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车载移动变压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装配式事故油车。
背景技术:2.根据国家规程规定:主变压器等充油电气设备,当单个油箱的油量在1000kg以上,应同时设置事故贮油及排油设施,其容量分别不小于单台设备油量的20%及最大单台容量的60%。储油坑的长宽尺寸宜较设备外廊尺寸每边大1m,总事故油池应有油水分离的功能,其出口应引自安全处所,且不得引起环境污染。目前国内外电力系统广泛采用的是位于常规变电站中的变压器固定式事故油池。
3.常规的固定式变压器事故油池,由于需要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和土地,影响移动变电站的投运速度和效率。
4.因此,如何设计一种专门用于车载移动变压器的事故油池,该事故油池的设置无须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和土地,从而提高移动变电站的投运速度和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5.本发明提供一种专门用于车载移动变压器的事故油池,该事故油池的设置无须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和土地,从而提高移动变电站的投运速度和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装配式事故油池,包括接油池,所述接油池绕着所述拖车底板的周向布置,所述接油池用于承接从变压器上卸下的事故油;所述接油池包括油池底板和侧挡板,所述侧挡板设置在所述油池底板的一侧,所述油池底板远离所述侧挡板的一侧与所述托车底板通过螺栓连接。
7.优选地,所述油池底板远离所述侧挡板的一侧设置有耳板,所述耳板的板面与所述拖车底板的侧端面相贴合,所述耳板上设置有第一螺栓孔,所述拖车底板的侧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栓孔配合使用的第二螺栓孔。
8.优选地,所述接油池由l型板拼装而成。
9.优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l型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10.优选地,还包括集油槽,所述集油槽设置在所述接油池的正下方,且沿周向布置,所述接油池内的事故油能够通过所述油池底板流入到所述集油槽内。
11.优选地,所述集油槽由槽板拼装而成。
12.优选地,所述接油池向下的投影位于所述集油槽的区域内。
13.优选地,所述油池底板包括上层底板和下层底板,所述上层底板上设置有上层卸油孔,所述下层底板上设置有下层卸油孔,所述上层底板与所述下层底板之间设置有多个防火块状物,多个所述防火块状物之间形成有供事故油通过的间隙。
14.优选地,所述防火块状物为鹅卵石。
15.优选地,所述上层底板为上层格栅板,所述下层底板为下层格栅板。
16.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式事故油池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第一:接油池由l型不锈钢板拼装而成,集油槽由不锈钢槽板拼装而成,并且l型不锈钢板和不锈钢槽板都是事先完成加工,之后在现场进行组装即可,从而能够提高移动变电站的投运速度和效率。
18.第二:l型不锈钢板之间,以及l型不锈钢板与拖车底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组装方便,且结构牢固。
19.第三:围绕拖车底板设置有接油池,接油池的下方设置有集油槽,并且接油池的油池底板内设置有鹅卵石,接油池用于承接从变压器上卸下的事故油,事故油通过鹅卵石后落入到集油槽内,整个装配式事故油池的结构清晰、简洁、紧凑、且安装和维护较方便。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事故油池的平面图;
2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拖车底板与油池底板的连接示意图。
23.其中,1为油池底板、2为侧挡板、11为上栅格板、12为下栅格板、3为事故油槽、4为拖车底板、5为变压器、6为耳板、7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4.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事故油池,该事故油池无须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从而提高了移动变电站的投运速度和效率。
