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车辆装置 专利正文
双调角器靠背解锁机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双调角器靠背解锁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靠背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双调角器靠背解锁机构。


背景技术:

2.目前为满足不同座椅系统强度问题,普遍采用靠背双核心件调节,双核心件调节需达到靠背在调节过程中对两调角进行同步解锁,普遍使用同步杆结构,由于部分产品在焊接过程因骨架热胀冷缩骨架变形,很难保证同步杆同轴度,导致靠背很难进行同步解锁。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3.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双调角器靠背解锁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4.技术方案:一种双调角器靠背解锁机构,包括:
5.第一调角器组件;第二调角器组件,与所述第一调角器组件相对设置;及调角器解锁拉线,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角器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调角器组件连接;当调节所述第一调角器组件位置时,带动所述调角器解锁拉线同步调节所述第二调角器组件的位置。
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调角器组件包括:第一调角器连接板,所述第一调角器连接板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调角器和主动调角器解锁把手,所述第一调角器与所述主动调角器解锁把手连接,所述主动调角器解锁把手与所述调角器解锁拉线的一端连接。
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调角器连接板上靠近所述主动调角器解锁把手一侧设置有第一解锁拉线固定支架。
8.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调角器组件包括:第二调角器连接板,所述第二调角器连接板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调角器和被动调角器解锁把手,所述第二调角器与所述被动调角器解锁把手连接,所述被动调角器解锁把手与所述调角器解锁拉线的另一端连接。
9.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调角器连接板上靠近所述被动调角器解锁把手一侧设置有第二解锁拉线固定支架。
10.作为优选,所述调角器解锁拉线上设置有多个固定件。
11.有益效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同步调节的方式,当调节所述第一调角器组件位置时,带动所述调角器解锁拉线同步调节所述第二调角器组件的位置,达到了同步角度调节的目的,从而实现了简化结构和同步调节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目前为满足不同座椅系统强度问题,普遍采用靠背双核心件调节,双核心件调节需达到靠背在调节过程中对两调角进行同步解锁,普遍使用同步杆结构,由于部分产品在焊接过程因骨架热胀冷缩骨架变形,很难保证同步杆同轴度,导致靠背很难进行同步解锁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爆炸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14.附图标记为:1、第一调角器组件;11、第一调角器连接板;12、第一调角器;13、主动调角器解锁把手;14、第一解锁拉线固定支架;2、第二调角器组件;21、第二调角器连接板;22、第二调角器;23、被动调角器解锁把手;24、第二解锁拉线固定支架;3、调角器解锁拉线;4、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15.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16.如图1-2所示,本申请涉及一种双调角器靠背解锁机构。该双调角器靠背解锁机构包括:第一调角器组件1;第二调角器组件2,与所述第一调角器组件1相对设置;及调角器解锁拉线3,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角器组件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调角器组件2连接;当调节所述第一调角器组件1位置时,带动所述调角器解锁拉线3同步调节所述第二调角器组件2的位置。
17.具体的,第一调角器组件1是指能够实现角度位置调节的组件,从而根据需要进行位置调节;第二调角器组件2是指辅助位置调节组件,能够实现辅助角度调节的效果;第二调角器组件2,与所述第一调角器组件1相对设置;能够确保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从而提高同步运动的精度;调角器解锁拉线3,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角器组件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调角器组件2连接;能够实现将第一调角器组件1与第二调角器组相连接的效果,从而实现同步运动的效果。
18.当调节所述第一调角器组件1位置时,带动所述调角器解锁拉线3同步调节所述第二调角器组件2的位置。能够实现良好的同步运动的效果,从而实现传动结构的稳定性。
19.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申请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20.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同步调节的方式,当调节所述第一调角器组件1位置时,带动所述调角器解锁拉线3同步调节所述第二调角器组件2的位置,达到了同步角度调节的目的,从而实现了简化结构和同步调节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目前为满足不同座椅系统强度问题,普遍采用靠背双核心件调节,双核心件调节需达到靠背在调节过程中对两调角进行同步解锁,普遍使用同步杆结构,由于部分产品在焊接过程因骨架热胀冷缩骨架变形,很难保证同步杆同轴度,导致靠背很难进行同步解锁的技术问题。
