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全消防 专利正文
一种消防专用的消防箱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消防专用的消防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消防专用的消防箱。


背景技术:

2.据我国消防管理规范要求,在人员密集、易燃易发生火灾的公共场所或其他区域都必须按规定放置诸如灭火器、消防栓、水枪、水带等消防器材,对于消防器材所处位置的要求是方便取用且能及时快速地在第一时间取得消防器材,从而尽可能缩短灭火时间,消防箱是一种容置消防工具的消防设备,一般安装在墙面上,是商场、工厂、仓库、办公楼、车站和码头等场所必备的消防器材,主要是为了以防万一,在发现火灾时,现场人员可打开消防箱,将水带与消火栓栓口连接,打开消火栓的阀门,按下消防箱内的启动按钮,从而消火栓可投入使用。
3.现有消防箱由于尺寸限制,水带无法垂直于墙面设置,这就造成在救火时,将水带向其他位置拉伸时,由于缠绕装置阻挡,会使拉伸水带受到较大阻力,增加救火人员工作量,增加拉伸水带时间,降低救火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防专用的消防箱,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消防箱主体和箱门,所述箱门通过铰链铰接在消防箱主体的侧面,所述消防箱主体的内侧壁通过弹簧合页铰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缠绕盘,所述安装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有l型支架,所述l型支架的侧面开设有方形孔,所述方形孔的内部下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滚筒,所述方形孔的两内侧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滚筒,所述滑块的顶部和滑槽的内顶壁之间设置有弹簧。
8.可选的,所述缠绕盘的内部设置有水带,所述水带的一端穿过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的缝隙并延伸到l型支架的另一侧,所述缠绕盘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摇把。
9.可选的,所述消防箱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消防栓,所述消防箱主体的内部通过隔板形成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
10.可选的,所述第一腔室的内部设有手电筒,所述第二腔室的内部设有灭火器,所述第三腔室的内部设有防护服和防毒面罩。
11.可选的,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滚筒的长度大于水带的宽度,所述摇把的端部到消防箱主体的内侧壁的距离小于消防箱主体的外侧面到消防箱主体的内侧壁的距离。
12.可选的,所述滑槽的长度大于水带的宽度,所述l型支架位于安装架的侧面中部。
13.(三)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防专用的消防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消防专用的消防箱,通过设置安装架、弹簧合页、缠绕盘,使得在救火时,可以朝任意位置转动安装架,从而使缠绕盘朝向火灾发生地,使得拉伸水带时,缠绕盘不会阻挡水带,从而保证了水带能够轻松、顺利的从缠绕盘中抽出,降低了拉伸水带的时间,使能够及时的救火。
16.2、该消防专用的消防箱,通过设置摇把和缠绕盘的配合使用,在救完火后,通过转动摇把,从而带动缠绕盘转动,使水带逐渐收回到缠绕盘的内部,轻松方便地实现了回收水带的目的;通过设置l型支架、第一滚筒、第二滚筒,使得在拉伸和回收水带时起到引导作用,避免水带在拉伸和回收时偏离缠绕盘的位置,从而避免了拉伸和回收水带时所受到的阻力,使拉伸和回收水带时更加便利;通过设置第二滚筒、滑块、弹簧的配合使用,在回收水带时,水带受到弹簧压力,第二滚筒能够把水带内部的水挤压出去,且把水带表面碾压平整,便于回收存放。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形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缠绕盘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l型支架侧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缠绕盘俯视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消防箱主体;2、弹簧合页;3、安装架;4、销轴;5、缠绕盘;6、l型支架;7、方形孔;8、第一滚筒;9、滑槽;10、滑块;11、第二滚筒;12、弹簧;13、箱门;14、水带;15、摇把;16、第一腔室;17、第二腔室;18、第三腔室;19、手电筒;20、灭火器;21、防护服;22、防毒面罩;23、消防栓。