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空气源热泵二联供系统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新型空气源热泵二联供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领域,涉及一种新型空气源热泵二联供系统。


背景技术:

2.热泵是一种能从自然界的空气、水或土壤中获取低位热能,经过电能做功,提供可被人们所用的高位热泵的装置。热泵理想热力循环系统由等压蒸发、等熵压缩、等压冷凝、等焓节流组成,理想状态下,节流元件出口为低温低压液体,液态制冷剂进入换热器内,由液态变为气态,实现高效换热。但热泵循环为非理想热力循环系统,节流元件出口氟利昂一般为气液两相混合态,在此情况下,两种状态制冷剂在翅片换热器换热时,气态氟利昂会在翅片换热器的管壁形成气膜,增大氟利昂传热热阻,降低液态氟利昂蒸发效率,因此热泵整体换热量及换热效率受到极大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空气源热泵二联供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制冷剂在翅片换热器换热时,气态氟利昂会在翅片换热器管壁形成气膜,增大氟利昂传热热阻,降低液态氟利昂蒸发效率,因此热泵整体换热量及换热效率受到极大影响的问题。
4.所述的一种新型空气源热泵二联供系统,包括制冷/制热系统、室外换热系统以及室内换热系统,所述制冷/制热系统包括一号板式换热器和二号板式换热器,所述一号板式换热器和二号板式换热器上均设有冷媒流通管道以及载冷剂流通管道,所述一号板式换热器的冷媒流通管道与二号板式换热器的冷媒流通管道通过管道一连通,所述一号板式换热器的载冷剂流通管道通过管道二与所述室内换热系统连通,所述二号板式换热器的载冷剂流通管道通过管道三与所述室外换热系统连通,所述冷媒流通管道内流动有冷媒,所述载冷剂流通管道内流动有载冷剂。
5.优选的,所述制冷/制热系统还包括压缩机以及四通换向阀,所述四通换向阀的四个接口分别通过管道连通到压缩机的回气口、压缩机的出气口、一号板式换热器和二号板式换热器,四通换向阀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之间连接有气液分离器,所述一号板式换热器和二号板式换热器之间的管道一上还连接有干燥过滤器和热力膨胀阀。
6.优选的,所述室内换热系统包括分水器、集水器以及一号循环水泵,所述一号板式换热器的载冷剂流通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集水器和分水器,所述分水器连接到有风机盘管以及地暖的进水口,所述风机盘管和地暖的出水口连接到集水器,所述一号循环水泵设在集水器与载冷剂流通管道之间。
7.优选的,所述室外换热系统包括缓冲水箱、室外热交换器以及二号循环水泵,所述二号板式换热器的载冷剂流通管道通过二号循环水泵连接到所述缓冲水箱,所述缓冲水箱用于储存载冷剂,所述室外热交换器对载冷剂进行换热。
8.优选的,所述室外热交换器包括表冷器以及换热风机,所述载冷剂为乙二醇溶液,所述表冷器以及所述换热风机均对缓冲水箱内部的乙二醇溶液进行换热。
9.本实用新型采用具有以下优点:
10.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工作机组、室外换热机组以及室内换热机组,工作机组主要是改变冷媒的工作状态,使其进行吸热和放热,当冷媒流入到二号板式换热器的同时,二号循环水泵吸取乙二醇溶液进入到二号板式换热器中,冷媒通过二号板式换热器中的传热板与流入到二号板式换热器中的乙二醇溶液进行热交换,由于冷媒与传热板进行接触,与翅片换热器相比,避免了气膜的产生,乙二醇溶液再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由于是乙二醇溶液,流体换热,所以在室外热交换器里不存在相变,也不会有气膜的产生,并且与普通的空气源热泵相比,乙二醇的换热效果更加的均匀,且乙二醇溶液冰点低,也可在冬季