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车辆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河道清淤用便于移动的螺旋离心泵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1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河道清淤用便于移动的螺旋离心泵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旋离心泵,具体为一种河道清淤用便于移动的螺旋离心泵。


背景技术:

2.螺旋离心泵结构60年代由秘鲁研究成功,马丁
·
史泰勒先生发明,当时是用来输送鱼类,随后用来输送固液两相流体,还可以用来排水和输送高粘度液体;(潜水工作)为防止固态物质堵塞,使之顺利的流出,开(闭)式叶轮中有一扭曲的螺旋叶片,在锥形轮毂体上由吸入孔沿轴向延长,叶片的半径铸件增大,形成螺旋推进作用,涡壳部分的叶轮像一般离心泵产生离心作用;叶片进口的锐角部分将杂物导向轴心附近,再利用螺旋作用使之沿轴向推进;这种泵像容积泵和离心泵的组合,故称螺旋离心泵。现有的螺旋离心泵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3.1、现有的螺旋离心泵体积较大,移动起来较为不便,在使用移动和搬运时为人们增加了困难,且机器在搬运过程中容易产生震动,长时间震动会对机器造成损坏,且现有的带有移动结构的机器大都不太稳定,大多数通过滚轮实现移动,在工作时,滚轮容易发生滑移。
4.2、机器在运转时周围空气中的灰尘容易进入到电机内部,裸露在外部的转轴也容易被灰尘覆盖,造成机器运转迟钝,损坏电机,最后,离心泵在工作过程中,电机的转动会带来较大的噪音污染,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5.因此需要一种河道清淤用便于移动的螺旋离心泵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清淤用便于移动的螺旋离心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河道清淤用便于移动的螺旋离心泵,包括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尘箱,所述防尘箱外部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推手,所述防尘箱外部另一侧表面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下侧设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孔壁上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弹性凸起,所述防尘箱外部一侧表面设有检修门,所述防尘箱内部一侧箱壁上固定连接有散热电扇,所述防尘箱内部固定设有螺旋离心泵底座,所述螺旋离心泵底座表面开设有减震槽,所述减震槽内部底部槽壁上固定连接有滑筒,所述滑筒内部底部筒壁上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上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支撑柱,所述减震支撑柱上端固定连接有螺旋离心泵安装座,所述螺旋离心泵安装座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螺旋离心泵,所述螺旋离心泵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旋离心泵连接管道,所述螺旋离心泵连接管道一端固定设有连接口,所述螺旋离心泵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升降支杆。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移动底座上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螺旋离心泵
底座上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与第一通槽对应设置。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电动升降支杆下端依次贯穿第二通槽和第一通槽,所述电动升降支杆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脚。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移动底座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滚轮。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防尘箱内部表面固定设有降噪层。
13.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螺旋离心泵连接管道贯穿连接通孔。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支撑脚、减震弹簧和滚轮,工作人员通过推手和滚轮的配合将整个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进行工作,当到达指定位置时,启动电动升降支杆带动支撑脚向地面运动,进一步使支撑脚与地面接触,在继续上升一段距离使滚轮远离地面,进一步使螺旋离心泵工作更加稳定,装置在移动过程和工作过程中会产生震动,通过将螺旋离心泵安装在螺旋离心泵安装座上,螺旋离心泵带动螺旋离心泵安装座震动,进一步通过螺旋离心泵安装座将将震力传递给减震支撑柱,减震支撑柱进一步挤压减震弹簧,进一步通过减震弹簧对震力进行缓冲,进一步使螺旋离心泵安装座带动螺旋离心泵在减震槽内上下轻微浮动,进一步对螺旋离心泵进行减震保护,不仅实现了机器的移动,且稳定性更加高,有效对机器进行减震,延长了机器的使用寿命。
