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车辆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公交车用多数据源采集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公交车用多数据源采集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公交车用多数据源采集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需要通过各种数据采集仪表对人们的各种数据进行采集,其中公交车是一种最为普遍的一种大众运输工具,公交车上非常大的人口流动量,所以通常会在公交车上装载数据源采集表。
3.但由于公交车上由于人流量较大,人在车上移动时可能会对数据源采集表造成挤压,进而导致数据源采集表角度发生变化甚至造成装置损坏,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对数据源采集表提供有效保护和调节角度的公交车用多数据源采集表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人在车上移动时可能会对数据源采集表造成挤压,进而导致数据源采集表角度发生变化甚至造成装置损坏的缺点,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对数据源采集表提供有效保护和调节角度的公交车用多数据源采集表防护装置。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公交车用多数据源采集表防护装置,包括:y形杆、转轴和齿轮,转轴,y形杆内侧壁中部位置前后对称开有2个圆孔,y形杆内侧壁中部位置前后对称的2个圆孔之间转动式设置有转轴;齿轮,y形杆右侧壁上部对称开有2道一字槽,转轴前后两端均设置有齿轮;齿条,y形杆右侧壁上部的2道一字槽内均滑动式设置有齿条,齿轮与齿条配合;连接杆,2个齿条左侧壁中部之设置有连接杆;顶杆,连接杆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顶杆;套管,顶杆下部右侧设置有套管;拉杆,套管内滑动式设置有拉杆,y形杆下部靠近中心位置均匀间隔开有圆孔,拉杆与y形杆下部靠近中心位置的圆孔滑动式配合;第一弹性件,拉杆右端套接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一端与套管内侧壁左侧接触,另一端与拉杆右侧的凸块接触;连接板,转轴中部对称式设置有2个连接板;防护壳,2个连接板右侧之间设置有防护壳;第一固定座,防护壳顶部前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防护壳顶部后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座;滑杆,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前侧上部开有圆孔,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前侧上部的圆孔之间滑动式设置有滑杆,第一固定座前侧上部开有一字槽,第一固定座前侧上部的一字槽与滑杆前侧的卡块配合;第二弹性件,滑杆后端套接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一端与第二固定座前侧连接,另一端与滑杆后端连接;l形块,第一固定座右侧上部开有一字槽,第一固定座右侧上部的一字槽内滑动式设置有l形块,l形块前侧上部开有一字槽,l形块前侧上部的一字槽与滑杆前侧的卡块配合;盖板,l形块底部设置有盖板,防护壳右侧前后对称开有2道滑槽,盖板与防护壳右侧前后对称的2道滑槽滑动式配合。
6.进一步,还包括:观察板,盖板右侧开有椭圆槽,盖板右侧的椭圆槽内设置有观察板。
7.进一步,还包括:固定板,y形杆下部左侧设置有固定板;卡杆,固定板右侧上部前
后对称开有2道方形槽,固定板右侧上部前后对称的方形槽内均滑动式设置有卡杆;第三弹性件,固定板右侧上部前后对称的方形槽内均设置有第三弹性件,第三弹性件一端均与卡杆下端顶部连接,另一端均与固定板右侧上部前后对称的方形槽内侧壁顶部连接。
8.进一步,还包括:把手,2个卡杆右侧中部之间设置有把手。
9.进一步,所述拉杆左端设置有握把。
10.进一步,所述把手上套有防滑套。
11.有益效果为:1、工作人员握紧滑杆转动90度,再向后拉动滑杆l形块脱离配合,工作人员向上拉动l形块使盖板与防护壳脱离配合,工作人员将数据源采集表放入防护壳内,工作人员向左拉动拉杆与y形杆下部靠近中心位置的圆孔脱离配合,工作人员上下移动顶杆使转轴通过连接板带动防护壳上下转动,工作人员松开拉杆,使得拉杆与y形杆下部靠近中心位置对应的圆孔重新配合。
12.2、观察板可以对数据源采集表的屏幕起到防护作用。
13.3、工作人员拿起装置向左推动,2个卡杆被护栏挤压进而使第三弹性件被挤压发生形变,2个卡杆越过护栏,第三弹性件恢复原状,卡杆将装置固定在护栏上。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部分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a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部分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_y形杆,2_转轴,3_齿轮,4_齿条,5_连接杆,6_顶杆,7_套管,8_拉杆,9_第一弹性件,10_连接板,11_防护壳,12_第一固定座,13_第二固定座,14_滑杆,15_第二弹性件,16_l形块,17_盖板,18_观察板,19_固定板,20_卡杆,21_第三弹性件,22_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
