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吊装运输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吊装起重垂直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2.目前建筑施工工地起重吊装主要采用塔吊、施工电梯等常规起重吊装设备附着在建筑外侧或在建筑内部采用内爬等方式作业,将物料吊运到作业楼层;该起重吊装设备的安装对建筑外立面规则程度或内部空间大小要求较高,一般用于建造初期起重吊装设备随建筑建造同步安装使用。但对于内部空间狭小、外立面不规则的建筑,特别是既有建筑,该类起重吊装设备则很难达到理想的吊装效果;或起重吊装设备无法安装,或不能将物料一次吊运到作业面,需要二次搬运。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吊装起重垂直运输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吊装起重垂直运输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垂直运输存在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吊装起重垂直运输系统,包括:
6.起重卷扬机,所述起重卷扬机固定于距建筑物底部一定距离,吊装钢丝由所述起重卷扬机出来经一底部导向轮连接至附着在建筑物顶部的顶部导向轮后向下延伸形成吊挂端;以及
7.导引卷扬机,所述导引卷扬机固定于建筑物底部,且与所述起重卷扬机保持一定距离;导引钢丝自所述导引卷扬机出来经一底部导向轮延伸后连接至建筑物顶部固定,所述吊挂端通过吊钩滑轮沿所述导引钢丝上下移动,改变所述导引钢丝松紧,导引所述吊挂端到达指定位置卸货。
8.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吊装起重垂直运输系统,起重卷扬机负责通过吊装钢丝牵引吊钩沿导引钢丝上下移动,达到吊运材料目的;导引卷扬机通过卷筒的收放控制导引钢丝的松紧,引导吊物到达指定位置卸货。有效的解决了外立面不规则、内部空间狭小的既有建筑起重吊装设备安装难、吊运物料无法一次到作业面、需要二次搬运的问题。构造简单、组装方便,主要起重设备均在地面布置,安全系数高,导向灵活、操作简单。
9.进一步地,所述顶部导向轮具有两个用于连接所述吊装钢丝、所述导引钢丝的导向槽,所述顶部导向轮通过连接钢丝绳绕设固定在建筑物顶部的固定部上。
1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柱及连接杆,所述固定柱用于挂设所述连接钢丝绳,所述固定柱通过连接杆固定在建筑物顶部。
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钢丝绳上套设有橡胶保护套。
12.进一步地,所述起重卷扬机、所述导引卷扬机及所述底部导向轮底部均通过地锚
固定,且顶部具有压重。
13.进一步地,所述吊挂端挂接有吊斗,所述吊斗上设置有钢丝吊挂的吊耳,其内斗一侧壁向外倾斜布置。
14.进一步地,所述吊挂端具有配重。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吊装起重垂直运输系统的应用示意图;
17.图2附图示出了顶部导向轮和固定部的连接示意图;
18.图3附图示出了吊钩滑轮和吊斗的示意图;
19.图4附图示出了吊斗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附图示出了起重卷扬机或导引卷扬机通过地锚连接的示意图;
21.图6附图示出了底部导向轮与配重块、地锚的连接示意图;
22.图7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吊装起重垂直运输系统的另一应用示意图;
23.图中:
24.1-起重卷扬机,11-吊装钢丝,12-底部导向轮,13-地锚,2-导引卷扬机,21-导引钢丝,3-顶部导向轮,31-连接钢丝绳,32-橡胶保护套,4-吊钩滑轮,51-固定柱,52-连接杆,6-吊斗,7-配重,8-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吊装起重垂直运输系统,包括:起重卷扬机1,所述起重卷扬机1固定于距建筑物底部一定距离,吊装钢丝11由所述起重卷扬机1出
