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热水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热水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具体为热水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节能是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大趋势,所以各地区对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也是大力支持,对家庭来说也是有很多益处的。但是,众所周知,太阳能热水器对天气的依赖性很大,所以必须用燃气热水器互补。由于水压关系,要做到太阳能热水器供水要与燃气热水器隔离开.
3.现在通常的做法是在太阳能热水器水管上安装截止阀:
4.1、使用太阳能的时候打开截止阀,关闭燃气热水器的三角阀;
5.2、使用燃气热水器时,关闭截止阀,打开燃气热水器的三角阀;
6.3、太阳能热水器补水时要打开补水阀,同时截止阀处于打开状态,三角阀处于关闭状态。
7.由于各设备的安装位置及阀门多等原因,操作起来比较繁琐,甚至错误操作后燃气热水器中热水会跑到太阳能热水器中,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还有一个缺点是太阳能补水时,无法使用备用热水器,使用受到限制。
8.使用我发明的控制系统后,通过简单的开关操作,代替繁多的阀组操作,多地整合到一起,上述问题都不会发生,各管路隔离,动作联锁,操作简单,使用不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9.为实现上述简单的开关操作,代替繁多的阀组操作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热水控制系统,包括常闭电磁阀,所述常闭电磁阀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接水管,所述常闭电磁阀的顶端活动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一三通管,所述第一三通管的右侧活动连接有截止电磁阀,所述截止电磁阀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二三通管,所述第二三通管的右侧活动连接有止回电磁阀,所述止回电磁阀的顶端活动连接有导水管。
10.热水控制系统,包括电磁阀电源,具体如下:
11.所述电磁阀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有双开中途开关,所述双开中途开关的输出端与常闭电磁阀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常闭电磁阀的输入端连通有自来水,所述常闭电磁阀的输出端连通有太阳能热水器,所述双开中途开关的输出端与截止电磁阀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双开中途开关的输出端与止回电磁阀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截止电磁阀与止回电磁阀的输出端均连通有热水管路,所述止回电磁阀连通有电热水器或燃气热水器等备用热水器。
12.作为优化,所述太阳能热水器的输出端与截止电磁阀的输入端相连通,使得太阳能热水器可将热水倒入截止电磁阀中。
13.作为优化,所述第一三通管的右侧通过连接管与截止电磁阀活动连接,使得通过
第一三通管的热水可顺着连接管进入截止电磁阀中。
14.作为优化,所述截止电磁阀的底端通过连接管与第二三通管的左侧活动连接,且第二三通管的右侧通过连接管与止回电磁阀的底端活动连接,使得导入截止电磁阀的水可顺着连接管进入第二三通管中,并进入热水管路中。
15.作为优化,所述第一三通管的顶端与太阳能热水器的输入端活动连接。
16.作为优化,所述第二三通管的底端与热水管路的输入端活动连接,导水管的顶端与电热水器或燃气热水器等备用热水器的输入端活动连接,使得进入第二三通管的水可进入热水管路中,且电热水器或燃气热水器等备用热水器的水可顺着导水管进入止回电磁阀中,并顺着连接管进入热水管路中。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热水控制系统,通过双开中途开关与常闭电磁阀配合使用,使得在止回电磁阀关闭,常闭电磁阀开启之后,则截止电磁阀关闭,可使自来水通过接水管进入常闭电磁阀之后,顺着连接管进入第一三通管中,从而进入太阳能热水器中,给与太阳能热水器补水,达到补水过程中,所有热水停供的效果,若是需要供水,则只需打开止回电磁阀,即可通过电热水器或燃气热水器等备用热水器供水顺着导水管进入止回电磁阀并进入连接管进入第二三通管进入热水管路中,从而在补水过程中,可达到拥有供水效果,操作方便。
18.该热水控制系统,通过截止电磁阀与止回电磁阀配合使用,使得太阳能热水器中的热水需通过截止电磁阀才可进入热水管路中,同时,双开中途开关的存在,使得在止回电磁阀开启的状态下,截止电磁阀无法打开,从而使电热水器或燃气热水器等备用热水器的热水无法进入太阳能热水器中,达到不会浪费水的效果。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常闭电磁阀结构正视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路示意图。
