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车辆装置 专利正文
具有能变为床的座椅的汽车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具有能变为床的座椅的汽车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具有能变为床的座椅的汽车。


背景技术:

2.汽车除了作为交通工具,人们在汽车上还有休息及睡觉的需求,为此出现了两个新词:“床车”、“房车”。当人们开车到外面,一时未找到旅馆,或者节假日旅馆客人爆满,无处投宿,如果可以在汽车上睡觉休息,是一种莫大的便利。尤其目前新能源汽车开始出现,无需启动汽油发动机即可长时间开启空调,不用担心尾气污染及一氧化碳中毒风险,在新能源汽车上休息成为汽车的另一大功能。目前最常见的私人汽车前面有两个独立座位,这两个座位虽有放倒功能,但座椅仅为行车设计,有包裹状态,即座椅靠背及座位中部凹陷两边突出,这样即使放倒睡上去也并不舒服,只有平整的床面才能随意翻身;另外目前汽车座椅仅有50公分宽度,用于坐是够用的,但用于睡觉就太窄了,无法翻身。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具有能变为床的座椅的汽车,让人们在汽车上睡得更舒服。
4.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能变为床的座椅的汽车,包含前排座椅及后排座椅,前排座椅有靠背,该靠背可以放倒至水平并与后排座椅相接形成床,车辆取消中央扶手箱,前排座椅扶手位于座位靠中央侧边缘的上方而不是座位侧边,前排座椅扶手可以向前进入仪表台下部,此时座位面没有扶手遮挡,相当于座位面变宽。
5.进一步地,当前排座椅为坐姿状态时,前排座椅靠背及座位为包裹状态,当前排座椅靠背放倒成为床的状态时,前排座椅靠背及座位变为平整的平面。
6.进一步地,前排座椅靠背放倒后能使用后排座椅相接处进行承重,变成床后,人有可能在床上踩踏,前排座椅靠背尾端受力很大。
7.进一步地,前排座椅有腿托,腿托可以升起与座位水平,以便得到更长的床。
8.进一步地,两个前排座椅相邻侧边相接,两个前排座椅放倒之后,可以形成一张大床。
9.进一步地,有一键变床按钮或命令,该命令内容为:前排座椅水平移动至记忆位置,前排座椅靠背往下放倒至水平位置,前排座椅靠背及座位变为平整的平面。
10.可选地,有一键变床按钮或命令,该命令内容为:后排座椅水平移动至合适位置,前排座椅水平移动至合适位置,前排座椅靠背往下放倒至水平位置,前排座椅靠背及座位变为平整的平面。
11.本公开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汽车的座椅变为床后,平整宽敞舒适牢固,增加了睡觉的舒适度,使普通汽车成为能容纳2人睡觉的床车,扩展了汽车的功能。
附图说明
12.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前排座椅靠背包裹状态变平整状态示意图;图2是前排座椅靠背与后排座椅相接示意图;图3是两个前排座椅放倒成为大床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 电动推杆2 软垫层3 弹簧4 活动板5 前排座椅靠背尾部6 后排座椅座位前部7 后排座椅靠背8 后排座椅座位7 后排座椅靠背8 后排座椅座位9 前排座椅靠背10 前排座椅座位11 前排座椅腿托12 前排座椅扶手13 前排座椅扶手14 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1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14.在本公开中,如非有特别指定,“横向”指垂直于汽车前进的方向,“纵后”指汽车前进的方向。
15.如图1所示为前排座椅靠背的内部结构,座椅的包裹状态是一种中部凹陷两边突出的形状,与人的坐姿贴合,进入包裹状态时,电动推杆1推动弹簧3往上升起,弹簧3推动活动板4往前突出,软垫层2形成包裹状态;进入平整状态时,电动推杆1拉动弹簧3收回,活动板4跟随收回,软垫层2形成平整状态。座位除了在横向有这种起伏,纵向也是有起伏的,采用同样的原理进行调整即可。
16.前排座椅座位采用相同的结构,可同样实现包裹状态到平整状态的调整。
17.如图2所示,后排座椅座位前部6有一个斜坡平台,前排座椅靠背尾部5相接部位有相适应的斜坡,前排座椅靠背即可用这个斜坡来承重。
18.如图3所示,该车辆没有中央扶手箱,两张前排座椅相接,前排座椅带有腿托,取下前排座椅上的头枕,两张前排座椅靠背放倒腿托升起之后形成大床,座位从包裹状态调到
平整状态,从后到前依次为:后排座椅靠背7,后排座椅座位8,前排座椅靠背9,前排座椅座位10,前排座椅腿托11。前排座椅扶手位于前排座椅座位靠中央侧之上,通过滑轨14连接到汽车仪表台,扶手可以向前滑入仪表台下。前排座椅扶手12还在原位置上,前排座椅扶手13已经往前进入仪表台下,当前排座椅扶手12也往前进入仪表台下,即可得到一张完整的大床。后排座椅座位长度55厘米,前排座椅靠背70厘米,前排座椅座位长度55厘米,前排座椅腿托长度20厘米,大床的长度达到2米;由于没有中央扶手箱后,前排座椅宽度可增加到70厘米,前排座椅扶手15厘米宽,当扶手在正常位置时,座位还有55厘米宽,当扶手向前进入仪表台下,座位变为70厘米宽,两张座位并在一起为1.4米,即可得到一张宽1.4米长2米的大床。
19.该车辆配置一个按钮或命令,触发后后排座椅水平移动至合适位置,前排座椅水平移动至合适位置,前排座椅靠背往下放倒至水平位置,前排座椅靠背及座位变为平整的平面,前排座椅腿托升起,这样一键即可让座椅变为床,更加方便使用。
20.上述内容仅仅提供了本公开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公开所提供的文字描述、附图以及权利要求书能够很容易想到,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构思和范围的条件下,可以做出多种变化和改动,这些变化和改动都应归于本公开的范畴。


