式3的空调装置100中,在室内机20设置有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74。控制装置70从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74接收制冷剂的泄漏的检测信息。作为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74,例如设置有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作为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例如使用半导体式气体传感器、热线型半导体式气体传感器、或者红外线方式气体传感器等气体传感器。另外,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也可以是检测氧浓度的下降的氧浓度式的气体传感器,也可以是检测可燃性气体的可燃性气体检测式的气体传感器。另外,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74也可以设置于向室内机20的信息输入设备、例如遥控器。另外,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74并不限于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例如也可以是根据室内机20的制冷剂配管的温度的异常间接地检测制冷剂的泄漏的装置。关于空调装置100的其他结构,由于与实施方式1以及实施方式2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72.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制冷剂泄漏检测时的流路切换阀50以及第一减压装置6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图6的控制处理能够设定为每隔恒定的时间、例如每隔5分钟进行。另外,在该控制处理前的常规的制冷运转时或者制热运转时,流路切换阀50的内部流路是第一流路被关闭、第二流路被打开的状态。
73.在步骤s31中,控制装置70判定在室内机20中是否检测到制冷剂泄漏。在判定为未检测到制冷剂泄漏的情况下,该控制处理结束。在步骤s31中,在判定为在室内机20中检测到制冷剂泄漏的情况下,在步骤s32中,控制装置70进行如下控制:将流路切换阀50的第一流路打开,并将流路切换阀50的第二流路关闭,并且使第一减压装置6的开度为全闭。进行步骤s32的控制处理时的制冷剂的流动在制冷运转的情况下为图5的虚线的箭头的方向,在制热运转的情况下为图5的实线的箭头的方向。此外,经由旁通配管52而从中继机30返回室外机10的制冷剂由于与从其他室内机20返回来的制冷剂合流,因此能够调整为由压缩机1
吸入低压的气相制冷剂。
74.根据该控制处理,从压缩机1排出的制冷剂不会向室内机20流入,而经由旁通配管52返回室外机10,因此能够抑制来自室内机20的制冷剂泄漏。
75.实施方式4.
76.使用图7来对实施方式4的空调装置10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空调装置100的制冷剂回路的一个例子的简略的制冷剂回路图。在实施方式4的空调装置100中,在室内机20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72b以及第三温度传感器72c。第二温度传感器72b是测量通过热源侧热交换器3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的温度的传感器,作为室温传感器发挥功能。第三温度传感器72c是测量制热运转时的高压的液相制冷剂或者二相制冷剂的温度的传感器,作为过冷却温度传感器发挥功能。控制装置70从第二温度传感器72b以及第三温度传感器72c接收制冷剂的泄漏的检测信息。作为第二温度传感器72b以及第三温度传感器72c,例如,使用包含热敏电阻等半导体材料、或者测温电阻体等金属材料等的传感器。关于空调装置100的其他结构,由于与实施方式1以及实施方式2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另外,在空调装置100中,也可以省略第二温度传感器72b以及第三温度传感器72c中的一方。
77.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室内机20停止时的流路切换阀50以及第一减压装置6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图8的控制处理能够设定为在空调装置100的制热运转中每隔恒定的时间、例如每隔30分钟进行。另外,在该控制处理前的常规的制热运转时,流路切换阀50的内部流路是第一流路被关闭、第二流路被打开的状态。
78.在步骤s41中,控制装置70判定在室内机20中是否滞留有制冷剂。例如,在第二温度传感器72b的检测温度为30℃的状态持续了3分钟的情况下,判断为制冷剂以二相制冷剂的状态滞留于热源侧热交换器3。或者,在第三温度传感器72c的检测温度在上升之后变成恒定的状态持续了3分钟的情况下,判断为制冷剂以二相制冷剂的状态滞留于热源侧热交换器3。在判定为未滞留制冷剂的情况下,该控制处理结束。
79.在步骤s41中,在判定为在室内机20中滞留有制冷剂的情况下,在步骤s42中,控制装置70进行如下控制;将流路切换阀50的第一流路打开,并将流路切换阀50的第二流路关闭,并且使第一减压装置6的开度为全开。进行步骤s42的控制处理时的制冷剂的流动为图7的箭头的方向。此外,经由旁通配管52而从中继机30返回室外机10的制冷剂由于与从其他室内机20返回来的制冷剂合流,因此能够调整为由压缩机1吸入低压的气相制冷剂。
80.根据该控制处理,从压缩机1排出的制冷剂不会向室内机20流入,而经由旁通配管52返回室外机10。因此,根据该控制处理,能够抑制设置有停止的室内机20的空调空间中的温度上升。另外,能够被经由旁通配管52返回室外机10的制冷剂的流动引导,而使滞留于室内机20的制冷剂返回室外机10。因此,能够抑制由于室内机20中的制冷剂的滞留而引起的室内机20中的制冷剂量的下降,从而能够确保室内机20的制热运转的再启动时所需的制冷剂量。
81.实施方式5.