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4.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消防专用的消防箱,包括消防箱主体1和箱门13,箱门13通过铰链铰接在消防箱主体1的侧面,消防箱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消防栓23,消防箱主体1的内部通过隔板形成有第一腔室16、第二腔室17和第三腔室18,第一腔室16的内部设有手电筒19,第二腔室17的内部设有灭火器20,第三腔室18的内部设有防护服21和防毒面罩22,消防箱主体1的内侧壁通过弹簧合页2铰接有安装架3,安装架3的内部通过销轴4转动连接有缠绕盘5,缠绕盘5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摇把15,通过设置摇把15和缠绕盘5的配合使用,在救完火后,通过转动摇把15,从而带动缠绕盘5转动,使水带14逐渐收回到缠绕盘5的内部,轻松方便地实现了回收水带14的目的,摇把15的端部到消防箱主体1的内侧壁的距离小于消防箱主体1的外侧面到消防箱主体1的内侧壁的距离,安装架3的
侧面固定连接有l型支架6,l型支架6位于安装架3的侧面中部,l型支架6的侧面开设有方形孔7,方形孔7的内部下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滚筒8,方形孔7的两内侧壁均开设有滑槽9,滑槽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10,两个滑块10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滚筒11,第一滚筒8和第二滚筒11的长度相同,第一滚筒8的长度大于水带14的宽度,通过设置l型支架6、第一滚筒8、第二滚筒11,使得在拉伸和回收水带14时起到引导作用,避免水带14在拉伸和回收时偏离缠绕盘5的位置,从而避免了拉伸和回收水带14时所受到的阻力,使拉伸和回收水带14时更加便利,滑块10的顶部和滑槽9的内顶壁之间设置有弹簧12,通过设置第二滚筒11、滑块10、弹簧12的配合使用,在回收水带14时,水带14受到弹簧12压力,第二滚筒11能够把水带14内部的水挤压出去,且把水带14表面碾压平整,便于回收存放,缠绕盘5的内部设置有水带14,滑槽9的长度大于水带14的宽度,水带14的一端穿过第一滚筒8和第二滚筒11之间的缝隙并延伸到l型支架6的另一侧,通过设置安装架3、弹簧12合页、缠绕盘5,使得在救火时,可以朝任意位置转动安装架3,从而使缠绕盘5朝向火灾发生地,使得拉伸水带14时,缠绕盘5不会阻挡水带14,从而保证了水带14能够轻松、顺利的从缠绕盘5中抽出,降低了拉伸水带14的时间,使能够及时的救火。
25.使用时,打开箱门13,转动安装架3,使缠绕盘5朝向火灾发生地,拉伸水带14,由于缠绕盘5和水带14朝向一个方向,水带14不会受到来自缠绕盘5的阻力,使水带14能够轻松、便利的拉出,将水带14完全拉出,再将水带14的另一端安装在消防栓23的出水口上,打开消防栓23,就可以快速灭火了,在强大的水压下,第二滚筒11可以轻松的被顶起,不会影响消防栓23的水通过水带14的速度,在救完火后,从消防栓23上拔出水带14,卡到缠绕盘5上,转动摇把15,从而带动缠绕盘5转动,逐渐回收水带14,水带14在经过第一滚筒8和第二滚筒11时,在弹簧12的弹性力作用下,水带14中的水被挤压出去,同时也将水带14表面碾压平整,能减少存放空间,便于回收;消防箱主体1中的手电筒19、灭火器20、防护服21和防毒面罩22配合消防栓23使用,保障了救火人员的人身安全。
26.综上,本装置通过设置安装架3、弹簧12合页、缠绕盘5,使得在救火时,可以朝任意位置转动安装架3,从而使缠绕盘5朝向火灾发生地,使得拉伸水带14时,缠绕盘5不会阻挡水带14,从而保证了水带14能够轻松、顺利的从缠绕盘5中抽出,降低了拉伸水带14的时间,使能够及时的救火;通过设置摇把15和缠绕盘5的配合使用,在救完火后,通过转动摇把15,从而带动缠绕盘5转动,使水带14逐渐收回到缠绕盘5的内部,轻松方便地实现了回收水带14的目的;通过设置l型支架6、第一滚筒8、第二滚筒11,使得在拉伸和回收水带14时起到引导作用,避免水带14在拉伸和回收时偏离缠绕盘5的位置,从而避免了拉伸和回收水带14时所受到的阻力,使拉伸和回收水带14时更加便利;通过设置第二滚筒11、滑块10、弹簧12的配合使用,在回收水带14时,水带14受到弹簧12压力,第二滚筒11能够把水带14内部的水挤压出去,且把水带14表面碾压平整,便于回收存放。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