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包装运输 专利正文
一种浆料溜槽输送改道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1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浆料溜槽输送改道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浆料溜槽输送改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浆料溜槽输送改道装置。


背景技术:

2.常用的浆料输送为管路输送,一般都是有压输送,能耗高。而在生产过程中往往我们为了降低能耗,利用高差势能优势采用溜槽自流输送浆料,在溜槽自流输送浆料过程中往往需要改道或分流,以往的方式是在改道或分流前设置一个缓冲方箱,在缓冲方箱分流口设置用钢板制作的闸板来控制改道或分流。由于闸板侧边都是钢制插槽,插槽间隙小了,闸板不易插入,插槽间隙大了又漏浆,无法密封。而且常常浆料中粗颗粒卡夹在插槽缝隙里,闸板不易关闭或打开。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浆料溜槽输送改道装置,有效进行分流,通过三侧设置分流溜槽,能够有效根据需要进行分流,提高分料效率,能够有效进行自动改道减少人工改道的不便性,增加整体的便捷性,下料口法兰周边与隔层板满焊,下料口法兰中部圆孔洞为锥形,上大下小,以便于橡胶塞锥面配合密封,利用橡胶塞可以方便快捷的开启或关闭通过下料口法兰的浆料,以达到控制浆料到每个分流溜槽改道或分流的作用,而且关闭密封严实,经久耐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浆料溜槽输送改道装置,包括缓冲分流方箱,所述缓冲分流方箱的内部横向设置有隔层板,隔层板的下方横向连接有底层横向隔室板,隔层板的下方纵向连接有底层纵向隔室板,所述缓冲分流方箱的内部上方设置有分流装置,分流装置与隔层板活动对接。
5.优选的,所述缓冲分流方箱的前端连接有给料溜槽,给料溜槽与缓冲分流方箱内隔层板上方的腔内互通。
6.优选的,所述缓冲分流方箱的两侧分别连接左分流溜槽和右分流溜槽,左分流溜槽与隔层板的下方底层纵向隔室板左侧的腔内互通,右分流溜槽与隔层板的下方底层纵向隔室板右侧的腔内互通。
7.优选的,所述缓冲分流方箱的后端连接有中分流溜槽,中分流溜槽与隔层板下方底层横向隔室板的后端腔内互通。
8.优选的,所述分流装置包括活动顶压座、气泵、分气管、控制阀和顶压件,活动顶压座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槽,活动顶压座的上端安装有气泵,气泵的输出端通过分气管与活动槽内互通,分气管上安装有控制阀,活动槽内设置有顶压件的上端,顶压件的下端与隔层板对接,分气管、控制阀、活动槽和顶压件均设置不少于三组。
9.优选的,所述顶压件包括活塞体、伸缩杆、橡胶塞和锁紧螺母,活塞体套接在伸缩杆的上方,活塞体与活动槽内壁密封贴合,伸缩杆的下方套接橡胶塞,橡胶塞底端通过锁紧
螺母固定在伸缩杆上,隔层板上开设有与橡胶塞对接分料口,分料口上包覆有与橡胶塞卡箍对接的下料口法兰。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本实用新型浆料溜槽输送改道装置,中分流溜槽与隔层板下方底层横向隔室板的后端腔内互通,利用高差势能优势,因此给料溜槽与左分流溜槽、右分流溜槽以及中分流溜槽之间必须有一定高度的落差,以便于浆料能在溜槽内自流和给料溜槽到分流溜槽的给入,给料溜槽在上游,缓冲分流方箱内的隔层板将方箱分为上下两层,通过分流装置分流,有效进行分流,通过三侧设置分流溜槽,能够有效根据需要进行分流,提高分料效率。
12.2、本实用新型浆料溜槽输送改道装置,活塞体与活动槽内壁密封贴合,伸缩杆的下方套接橡胶塞,橡胶塞底端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伸缩杆上,隔层板上开设有与橡胶塞对接分料口,分料口上包覆有与橡胶塞卡箍对接的下料口法兰,气泵通过分气管将气体输送到活动顶压座的活动槽内,在气压的作用下,带动活塞体下方的伸缩杆下移,在下移的过程中带动橡胶塞与分料口上的下料口法兰压合,反向收缩,带动伸缩杆以及橡胶塞上移打开,根据控制阀控制不同的分气管启闭,从而根据选择分流溜槽分流控制,能够有效进行自动改道减少人工改道的不便性,增加整体的便捷性,下料口法兰周边与隔层板满焊,下料口法兰中部圆孔洞为锥形,上大下小,以便于橡胶塞锥面配合密封,利用橡胶塞可以方便快捷的开启或关闭通过下料口法兰的浆料,以达到控制浆料到每个分流溜槽改道或分流的作用,而且关闭密封严实,经久耐用。