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转轮温升余热利用的内片式翅片式热管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用于转轮温升余热利用的内片式翅片式热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片式翅片式热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转轮温升余热利用的内片式翅片式热管。


背景技术:

2.换热管是管式换热器中的关键部件,其结构直接影响换热效率。管式换热器内置的换热管通常采用光壁管,为了进一步增加换热效率,本行业采取的常规技术措施是在光壁管上串套翅片,该结构能够实现预期目的。
3.申请号为:201310207518.8公开了一种内嵌翅片式换热管,它由管体和内管套合组成。所述管体为圆管,内管由均布的纵向翅片组成多边形管,在内管横截面上设有3~16条翅片呈径向展开,内管以翅片外轮廓与管体内壁接触配合。本发明中管体内置的纵向翅片顺换热介质流向,没有流阻,换热介质畅通无阻,再加上内管增加管体的换热面积,所以提高了换热效率。管体由内嵌的内管支撑,整体强度好,抗变形能力强,安装方便,特别适合各种规格的管式换热器配套。
4.上述专利在使用的时候,因翅片内管在外管内滑动,缺乏对翅片内管的固定,很容易导致翅片内管从外管内滑出,影响了翅片内管的使用,给人们带来损失,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使用的时候,因翅片内管在外管内滑动,缺乏对翅片内管的固定,很容易导致翅片内管从外管内滑出,影响了翅片内管的使用,给人们带来损失,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转轮温升余热利用的内片式翅片式热管。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转轮温升余热利用的内片式翅片式热管,包括外管,所述外管内滑动连接有翅片内管,翅片内管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位于外管外侧的固定板,外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两个固定板上开设有两个固定孔,且两个固定杆远离外管的一端分别贯穿相对应的固定孔并延伸至相对应的固定板的外侧,两个固定板远离外管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两个连接块远离两个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连接板,两个固定板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开设有滑动孔,两个滑动孔分别与相对应的固定孔相连通,且两个限位固定机构分别与相对应的滑动孔滑动连接,两个限位固定机构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两个固定杆相互远离的一侧相卡装,连接板上滑动连接有两个移动机构,两个移动机构上均转动连接有铰接机构,两个铰接机构上转动连接有同一个弹性拉伸机构。
8.优选的,所述限位固定机构包括滑动杆和限位块,两个所述滑动杆分别与相对应的滑动孔相连通,两个固定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且两个滑动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卡槽相卡装。
9.优选的,两个滑动杆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且两个限位块分别与相对应的限位槽滑动连接,两个限位块的一端分别延伸至相对应的滑动孔内并与相对应的滑动孔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两个移动口,且两个移动板分别与相对应的移动口滑动连接,两个移动板的一端均延伸至连接板的外侧并与相对应的滑动杆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铰接机构包括第一铰接座、倾斜设置的铰接板和第二铰接座,两个所述第一铰接座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两个移动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铰接板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一铰接座转动连接,两个第二铰接座分别与相对应的两个铰接板远离两个第一铰接座的一端转动连接。
12.优选的,所述弹性拉伸机构包括拉伸板、定位杆和弹性弹簧,所述拉伸板与两个第二铰接座远离两个铰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拉伸板上开设有两个定位孔,且两个定位杆分别与相对应的定位孔滑动连接,两个定位杆的一端均延伸至拉伸板的外侧并与连接板远离翅片内管的一侧固定连接。
13.优选的,两个弹性弹簧分别滑动套设在相对应的定位杆的外侧,两个弹性弹簧的一端均与连接板固定连接,两个弹性弹簧的另一端均与拉伸板固定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转轮温升余热利用的内片式翅片式热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用于转轮温升余热利用的内片式翅片式热管,通过外管、翅片内管、固定板、固定杆、固定孔、弹性弹簧、连接块、连接板、滑动孔、滑动杆和卡槽的设置能够快速方便的将翅片内管固定在外管内,拆装方便,增强了翅片内管的稳定性,防止了翅片内管从外管内滑出,影响了翅片内管使用的情况出现;
16.2、该用于转轮温升余热利用的内片式翅片式热管,通过限位槽、限位块、移动口、移动板、第一铰接座、铰接板、第二铰接座、拉伸板、定位孔和定位杆的设置对两个滑动杆进行驱动;