82.使用图9来对实施方式5的空调装置10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空调装置100的制冷剂回路的一个例子的简略的制冷剂回路图。在实施方式5的空调装置100中,在旁通配管52设置有第二减压装置54。第二减压装置54是使高压的制冷剂膨胀且减压的膨胀装置。作为第二减压装置54,使用线性电子膨胀阀等。关于空调装置100的其他结
构,由于与实施方式1以及实施方式2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83.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空调装置100在制热运转时的流路切换阀50、第一减压装置6以及第二减压装置54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图10的控制处理能够设定为,在空调装置100的制热运转中每隔恒定的时间、例如每隔30分钟进行。另外,在该控制处理前的常规的制热运转时,流路切换阀50的内部流路是第一流路被关闭、第二流路被打开的状态。
84.在步骤s51中,控制装置70判定与中继机30连接的室内机20是否停止。在判定为室内机20未停止的情况下,该控制处理结束。在步骤s51中,在判定为室内机20停止的情况下,在步骤s52中,控制装置70进行如下控制:将流路切换阀50的第一流路打开,并将流路切换阀50的第二流路关闭,并且使第一减压装置6的开度为全闭。另外,在步骤s53中,控制装置70以向旁通配管52流入的高压的气相制冷剂作为低压的气相制冷剂流出的方式调整第二减压装置54的开度。进行步骤s52以及步骤s53的控制处理时的制冷剂的流动为图9的箭头的方向。此外,经由旁通配管52而从中继机30返回室外机10的制冷剂由于与从其他室内机20返回来的制冷剂合流,因此能够调整为由压缩机1吸入低压的气相制冷剂。
85.根据该控制处理,从压缩机1排出的制冷剂不会向停止的室内机20流入,而经由旁通配管52返回室外机10。因此,根据该控制处理,能够抑制设置有停止的室内机20的空调空间中的温度上升,避免停止的室内机20中的制冷剂的滞留。另外,在实施方式4的情况下,有时在第一减压装置6中间歇地产生制冷剂的通过声,但在实施方式5的情况下,由于将第一减压装置6关闭,因此能够抑制制冷剂的通过声。
86.实施方式6.
87.使用图11~图13来对实施方式6的空调装置10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空调装置100的制冷剂回路的一个例子的简略的制冷剂回路图。在实施方式6的空调装置100中,在第一制冷剂配管5a以及第二制冷剂配管5b设置有具有三个开口的分支管90。图12是图11的分支管90的放大图。设置于第一制冷剂配管5a的分支管90的三个开口中的两个开口通过钎焊等连接于第一制冷剂配管5a。在分支管90的剩下的开口,为了关闭开口而通过钎焊等安装有帽92。此外,关于设置于第二制冷剂配管5b的分支管90也同样地被安装。图13是表示在实施方式6的空调装置100的制冷剂回路配置有流路切换阀50和旁通配管52的状态的放大图。在空调装置100中,能够通过使钎焊等熔解而将设置于第一制冷剂配管5a的分支管90取下,并通过钎焊等安装流路切换阀50。另外,在空调装置100中,能够通过使钎焊等熔解而将设置于第二制冷剂配管5b的分支管90的帽92取下,并通过钎焊等将旁通配管52安装于分支管90与流路切换阀50之间。关于空调装置100的其他结构,由于与实施方式1以及实施方式2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88.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流路切换阀50以及旁通配管52能够可装卸地安装于空调装置100。根据该结构,当在中继机30产生噪声的情况下,能够在后期安装流路切换阀50以及旁通配管52,因此能够使中继机30的构造简易,实现材料费的减少。
89.其他实施方式.
90.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6中,旁通配管52也可以是设置有第二减压装置54的旁通配管52。另外,未设置有第二减压装置54的旁通配管52也能够替代设置有第二减压装置54的旁通配管52,并且也可以反过来。
91.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分别进行组合。
92.附图标记说明
[0093]1…
压缩机;2
…
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3
…
热源侧热交换器;4
…
负载侧热交换器;5a
…
第一制冷剂配管;5b
…
第二制冷剂配管;6
…
第一减压装置;7
…
毛细管;8
…
过滤器;10
…
室外机;20
…
室内机;30
…
中继机;50
…
流路切换阀;50a
…
第一口;50b
…
第二口;50c
…
第三口;52
…
旁通配管;54
…
第二减压装置;70
…
控制装置;72a
…
第一温度传感器;72b
…
第二温度传感器;72c
…
第三温度传感器;74
…
制冷剂泄漏检测装置;90
…
分支管;92
…
帽;100
…
空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