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一种倾斜设置感应针的上进风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9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倾斜设置感应针的上进风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倾斜设置感应针的上进风燃烧器。


背景技术:

2.感应针为在燃烧器工作时,其检测是否有火焰在燃烧的装置,一般为热电偶式或离子感应式。
3.目前市场上的完全上进风燃烧器其热电偶或感应针为垂直设置,所以其距离与火盖之间的距离较远,在最小火时,热电偶或感应针有检测不到火焰的风险,存在易熄火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倾斜设置感应针的上进风燃烧器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感应针倾斜安装,可以使感应针的头部更靠近中心火盖,防止在最小火时,热电偶或感应针因检测不到火焰的风险,造成熄火,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倾斜设置感应针的上进风燃烧器,包括底座、炉头座和中心火盖座,其特征在于:底座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柱,第一限位柱倾斜设置有通孔,通过通孔实现感应针的倾斜装配,提高感应针的灵敏度;通过将感应针倾斜安装,可以使感应针的头部更靠近中心火盖,防止在最小火时,热电偶或感应针因检测不到火焰的风险,造成熄火,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7.进一步,通孔从上往下倾斜设置,通孔的顶端与中心火盖座外壁之间的水平间距为h1,通孔的底端与中心火盖座外壁之间的水平间距为h2,h2>h1,可以时感应针安装后,感应针的头部更靠近中心火盖,提高感应针的灵敏度。
8.进一步,底座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柱,第二限位柱用于安装点火针。
9.进一步,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喷嘴座、第二喷嘴座、第一进气接头和第二进气接头,第一喷嘴座连通第一进气接头,第二喷嘴座连通第二进气接头,通过第一进气接头将燃气输入第一喷嘴座,可以经第一喷嘴座上的喷嘴将燃气和空气喷入中心火引射管,通过第二进气接头将燃气输入第二喷嘴座,可以经第二喷嘴座上的喷嘴将燃气和空气喷入外环火引射管。
10.进一步,两个第二喷嘴座之间通过输气管连通,便于将燃气分配至两个第二喷嘴座,提高分火腔内燃气的流动速度。
11.进一步,底座上设有第二支撑块和支撑脚,第二支撑块、支撑脚均与底座一体成型,可以减少水盘开孔,利于清洁。
12.进一步,中心火盖座通过固定板连接炉头座,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固定板提高了中心火盖座与炉头座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第一通槽用于对第一限
位柱进行限位固定,第二通槽用于对第二限位柱进行限位固定。
13.进一步,炉头座上设置有分火腔和外环火引射管,外环火引射管通过导流腔连通分火腔,便于将外环火引射管内的混合气经导流腔快速分配至整个分火腔内,提高外环火盖的燃烧效率。
14.进一步,外环火引射管上设置有第一支撑块,第一支撑块可以与第二支撑块进行配合,便于将炉头座安装在底座上,起到支撑的作用。
15.进一步,中心火盖座连接中心火引射管,中心火引射管固定于炉头座上,通过中心火引射管便于将混合气输入中心火盖座内,提高中心火盖的燃烧效率。
16.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感应针倾斜安装,可以使感应针的头部更靠近中心火盖,防止在最小火时,热电偶或感应针因检测不到火焰的风险,造成熄火,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倾斜设置感应针的上进风燃烧器的效果图;
20.图2为图1中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图2中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图1的俯视图;
23.图5为图4中c-c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炉头座的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图7中d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外环火盖;
28.2-中心火盖;
29.3-炉头座;301-中心火引射管;302-外环火引射管;303-中心火盖座;304-分火腔;305-固定板;306-第一通槽;307-第二通槽;308-导流腔;309-第一支撑块;
30.4-底座;401-第一进气接头;402-第二进气接头;403-输气管;404-第一喷嘴座;405-第二喷嘴座;406-第一限位柱;407-第二限位柱;408-支撑脚;409-第二支撑块。
31.5-感应针。
具体实施方式
3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33.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需要说明书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35.如图1至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倾斜设置感应针的上进风燃烧器,包括底座4、炉头座3和中心火盖座303,底座4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柱406,第一限位柱406倾斜设置有通孔,通过通孔实现感应针5的倾斜装配,提高感应针5的灵敏度;通过将感应针5倾斜安装,可以使感应针5的头部更靠近中心火盖2,防止在最小火时,热电偶或感应针5因检测不到火焰的风险,造成熄火,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6.通孔从上往下倾斜设置,通孔的顶端与中心火盖座303外壁之间的水平间距为h1,通孔的底端与中心火盖座303外壁之间的水平间距为h2,h2>h1,可以时感应针5安装后,感应针5的头部更靠近中心火盖2,提高感应针5的灵敏度。
37.底座4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柱407,第二限位柱407用于安装点火针。底座4上设置有第一喷嘴座404、第二喷嘴座405、第一进气接头401和第二进气接头402,第一喷嘴座404连通第一进气接头401,第二喷嘴座405连通第二进气接头402,通过第一进气接头401将燃气输入第一喷嘴座404,可以经第一喷嘴座404上的喷嘴将燃气和空气喷入中心火引射管301,通过第二进气接头402将燃气输入第二喷嘴座405,可以经第二喷嘴座405上的喷嘴将燃气和空气喷入外环火引射管302。
38.两个第二喷嘴座405之间通过输气管403连通,便于将燃气分配至两个第二喷嘴座405,提高分火腔304内燃气的流动速度。两个第二喷嘴座405呈180
°
分布,提高外环火盖1座内的燃气输送效率。现有技术中的进气接头一般与输气管403为同一水平线,可以方便从进气接头进行加工,但是这样容易导致炉头座3上平面与输气管403之间有两层结构,不利于模具生产加工,同时耗材多,本技术将输气管403设计反向加工,同时第二进气接头402与输气管403不在同一平面上,使第二进气接头402与输气管403之间通过第二喷嘴座405的连通孔进行连通。底座4上设有第二支撑块409和支撑脚408,第二支撑块409、支撑脚408均与底座4一体成型,可以减少水盘开孔,利于清洁。
39.中心火盖座303通过固定板305连接炉头座3,固定板305上设置有第一通槽306和第二通槽307,固定板305提高了中心火盖座303与炉头座3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第一通槽306用于对第一限位柱406进行限位固定,第二通槽307用于对第二限位柱407进行限位固定。
40.炉头座3上设置有分火腔304和外环火引射管302,外环火引射管302通过导流腔308连通分火腔304,便于将外环火引射管302内的混合气经导流腔308快速分配至整个分火腔304内,提高外环火盖1的燃烧效率。外环火引射管302上设置有第一支撑块309,第一支撑块309可以与第二支撑块409进行配合,便于将炉头座3安装在底座4上,起到支撑的作用。两个外环火引射管302呈180
°
分布在炉头座3的底面上,便于从两侧将燃气输入分火腔304内。
41.中心火盖座303连接中心火引射管301,中心火引射管301固定于炉头座3上,通过中心火引射管301便于将混合气输入中心火盖座303内,提高中心火盖2的燃烧效率。
4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