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冰箱用铜管紧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9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冰箱用铜管紧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冰箱用铜管固定配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冰箱用铜管紧固装置。


背景技术:

2.冰箱是保持恒定低温的一种制冷设备,也是一种使食物或其他物品保持恒定低温冷态的民用产品,箱体内有压缩机、制冰机用以结冰的柜或箱,带有制冷装置的储藏箱。
3.目前,冰箱通常使用铜管作为换热管,对冰箱内部储物空间进行降温处理,但是传统的铜管在使用时,铜管固定不牢固,冰箱在工作时铜管产生晃动,容易对铜管造成损伤,长时间使用后,铜管容易发生泄漏。另外,铜管固定不牢固也会产生噪音,造成使用困扰。而现有的一些铜管紧固装置拆卸不方便,对前期的铜管安装和后续的铜管维修均造成拆卸困扰。
4.因此,如何固定铜管的同时提供其便利性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冰箱用铜管紧固装置。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7.冰箱用铜管紧固装置,至少包括一个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由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卡扣组成,所述卡扣由两片相对称的弹片构成,所述弹片的底部与所述底板固接并可相对产生弹性形变,所述弹片由第一段面和第二段面连接构成,两个所述第一段面之间形成沙漏状的开口,所述开口在所述弹片的弹性作用下相对开合;两个所述第二段面之间构成一可容纳铜管的容置腔,且所述容置腔的最大宽度与铜管外径相匹配,当所述铜管卡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时,所述铜管的外壁与所述第二段面的内壁相抵接。
8.优选的,所述第一段面为弧形面,初始状态下,两个所述第一段面的内壁相切。
9.优选的,所述第二段面为弧形面,且所述第二段面的弧度与铜管的外径弧度相匹配,当所述铜管卡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时,所述铜管的外壁与所述第二段面的内壁相贴合。
10.优选的,所述第二段面的底部与所述底板之间连接有一竖直设置的直线平面,所述直线平面的底部与所述底板固接。
11.优选的,所述卡扣位于所述底板的中心,且所述容置腔的底部镂空。
12.优选的,所述容置腔的底部设置有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段面的内壁固接,当所述铜管卡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铜管的外壁抵接。
13.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一向上拱起的弹性钢片或软质弹力条。
14.优选的,所述直线平面的外壁与所述底板之间设有一组加强筋。
15.优选的,包括一组所述紧固件,所述紧固件沿铜管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7.1、设置卡扣可以有效固定铜管,并且具有沙漏状开口使得铜管便捷地进行卡入和
卡出,极大提高了固定铜管的效率和便利性;
18.2、两个所述第一段面为内凸的弧形面,这样的结构便于加工,结构简单,二者相切即可形成沙漏状的开口,同时所述第一段面的弧形面结构可以在卡入或卡出铜管时,减少所述第一段面与铜管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二者之间的摩擦力,以提高卡入/卡出铜管的效率;
19.3、直线平面易于制造,并且相比于和铜管更适配的弧形,所述直线平面的弹力更高,不易于变形;相比于其他角度的斜型面,所述直线平面的空间浪费更少,可以减少材料浪费;
20.4、所述底板的宽度和长度均大于所述卡扣,使得所述底板对所述卡扣具有足够的支撑力;
21.5、所述容置腔的底部镂空,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制造材料浪费,并且有利于铜管的散热;
22.6、所述弹性件的设置给所述铜管的底部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撑,使得所述铜管的上部与所述第二段面抵接的同时,其下部与所述弹性件抵接,从而进一步加强所述通过在所述容置腔内的稳固性,减少其晃动;
23.7、所述直线平面的外壁与所述底板之间设有一组加强筋,来避免所述弹片的底部在使用中发生断裂,也进一步加强所述弹片的弹力,延长其使用寿命;
24.8、设置多个所述紧固件并沿铜管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来对铜管进行多点定位,提高对铜管的紧固作用,并且有利于紧固件的更换调整。
附图说明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26.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行实施例的示意图;
28.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行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30.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
31.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冰箱用铜管紧固装置,至少包括一个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由底板1和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的卡扣2组成,所述卡扣2由两片相对称的弹片构成,所述弹片的底部与所述底板1固接并可相对产生弹性形变,所述弹片由第一段面
201和第二段面202连接构成,两个所述第一段面201之间形成沙漏状的开口203,所述开口203在所述弹片的弹性作用下相对开合;两个所述第二段面202之间构成一可容纳铜管的容置腔200,且所述容置腔200的最大宽度与铜管外径相匹配,当所述铜管卡设于所述容置腔200内时,所述铜管的外壁与所述第二段面202的内壁相抵接。所述弹片的底部可以通过熔接、粘接等任意合适的方式与所述底部1固接,也可以与所述底部1一体形成。
32.所述卡扣2的设置可以有效固定铜管,并且所述卡扣2具有的沙漏状开口203可以方便铜管的快捷卡入和卡出,来方便安装或拆卸所述铜管,极大提高了固定铜管的效率和便利性。
33.具体的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第一段面201为弧形面,初始状态下,两个所述第一段面201的内壁相切。在优选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一段面201为内凸的弧形面,这样的结构便于加工,结构简单,二者相切即可形成沙漏状的开口203,同时所述第一段面201的弧形面结构可以在卡入或卡出铜管时,减少所述第一段面201与铜管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二者之间的摩擦力,以提高卡入/卡出铜管的效率。在其他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段面201也可以是其他可以形成沙漏状开口203的形状,例如l型弯折的直型面。
3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段面202为弧形面,且所述第二段面202的弧度与铜管的外径弧度相匹配,使得由所述第二段面202组成的所述容置腔200的上半部腔壁为与所述铜管相匹配的圆弧形,这样可以使得当所述铜管卡设于所述容置腔200内时,所述铜管的外壁与所述第二段面202的内壁相贴合,来增大所述铜管与所述第二段面202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所述铜管在所述容置腔200内的稳固性,减少其晃动,降低噪音。
3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段面202的底部与所述底板1之间连接有一竖直设置的直线平面204,所述直线平面204的底部与所述底板1固接。所述直线平面204易于制造,并且相比于和铜管更适配的弧形,所述直线平面204的弹力更高,不易于变形;相比于其他角度的斜型面,所述直线平面204的空间浪费更少,可以减少材料浪费。
36.如图1所示,所述卡扣2位于所述底板1的中心,所述底板1的宽度和长度均大于所述卡扣2,使得所述底板1对所述卡扣2具有足够的支撑力。进一步的所述容置腔200的底部镂空,来减少不必要的制造材料浪费,并且有利于铜管的散热。
37.进一步的,所述容置腔200的底部设置有一弹性件3,所述弹性件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段面202的内壁固接,当所述铜管卡设于所述容置腔200内时,所述弹性件3与所述铜管的外壁抵接。所述弹性件3的设置给所述铜管的底部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撑,使得所述铜管的上部与所述第二段面202抵接的同时,其下部与所述弹性件3抵接,从而进一步加强所述通过在所述容置腔200内的稳固性,减少其晃动。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弹性件3为一向上拱起的弹性钢片或软质弹力条,所述弹力条可以是弹簧或者是由橡胶等具有高弹力的弹力带。
38.进一步的,所述直线平面204的外壁与所述底板1之间设有一组加强筋205,来避免所述弹片的底部在使用中发生断裂,也进一步加强所述弹片的弹力,延长其使用寿命。
39.在优选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组所述紧固件,所述紧固件沿铜管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来对铜管进行多点定位,提高对铜管的紧固作用,并且有利于紧固件的更换调整。
40.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
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41.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