22.图中:1、常闭电磁阀;2、接水管;3、连接管;4、第一三通管;5、截止电磁阀;6、第二三通管;7、止回电磁阀;8、导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图3,热水控制系统,包括常闭电磁阀1,常闭电磁阀1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接水管2,常闭电磁阀1的顶端活动连接有连接管3,连接管3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一三通管4,第一三通管4的顶端与太阳能热水器的输入端活动连接,第一三通管4的右侧活动连接有截止电磁阀5,第一三通管4的右侧通过连接管3与截止电磁阀5活动连接,使得通过第一三通管4的热水可顺着连接管3进入截止电磁阀5中,截止电磁阀5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二三通管6,第二三通管6的右侧活动连接有止回电磁阀7,截止电磁阀5的底端通过连接管3与第
二三通管6的左侧活动连接,且第二三通管6的右侧通过连接管3与止回电磁阀7的底端活动连接,使得导入截止电磁阀5的水可顺着连接管3进入第二三通管6中,并进入热水管路中,止回电磁阀7的顶端活动连接有导水管8,第二三通管6的底端与热水管路的输入端活动连接,导水管8的顶端与电热水器或燃气热水器等备用热水器的输入端活动连接,使得进入第二三通管6的水可进入热水管路中,且电热水器或燃气热水器等备用热水器的水可顺着导水管8进入止回电磁阀7中,并顺着连接管3进入热水管路中。
25.热水控制系统,包括电磁阀电源,具体如下:
26.电磁阀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有双开中途开关,双开中途开关的输出端与常闭电磁阀1的输入端电连接,常闭电磁阀1的输入端连通有自来水,常闭电磁阀1的输出端连通有太阳能热水器,双开中途开关的输出端与截止电磁阀5的输入端电连接,太阳能热水器的输出端与截止电磁阀5的输入端相连通,使得太阳能热水器可将热水倒入截止电磁阀5中,双开中途开关的输出端与止回电磁阀7的输入端电连接,截止电磁阀5与止回电磁阀7的输出端均连通有热水管路,止回电磁阀7连通有电热水器或燃气热水器等备用热水器。
27.在使用时,请参阅图1-图3,双开中途开关拥有两个开关,分别为s1与s2,s1与s2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s1与s2运动同步,在s1向上闭合时,即为节点l1与节点l2相连,节点l4与节点l5相连,s2向上闭合,节点l6与节点l7相连,此时,常闭电磁阀1打开,自来水顺着接水管2进入常闭电磁阀1中,并顺着连接管3进入太阳能热水器中,进行补水过程,截止电磁阀5与止回电磁阀7断电,处于关闭状态,则所有热水停供;
28.s1向上闭合时,节点l1与节点l2相连,s2向下闭合,则节点l6与节点l7断开,节点l8与节点l9相连,常闭电磁阀1开启,自来水可给予太阳能热水器供水,截止电磁阀5断电,止回电磁阀7通电开启,电热水器或燃气热水器等备用热水器的热水可顺着导水管8进入止回电磁阀7并通过连接管3进入热水管路中,进行使用热水,达到在供水时,也可使用热水;
29.s1向下闭合,则节点l1与节点l3相连,节点l4与节点l5断开,s2向上闭合,节点l6与节点l7相连,节点l8与节点l9断开,则常闭电磁阀1断电,自来水无法进入太阳能热水器中,截止电磁阀5通电开启,止回电磁阀7断电关闭,使太阳能热水器的水通过第一三通管4进入截止电磁阀5,并顺着连接管3进入第二三通管6中,并最终进入热水管路中,进行供水;
30.s1向下闭合,节点l1与节点l3相连,节点l4与节点l10相连,s2向下闭合,节点l8与节点l9相连,节点l6与节点l7断开,则常闭电磁阀1断开,太阳能热水器停止补水,截止电磁阀5断电关闭,止回电磁阀7通电开启,则电热水器或燃气热水器等备用热水器的热水可顺着导水管8进入止回电磁阀7并通过连接管3进入热水管路中,进行使用热水,且电热水器或燃气热水器等备用热水器的热水受截止电磁阀5关闭状态影响无法进入太阳能热水器中,达到操作简单,且电热水器或燃气热水器等备用热水器的热水不会进入太阳能热水器中造成浪费,同时,给与太阳能热水器补水过程,依旧可以使用电热水器或燃气热水器等备用热水器的热水。
31.综上所述,该热水控制系统,通过双开中途开关与常闭电磁阀1配合使用,使得在止回电磁阀7关闭,由于常闭电磁阀1与截止电磁阀5通过电路连接限制,使常闭电磁阀1与截止电磁阀5互锁,则常闭电磁阀1开启之后,截止电磁阀5关闭,可使自来水通过接水管2进入常闭电磁阀1之后,顺着连接管3进入第一三通管4中,从而进入太阳能热水器中,给与太阳能热水器补水,达到补水过程中,所有热水停供的效果,且由于常闭电磁阀1与截止电磁
阀5互锁,使自来水无法穿过截止电磁阀5,即自来水无法进入热水管路中,若是需要供水,则只需打开止回电磁阀7,即可通过电热水器或燃气热水器等备用热水器供水顺着导水管8进入止回电磁阀7并进入连接管3进入第二三通管6进入热水管路中,从而在补水过程中,可达到拥有供水效果,操作方便,该热水控制系统,通过截止电磁阀5与止回电磁阀7配合使用,使得太阳能热水器中的热水需通过截止电磁阀5才可进入热水管路中,同时,双开中途开关的存在,使得在止回电磁阀7开启的状态下,截止电磁阀5无法打开,从而使电热水器或燃气热水器等备用热水器的热水无法进入太阳能热水器中,达到不会浪费水的效果。
3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