技术特征:
1.具有能变为床的座椅的汽车,包含前排座椅及后排座椅,前排座椅有靠背,该靠背可以放倒至水平位置并与后排座椅相接形成床,其特征在于:车辆无中央扶手箱,前排座椅扶手位于座位靠中央侧边缘的上方而不是座位侧边,前排座椅扶手可以向前进入仪表台下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能变为床的座椅的汽车,其特征在于:当前排座椅为坐姿状态时,前排座椅靠背及座位为包裹状态,当前排座椅靠背放倒成为床时,前排座椅靠背及座位变为平整的平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能变为床的座椅的汽车,其特征在于:前排座椅靠背放倒后能使用后排座椅相接处进行承重,增加床的牢固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能变为床的座椅的汽车,其特征在于:前排座椅有腿托,腿托可以升起与座位水平,以便得到更长的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能变为床的座椅的汽车,其特征在于:两个前排座椅相邻侧边相接,两个前排座椅放倒之后,可以形成一张大床。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能变为床的座椅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有一键变床按钮或命令,该命令内容为:前排座椅水平移动至合适位置,前排座椅靠背往下放倒至水平位置,前排座椅靠背及座位变为平整的平面。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能变为床的座椅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有一键变床按钮或命令,该命令内容为:后排座椅水平移动至合适位置,前排座椅水平移动至合适位置,前排座椅靠背往下放倒至水平位置,前排座椅靠背及座位变为平整的平面。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具有能变为床的座椅的汽车,包含前排座椅及后排座椅,前排座椅有靠背,该靠背可以放倒至水平并与后排座椅相接形成床,车辆无中央扶手箱,前排座椅扶手位于座位靠中央侧边缘的上方而不是座位侧边,并可以向前进入仪表台下部;前排座椅座位及靠背可从包裹状态变为平整的平面。所述汽车的座椅变为床后,平整宽敞舒适牢固,增加了睡觉的舒适度,使普通汽车成为能容纳2人睡觉的床车,扩展了汽车的功能。功能。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唐爱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爱平
技术研发日:2021.12.15
技术公布日:202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