环境温度很低的情况下运行,进行热量交换,本实用新型通过板式换热器来辅助冷媒与乙二醇溶液进行换热,避免了气膜的产生,乙二醇溶液是流体换热,在室外热交换器中也不会有气膜的产生,避免影响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附图中的标记为:1、压缩机;2、四通换向阀;3、一号板式换热器;4、干燥过滤器;5、热力膨胀阀;6、二号板式换热器;7、气液分离器;8、一号循环水泵;9、二号循环水泵;10、缓冲水箱;11、分水器;12、集水器;13、风机盘管;14、地暖;15、室外热交换器。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1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空气源热泵二联供系统,包括制冷 /制热系统、室外换热系统以及室内换热系统,所述制冷/制热系统包括一号板式换热器3和二号板式换热器6,所述一号板式换热器3和二号板式换热器6上均设有冷媒流通管道以及载冷剂流通管道,所述一号板式换热器3的冷媒流通管道与二号板式换热器6的冷媒流通管道通过管道一连通,所述一号板式换热器3 的载冷剂流通管道通过管道二与所述室内换热系统连通,所述二号板式换热器6 的载冷剂流通管道通过管道三与所述室外换热系统连通,所述冷媒流通管道内流动有冷媒,所述载冷剂流通管道内流动有载冷剂。
15.所述制冷/制热系统还包括压缩机1以及四通换向阀2,所述四通换向阀2 的四个接口分别通过管道连通到压缩机1的回气口、压缩机1的出气口、一号板式换热器3和二号板式换热器6,四通换向阀2与所述压缩机1的回气口之间连接有气液分离器7,所述一号板式换热器3和二号板式换热器6之间的管道一上还连接有干燥过滤器4和热力膨胀阀5。制冷/制热系统通过压缩冷媒,使冷媒液化或者汽化,实现吸热或者散热的目的,进而制冷或者制热。
16.所述室内换热系统包括分水器11、集水器12以及一号循环水泵8,所述一号板式换热器3的载冷剂流通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集水器12和分水器11,所述分水器11连接到有风机盘管13以及地暖14的进水口,所述风机盘管13和地暖14的出水口连接到集水器12,所述一号循环水泵8设在集水器12与载冷剂流通管道之间。室内换热系统更加的多样化,可同
时使用风机盘管、地暖等。
17.所述室外换热系统包括缓冲水箱10、室外热交换器15以及二号循环水泵9,所述二号板式换热器6的载冷剂流通管道通过二号循环水泵9连接到所述缓冲水箱10,所述缓冲水箱10用于储存载冷剂,所述室外热交换器15对载冷剂进行换热。室外换热系统主要是使换热后的载冷剂与空气再次进行换热。
18.所述室外热交换器15包括表冷器以及换热风机,所述载冷剂为乙二醇溶液,所述表冷器以及所述换热风机均对缓冲水箱10内部的乙二醇溶液进行换热。
19.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压缩机1将气态的冷媒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然后送到二号板式换热器6中进行换热,二号循环水泵9吸取乙二醇溶液进入到二号板式换热器6中,冷媒通过二号板式换热器6中的传热板与流入到二号板式换热器6中的乙二醇溶液进行热交换,由于冷媒与传热板进行接触,与翅片换热器相比,避免了气膜的产生,换热后乙二醇溶液重新回到缓冲水箱10内,利用室外热交换器15对乙二醇溶液进行换热,由于是乙二醇溶液,流体换热,所以在室外热交换器15里不存在相变,也不会有气膜的产生。与普通的空气源热泵相比,乙二醇的换热效果更加的均匀,且乙二醇溶液冰点低,也可在冬季环境温度很低的情况下运行,进行热量交换,换热后的冷媒进入到一号板式换热器3中,由于冷媒到达一号板式换热器3后空间突然增大,与一号板式换热器3中的载冷剂进行换热,然后将换热后的载冷剂输送到室内换热系统中,使室内换热系统与换热后的载冷剂能够进行热量交换。
20.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