2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6.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事故油池,该装配式事故油池包括接油池,接油池绕着拖车底板4的周向布置。接油池用于承接从变压器5上卸下的油。接油池具体地包括油池底板1和侧挡板2。侧挡板2设置在油池底板1的一侧,用于阻挡卸到油池底板1上的事故油。油池底板1远离侧挡板2的一侧通过螺栓锁紧在拖车底板4上。
27.在本发明中,可以将油池底板1和侧挡板2事先在厂内完成预制,到达现场后进行组装。由于油池底板1通过螺栓与拖车底板4连接,因此只需要将油池底板1锁紧在拖车底板4上即可,组装方便、快捷,无须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从而提高了移动变电站的投运速度和效率。
28.具体地,油池底板1远离侧挡板2的一侧设置有耳板6。耳板6的板面与拖车底板4的侧端面相贴合。耳板6上设置有第一螺栓孔,车底板的侧端面上设置有与第一螺栓孔配合使用的第二螺栓孔。在安装油池底板1时,使耳板6贴合在拖车底板4的侧端面上,同时使第一
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对齐,之后旋拧上螺栓即可。
29.耳板6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第一螺栓孔为两个,两个第一螺栓孔成上下布置。对应地,拖车底板4的侧端面上设置有两个第二螺栓孔。每个第一螺栓孔内旋拧有一个螺栓。如此,确保了油池底板1与拖车底板4连接的牢固性。
30.接油池由多个l型板拼装而成。l型板的水平的板组成油池底板1。l型板的竖直的板组成侧挡板2。相邻的两个l型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在厂内制作加工的过程中,成批生产l型板,到现场后,根据拖车底板4的实际尺寸,将对应数量的l型板围绕拖车底板4组装成接油池。
31.本发明中的装配式事故油池除了包括接油池外,还包括集油槽3。集油槽3设置在接油池的正下方,且沿着周向布置。接油池内的事故油能够通过油池底板1流入到集油槽3内。如此,从变压器5上卸下的事故油首先落入到接油池内,之后再流入到下方的集油槽3内进行收集。
32.在本发明中,接油池紧密地围绕拖车底板4设置,集油槽3设置在地面上,且位于接油池的正下方。由于接油池紧密围绕拖车底板4设置,与接油池正对的集油槽3相对于拖车底板4向外扩张的范围较小,如此,便降低了占地面积,从而利于装配式事故油池的安装。
33.集油槽3由槽板拼装而成,相邻的集油槽3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34.为了确保接油池内的事故油均能够落入到下方的集油槽3内,本发明限定接油池向下的投影落入到集油槽3的区域内。
35.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l型板的水平板的宽度为1m,长度为1m,厚度为5cm。l型板的竖直板的高度为1m。并且,l型板为不锈钢板。槽板的宽度为1.1m,高为1m,长为1m,厚为5cm。
36.接下来介绍接油池的油池底板1的具体结构:油池底板1具体包括上层底板和下层底板。上层底板上设置有上层卸油孔,下层底板上设置有下层卸油孔。上层底板和下层底板形成的夹层中设置有多个防火块状物。多个防火块状物之间形成有供事故油通过的间隙。
37.从变压器5上卸下的事故油首先落入到接油池内,事故油通过上层卸油孔进入到上层底板和下层底板形成的夹层中,由于防火块状物具有防火效果,因此即使事故油已燃烧,事故油在通过防火块状物时,火会熄灭。之后事故油会通过下层卸油孔落入到集油槽3内。如此,能够防止变压器5等充油电气设备损坏后,事故油外泄引起火灾等使事故扩大,同时更加环保便捷。
38.防火块状物具体地为鹅卵石,相邻的鹅卵石之间形成有供事故油通过的间隙。鹅卵石具有较强的冷却作用和隔离作用,因此能够防止事故扩大。本文对防火块状物不作具体限定,只要能够熄灭事故油火,同时能够允许事故油通过,均落入本文的保护范围。
39.上层底板具体地为上层格栅板11,下层底板具体地为下层格栅板12。格栅板较易获得,且格栅结构能够允许事故油通过。
40.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式事故油池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41.第一:接油池由l型不锈钢板拼装而成,集油槽3由不锈钢槽板拼装而成,并且l型不锈钢板和不锈钢槽板都是事先完成加工,之后在现场进行组装即可,从而能够提高移动变电站的投运速度和效率。
42.第二:l型不锈钢板之间,以及l型不锈钢板与拖车底板4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组装
方便,且结构牢固。
43.第三:围绕拖车底板4设置有接油池,接油池的下方设置有集油槽3,并且接油池的油池底板1内设置有鹅卵石,接油池用于承接从变压器5上卸下的事故油,事故油通过鹅卵石后落入到集油槽3内,整个装配式事故油池的结构清晰、简洁、紧凑、且安装和维护较方便。
44.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45.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