来经一底部导向轮12连接至附着在建筑物顶部的顶部导向轮3后向下延伸形成吊挂端;以及导引卷扬机2,所述导引卷扬机2固定于建筑物底部,且与所述起重卷扬机1保持一定距离;导引钢丝21自所述导引卷扬机2出来经一底部导向轮12延伸后连接至建筑物顶部固定,所述吊挂端通过吊钩滑轮4沿所述导引钢丝21上下移动,改变所述导引钢丝21松紧,导引所述吊挂端到达指定位置卸货。
29.参见附图2,所述顶部导向轮3具有两个用于连接所述吊装钢丝11、所述导引钢丝21的导向槽,所述顶部导向轮3通过连接钢丝绳31绕设固定在建筑物顶部的固定部上。有利的是,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柱51及连接杆52,所述固定柱51用于挂设所述连接钢丝绳31,所述固定柱51通过连接杆52固定在建筑物顶部。
30.更有利的是,所述连接钢丝绳31上套设有橡胶保护套32。
31.参见附图5和6,所述起重卷扬机1、所述导引卷扬机2及所述底部导向轮12底部均通过地锚固定,且顶部具有压重。
32.参见附图3和4,所述吊挂端挂接有吊斗6,所述吊斗6上设置有钢丝吊挂的吊耳,其内斗一侧壁向外倾斜布置。所述吊挂端具有配重7。
33.参见附图1或7,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实施例中,建筑物为电视塔,在建筑物一侧或两侧合适位置布设卷扬机;1台50kn起重卷扬机(牵引出吊装钢丝)、1台30kn导引卷扬机(牵引出导引钢丝)。该起重设备单次吊运的最重吊物重量为13kn,使用钢丝绳捆绑方式吊运。其余零碎散件均使用钢制吊斗吊运,并限定在单次吊运中吊斗与散件的总重不得超过10kn。
34.起重卷扬机和导引卷扬机所用钢丝绳规格均为6*19-1770(φ16),吊钩滑轮规格为30kn,吊钩配重1.50kn;底部导向轮及顶部导向轮均使用规格为50kn的定滑轮,顶部导向轮与塔顶之间使用规格为6*19-1770(φ16)的钢丝绳做连接,导引钢丝与塔顶的连接形式为使用钢丝绳缠绕和卸扣固定方式连接;卸扣规格为t8级“t-bw9.5-7”。
35.另外,在每台卷扬机底座上还分别放置了一块12kn压重,在每处底部导向轮的底座上放置了单重11kn的压重块8共4块;在每台卷扬机及每处地锚导轮的后方均使用一定数量的φ48规格钢管按照固定形式插入地面一定深度作为其固定地锚,在钢管顶端使用l65
×
5角钢作辅助固定,增强稳定性。地锚与底部导向轮底座,卷扬机底座之间均使用φ16钢丝绳连接固定。
36.顶部导向轮固定高度为186.8米,钢丝与塔顶的连接处高度与之相同。导引钢丝从30kn卷扬机引出,经底部导向轮换向后引至塔顶作固定;在吊物过程中,导引钢丝通过30kn卷扬机拉紧趋于一直线,吊物被吊在吊钩滑轮上并在导引钢丝牵引下沿导绳上下移动。吊装钢丝从50kn卷扬机引出,经吊绳底部导向轮与顶部导向轮两次换向后引至吊钩滑轮上。另外在吊钩上还需预先吊着一个150kg的配重,使吊钩能在空载时仍能沿着导绳下放到地面。吊装钢丝底部导向轮距离电视塔中心线50米,导引卷扬机底部导向轮距离电视塔中心线100米;卷扬机与底部导向轮留出一定安全距离,保证卷筒排绳整齐。
37.以上卷扬机系统中的卷扬机、钢丝绳、吊钩吊具、配重、导轮、压重及地锚等的参数选取,需要经过受力计算后得出。
38.本发明构造简单、组装方便,主要起重设备均在地面布置,安全系数高,导向灵活、操作简单;有效的解决了外立面不规则、内部空间狭小的既有建筑起重吊装设备安装难、吊
运物料无法一次到作业面、需要二次搬运的问题。
39.在起重过程中,50kn卷扬机负责通过钢丝牵引吊钩沿导绳上下移动,达到吊运材料目的;30kn卷扬机通过卷筒的收放,控制钢丝的松紧,引导吊物到达指定位置卸货。
40.吊物过程:导引卷扬机拉紧导引钢丝,起重卷扬机通过吊装钢丝牵引吊钩滑车从地面起吊物件,吊物沿导引钢丝方向吊运至球形建筑物卸料口上方合适位置,起重卷扬机停车,导引卷扬机逐渐放松导引钢丝,起重卷扬机缓慢放绳使吊物下放到球形建筑物卸料口上方,卸料口装卸工使用杆钩勾住吊物,控制吊物最终下放到位,吊物与吊具分离,导引卷扬机再次拉紧导绳,起重卷扬机放绳,使吊钩滑车下放到地面起吊点。
41.从卸料平台处将物品从高处往地面上吊运的过程也可参考吊运上述过程。对于散件,必须使用吊斗进行吊运,同时吊斗需配备盖布封闭吊运。吊钩滑轮及吊斗外形及吊斗尺寸如图4所示;依该工程吊运条件所限,吊斗最大吊运重量限定为10kn。
42.在上述实施例中下塔楼、塔身、上塔楼均可一次吊运物料到作业面,工作效率提升明显。起重吊装设备导向灵活、安全可靠,在外立面不规则、内部空间狭小的建筑上实施能安全、灵活、有效的吊运物料。
4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44.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