16.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降噪层、散热电扇和防尘箱,螺旋离心泵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音通过防尘箱内的降噪层吸收,从而减小螺旋离心泵产生的噪音,通过散热电扇和散热口可对螺旋离心泵进行散热,弹性凸起可保护螺旋离心泵连接管道不受损坏,防尘箱可阻挡灰尘对螺旋离心泵的干扰,能够有效对机器产生的噪音进行降噪,且散热性能较好,有效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且机器更加环保。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移动底座;2、防尘箱;3、散热口;4、弹性凸起;5、螺旋离心泵连接管道;6、检修门;7、滚轮;8、连接通孔;9、连接口;10、推手;11、散热电扇;12、螺旋离心泵底座;13、螺旋离心泵安装座;14、螺旋离心泵;15、降噪层;16、减震槽;17、减震弹簧;18、减震支撑柱;19、滑筒;20、电动升降支杆;21、第一通槽;22、第二通槽;23、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
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6.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7.实施例1,请参照图1、2、3和4,一种河道清淤用便于移动的螺旋离心泵,包括移动底座1,移动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尘箱2,防尘箱2外部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推手10,防尘箱2外部另一侧表面开设有散热口3,散热口3下侧设有连接通孔8,连接通孔8孔壁上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弹性凸起4,防尘箱2外部一侧表面设有检修门6,防尘箱2内部一侧箱壁上固定连接有散热电扇11,防尘箱2内部固定设有螺旋离心泵底座12,螺旋离心泵底座12表面开设有减震槽16,减震槽16内部底部槽壁上固定连接有滑筒19,滑筒19内部底部筒壁上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17,减震弹簧17上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支撑柱18,减震支撑柱18上端固定连接有螺旋离心泵安装座13,螺旋离心泵安装座13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螺旋离心泵14,螺旋离心泵14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旋离心泵连接管道5,螺旋离心泵连接管道5一端固定设有连接口9,螺旋离心泵底座12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升降支杆20;装置在移动过程和工作过程中会产生震动,通过将螺旋离心泵14安装在螺旋离心泵安装座13上,螺旋离心泵14带动螺旋离心泵安装座13震动,进一步通过螺旋离心泵安装座13将将震力传递给减震支撑柱18,减震支撑柱18进一步挤压减震弹簧17,进一步通过减震弹簧17对震力进行缓冲,进一步使螺旋离心泵安装座13带动螺旋离心泵14在减震槽16内上下轻微浮动,进一步对螺旋离心泵14进行减震保护。
28.实施例2,请参照图1、2、3和4,一种河道清淤用便于移动的螺旋离心泵,包括移动底座1,移动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尘箱2,防尘箱2外部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推手10,防尘箱2外部另一侧表面开设有散热口3,散热口3下侧设有连接通孔8,连接通孔8孔壁上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弹性凸起4,防尘箱2外部一侧表面设有检修门6,防尘箱2内部一侧箱壁上固定连接有散热电扇11,防尘箱2内部固定设有螺旋离心泵底座12,螺旋离心泵底座12表面开设有减震槽16,减震槽16内部底部槽壁上固定连接有滑筒19,滑筒19内部底部筒壁上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17,减震弹簧17上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支撑柱18,减震支撑柱18上端固定连接有螺旋离心泵安装座13,螺旋离心泵安装座13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螺旋离心泵14,螺旋离心泵14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旋离心泵连接管道5,螺旋离心泵连接管道5一端固定设有连接口9,螺旋离心泵底座12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升降支杆20;移动底座1上开设有第一通槽21,螺旋离心泵底座12上开设有第二通槽22,第二通槽22与第一通槽21对应设置;电动升降支杆20下端依次贯穿第二通槽22和第一通槽21,电动升降支杆20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脚23;移动底座1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滚轮7;工作人员通过推手10和滚轮7的配合将整个装置移
动到指定位置进行工作,当到达指定位置时,启动电动升降支杆20带动支撑脚23向地面运动,进一步使支撑脚23与地面接触,在继续上升一段距离使滚轮7远离地面,进一步使螺旋离心泵14工作更加稳定。
29.实施例3,请参照图1、2、3和4,防尘箱2内部表面固定设有降噪层15;螺旋离心泵连接管道5贯穿连接通孔8。
30.工作原理:使用时,工作人员通过推手10和滚轮7的配合将整个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进行工作,当到达指定位置时,启动电动升降支杆20带动支撑脚23向地面运动,进一步使支撑脚23与地面接触,在继续上升一段距离使滚轮7远离地面,进一步使螺旋离心泵14工作更加稳定,装置在移动过程和工作过程中会产生震动,通过将螺旋离心泵14安装在螺旋离心泵安装座13上,螺旋离心泵14带动螺旋离心泵安装座13震动,进一步通过螺旋离心泵安装座13将将震力传递给减震支撑柱18,减震支撑柱18进一步挤压减震弹簧17,进一步通过减震弹簧17对震力进行缓冲,进一步使螺旋离心泵安装座13带动螺旋离心泵14在减震槽16内上下轻微浮动,进一步对螺旋离心泵14进行减震保护,同时螺旋离心泵14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音通过防尘箱2内的降噪层15吸收,从而减小螺旋离心泵14产生的噪音,通过散热电扇11和散热口3可对螺旋离心泵14进行散热,弹性凸起4可保护螺旋离心泵连接管道5不受损坏,防尘箱2可阻挡灰尘对螺旋离心泵14的干扰。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