2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角器组件1包括:第一调角器连接板11,所述第一调角器连接板11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调角器12和主动调角器解锁把手13,所述第一调角器12与所述主动调角器解锁把手13连接,所述主动调角器解锁把手13与所述调角器解锁拉线3的一端连接。第一调角器连接板11是指第一调角器下连接板,能够实现与车身结构固定连接的效果。还能进行主动解锁的操作,从而实现位置调节的效果。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角器连接板11上靠近所述主动调角器解锁把手13一侧设置有第一解锁拉线固定支架14。能够实现限制调角器解锁拉线3自由度的效果,确保其只能进行旋转,从而避免其他自由度的动作,进而影响传动的效率。
2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调角器组件2包括:第二调角器连接板21,所述第二调角器连接板21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调角器22和被动调角器解锁把手23,所述第二调角器22与所述被动调角器解锁把手23连接,所述被动调角器解锁把手23与所述调角器解锁拉线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调角器连接板21是指第二调角器下连接板,能够实现与车身结构固定连接的效果。还能进行被动解锁的操作,从而实现位置调节的效果。优选的,所述第二调角器连接板21上靠近所述被动调角器解锁把手23一侧设置有第二解锁拉线固定支架24。能够实现限制调角器解锁拉线3自由度的效果,确保其只能进行旋转,从而避免其他自由度的动作,进而影响传动的效率。
23.进一步的,所述调角器解锁拉线3上设置有多个固定件4。能够实现固定调角器解锁拉线3的效果,从而确保其只有旋转的自由度,进而提高传动的效率。
24.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5.1、解决了传统同步杆解锁双角调座椅因焊接变形导致的功能实现问题,尤其双人可调靠背。由于是后期总装装配,调节灵活,实用性强。
26.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双调角器靠背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调角器组件;第二调角器组件,与所述第一调角器组件相对设置;及调角器解锁拉线,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角器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调角器组件连接;当调节所述第一调角器组件位置时,带动所述调角器解锁拉线同步调节所述第二调角器组件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调角器靠背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角器组件包括:第一调角器连接板,所述第一调角器连接板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调角器和主动调角器解锁把手,所述第一调角器与所述主动调角器解锁把手连接,所述主动调角器解锁把手与所述调角器解锁拉线的一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调角器靠背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角器连接板上靠近所述主动调角器解锁把手一侧设置有第一解锁拉线固定支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调角器靠背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角器组件包括:第二调角器连接板,所述第二调角器连接板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调角器和被动调角器解锁把手,所述第二调角器与所述被动调角器解锁把手连接,所述被动调角器解锁把手与所述调角器解锁拉线的另一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调角器靠背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角器连接板上靠近所述被动调角器解锁把手一侧设置有第二解锁拉线固定支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调角器靠背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角器解锁拉线上设置有多个固定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调角器靠背解锁机构,涉及靠背技术领域。其中,该双调角器靠背解锁机构,包括:第一调角器组件;第二调角器组件,与所述第一调角器组件相对设置;及调角器解锁拉线,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角器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调角器组件连接;当调节所述第一调角器组件位置时,带动所述调角器解锁拉线同步调节所述第二调角器组件的位置。本实用新型,解决目前为满足不同座椅系统强度问题,普遍采用靠背双核心件调节,双核心件调节需达到靠背在调节过程中对两调角进行同步解锁,普遍使用同步杆结构,由于部分产品在焊接过程因骨架热胀冷缩骨架变形,很难保证同步杆同轴度,导致靠背很难进行同步解锁的问题。导致靠背很难进行同步解锁的问题。导致靠背很难进行同步解锁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严乔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金鹏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9
技术公布日:202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