21.实施例1
22.一种公交车用多数据源采集表防护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y形杆1、转轴2、齿轮3、齿条4、连接杆5、顶杆6、套管7、拉杆8、第一弹性件9、连接板10、防护壳11、第一固定座12、第二固定座13、滑杆14、第二弹性件15、l形块16和盖板17,y形杆1内侧壁中部位置前后对称开有2个圆孔,y形杆1内侧壁中部位置前后对称的2个圆孔之间转动式设置有转轴2,y形杆1右侧壁上部对称开有2道一字槽,转轴2前后两端均通过键连接的方式设置有齿轮3,y形杆1右侧壁上部的2道一字槽内均滑动式设置有齿条4,齿轮3与齿条4配合,2个齿条4左侧壁中部之设置有连接杆5,连接杆5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顶杆6,顶杆6下部右侧设置有套管7,套管7内滑动式设置有拉杆8,y形杆1下部靠近中心位置均匀间隔开有圆孔,拉杆8与y形杆1下部靠近中心位置的圆孔滑动式配合,拉杆8右端套接有第一弹性件9,第一弹性件9一端与套管7内侧壁左侧接触,另一端与拉杆8右侧的凸块接触,转轴2中部对称式设置有2个
连接板10,2个连接板10右侧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有防护壳11,防护壳11顶部前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座12,防护壳11顶部后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座13,第一固定座12与第二固定座13前侧上部开有圆孔,第一固定座12与第二固定座13前侧上部的圆孔之间滑动式设置有滑杆14,第一固定座12前侧上部开有一字槽,第一固定座12前侧上部的一字槽与滑杆14前侧的卡块配合,滑杆14后端套接有第二弹性件15,第二弹性件15一端与第二固定座13前侧连接,另一端与滑杆14后端连接,第一固定座12右侧上部开有一字槽,第一固定座12右侧上部的一字槽内滑动式设置有l形块16,l形块16前侧上部开有一字槽,l形块16前侧上部的一字槽与滑杆14前侧的卡块配合,l形块16底部设置有盖板17,防护壳11右侧前后对称开有2道滑槽,盖板17与防护壳11右侧前后对称的2道滑槽滑动式配合。
23.当需要使用本装置时,工作人员先使用工具将本装置固定在护栏上。工作人员再握紧滑杆14转动90度使滑杆14前侧的卡块能够通过第一固定座12与l形块16前侧上部的一字槽,然后工作人员向后拉动滑杆14,进而使滑杆14与l形块16脱离配合,第二弹性件15被挤压发生形变,随后工作人员向上拉动l形块16带动盖板17向上,盖板17与防护壳11脱离配合。工作人员将数据源采集表放入防护壳11内,然后工作人员向下移动l形块16带动盖板17向下恢复原位,工作人员松开滑杆14,第二弹性件15恢复原状带动滑杆14向前通过第一固定座12与l形块16前侧上部的一字槽,随后工作人员握紧滑杆14反向转动90度使滑杆14重新第一固定座12与l形块16卡住。工作人员向左拉动拉杆8,进而使得第一弹性件9被挤压发生形变,拉杆8与y形杆1下部靠近中心位置的圆孔脱离配合,工作人员上下移动顶杆6,进而使得顶杆6通过连接杆5带动齿条4上下移动,齿条4与齿轮3配合,继而使转轴2通过连接板10带动防护壳11上下转动,当防护壳11调转动到所需要的位置,工作人员松开拉杆8,第一弹性件9恢复原状带动拉杆8向右移动,进而使得拉杆8与y形杆1下部靠近中心位置对应的圆孔重新配合。本装置操作简单、能提供有效保护和调节角度。
24.实施例2
25.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4和图5所示,还包括有观察板18,盖板17右侧开有椭圆槽,盖板17右侧的椭圆槽内设置有观察板18。观察板18可以对数据源采集表的屏幕起到防护作用。
26.还包括有固定板19、卡杆20和第三弹性件21,y形杆1下部左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设置有固定板19,固定板19右侧上部前后对称开有2道方形槽,固定板19右侧上部前后对称的方形槽内均滑动式设置有卡杆20,固定板19右侧上部前后对称的方形槽内均设置有第三弹性件21,第三弹性件21一端均与卡杆20下端顶部连接,另一端均与固定板19右侧上部前后对称的方形槽内侧壁顶部连接。
27.工作人员拿起装置向左推动,公交车上的护栏与2个卡杆20接触,2个卡杆20被护栏挤压,进而2个卡杆20向上移动使第三弹性件21被挤压发生形变,当2个卡杆20越过护栏,第三弹性件21恢复原状,卡杆20向下运动进而将装置固定在护栏上。
28.还包括有把手22,2个卡杆20右侧中部之间设置有把手22,当要将装置取下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向上移动把手22使卡杆20与护栏脱离。
29.所述拉杆8左端设置有握把,工作人员可以更轻松的拉动拉杆8移动。
30.把手22上套有防滑套,能够很好的减小工作人员手掌的压力,手掌更舒适。
31.以上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
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