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分流方箱结构截面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分流溜槽分流结构侧剖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分流溜槽分流结构侧剖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顶压件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缓冲分流方箱;11、隔层板;111、分料口;112、下料口法兰;12、底层横向隔室板;13、底层纵向隔室板;2、分流装置;21、活动顶压座;211、活动槽;22、气泵;23、分气管;24、控制阀;25、顶压件;251、活塞体;252、伸缩杆;253、橡胶塞;254、锁紧螺母;3、给料溜槽;4、左分流溜槽;5、右分流溜槽;6、中分流溜槽。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图3,一种浆料溜槽输送改道装置,包括缓冲分流方箱1,所述缓冲分流方箱1的内部横向设置有隔层板11,隔层板11的下方横向连接有底层横向隔室板12,隔层板11的下方纵向连接有底层纵向隔室板13,所述缓冲分流方箱1的内部上方设置有分流装置2,分流装置2与隔层板11活动对接,缓冲分流方箱1的前端连接有给料溜槽3,给料溜槽3与
缓冲分流方箱1内隔层板11上方的腔内互通,缓冲分流方箱1的两侧分别连接左分流溜槽4和右分流溜槽5,左分流溜槽4与隔层板11的下方底层纵向隔室板13 左侧的腔内互通,右分流溜槽5与隔层板11的下方底层纵向隔室板13右侧的腔内互通,缓冲分流方箱1的后端连接有中分流溜槽6,中分流溜槽6与隔层板11下方底层横向隔室板12的后端腔内互通,利用高差势能优势,因此给料溜槽3与左分流溜槽4、右分流溜槽 5以及中分流溜槽6之间必须有一定高度的落差,以便于浆料能在溜槽内自流和给料溜槽 3到分流溜槽的给入,给料溜槽3在上游,缓冲分流方箱1内的隔层板11将方箱分为上下两层,通过分流装置2分流,有效进行分流,通过三侧设置分流溜槽,能够有效根据需要进行分流,提高分料效率。
21.请参阅图4-图5,分流装置2包括活动顶压座21、气泵22、分气管23、控制阀24和顶压件25,活动顶压座21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槽211,活动顶压座21的上端安装有气泵22,气泵22的输出端通过分气管23与活动槽211内互通,分气管23上安装有控制阀24,活动槽211内设置有顶压件25的上端,顶压件25的下端与隔层板11对接,分气管23、控制阀24、活动槽211和顶压件25均设置不少于三组,顶压件25包括活塞体251、伸缩杆 252、橡胶塞253和锁紧螺母254,活塞体251套接在伸缩杆252的上方,活塞体251与活动槽211内壁密封贴合,伸缩杆252的下方套接橡胶塞253,橡胶塞253底端通过锁紧螺母254固定在伸缩杆252上,隔层板11上开设有与橡胶塞253对接分料口111,分料口 111上包覆有与橡胶塞253卡箍对接的下料口法兰112,气泵22通过分气管23将气体输送到活动顶压座21的活动槽211内,在气压的作用下,带动活塞体251下方的伸缩杆252 下移,在下移的过程中带动橡胶塞253与分料口111上的下料口法兰112压合,反向收缩,带动伸缩杆252以及橡胶塞253上移打开,根据控制阀24控制不同的分气管23启闭,从而根据选择分流溜槽分流控制,能够有效进行自动改道减少人工改道的不便性,增加整体的便捷性,下料口法兰112周边与隔层板11满焊,下料口法兰112中部圆孔洞为锥形,上大下小,以便于橡胶塞253锥面配合密封,利用橡胶塞253可以方便快捷的开启或关闭通过下料口法兰112的浆料,以达到控制浆料到每个分流溜槽改道或分流的作用,而且关闭密封严实,经久耐用。
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浆料溜槽输送改道装置,中分流溜槽6与隔层板11下方底层横向隔室板12的后端腔内互通,利用高差势能优势,因此给料溜槽3与左分流溜槽4、右分流溜槽5以及中分流溜槽6之间必须有一定高度的落差,以便于浆料能在溜槽内自流和给料溜槽3到分流溜槽的给入,给料溜槽3在上游,缓冲分流方箱1内的隔层板11将方箱分为上下两层,通过分流装置2分流,有效进行分流,通过三侧设置分流溜槽,能够有效根据需要进行分流,提高分料效率,活塞体251与活动槽211内壁密封贴合,伸缩杆252 的下方套接橡胶塞253,橡胶塞253底端通过锁紧螺母254固定在伸缩杆252上,隔层板 11上开设有与橡胶塞253对接分料口111,分料口111上包覆有与橡胶塞253卡箍对接的下料口法兰112,气泵22通过分气管23将气体输送到活动顶压座21的活动槽211内,在气压的作用下,带动活塞体251下方的伸缩杆252下移,在下移的过程中带动橡胶塞253 与分料口111上的下料口法兰112压合,反向收缩,带动伸缩杆252以及橡胶塞253上移打开,根据控制阀24控制不同的分气管23启闭,从而根据选择分流溜槽分流控制,能够有效进行自动改道减少人工改道的不便性,增加整体的便捷性,下料口法兰112周边与隔层板11满焊,下料口法兰112中部圆孔洞为锥形,上大下小,以便于橡胶塞253锥面配合密封,利用橡胶塞253可以方便快捷的开启或关闭通过下料口法兰112的浆料,以达到控制浆料到每个分流溜槽改道或分流的作用,而且关闭
密封严实,经久耐用。
2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