17.而且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方便的将翅片内管固定在外管内,拆装方便,增强了翅片内管的稳定性,防止了翅片内管从外管内滑出,影响了翅片内管使用的情况出现,满足了使用者的需要。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转轮温升余热利用的内片式翅片式热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转轮温升余热利用的内片式翅片式热管的局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转轮温升余热利用的内片式翅片式热管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转轮温升余热利用的内片式翅片式热管的b部分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外管、2翅片内管、3固定板、4固定杆、5固定孔、6弹性弹簧、7连接块、8连接
板、9滑动孔、10滑动杆、11卡槽、12限位槽、13限位块、14移动口、15移动板、16第一铰接座、17铰接板、18第二铰接座、19拉伸板、20定位孔、21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实施例一,参照图1-4,一种用于转轮温升余热利用的内片式翅片式热管,包括外管1,外管1内滑动连接有翅片内管2,翅片内管2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位于外管1外侧的固定板3,外管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4,两个固定板3上开设有两个固定孔5,且两个固定杆4远离外管1的一端分别贯穿相对应的固定孔5并延伸至相对应的固定板3的外侧,两个固定板3远离外管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两个连接块7远离两个固定板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连接板8,两个固定板3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开设有滑动孔9,两个滑动孔9分别与相对应的固定孔5相连通,且两个限位固定机构分别与相对应的滑动孔9滑动连接,两个限位固定机构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两个固定杆4相互远离的一侧相卡装,连接板8上滑动连接有两个移动机构,两个移动机构上均转动连接有铰接机构,两个铰接机构上转动连接有同一个弹性拉伸机构。
26.实施例二,参照图3,限位固定机构包括滑动杆10和限位块13,两个所述滑动杆10分别与相对应的滑动孔9相连通,两个固定杆4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11,且两个滑动杆10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卡槽11相卡装。
27.本实用新型中,两个滑动杆10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12,且两个限位块13分别与相对应的限位槽12滑动连接,两个限位块13的一端分别延伸至相对应的滑动孔9内并与相对应的滑动孔9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
28.本实用新型中,移动机构包括移动板15,所述连接板8上开设有两个移动口14,且两个移动板15分别与相对应的移动口14滑动连接,两个移动板15的一端均延伸至连接板8的外侧并与相对应的滑动杆10固定连接。
29.实施例三,参照图4,铰接机构包括第一铰接座16、倾斜设置的铰接板17和第二铰接座18,两个所述第一铰接座16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两个移动板15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铰接板17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一铰接座16转动连接,两个第二铰接座18分别与相对应的两个铰接板17远离两个第一铰接座16的一端转动连接。
30.本实用新型中,弹性拉伸机构包括拉伸板19、定位杆21和弹性弹簧6,所述拉伸板19与两个第二铰接座18远离两个铰接板17的一端固定连接,拉伸板19上开设有两个定位孔20,且两个定位杆21分别与相对应的定位孔20滑动连接,两个定位杆21的一端均延伸至拉伸板19的外侧并与连接板8远离翅片内管2的一侧固定连接。
31.本实用新型中,两个弹性弹簧6分别滑动套设在相对应的定位杆21的外侧,两个弹
性弹簧6的一端均与连接板8固定连接,两个弹性弹簧6的另一端均与拉伸板19固定连接。
32.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先往靠近连接板8的一侧按动拉伸板19,拉伸板19压缩两个弹性弹簧6,通过两个弹性弹簧6吸能,同时,两个定位杆21对拉伸板19进行限位,同时,拉伸板19带动两个第二铰接座18进行移动,两个第二铰接座18带动两个铰接板17进行移动,两个铰接板17带动两个第一铰接座16进行移动,两个第一铰接座16带动两个移动板15进行移动,两个移动板15带动两个滑动杆10进行移动,两个限位块14对两个滑动杆10进行限位,使两个滑动杆10收纳到两个滑动孔10内,然后将翅片内管2插入到外管1内,然后外管1上的两个固定杆4卡入两个固定孔5内,然后松开拉伸板19,通过两个弹性弹簧6的弹簧回弹作用力下,使两个滑动杆10卡入两个卡槽11内,对翅片内管2进行固定即可,从而能够快速方便的将翅片内管2固定在外管1内,拆装方便,增强了翅片内管2的稳定性,防止了翅片内管2从外管1内滑出,影响了翅片内管2使用的情况出现,满足了使用者的需要。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